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合同欠款糾紛管轄法院確定需要注意什麼
一般由被告所在地法院或出借人所在地法院管轄。
根據民訴法規定,被告專所在地法院有管轄權是屬確定的。
同時,根據合同法規定,借款合同一般在出借人出借完資金後只有收款義務,而合同履行地為收款人一方所在地,因此出借人一方所在地作為合同履行地法院也有管轄權。
被告所在地法院在財產保全、執行等方面擁有優勢,原告所在地法院方便原告起訴。
⑵ 欠貨款起訴應在那一方的地方法院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欠貨款是買賣合同導致的案件,按照上述規定可以到欠款人所在地的基層法院起訴,也可以到合同履行地的基層法院起訴。
⑶ 買賣合同糾紛怎麼確定管轄法院
首先,買賣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的確定規則一:當事人已經約定管轄的,以約定專的管轄法院為屬准。且當事人在不違反法院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情況下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買賣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的確定規則二:當事人沒有約定管轄的,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需要注意的是,若在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履行地點的,那麼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若僅約定了交貨地點的,則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若對履行地點、交貨地點未作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或者雖有約定但未實際交付貨物,且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以及口頭購銷合同糾紛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確定案件管轄。
倘若,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那麼則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其次,若買賣合同雙方沒有選擇管轄的協議,或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的,則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若合同雙方沒有關於合同履行地或交貨地的明確約定,則根據《購銷合同履行地規定》第1條、第3條的規定,只能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1110)
⑷ 民間借貸糾紛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首先,雙方當事人對管轄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其次,如果沒有約定的,因為民間借貸屬借款合同的范疇,民間借貸糾紛屬合同糾紛的一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標的物為貨幣,貸款方與借款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分別承擔貸出款項與償還貸款及利息的義務,貸款方與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貸款方應先將借款劃出,從而履行了貸款方所應承擔的義務。因此,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確定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綜上,民間借貸案件中,首先按照約定確定管轄,如果沒有約定的,出借方可在其所在地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⑸ 買賣合同貨款糾紛能否由收款人住所地法院管轄
能,但是必須合同雙方對於糾紛管轄法院有約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回擇被答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民事訴訟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⑹ 買賣合同糾紛如何選擇管轄法院
買賣合同糾紛管轄權的確定依據是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版被告住所地或合權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當然沒有異議,問題是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以及合同履行地在選擇上是否對己方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