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婚姻家庭糾紛包括什麼,這些糾紛這么解決
婚姻糾來紛包括婚姻矛源盾,家庭爭吵,夫妻感情不和諧,夫妻感情減淡,出軌外遇等面臨離婚、婆媳關系、丈母娘女婿關系不和諧等情況,現在面對這些糾紛,可以找一些情感咨詢服務,比方說小麥傾訴這類的情感咨詢平台,咨詢下情感專家,獲取相關的解決問題辦法。
『貳』 我是調解員,婚姻家庭糾紛原因有哪些
婚姻家庭糾紛原因有,
(一)感情基礎薄弱型。一些青年男女片面認為《新婚姻法》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制定、修改、實施都很寬松很人性化了,相互見面一有好感,既不對對方進行深入了解,也不顧及父母及親友的勸阻,便一見鍾情地走到了一起。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雙方的個性及缺陷明顯表露出來。「認識時間短,相互缺乏了解」等等就成了他們解除婚姻關系或提出離婚的理由。這一「閃婚」類型往往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通過調解,揮手告別的多,調解不成或判決不離的少。
(二)喜新厭舊型。在這一類型中,無論是男方提出或女方提出解除婚姻關系或離婚,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自己原居住地條件惡劣,家庭比較貧窮。近年來,外出務工,擁有了財富,便揚眉吐氣,對原配對象覺得有些「土氣」,跟自己「門不當,戶不對了」,寧可多給對方一些財物,將對方打發了事,根本不顧及對方當事人和孩子的感受。
(三)觀念淡薄型。一是婚育觀念淡薄。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規劃,「有奶便是娘,有錢便有家」。一些好逸惡勞、貪圖享樂的無知女性認為「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只要對方能使自己過得瀟灑,跟誰在一起生活都行,哪怕是背著丈夫當「二奶」也在所不辭。一些玩世不恭的男子認為,自己有了錢,應當好好地享受一番,忘記了家中還有老人、妻子、兒女,在外燈紅酒綠,花天酒地。二是法治觀念淡薄。對法律、法規片面理解。在農村,「只要分居兩年以上婚姻關系就自然解除了」這一說法極為普遍,「結婚自願,離婚自由」被曲解成沒有限制條件的了。非法同居、無效婚姻、重婚等等,不同程度的引發糾紛,甚至離婚。借婚索財、包辦、買賣婚姻現象也時有發生,這些都埋下了婚姻糾紛隱患。
(四)寂寞難耐型。改革開放後的頭幾年,「留守女」較多。目前,一些中青年女性也不甘示弱,紛紛外出務工,「留守男」和舉家外出的現象日益增多,為爭著外出務工而發生家庭糾紛的現象也屢見不鮮。目前,外出打工家庭有單一外出、雙雙外出、輪流外出三種情況,無論那一種,夫妻雙方都難以有相聚的機會,長期的分居生活,難以培養起真正的夫妻感情,這種不牢固的婚姻能否經得起外界環境的沖擊就可想而知了。天長日久,產生了婚外情或者一方長期外出打工不歸,對家庭、孩子不管不問。「留守者」認為對方在外優哉游哉,自己則承擔了家庭沉重的負擔,心理失去平衡。舉家外出者也是如此。被申請人或被告「不履行××職責,不盡家庭義務」就成了不甘清貧,難耐寂寞者提出離婚的借口。
(五)家庭暴力型。在這一類型中,從夫妻的性格上看,夫妻兩個要麼都是性情暴躁者,遇事都「剛」,很不冷靜;要麼都是性情孤僻者,遇事都「柔」,長期打「冷戰」。這樣有「剛」無「柔」,或有「柔」無「剛」,剛柔不濟。前者疏導及時,化解及時,復合的多,分道的少,後者則不然,「冷戰」一長,就破鏡難圓了。從糾紛的來源上看,以家庭經濟收支失衡、教育子女的方式不同引發的較多。
『叄』 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原則有哪些
發生婚姻家庭糾紛後,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1)自行協商。婚姻家庭糾紛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願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共同尋找婚姻家庭糾紛產生的原因,共同協商解決婚姻家庭糾紛的方法。以協商方式處理婚姻家庭糾紛有利於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團結,處理後不會傷害彼此之間的感情,也有利於糾紛的迅速、徹底解決。
(2)調解。婚姻家庭糾紛發生後,街坊鄰居、親戚其有關組織可以出面調停,做好雙方的說服工作。調解中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比較正式的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婚姻法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自覺自願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達成以後,個當事人應當自覺遵守和履行,在特定情況下,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的效力。
(3)提起訴訟。婚姻家庭糾紛發生後,經協商不成時,可以不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人民調解委員調節,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都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
婚姻家庭糾紛調解應注意以下事項:①調解要以促進家庭和睦為目標,注意調解的方式方法,多採用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方法,以親情感人,以情理服人;②調解時還應多使用換位思考的方法,一方面調解員自身應富有人情味,設身處地為當事人著想,另一方面讓當事人以誠信的態度進行換位思考,學會從別人的角度出發,取得他人的理解、支持和諒解;③調解要處理好家庭內部矛盾,注意方式技巧的靈活運用,應根據情形多適用動員多種力量協同作戰的方法,尤其應對家庭中有威信的成員啟發開導,讓其協助做思想工作,可根據案情較多地適用座談會調解的方式;④調處婚姻家庭糾紛應以疏導教育、解決思想問題為主,但對一些涉及實際困難所引起的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員應及時施以援手,積極與有關部門或所在的村、居聯系,在可能的條件下幫助解決。
『肆』 婚姻家庭糾紛案例解析
2、房子應屬李婚前個人財產,但婚後還貸部分的二分之一應給付對方;
3、個人債務;
其他同上。
『伍』 家庭糾紛有那些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婚姻家庭糾紛涉及個人和家庭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內容。我國傳統道德規范的很大部分針對的就是婚姻家庭生活領域。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進步,婚姻家庭領域的道德觀念也在急劇變化,很多封建思想被拋棄。《婚姻法》頒布實施後,法律加強了對婚姻家庭關系的調整,以平等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所以,調解婚姻家庭糾紛,不能違反《婚姻法》的強制性規定,特別要注意保護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權益,避免傳統人身依附思想和「三從四德」封建思想的殘余。
2.公平原則
不管是夫妻反目,還是父母子女矛盾激化,背後的原因往往是復雜的。與之相對應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內容是豐富的,當發生矛盾時,對與錯的區分往往並不容易,事實往往比較模糊。因此,調解糾紛,應當公平優先,應當對家庭成員的優缺點以及對家庭的貢獻作出基本的衡量,在此基礎上促成雙方形成協商的可能性。只有有效地貫徹公平原則,才能使雙方對調解建立信任,並願意通過調解尋找可能的糾紛解決方案。
3.婚姻自由原則
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是我國《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權利,任何人都無權干涉。因此,開展調解工作時,要堅持婚姻自由原則,對各種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予以批評教育。
4.自願原則
調解的原則是自願,利用任何方式對當事人施加強制都是違法的。當事人可能做出違背道德的舉動,應當受到社會的唾棄,應當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如果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則應按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處理,而不能強迫其承擔責任。社區調解工作作為一種矛盾化解的程序,只是幫助糾紛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糾紛,而不是替當事人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