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有土地出讓合同糾紛是民事案件還是行政案件
國有土地出讓合同糾紛,屬於民事訴訟范疇,不是行政案件。
合同糾紛的雙方當事人,是土地出讓方與受讓方,雙方為平等法律主體,並非做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應當認定為民事合同糾紛,進行民事訴訟解決。
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侵犯其合法權益時,依照《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提出起訴,由人民法院立案處理的行政爭議案件。
法律鏈接:《合同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❷ 關於土地使用權糾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版若干問題的解釋》土地使用權權人作為轉讓方就同一出讓土地使用權訂立數個轉讓合同,在轉讓合同有效的情況下,受讓方均要求履行合同的,合同均未履行,依法成立在先的合同受讓方請求履行合同的,應予支持。
因為你的地是先買的,你可以訴至法院,要求履行合同,法院會支持你的請求。
❸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糾紛是民事案件嗎
雙方是個人或企業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
屬於民事行為,
適用民事法。
有一方是代表國家的如土地局,市政動遷等,
則屬於行政行為,受行政法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糾紛說到底還要看具體情況。
❹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是行政糾紛還是民事糾紛
您好,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糾紛要根據合同雙方的當事人確定糾紛的性質。專
如果雙方是個人或企業屬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則屬於民事糾紛。
如果合同一方是代表國家的如土地局,市政動遷等,則屬於行政糾紛。
相關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作為出讓方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協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按照平等、自願、有償的原則,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十五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應當簽訂書面出讓合同。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
第十六條土地使用者必須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未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土地管理部門有權解除合同,並可以請求違約賠償。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❺ 沒簽土地出讓合同時發生爭議的,該怎麼打官司
您好!一般屬於行政訴訟。最高法院認為,「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版十一)項有將此類糾權紛納入行政訴訟范圍的趨向,但該行政訴訟法直到2015年5月1日才實施,不能作為本案審理依據。至於此法實施後發生的法律行為產生爭議是否按行政爭議處理,再依據新修改的《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作出判斷。」本書作者在寫作中也關注到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實施後,已有高院裁判文書依據上述規定認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通過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與競得人簽署成交確認書的行為,屬於具體行政行為。在僅簽署成交確認書但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時發生爭議的,競得人應當提起行政訴訟。
❻ 關於土地出讓合同糾紛政府能不能列為第二被告
土地出讓合同糾紛的訴訟中,可以或應當將政府列為第二被告,而且也有成功的案例或判例。
關於土地出讓合同糾紛,人民政府是否適格被告問題,實踐中大部分觀點認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中,合同的相對方是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而不是人民政府,因此人民政府不是適格的被告。但是也有觀點認為,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客體是城鎮國有土地的使用權,這一界定體現了出讓主體的單一性即土地的所有者——國家。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七條、《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8條均明確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十一條、《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九條規定,土地使用權的出讓,由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可見,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法律關系中,土地出讓的真正主體應當始終是代表土地所有者——國家行使國有土地所有權的各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只是負責批准後出讓方案的具體實施工作。
另外,從出讓金支付的角度來講,一般是由政府財政收取,而不是支付給代行政府管理職能的國土局。根據《土地管理法》第55條的規定,土地出讓金除一部分上繳中央財政外,大部分也是留給了地方人民政府。如果僅將國土局列為被告敗訴,是沒有能力履行相應的返還出讓金等合同責任的。因此,人民政府應當是適格的被告。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中,也明確了土地出讓的批准與確認權在各級人民政府,國土局的所有意志均來源於政府的決策,只是承辦與具體實施機關。將人民政府列為被告,對案件審理與執行程序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附:都燕果律師的成功案例:《一起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案的啟示》
鏈接:http://www.lawtime.cn/lawyer/casecont28288052833899oo78409
❼ 最高人民法院土地出讓合同是民事合同還是行政合同
您好, 一種觀點認為,《土地出讓合同》屬於典型的民事合同,理應作為民事爭議進行處理。其理由為:
第一,《物權法》第一百三十八條對《出讓合同》的具體內容作出了規定,且合同內容是依據《合同法》有關合同一般應具備的主要條款而做出的,表明了《出讓合同》的性質應屬於調整物權關系的民事合同范疇。
第二,最高人民法院法發[2005]5號《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開宗明義地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就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問題,制定本解釋」,即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糾紛劃為民事糾紛作出了明確規定。
第三,審判實務中也是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作為民事糾紛審理的,如最高人民法院(2003)民一終字第82號關於上訴人時間房地產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玉環縣國土資源局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一案。
另一種觀點認為,《土地出讓合同》屬於行政合同。其理由為:
第一,《土地出讓合同》的簽訂一方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他是行使行政權力的國家機關,作為土地的管理者,他負有對土地開發、利用進行管理、監督的職能。
第二,在《土地出讓合同》中,出讓方與受讓方權利義務存在不對等性,簽訂合同之前,出讓方已將出讓地塊面積、用途、年限及其他限定條件進行了明確規定,對此受讓方無從選擇,且受讓方需改變土地用途等約定條件的必須徵得出讓方同意。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在2004年1月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中,把行政合同列為行政行為之一。由此決定了《土地出讓合同》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❽ 土地出讓合同糾紛是行政訴訟還是民事合同
您好!一般屬於行政訴訟。最高法院認為,「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專第(十一)項有將此屬類糾紛納入行政訴訟范圍的趨向,但該行政訴訟法直到2015年5月1日才實施,不能作為本案審理依據。至於此法實施後發生的法律行為產生爭議是否按行政爭議處理,再依據新修改的《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作出判斷。」本書作者在寫作中也關注到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實施後,已有高院裁判文書依據上述規定認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通過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與競得人簽署成交確認書的行為,屬於具體行政行為。在僅簽署成交確認書但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時發生爭議的,競得人應當提起行政訴訟。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