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車被村委處鎖了三天了,找他們不處理.,請問怎麼辦該找誰處理
可以報警處理,警察出警是了解相關情況,如果屬於民事糾紛,警察也只能做個調解。如果涉嫌犯罪或者違反了治安管理條例,警察才可能使用相應的職權。看村委會是什麼情況下鎖車,如果村委會是侵害了他人的權益,可以選擇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解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定:
第二條 人民警察的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管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
第六條 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
(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三)維護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
(四)組織、實施消防工作,實行消防監督;
(五)管理槍支彈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
(六)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特種行業進行管理;
(七)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的場所和設施;
(八)管理集會、遊行、示威活動;
(九)管理戶政、國籍、入境出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
(十)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十一)對被判處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執行刑罰;
(十二)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
(十三)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十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1)派出所處置停車場糾紛擴展閱讀:
車主停車遭村委會鎖輪稱其占集體土地罰200元
昨日,通州區通朝大街北側露天停車場內,車主宋先生將車停放1小時後發現車輪被鎖,車上留有「村委會罰單」。宋先生質疑村委會無處罰權並報警。
對此,果園村委會工作人員表示,車位為村裡固定車位,屬於集體土地,隨意佔用村裡可罰款。昨日,雙方在派出所調解後,車鎖被打開。
露天停車上鎖 取車要交200元
昨日下午5時,通朝大街北側,宋先生的車停在一棟居民樓前的露天停車場內,左前輪上鎖著一把黃色的車輪鎖。
宋先生稱,下午1時許,他將車停在車位後去附近吃飯,一小時後回來發現,車輪被上了鎖,車窗上留有「罰單」。只不過這張罰單十分怪異,為手寫字條,寫著「車主需去果園村委會繳納罰款200元」。
「停車場沒有收費牌,憑什麼要罰款。」宋先生稱,他找到管理員要求開鎖,對方告訴他這是固定車位,不能停車,必須交罰款。
昨日下午,該停車場東口的自動欄桿處於攔擋狀態,旁邊木牌上手寫著「沒有固定車位,禁止進入,違者鎖車罰款」。
宋先生稱,他停車時欄桿並未放下,當時也沒有木牌,他認為村委會罰款並無依據,於是報了警。
村委會稱「停車佔用集體土地」
昨日下午,宋先生和停車場人員前往通州區永順派出所處理此事。
派出所內,一名自稱果園村委會工作人員的男子表示,停車場內的車位屬於村民內部車位,不允許外來車輛停入。
對於是否有權罰款,該工作人員稱,「停車場是集體土地,外來車輛停進來,我們有權收佔地使用費。」該工作人員稱,他的罰款依據是《農村組織法》,會給被罰款人開票,罰款上交村委會。
昨日,雙方最終在派出所的調解下和解,下午7時許,宋先生的車被解鎖。
「村委會無權以任何名義罰款」
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王優銀律師表示,村委會罰款屬於越權行為。他表示,《行政處罰法》有明確規定,行使行政處罰權的必須是行政機關,其他組織或個人都無權罰款。
村委會屬於村民自治組織,不是行政機關,沒有行政處罰權。無論以什麼樣的名義,開罰單、收罰款都屬於越權行為。
王優銀說,法律上並沒有「佔地使用費」的說法,只有「土地使用費」。即便停車場這個范圍屬於集體土地,停車一兩個小時也不構成收取「土地使用費」的條件。
2. 我去交警辦事可不可以把車停在派出所門口的停車位上的
有時候會貼,有次去出入境管理局去辦事,想把車放馬路上,覺著不放心,就開上面去了,10分鍾辦完事出來,剛發動車,就看到剛想停車那地方有倆交警在拍照貼罰單, 當時自己心裡就有點小得意,慶幸還好沒停那!要不二百大元又交代了。
3. 停車場停車與人發生糾紛將對方鼻樑骨打成骨折,那人報警了經雙方協調說開口要6萬,醫葯費將近2萬另外算
呵呵,如果你說的是事實!
那麼,你朋友屬於正當防衛,但這只是事實,並不能取得法官的信任。
所以你要收集證據,加入能證明對方先動手,你可以免於刑事責任並免於賠償。
如果你不能證明對方先動手,那麼你需要賠償對方醫葯費,不賠償的話需要付刑事責任。啊
判刑多長時間需要看對方的法醫鑒定,受傷程度與量刑標准都有明確規定,只要不是事先預謀或故意的,一般刑事拘留即可。
題外話,拘留期間小心對方在拘留所使陰招。疏通一下關系吧,國情決定,沒辦法。找當地牛叉律師也可以。別心疼錢,但是錢不能便宜了那小子!給律師、法官也不給他!
4. 民間停車場因糾紛可以扣留所停車輛嗎
不可以,扣留車輛是在違法違規的情況下,並且只有交警才有扣留車輛的權力,停車場糾紛不屬於違法行為,只能協議解決。
5. 小區停車場發生糾紛,麻煩懂法律的給看看
你好!!」誤來工費,打車費源,電話費,營養費「沒有道理,就是一開始你們處理的太過「和諧」了,不過他需要出具」傷情鑒定還有」責任說明」,如果當時去醫院做檢查沒有任務問題,與你們無關。心臟不舒服讓他自己去吧,愛怎麼鬧怎麼鬧,凡事講究個證據。
這些錢完全不用給的。
讓他鬧去吧,上法院更省事了!!
6. 小區停車場歸屬權糾紛屬哪個部門處理
這個應該是歸物業小區的。如果產生糾紛的話,可以直接打派出所電話。
7. 派出所發現違法收停車費可以處理嗎
這個派出所一般都不會管,把票子留著,可以去政府單位投訴,但現在一般都不會管。
8. 關於民事糾紛 派出所的處理方式和流程
產生民事糾紛派出所的處理方式和流程;
1、協商。雙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協和讓步,解決糾紛。該方法快捷簡便、心平氣和,但應以書面方式記載協商內容。
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當爭議各方失去對話基礎,尋求第三方調解實為高明選擇。
3、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後屏障。
(8)派出所處置停車場糾紛擴展閱讀:
不屬於民事糾紛案件受理范圍:
1、集資糾紛案件,包括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為生產、經營、建房而向職工集資引發的糾紛案件以及未經依法批准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亂集資活動而引發的糾紛案件。
2、以「買賣」形式進行的非法「傳銷」活動而引起的糾紛案件。
3、因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的決定、體制變動而引起的房地產糾紛案件。
4、因企業改制或者企業效益不好等原因出現的企業整體拖欠職工工資而引發的糾紛案件以及因勞動制度改革而出現的職工下崗糾紛案件。
5、政府及其所屬主管部門進行企業國有資產調整、計劃劃轉過程中的糾紛案件;因企業改制過程中違反民主議定原則或者因企業改制而引起的職工安置糾紛案件等。
6、村民因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問題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生的糾紛案件,但是直接支付給個人,未經集體經濟組織安排發生的糾紛案除外。
7、政府部門對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作出處理決定生效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另一當事人以民事侵權訴訟的案件。
8、地方政府根據農業產業化政策及規模經濟的發展要求,大規模解除農業承包合同而發生的糾紛案件。
9. 派出所對受理的一般糾紛案件處理有時限嗎
如果是糾紛引起的治安案,是有時限規定的。《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專》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公安屬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檢測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10. 派出所處理故意損壞車輛糾紛需要等二三日嗎
沒有說必須馬上解決的時間限制,現在派出所對民事糾紛案件也比較敷衍。客觀原因是民事糾紛確實很難有法律依據,所以多數時候都是和稀泥。對於類似損壞他人財物的報案,你直接找派出所登記完了基本不理會。你可以試著報警務平台投訴看看,如果人證物證你都幫著找齊活了,派出所應該會幫著調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