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廣場舞擾民或受治安處罰,是否能有效規范廣場舞
廣場舞是一個全民健身運動,全國各個地區都有這樣的活動,不過廣場舞最近幾年帶給人們的感覺越來越差,而且廣場舞的糾紛也越來越多。對於廣場舞我本人既喜歡,也比較反感。喜歡的是廣場舞可以提高人民的身體素質,但是不喜歡的是廣場舞的吵鬧,確實影響大家的休息,對於很多家庭來說變成一種困擾。
最近出台的新版《北京市全民健身條例》聽說馬上就要開始實施,裡面的規定中有一些內容比較的人性化,其中規定居民在廣場跳舞的時候不能擾民,同時跟定出認定為擾民的一些事項,一旦違背的話就會受到治安處罰,這些規定在我看來是很不錯的條款,確實可以解決廣場舞的一些實際問題。
特別是我注意到北京市的規定中低於廣場舞的場地有一定的限制,同時這些限制不會影響廣場舞健身的人,具體的場地主要是一些公共場所,以及有空地的地方,這些地方居民的情況,都有相關的條例規定,這對於廣場舞場地矛盾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起碼不會像以往那樣到處都是廣場舞了。
其次這個條例裡面規定出一些時間限制,新居民在廣場跳舞的時候有一定時間規定,這樣就會減少對居民的生活影響,時間的一些情況,我仔細的研究過,確實比較的人性化,既可以保障大家健身的時間,又可以保障居民的休息和生活便利,這對於廣場舞的規范化,有很好的作用。
北京市的條例出台,我可以看到裡面的細致,其中條例裡面對於廣場舞的音量也有具體的限制,避免音量問題引起的糾紛,綜合來說北京市出台的健身條例,對於老百姓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規定,可以使廣場舞更加的規范化,這樣廣場舞會給社會帶來很多的好處,這個條例是規范廣場舞的好辦法。
② 大媽跳廣場舞經常與他人發生糾紛,怎麼做可以兩全
第一找場地的時候盡量不要影響別人的地方,另外不要在別人快要睡覺或者還沒起床的時候就開跳。
③ 廣場舞糾紛導致發病死人該由誰承擔法律責任
由引發糾紛的當事人承擔責任
④ 有人認為只要政府加強執法就能解決廣場舞糾紛 你怎麼看
廣場舞是國人創造有益於群眾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很多國家在山寨中國這種健康的活動。應該給她們一個空間。但音樂技術上需要改進和時間上要改進,不能擾民。
⑤ 廣場舞之爭成為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究竟該不該限制廣場舞
應該限制,現在有很多的廣場舞規模太「霸道」,不僅晚上有,連早上的時間也開始。廣場舞可算是解決了一個年齡階層的問題,但是他們和年輕人之間的關系出現摩擦。有理有據,應該要整治一下廣場舞的肆無忌憚了。
綜合一下意見,我們應該對於廣場舞做出限制,第一個就是場地原因,就像是現在有些車輛的胡亂停放一樣,廣場舞也不能見到哪裡有空鑽哪裡。多走走出去遠一些的地方就當是鍛煉了,這樣也能減少身邊的壓力。第二個聲音問題也是表現為時間,畢竟人也是需要休息的,我們都已經習慣了有大媽跳舞的存在。只要是時間安排合理,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沖突。
⑥ 廣場舞的糾紛屬於公共行政嗎
廣場舞大媽與小區居民的矛盾升級,一方面是因為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其管理專主體進行清晰屬的界定,大家誰也不能說服誰,只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另一方面缺少一個公立的權威機構介入,對其進行約束管理。廣場舞問題日益突出,一些地方政府部門難辭其咎,政府職能部門明顯缺位,並且嚴重缺乏主動介入和調節的意識,甚至採取冷漠或者踢皮球的方式,導致小區居民與廣場舞大媽矛盾的激化
⑦ 廣場舞沖突問題!
近日,網上流來傳著一個視源頻,在一個被鐵絲網封閉的籃球場上,一群大爺大媽圍著一個年輕人,發生了非常激烈的肢體沖突,雙方大打出手,並且整個視頻都伴隨著雙方對罵的聲音。在事發之前的一段視頻中,打籃球的年輕人曾經主動找到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商量,希望雙方能夠各用籃球場的半邊場地,但是並沒有談攏,最終由言語沖突發展成為肢體沖突。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而籃球場則被暫時封閉。事發之後,引發了大量的網友討論,網友討論的核心就是,大爺大媽是否應該在籃球場跳廣場舞。大部分網友認為,籃球場就是籃球場,應該讓人打籃球,廣場舞受場地限制比較小,在任意一片開闊地就可以,但是打籃球需要有籃筐以及合適的場地。當然也有網友為挨打的年輕人打抱不平,認為是一名穿紅色衣服的大叔先動手,並且年輕人道歉之後不依不饒,也有網友發了一張「十年前、十年後」的照片表示對大爺大媽的憤慨並支持挨打的年輕人。有網友評論:打籃球只能去籃球場,廣場舞卻可以隨便哪裡都行。
⑧ 公務員面試題,最近廣場舞越來越盛行,但也出現了擾民問題,跳舞的大媽們和附近居民甚至發生了激烈沖突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首先,從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中找線索。城市化進程中,我們不能迴避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包括:1、規劃城市的時候,沒有給居民提供足夠多的運動場地。這時候很多居民區附近的廣場就成了大家爭搶的稀有資源。2、居民間的交流基本被馬路、圍牆阻斷,人與人之間缺乏溝通交流,更缺乏互信,這導致了大家「自私自利」「道德淪喪」。
其次,我們看到法律的不完善和人們法治精神的缺失。廣場舞大媽擾民已經涉及違法,理應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過失,社區居民以暴制暴雖是無奈之舉,其實也有違法治精神。而政府在處理具體矛盾時沒有遵循法治精神也是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的根本原因。廣場舞大媽和社區居民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政府經常接到居民投訴,但是沒有主管部門專門解決此類矛盾,對於違法的行為不按照法律來處罰,廣場舞大媽違法擾民不會被罰款,社區居民違法以暴制暴也就認了個錯就沒事了。此種處理手法,讓我們看到了三方都不想放大時間的曖昧態度,其實也是這種問題得不到根本性解決的主要原因。
誠然,很多人會認為處理居民間的矛盾不因刻意放大。但是,當道德已經無法約束人們的行為時,法律理應成為彌補社會管理漏洞的「制度」良葯。所以,我們可以想很多方法來解決廣場舞擾民的問題,但不妨抓幾個典型,來震懾那些以「法不責眾」的理由來侵犯他人利益的大媽。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