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醫師有西葯處方權嗎可以開西葯和吊瓶處方嗎
在一個醫生身上,不能中醫西醫同時學,因為學了無用啊,一旦你注冊了西醫,即使你有中醫院效畢業證和中醫資格證,因為不能同時注冊,你開中葯就是超范圍了,違法的,還是把西醫搞好,有多餘的時間就打打牌,跳跳舞,別搞什麼西學中,瞎折騰了,學了又不準你用,郁悶死你!
『貳』 中醫大夫能開西醫處方嗎這樣是否違法
按說西醫是沒有中葯的處方權的,當然臨床上沒人管,但西醫開中葯就沒有療效保證了,現在的很多中醫對中葯的運用都熟練,況且西醫;但中醫用西葯在臨床療效上應該沒問題,比中葯好掌握的多。至於中西醫結合專業純粹是虛設,成功的太少,學習者多是邯鄲學步,兩者皆不成,有成功者也多是中醫成名後在學西醫,西醫再學中醫的很難成功。
中西醫互開葯方合情理卻無法可依
互開葯方現象普遍存在
據北京東直門醫院王耀獻副院長介紹,西醫開中葯處方和中醫開西葯處方現象在臨床普遍存在。凡是大型正規的有病房設置的中醫院,中西葯聯合應用相當廣泛。西醫一般開出的中成葯,基本上都是治療感冒、發燒、消炎之類的,而中醫開西葯,則幾乎覆蓋了各領域及各專業科室。
北京同仁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楊秀敏告訴記者,目前西醫大夫對中成葯的使用比較普遍,使用的大多是那些已經為廣大患者和同行認可的中成葯物。在臨床使用中,楊大夫本人有時也會用到一些治療皮膚病的中葯消毒丸,這些葯具有解毒、去熱、驅濕的功效,對於治療皮膚病很有作用。
北京兒童醫院葯劑科主任盧燕介紹說,在兒童醫院西醫開中葯的情況十分普遍。兒童醫院不像一般成人醫院那樣看什麼病就有什麼科室。兒童常見病主要以感冒、發燒、咳嗽、拉肚子等為主,患者家長往往希望並要求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盡快治好孩子的病。另外,她認為,西醫大夫在校學習期間一般也會學習一些中醫的基本理論知識,對常見常用中葯的療效和性能都有了解。但據她所知,西醫大夫很少開專門治療某種疾病的中草葯或湯劑等。
互開葯方原因多方面造成
王耀獻副院長對記者分析了互開葯方背後的原因:首先,這是醫院的屬性和功能決定的。現代醫院的基本框架結構是相同的,中醫院也是醫院,如果只片面強調中醫而忽視了它是一個醫院的話,那麼中醫院和以前的門診就沒有什麼區別。中醫院首先是醫院,其次它才「姓」「中」。
其次,是市場的導向作用。滿足病人的需求是醫院最根本的要求。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應該給病人提供一個合理的治療,應該以療效為主要目標,而不是採用中醫或者西醫手段。
再次,安全的需要。國家的政策方針是大力發展中醫,那麼服務體系的建立也應該是中西醫結合,既要追求療效,又要保證安全。要保障安全,就必須在設備、管理以及診斷方法等方面實現現代化,這要求中醫必須和西醫相結合。
第四,在現代中醫教育中,中西醫課程的比例基本上是各佔50%,這也使得新型中醫醫師具有中西醫兩方面的知識,具備中西醫「兩條腿」走路的能力。
互開葯方目的是方便患者
北京友誼醫院中醫科主任宗文匯認為,出現中西醫互開葯方的情況是一種好現象,對於國家現在大力倡導弘揚中醫有很大幫助。而且,跨專業開葯,可以避免或減少病人為拿葯而掛兩次號,到兩個科室就診的情況發生,從而方便病人就診。
楊秀敏副主任醫師表示,像同仁醫院這樣的大醫院,由於科室劃分比較細,患者可以分流到很多不同的科室,因此西醫使用中葯的情況較少。但為了滿足患者的具體要求,有時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主要採用西醫治療疾病的時候,適當採用一些中醫中葯方法。
盧燕把北京兒童醫院普遍存在中西醫互開葯方現象產生的原因歸結為兩方面:首先,醫院的門診量每天高達七八千人次,如果病人在看完西醫後,還需要再去掛號看一次中醫,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錢財;其次,如果讓患者每個人都去掛中醫號,也不可能。醫院中醫科現在僅有八九個大夫,每天的門診量大約在三四百人次,如果讓需要開中葯處方的患者都去掛中醫號,則門診量會急劇上升,中醫科根本承受不了。
互開葯方以安全為前提
北京同仁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楊秀敏認為,由於中葯的使用范圍很廣,一般的中成葯對於很多病症都可以適用,因此使用基本沒什麼限制。但是對於病情特殊和葯物性質特殊的情況,還是應避免跨專業使用中葯。西醫如果要使用中葯,就必須對病人的病情和中葯的葯性有清楚明確的認識和判斷。對於不常用的中葯,比如湯劑等,需由有一定中醫知識和經驗的人來完成。
「在中醫開西葯和西醫開中葯的時候都不可避免存在用葯不準確的問題,畢竟是兩個門類的醫學。我認為,首先應准確了解中葯或者西葯的葯性、服用方法以及毒性等方面的知識,在病人連續使用且效果良好的前提下才能跨執業范圍開處方」。友誼醫院中醫科主任宗文匯表示,「作為一名中醫大夫,我也會經常給病人開西葯,但前提是我要很了解這些西葯,也知道病人使用這種西葯沒有其他不良後果。我從來不開自己不了解或者病人沒有使用過的西葯,對於第一次需要用某種西葯的病人,我一般都直接推薦到相關西醫的科室」。
互開葯方沒有明確法律規范
中西醫互開葯方在臨床如此普遍,那麼,政策法規是否認可呢?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監督三處呂荷葉處長告訴記者,這個問題目前沒有明確的政策法規界定。現在,將執業醫師分為臨床、口腔、公衛和中醫四大類。西醫開中葯,顯然不僅是超出了執業專業范圍,甚至超出了類別范圍,是跨類別行醫。當然對於全科西醫醫生,能不能開中醫葯方,目前也沒有明確的規定。而中醫開西葯,由於中醫是一個整體概念,往往很多內在的疾病都是通過表象體現的,治標和治本同時進行,沒有像西醫學科專業劃分得那麼詳細,因此中醫在用葯時可以適當開一些普通的、常見的西葯,尤其是在中西醫結合科開中葯和開西葯都是允許的。
隨後記者打電話到中醫管理局醫政二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沒有任何一個文件或者規定出台說中醫不能開西葯或者西醫不能開中葯。而進一步明確的規定,目前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和衛生部有關部門正在協調研討。
『叄』 中醫葯法出台後是否意味著中醫師不能開西葯
根據《處方管理辦法》,經注冊的執業醫師在執業地點取得相應的處方權。
如果執業的醫療機構可以用西葯,並且授予中醫師處方權,那麼該中醫師可以開西葯。
『肆』 中醫的執業醫師可以開西葯嗎
可以。放心的開。中醫專業執業范圍本來就包括考試大綱的內容。
沒有明確規定不可以就是可以。
『伍』 執業中醫師,處方可以開西葯嗎
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進一步明確非中醫類別醫師開具中葯處方管理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於非中醫類別醫師開具中葯處方進一步進行了放寬和細化,以下詳細內容:
《通知》指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按照下列4種情況,核定非中醫類別醫師的中葯處方許可權,並落實處方點評制度,遵循中醫葯特點規律和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科學、規范開具中葯處方,為患者提供方便、安全的中醫葯服務。
情形一:取得以下資質或證書
非中醫類別醫師,取得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或取得教育部門認可的中等專科及以上中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學專業學歷或學位,或取得省中醫葯管理局頒發的《傳統醫學師承出師證書》,或參加省級中醫葯主管部門認可的2年以上西醫學習中醫培訓並取得相應證書,可開具中成葯、醫療機構中葯制劑、中葯飲片處方(含長期處方),並可開展中醫葯適宜技術。
情形二:經過不少於1年系統學習並考核合格
非中醫類別醫師經過不少於1年系統學習中醫葯專業知識並考核合格後,可開具中成葯、醫療機構中葯制劑處方(含長期處方)。
情形三:基層非中醫類別醫師或鄉村醫生
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的非中醫類別醫師或鄉村醫生,可以開具常見病、多發病的常用中成葯處方(含長期處方),也可以延續使用中醫師開具的中成葯長期處方。
情形四:國家文件發布前,已取得相關資質
《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葯葯品目錄(化葯及生物製品)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558號)發布前,已取得非中醫類別醫師資格並注冊執業的,且在院校教育和畢業後教育中接受過中醫學課程學習並成績合格的,可以開具中成葯處方,也可開具慢性病常用中成葯長期處方。
去年8月30日,在全國推進醫療機構合理用葯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對於西醫師處方中成葯的政策,也做了新的解讀:鼓勵西醫學習中醫葯理論,遵循中醫葯特點規律和辨證施治的原則規范,合理使用中成葯,而非禁止或限制西醫開具中成葯處方。
政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成葯臨床應用水平,促進中醫葯持續健康發展。其主要用於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執行的重點是三級公立醫院。對於縣級(二級)醫院暫不做硬性要求,將在下一步縣級(二級)醫院績效考核中逐步實施。對於基層醫療機構的25萬全科醫生和90萬鄉村醫生,明確可以開具常見病、多發病的常用中成葯處方,也可以延續使用中醫師開具的中成葯長期處方。
而隨著國家政策全新解讀,已經有多地開始響應。
同年9月4號,山東發文,對於中成葯「限方」問題,山東僅對三級醫院進行考核,而對縣級(二級)醫院暫不做硬性要求。這意味著,中成葯在山東縣級醫院仍然不存在處方障礙,這也是國家版重點監控合理用葯目錄公布後,頭個省級衛生健康委明確中成葯處方許可權問題。
據了解,不僅是江蘇、山東,目前山西、重慶、廣西、河北、甘肅等多地先後出台了非中醫類別醫師開中葯的管理要求,致力於讓中醫葯能夠在治未病、疾病治療和康復中發揮重要作用。
『陸』 中醫執業醫師是否可開西葯的處方
完全可以~只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樓上的回答錯誤~職業醫師~錯~只執業醫師~差一個字~意思就變的很多很多
『柒』 中醫能否開西葯
可以開,根據<<執業醫師法>>等有關規定,中醫師可以開西葯,包括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因為,中醫學專業學習中,是中西醫都要學的,且西醫課程很多.所以有中西醫結合的基礎.臨床上中西葯都可以開.
一般,西醫不開中葯.因為臨床醫學專業學的絕大多數都是西醫,中醫學只有薄薄的一本書,作為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由於目前的形勢,中醫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特別是中醫院校出來的青年中醫,一般都從事中西醫結合道路.
『捌』 中醫師能不能開西葯處方
《執業醫師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醫師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這里所說的執業范圍,是指不同醫學學科的診療方法,比如中醫醫生的執業醫師證的執業范圍為中醫專業,是指中醫醫生只能運用中醫方法從事治療活動,不能從事口腔、外科、產科之類的西醫診療活動,否則就是超范圍執業。這與中醫執業醫師能否開西葯處方是兩回事,不能等同對待。
《處方管理辦法》規定,經注冊的執業醫師具有處方權,但並沒有明確規定中醫醫生不能開西葯處方,或者說西醫醫生不能開中葯處方,可以說,中醫醫生是有開具西葯處方的權利。實際當中,中醫經常會開西葯,西醫也經常會開中葯。
在你說的這個事件當中,如果你要以中醫醫師開西葯處方提出異議或投訴,基本上是不會被採納的。問題的關鍵是:
1.院方為何只出示其中一名醫生的醫師證,另外一名醫生有無執業醫師證書,這是醫療糾紛或事故認定的基本點,如果沒有執業證書,那就是無證行醫,基本上不用鑒定,可認定醫療事故,直接可以去和醫院談賠償的問題。
2.對診療過程有異議,可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如為院方責任,再談賠償。
『玖』 一個臨床做了30年的中醫師,在自己的診所配中葯粉,被葯檢認定假葯,就應為沒有批准文號,試問那個中醫
每一個配方就是千百年傳下來有效治療的檢驗,你去中葯診所,全國中醫診所的每副葯不可能都有備案檢驗,我們家傳了四五百年治療痛風的中葯粉救了多少人,而現在只能永遠消失,相反西葯副作用極大,國家卻認定合法,可笑至極的葯監局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