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平安易貸」是不是違規的問題,銀監局來說說
這是業務員和客服的問題,您應該去平安投訴才對. 這年頭您聽說過年息2.1%的貸款么?!真不知道您簽約的時候那個門店的客服怎麼跟您解釋的,就算沒解釋貸款合同條款上應該也寫的很清楚才對啊(保費多少,利息是月還是年,每個月應該還多少這些是最基本的)........如果真的象您說的,我就不知道您怎麼會在沒看清楚合同條款的前提下簽字的.......當然了,如果是業務員和客服沒跟您解釋清楚他們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平安易貸險」是平安產險和平安銀行合作推出的無抵押貸款產品,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擔保,手續簡單最快當天放款,期限1-3年。 看名字就知道是一個包含保險的產品啊...
申請上海平安易貸險需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中國國籍(不含港澳台居民);
(2)年齡在21-55周歲;
(3)在上海生活,擁有穩定的職業;戶籍不限
(4)在現單位工作滿6個月,月收入2000元以上/如果申請人是企業法人或者股東則該企業必須注冊且實際經營滿一年.
(5)個人信用記錄良好
門檻低------無需擔保,無需抵押,月收入2000以上即可。
審批快------手續簡便,材料齊全最快可當天放款
期限活-------每月等額本息還款,期限最長可達3年
成本低--利息相對於其他同類型的無抵押貸款產品是最低的,而且相對於市場上其他的無抵押貸款產品,平安易貸險提前還款成本非常低,很適合做短期資金周轉。
⑵ 被平安E貸騙了怎麼辦
平安e貸行騙半年以上了。眾多網友反映,就是貨款沒收到要先打百分之二十流水過去。被騙後上策是可忽悠回來,中策報網警曝光,下策去報警。
⑶ 我被平安E貸騙了2000元 已經報警了 怎麼追回來
我今天也被騙了2000然後又在想3000我截了他又說按合同把我的銀行賬號拉黑這樣的騙局應該封了平安E貸app不要讓其它人在上當受騙了
⑷ 我被平安e貸騙了55000元,現在已經報警在刑警隊立案了,還能追回來么
唯一的辦法就是收集好你的相關證據,或者對方還在和你保持聯系的話,你可以趁此機會向公安機關報警,讓公安機關在網上和對方來進行周旋,你一定要相信公安機關的能力,千萬不要自己去嘗試,否則會越陷越深,到最後被騙的錢也會越來越多。
⑸ 我在平安E貸,簽了合同貸1萬通過了,客服要我預交2千保證金,因沒有我不貸了,客服說我違約,要起訴
平安銀行相當惡心,他起訴你你就直接打銀監會舉報電話投訴他,只是通過審批了又沒有放款,為什麼算違約。
⑹ 平安易貸的貸款糾紛歸那個部門管如果投訴去什麼地方
1、你已經簽了自己辭職不追究一個月工資證明?那沒辦法,只能算了。
2、如果你版當時不簽:單位辭權退你,拿不出證據證明你有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情形無故辭退你,應給你解除合同的雙倍經濟補償金、不給開離職證明的,你還可以通過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是提起勞動仲裁解決:不是單位說辭退就能辭退你的,你被單位蒙了。
⑺ 投訴平安易貸電話是多少
平安易貸實際上是一款保證保險的產品,如果您覺得他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可以通過版"12363"進行投訴
權若金融消費者認為金融機構侵害了自身的合法權益,可以:
(一)與金融機構協商解決;
(二)向金融機構的上級機構投訴;
(三)向人民銀行當地市級中心支行投訴;
(四)向銀監部門、行業協會等部門投訴;
(五)根據與金融機構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六)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2363」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咨詢投訴電話
中國人民銀行開通使用「12363」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咨詢投訴電話,受理中國人民銀行法定職責范圍內的投訴和涉及跨市場、跨行業類交叉性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投訴。
⑻ 怎麼舉報平安易貸
平安易貸實際上是復一款保證保險的產製品,如果您覺得他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可以通過"12363"進行投訴
若金融消費者認為金融機構侵害了自身的合法權益,可以:
(一)與金融機構協商解決;
(二)向金融機構的上級機構投訴;
(三)向人民銀行當地市級中心支行投訴;
(四)向銀監部門、行業協會等部門投訴;
(五)根據與金融機構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六)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2363」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咨詢投訴電話
中國人民銀行開通使用「12363」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咨詢投訴電話,受理中國人民銀行法定職責范圍內的投訴和涉及跨市場、跨行業類交叉性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投訴。
⑼ 在生活中,怎麼投訴平安易貸
用戶可以直接撥打平安銀行24小時服務熱線,然後找到人工客服進行投訴。或者是撥打銀保監會的投訴電話,請在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6:30這段時間內撥打該電話。
用戶在辦理業務時,如果存在不合理收費或有疑問的情況,一定不要簽貸款合同。在問題解決以後,再簽訂貸款合同也不遲。
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咨詢投訴電話
中國人民銀行開通使用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咨詢投訴電話,受理中國人民銀行法定職責范圍內的投訴和涉及跨市場、跨行業類交叉性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