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上買皮包「假一賠十」結果發現是假貨,商家賠了十個假貨給我。投訴卻說「承諾兌現了」能維權嗎
這就屬於商家玩的文字游戲了,因為假一賠十沒有說是賠錢還是賠東西,所以你也沒辦法投訴他,只能吃虧買教訓了
B. 賣家不履行承諾假一賠十,買家該怎麼辦有什麼法律條文啊~幫幫小弟我……
說實話,如果是把聊天記錄當做證據來證明商家所承諾之事是值得商榷的,如果商家在要約內容里明確寫明假一賠十是具有合同效力的。如果在聊天記錄里寫明證明效力很弱,很容易被推翻,我建議您對於商家不按合同所要求的內容履行的情況,可以撤銷合同,要求商家返還價款,賠償因拖延發貨而造成的損失。
C. 假一賠十與假一賠一分別適用什麼法律
假一賠十適用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和《合同法》,假一賠一適用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六條規定,經營者出售假貨,應按約定兌現其「假一賠十」的承諾義務。
2.《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3.「假一賠十」是經營者與消費者共同約定的一種違約金支付辦法,但這種約定明顯顯失公平,經營者可以依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請求予以變更或降低支付違約金的標准。
4.假一賠一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D. 關於淘寶賣家假一賠十的承諾。
在法律意義上:[假一賠十是按照購買價格的十倍賠償] 建議先聯系平台,不能合理解決12315消費者熱線投訴
但是有個實際案例.有個買家300元買真蠶絲絲巾,賣家宣傳承若假一賠萬..結果買家較真去做質檢質檢報告一點蠶絲都不含,全是滌綸什麼化纖材料..買家告上法庭,最後法院調解中和了一下,賣家賠了1萬.假一賠萬理應是300*10000=300萬 而不應該是假一賠十是賠償10元假一賠萬是賠償1萬元.在我國大多是根據實際情況會根據金額和當事人的態度做出相應的調解.
總結:假一賠十的十是倍數並不是實際金額.天貓售假會被天貓平台和監管部門嚴重處罰的,你會不會的跟他較真去質檢.而後會不會堅持自己的實際賠償.大多人只是為了賭一口氣,關鍵是維權有風險也有時間成本,你的訴求到底是什麼.
E. 天貓售假如何申訴假一賠十
直接在後台申請小二介入,天貓店鋪售假,這是很嚴重的問題,需要賠償您的,最少3倍賠償,而且還要店鋪扣分,提供好您的檢測報告。
F. 經營者自願承諾「假一賠十」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關於雙倍賠償的規定嗎
1、不違反。因為:《消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雙倍賠償,是對商家欺詐銷售的懲罰性措施,是法律規定消費者的法定權利、經營者的法定義務。
2、而經營者自願承諾「假一賠十」,沒有放棄自己的法定雙倍懲罰義務,而且自願加倍賠償,這是法律不會禁止、也不會干涉的,而且是經營者與消費者的承諾和要約行為,既然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又是雙方當事人的契約約定,當然合法有效。
G. 消費者維權索賠,什麼情況下才支持「假一賠十」
法院判決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的消費者權益糾紛案件中,有的判經營者承擔一倍賠償,也就是通常講的「退一賠一」的責任,有的是三倍賠償,即「退一賠三」,還有的則是十倍賠償。
為什麼會出現不同賠償責任的判決?
南京市中院法官沈亞峰解釋說,這類案件都是屬於消費者要求經營者在承擔正常的賠償責任後,再依法承擔超過消費數額數倍的「懲罰性賠償責任」。
目前,通常適用的法律是《食品安全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具體來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適用於除食品安全領域以外的所有消費者權益糾紛,而《食品安全法》僅適用於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消費者權益糾紛。
如果消費者主張經營者的經營行為構成欺詐,要求經營者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應當按照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判令經營者承擔三倍的懲罰性賠償責任。如果懲罰性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可以按500元數額主張。
如果消費者主張其購買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可以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要求食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承擔十倍價款的懲罰性賠償責任。
沈亞峰還解釋說,時間節點的不同,經營者承擔的懲罰性賠償責任也不同。
2014年3月15日之前發生的消費者權益糾紛,適用修改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構成欺詐的,承擔退一賠一的法律責任。
2014年3月15日以後發生的消費者權益糾紛,適用修改後的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承擔「退一賠三」的懲罰性賠償責任。
需要說明的是,《食品安全法》僅適用於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消費者權益糾紛。消費者購買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才可以要求食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承擔十倍的懲罰性賠償責任,比如過期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
如果銷售者銷售過期食品,就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承擔十倍的懲罰性賠償責任。
如果銷售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標准,僅僅是銷售者或者生產者對所銷售的食品作虛假宣傳,或者採取以次充好等手段欺騙消費者,這種情況雖然與食品有關,但不涉及食品安全,所以不能適用《食品安全法》,只能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欺詐條款,應由生產者或者銷售者承擔三倍的懲罰性賠償責任。
H. 食品安全法96條規定假一賠十,消費者權益保護法55條規定假一賠三應適用哪部法律維權
如果消費者主張經營者的經營行為構成欺詐,要求經營者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應當按照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判令經營者承擔三倍的懲罰性賠償責任。如果懲罰性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可以按500元數額主張。
如果消費者主張其購買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可以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要求食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承擔十倍價款的懲罰性賠償責任。
(8)假一罰十投訴擴展閱讀:
投訴要求
1、在本市行政區域內;
2、有明確的被訴方;
3、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4、投訴人應當是消費者爭議的利害關系人;
5、未超出投訴期限(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在一年內的);
6、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
7、消費者投訴時應當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和電話號碼。
8、消費者最重要的是收集好所有有利憑證;
不予受理的情況
1、經營者之間的購銷方面的糾紛;
2、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產生的糾紛;
3、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安裝、使用、保管、自行拆動,而導致商品損壞或人身危害的;
4、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非用於生活消費的,但農民購買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除外;
5、商品或服務系無償所得或受贈送的,但為促銷所提供的贈品、免費服務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