A. 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的聯系
醫療糾紛以醫療事故有幾個方面的不同:
1、鑒定機構不同:醫療糾紛一般是委託進行醫療過錯鑒定,而醫療事故是採用醫療事故鑒定;
2、賠償標准不同:醫療糾紛的賠償標準是最高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司法解釋,而醫療事故的賠償標準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3、是否有行政責任不同:醫療糾紛一般沒有行政責任,而醫療事故會產生行政責任,就是有衛生行政部分進行處罰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
B. 醫療事故怎麼投訴
醫療糾來紛發生後,患者及家源屬應及時向醫療單位或其主管部門投訴,提出查處要求,在此過程中,及時要求行為人及科室主任寫清事情經過,並將用過的醫療器械封存。如果病人死亡,及時保護屍體,並向所屬主管部門要求醫療鑒定。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2002年2月20日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通過,2002年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全第351號公布、自2002年9月1曰起施行)。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可以通過下列方式處理:
1、醫患雙方平等協商處理;
2,當事人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處理;
3、調解不成,或者對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民事訴訟;
4、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民事訴訟。
此外,醫療糾紛投訴方法依次為:
1、醫院醫務科電話;
2、醫院辦公室電話;
3、縣衛生局醫政股電話;
4、縣人民調解中心醫患糾紛調解室;
5.人民法院起訴。
C. 肇慶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地址及電話,聯系人等
11月28日,廣東肇慶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下稱肇慶市醫調委)成立暨揭牌儀式在肇慶市舉行。省司法廳副廳長梁震,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肇慶市政府市長助理、市衛生局長張玉潤,市委政法委副秘書長孫桂濤,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劉慶良等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參加揭牌儀式有市直相關單位領導,市、縣(市、區)司法局和衛生局的分管領導、業務股室負責人,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分管領導、醫務科負責人;揭牌儀式由省醫調委主任周繼華主持。
揭牌儀式後,肇慶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吳華欽同志在市衛生局、市司法局及省醫調委領導陪同下,參觀了肇慶市醫調委,隨行的還有參加揭牌儀式各單位領導。
肇慶市醫調委是全省第一個對以市場化模式成立的地市級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下設調解室、辦公室、會議室、接待室、檔案室,專職調解肇慶市轄區內醫療機構與患者之間的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省司法廳、省衛生廳和市領導在熱烈祝賀肇慶市醫調委揭牌成立的同時,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加強醫療糾紛人民調解與醫療責任保險相結合模式的探索與推廣,加強醫患糾紛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努力搭建一個公正、中立的醫患溝通協商平台,妥善化解醫患糾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希望肇慶市醫調委不斷加強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和平化解醫療糾紛,提高人民調解成功率和人民調解協議的履約率,增強人民調解的公信力,為推進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工作起到模範作用。
D. 醫療糾紛投訴流程是什麼,該向誰投訴
可以去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進行投訴;可以進行調解或提起訴訟。
1、根據《醫院投訴管理辦法(試行)》第四條:
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負責全國醫院投訴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葯管理部門,下同)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院投訴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
2、根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二十二條:
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自願協商;
(二)申請人民調解;
(三)申請行政調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4)廈門醫患糾紛電話擴展閱讀:
解決醫療糾紛注意事項: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
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國家對醫療民事糾紛的干預表現為民事訴訟,需要當事人起訴才能發生。也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解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院投訴管理辦法(試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療糾紛
E. 醫療糾紛向衛生局哪個部門投訴,怎麼處理
可以去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進行投訴;可以進行調解或提起訴訟。
根據《醫院投訴管理辦法(試行)》:
第四條 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負責全國醫院投訴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葯管理部門,下同)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院投訴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
根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第二十二條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自願協商;
(二)申請人民調解;
(三)申請行政調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5)廈門醫患糾紛電話擴展閱讀:
醫療糾紛包括醫療、護理服務及環境設施等方面,醫院一般都設有統一的投訴管理部門,因此發生醫療糾紛,可以先去本醫院的投訴管理相關部門進行投訴,並調解,調解不成的可去衛生局投訴部門進行投訴。
根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投訴,主要是指患者及其家屬等有關人員(以下統稱投訴人)對醫院提供的醫療、護理服務及環境設施等不滿意,以來信、來電、來訪等方式向醫院反映問題,提出意見和要求的行為。
第十八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投訴接待制度,設置統一的投訴管理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在醫療機構顯著位置公布醫療糾紛解決途徑、程序和聯系方式等,方便患者投訴或者咨詢。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網路
F. 醫療事故出現後,找哪裡投訴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及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規范、常規,過失造成人身損害的事故。根據其精神,硯山縣衛生局和各醫療機構相應成立了醫療事故爭議受理辦公室,衛生局受理辦公室由主管醫療的副局長和醫政科成員組成,各醫療機構受理辦公室由業務副院長和醫務科或科主任2至3人組成,受理辦公室人員具體負責監督醫務人員的服務工作,檢查醫務人員執業情況,接受患者對醫療的投訴,向其提供咨詢服務。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一但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或事故時,其處理程序如下:
1.當患方或其近親屬對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提出爭議時,首先向各醫療機構的醫療事故爭議受理辦公室提出疑議,並出示身份證,填寫醫療機構義務提供的《醫療資料封存申請書》,必須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共同封存醫療資料,封條上必須有患方當事人的簽字和醫療機構蓋章,封存的醫療資料由醫療機構保管。患方要求復印病歷的,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條規定:在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復印客觀病歷並蓋醫療機構證明與原件相符。
2.若患者死亡引起爭議的,死者親近親屬首先向醫療機構醫療事故爭議受理辦公室提出疑議,並出示身份證,填寫醫療機構義務提供的《屍檢建議書》,在48小時內由省級具有資質的屍檢機構進行屍解,屍解費由要求的一方支付給省級屍檢機構,最後責任是誰由誰支付。
3. 若醫療事故爭議需鑒定的,由要求鑒定方到衛生局醫療事故爭議辦公室(醫政科)填寫《醫療事故爭議行政處理申請書》,受理辦公室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0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書面通知患方和醫方。對符合本條例規定,予以受理,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患方沒有死亡的自作出受理決定之日起5日內將材料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州醫學會組織鑒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患者死亡的自作出受理決定之日起5日內將有關材料移送文山州衛生局處理並書面通知申請人。對不符合《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不予受理,並書面通知申請人且說明理由。
4.醫療事故爭議解決途徑有醫患雙方協商解決,衛生行政部門調解、人民法院判決等三條途徑。
5.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或責令限期停業整頓或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由法院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G. 發生醫療糾紛找哪個部門
醫療糾紛解抄決途徑一般為三種襲:醫患雙方協商、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法院訴訟
雙方協商是通過醫院內部投訴渠道投訴。醫院一般設有客服中心,可以通過客服中心協調醫患關系,主要是處理對服務態度不滿之類的小矛盾。上班時間發生的糾紛,也可以向醫院醫務處投訴,如果是下班時間發生的糾紛,也可以向醫院總值班投訴。
調解渠道是通過政府部門設立的投訴渠道進行投訴。例如有的城市司法局或衛計委設立醫院糾紛調解辦公室,更簡單的辦法是撥打12345市長熱線,一般必須給答復,而且要求回訪滿意度。
訴訟途徑就不用多說了,直接留好證據找法院起訴,不了解訴訟程序的可以聘請專業律師或向當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H. 請問廈門醫調委要怎麼樣聯系啊
你去公園西路6號,廈門市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在那裡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