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發布!
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發布!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 4月26日,2018中國網路版權保護大會在京召開。會上,國家版權局聯合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發布2017年度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段玉萍發布案件。2017年,按照國務院關於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和全國掃黃打非工作總體部署,各地區版權執法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版權執法監管力度,查處了一批侵權盜版大要案件。為集中展示版權執法相關部門查處侵權盜版案件的工作成果,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引導作用,國家版權局聯合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選定了2017年度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涵蓋侵犯網路文學、影視、音樂、游戲作品著作權案件,通過網路平台制售盜版製品案件,以及傳統制售盜版圖書案等案件類型。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1.北京優閱盈創科技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2017年4月,根據愛思唯爾等5家境外權利人投訴線索,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北京優閱盈創科技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進行調查。經查,該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通過其運營的優閱外文數字圖書館系統向大學圖書館提供侵權文字作品3萬篇,違法經營額17.76萬元。2017年6月,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40萬元的行政處罰。點評:版權行政執法部門從嚴查處該案,維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規范了數字圖書館版權秩序,彰顯了我國政府嚴厲打擊侵權盜版、保護中外著作權人合法權益、依法嚴格版權保護的鮮明態度和堅定立場。2.上海智器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2016年12月,根據國家版權局移轉案件線索,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上海智器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進行調查。經查,自2014年11月起,該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將45篇證券研究報告上傳到其租用的伺服器,通過其運營的匯智贏家網網站和匯智贏家APP向公眾提供,並收取費用,涉案金額累計28萬余元。2017年3月1日,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其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點評:該案是國內首起侵犯金融資訊類文字作品著作權的行政處罰案件。該案件的查處在行業內取得較大反響,多家同類網站主動停止類似侵權活動,保護了金融資訊類作品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取得了積極的社會效果。
Ⅱ 常見的軟體侵權盜版行為主要有哪些
1. 硬碟預裝盜版。廠商、系統集成商或電腦銷售商在電腦中為客戶預先安裝操專作系統或一些應屬用軟體,這便是通常所說的軟體預裝。然而,如果預先安裝的軟體並未得到授權,並非從正常途徑獲得甚至是銷售商自己非法復制的,那麼這就構成了軟體的非法預裝。
2. 網路盜版。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一些網站提供免費或有償下載的軟體,如果這些軟體是沒有經過合法的授權的,下載這些軟體就是非法下載。這種在互聯網上非法上傳權利人的軟體供他人下載的行為就構成網路盜版。
3. 用戶盜版。這是業界公認的給產業發展帶來損失較大的盜版形式。簡單地說,就是用戶特別是企業用戶未經許可或者超許可范圍商業性使用他人軟體。例如:用戶購買了一套正版軟體,就意味著允許用戶在一台電腦上使用該軟體的權利。如果該用戶在兩台或兩台以上電腦使用該軟體,就構成侵權使用。
滿意請採納,謝謝!
Ⅲ 盜版書籍侵權的案例
盜版書籍的危害
一個人是否遵守法律,按法律辦事,與他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生活在實事求是,勤勤懇懇環境里的的孩子,必定遵守法律,如果環境相反,孩子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每到趕集的時候,集市上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人,簡直就是人山人海。我最愛去的攤子就是賣書的地方,那裡的書物美價廉。雜志,漫畫書,名著,作文書,……是應有盡有。一次,媽媽給了我二十元錢,讓我買書。我來到攤前一看,哇!《鐵道游擊隊》,這不正是書上「課外書屋」的推薦嗎?我拿起這本書愛不釋手,正想好好的看一看,可是我發現,「道」寫成了「到」,這讓人怎麼看哪?!分明就是盜版書,這種書不是不允許賣嗎?我把這些疑問告訴了書攤的老闆,老闆並沒有贊同我的說法,倒是怒氣沖沖的說:「哪裡來得小孩?要買書就快買,不買的話一邊呆著去!別妨礙我做生意!」可惜媽媽不在身邊,不然我就要和他評理。剛要離開時,我發現旁邊站著一個比我大不了多少的男孩,他拿著另一個書攤的書看的津津有味,我心想:哼!這邊的老闆太可惡了,大不了去那邊看。我大步邁向另一個書攤,定睛一看,這里的書都是什麼呀!有《壞蛋是怎樣煉成的》《風流少俠》《外國十大名妓》,這里不全是思想不健康的書嗎?這種書怎麼也有人賣!我望著那個男孩捧著的書,好奇心促使我彎腰去看書名。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居然是《艷女傳奇》。
那天,我什麼書也沒有買,因為一串串的問號總在我腦中回盪。這些書攤老闆真可惡,賣什麼書不能掙錢?非要賣一些對社會沒有用處的盜版書呢?這些做法都是違法的,這些書危害著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盜版書看得太多會使青少年經常寫錯別字,同時對青少年的思想有很多不良影響,如果青少年沉迷於這些書,很有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那樣會毀了一生的。
大家快行動起來吧!打擊盜版書籍,為了能讓青少年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拿起法律武器打擊違法行為,為青少年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
Ⅳ 盜版和侵權是同一個概念嗎
盜版是指在未經版權所有人同意或授權的情況下,對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出版物等進行復制、再分發的行為。
盜版只是侵犯著作權的一種表現,侵犯著作權有很多種表現形式。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竊他人作品的;
(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九)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十)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第四十七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四)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八)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Ⅳ 面對各類侵權,盜版 如何維權
你可以去原創寶做原創存證,在作品發布之前,先要做好你是原創者的證據保存。後續真是發生侵權的話,也能有力地舉證。
Ⅵ 法律對盜版的處罰
法律對盜版的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規定支付報酬的;
(七)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其表演的;
(八)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並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予沒收非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
(一)剽竊、抄襲他人作品的;
(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復制發行其作品的;
(三)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四)未經表演者許可,對其表演製作錄音錄像出版的;
(五)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六)未經廣播電台、電視台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廣播、電視節目的;
(七)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第四十七條 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有關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著作權侵權糾紛可以調解,調解不成或者調解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不願調解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十九條 著作權合同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向著作權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對於仲裁裁決,當事人應當履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受申請的人民法院發現仲裁裁決違法的,有權不予執行。人民法院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就合同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後又沒有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一十七條 侵佔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八條 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第一百二十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國家對於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於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Ⅶ 什麼是「侵權盜版」行為
針對印刷、復制企業來說,侵權盜版行為是指未經得著作權人的許可,擅自印刷、復制他人作品的行為。
Ⅷ 拼多多上盜版侵權的商家現在有非常多,如何才能有效的打擊掉
可通過投訴或訴訟方式打擊。具體可詳聯。
Ⅸ 為什麼國內盜版侵權這么嚴重
知識產權主要是指人們對其從事智力活動而產生的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在我國雖然實行知識產權制度比較晚,只有20多年的歷史,但是發展的速度非常快。這20年裡,我們形成了一個適合我國國情並且與國際規則接軌的完整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還建立起一個包括知識產權的行政審批、宣傳培訓、中介服務、學術研究等等在內的一個工作體系;也建立起一個行政與司法兩條途徑、並行運作的知識產權執法體系。這也就是說一個包括法律體系、工作體系、執法體系的知識產權制度,我國在短短的20年裡都把它建立起來了。 在實際發展中,我國也保持了一個高速度。近些年來,我國的商標注冊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都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我國的商標申請量是58.8萬件,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分別是11萬件。這都是居世界第一位的,而且與第二名拉開了很大距離。在這些年的科技發展中,我國也在各個領域,包括農業、製造業、高科技領域也擁有了自己的知識產權,但是綜合看來我國在知識產權制度建設方面依然存在嚴峻的挑戰,我國知識產權制度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一、我國知識產權自主創新之路將艱難而漫長 以專利為例,專利有三種: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其中技術門檻比較高的,或者說含金量比較高的專利是發明專利,它要經過嚴格的審查檢索,最後合乎法律規定才給予授權。首先從數量上看,我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是13萬件,這個數字在世界范圍內雖然排前幾位,但是被13億人一除,我國的人均專利擁有量就很少了,我們的排位就到第八九十位了。另外,在這13萬件專利中,其中一半來自外國的公司,主要是跨國公司,他們要在中國投資、進入中國市場,首先要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並且國外公司在申請專利方面是非常活躍的;那麼剩下一半專利來自國內,這一半中,大概有40%左右是個人申請,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特別是我國的企業申請的專利只有60%多一點。也就是說剩下的4萬多件專利中,又有一半左右的專利申請來自三資企業;剩下兩萬多件是國營企業、民營企業申請的。這兩萬多件與我們幾百萬家企業這個總數相比就很少了。 其次看一下質量的分析。據統計,這么多年來,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發明專利,本國人、本國企業申請的最集中的領域有:第一位是中葯,國內申請佔98%;第二位是軟飲料,佔96%;第三位是食品,佔90%;第四位是漢字輸入法,佔79%。這是我們占優勢的比較集中的領域。而來自國外的專利申請所集中的領域主要是高科技領域:第一位是無線電傳輸,佔93%;第二位是移動通訊,佔91%;其後為電視系統,佔90%;半導體佔85%;西葯佔69%;計算機應用佔60%。從這里不難看出,國外申請的重點是放在了高技術領域,放在高端。國人申請100件專利,其中發明只有18件,82件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外觀設計就是產品的造型,實用新型就是關於產品結構上的一些改進、一些創新。而來自國外的申請,100件有86件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發明專利。這也是一個很鮮明的對比。 在我國現在也有一些很好的企業非常重視知識產權,重視自主創新,重視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像深圳華為公司,它是專門製造通訊產品的一家民營企業,它的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6%,是國內所有企業中申請發明專利最多的,累計申請國內專利3500件,同時向國外申請了400多件,注冊商標也有600多件。另外像海爾、海信、青啤等,他們在自主知識產權方面做得也比較好,申請了很多專利,像海爾平均每天申請3件專利,每年1000多件,青島啤酒也是一個很有名的馳名商標。但是這樣的企業數量太少了。還有大量的企業沒有自主創新,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 據統計,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佔大約萬分之三,有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有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之所以在國際上造成了這樣的影響,就是中國只是一個製造大國,在知識產權方面我們還處在一種比較落後的狀態,很多人說我國的企業是有製造沒有創造,有產權沒知識。像我們國家民航客機,百分之百從國外進口,當然最近嘗試製造商用民航客機。我國高端的醫療設備、半導體以及集成電路製造設備和光纖製造設備,基本上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很多重要的裝備,製造產品的機器,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例如,石化裝備的80%、數控機床和先進紡織設備的70%依賴進口,彩電、手機的關鍵技術50%以上掌握在跨國公司手裡,包括電腦,小小的一個滑鼠我們也要交專利費,DVD播放機要交專利費。類似這些技術的知識產權,掌握在他人手裡。我國的外貿總額已經居世界第三位,但是自主創新的高技術產品僅僅占外貿總額的2%。 十六屆五中全會以來提出要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企業,這個知名品牌也是很重要的,它也是知識產權的重要方面。我國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就必須強調要自主創新、要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這對於我國的企業來說是將是一條既漫長又必要的道路。 二、在知識產權創新的過程中科研經費的投入量不足 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即R&D活動,與科技的創新活動之間有著正相關的關系。 一方面我國的R&D支出呈現出增長的趨勢。我國的R&D總經費2001年為1042.5億元,2002年達1287.6億元,2003年增至1539.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三年累計為「八五(1991年至1995年)」R&D總經費累計的2.3倍,為「九五(1996年至2000年)」R&D總經費累計的1.3倍。 可以獲取的新近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美國的R&D總經費為2771億美元;按當年匯率計算,日本為1240億美元,德國為502億美元,法國為325億美元,英國為293億美元,加拿大為138億美元,我國為155.6億美元。我國R&D經費的規模繼2001年超過義大利之後,2002年又超過了加拿大而位居世界第6。 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七國集團(G7)的R&D總經費合計已佔到世界R&D總經費的80%以上,高於其經濟產出佔世界經濟總產出的份額。發達國家依然保持著對當代科學技術前沿知識的絕對壟斷,並以此作為維持其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籌碼。我國R&D總經費雖已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但在R&D投入世界格局中的弱勢地位,並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根據錢納里的經濟發展階段劃分理論,並綜合多項指標(包括按1970年美元以匯率法計算的人均GDP指標)分 析,我國的經濟發展確實已經進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應當指出的是:我國R&D總經費已居世界第6,但R&D投入強度僅為1.31%,低於工業化中期階段國家1.5%的平均水平;我國製造業的產值佔GDP的比重已達55%,但產業結構由「重工化」向「高加工度化」方向的調整進展緩慢;我國有百多種工業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國在國際技術貿易即與知識產權交易密切相關的無形技術交易中,卻存在巨大的貿易赤字。比照處於這一發展階段國家的R&D投入強度與技術能力,我國R&D投入強度與技術能力明顯滯後於經濟的發展。 三、在我國存在較為嚴重的侵犯知識產權的現象 知識產權侵權是全世界普遍面臨的問題,任何一個國家都存在著知識產權侵權的現象,就連自我標榜為知識產權保護模範國家的美國也存在侵權問題。 對於我國來說,知識產權糾紛的高發期已經到來。說到知識產權糾紛,當然大家首先會想到我們國家的企業和國外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其實,我們自己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也呈上升趨勢。 以我國的軟體企業為例,我國市場的知識產權侵權,嚴重打擊了軟體企業的發展,因為他們的主要收入來自國內市場,而不是海外或國際市場。盜版使軟體廠商無法獲得正當的投資回報,因而使他們無法擴大對軟體研發的投入,這嚴重削弱了中國軟體企業的競爭力,使其在競爭中處於不利的位置。SAP中國首席代表栗樹和博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過度的保護政策,雖然保護了弱者,也會使強者變成弱者。從軟體發展的角度看,首先要最大限度地保護知識產權和創新,其次應最大限度地吸引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而不是單純用某種方式發展軟體企業。這才是政府推動軟體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的真諦。」實際上,我國對於軟體業發展的鼓勵是不遺餘力的。2000年6月出台的《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中對軟體產業大致多方面的扶持政策。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自文件發布到2004年12月31日,根據18號文精神,累計退稅達130億元人民幣。 但這種簡單的扶持作用並不明顯。據信息產業部統計,2004年我國軟體產值2200億元人民幣,出口額僅28億美元。員工人數達到1000人以上的大企業只佔全行業的0.8%,而50人以下的小企業佔到全行業的65.9%。相比之下,在印度,員工人數千人以上的軟體企業有上百家,排名前五位的軟體企業的人數都在5000人以上,印度軟體企業的員工人數平均300人。2004年,印度僅軟體出口就達120億美元。而我國目前做通用軟體的企業基本上已經全軍覆沒、所剩無幾了,除了幾家做Linux系統的還在苦苦支撐。因此正版率的提高,對保護軟體企業十分有利。只有正版率提高了,市場規范了,企業的資金積累才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有助於企業更好地自主創新。 知識產權保護是一把雙刃劍,一旦保護不力,受傷害的不僅是外資企業,國內企業同樣無法獲得發展和壯大。我國要實現改變依靠資源消耗和簡單加工獲得發展,轉而依靠科技創新實現增長的轉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Ⅹ 常見的軟體侵權盜版行為主要包括哪些
一、最終用戶盜版
這是業界公認的組產業發展帶來損失最大的盜版形式。簡單地說,就是最終內用戶特別是企業容用戶未經許可或者超許可范圍使用軟體。例如:用戶購買了一套正版軟體,就意味著允許用戶在一台電腦上使用該軟體。如果該用戶在兩台或兩台以上電腦上使用該軟體,就構成侵權使用,形成最終用戶盜版。
二、硬碟預裝盜版
廠商、系統集成商或電腦銷售商在電腦中為客戶預先安裝操作系統或一些應用軟體,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軟體預裝。如果預先安裝的軟體並未得到授權,並非從正常途徑獲得甚至是銷售商自己非法復制的,則構成軟體的非法預裝。
三、網路盜版
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一些網站提供或有償下載的軟體,如果這些軟體是沒有經過合法的授權的,下載這些軟體就是非法下載。這種非法上載和下載的行為就構成網路盜版。
四、街頭販賣盜版光碟
這是最常見的制售盜版的形式。特別是把一些常用的軟體做成一個大拼盤來向行人兜售,這種光碟包裝粗糙,容易識別。往往存在安全隱患,危害性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