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慶市市民投訴熱線是多少
打12319
Ⅱ 重慶市公安局投訴電話
我要投訴南岸區公安局退休警察彭凱,2014年在我這里借了三十萬元,到今天還不還錢。人民警察這樣的行為,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壞了警察形象。請領導為老百姓做主。
Ⅲ 重慶市勞動局投訴電話
重慶市勞動局電話
023-63852357
重慶市渝中區勞動局電話版
023-63843209
重慶權市沙區勞動局電話
023-65312571
重慶市江北區勞動局電話
023-67854429
重慶市南岸區勞動局電話
023-62803703
重慶市巴南區勞動局電話
023-66222188
重慶市九龍坡區勞動局電話
023-68432938
重慶市大渡口區勞動局電話
023-68845735
Ⅳ 重慶公交投訴網站
公交823路這段時間總是有司機故意開慢車,賴站,導致早上上班連續遲到專幾次,性質非常惡劣,屬今天更甚,從黃桷坪到科園四路 路況並不堵,到達科園四路站時,就8:40了,比平時整整晚點了半個小時,而且後發的一輛823與它同時到達科園四路!
Ⅳ 重慶市食品質量舉報電話是多少
重慶開通食品葯品投訴舉報電話
反映情況請撥「12331」
「12331」投訴舉報電話將24小時開通,每天8:00—24:00實行人工接聽,0:00—8:00是語音應答。此外,在「12331」開通後,原有的投訴舉報渠道仍然有效,市民如發現相關情況,可直接和當地食葯監分局聯系,也可以通過信函等形式向全市各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反映問題,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將依法依規進行辦理。
求採納
Ⅵ 重慶市消費者服務投訴電話是多少
重慶市消費者服務投訴電話是
慶市渝中區滄白路73號400011 023-63710315
有權被侵犯了,是要拿起法律武器維權的哈,支持你。
Ⅶ 重慶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舉報電話是多少
單
位
重慶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地
址
重慶市渝中區大坪長江支路2號
郵
編
400042
傳
真
68812185
值班電話
68810518(白)
68812033(晚)
打假舉報電話
68810509
單
位
重慶市食品葯品監督稽查總隊
地
址
重慶市渝中區大坪長江支路2號
郵
編
400042
傳
真
6880169368713804
打假舉報電話
68810509
值班電話
68810509
單
位
重慶市葯品檢驗所
地
址
渝中區中山三路孟園22號
郵
編
400015
傳
真
86072717
打假舉報電話
86072710
值班電話
86072211
86072345
Ⅷ 重慶市能投訴另一個省的315嗎
我覺的是不行的,首先各省都有各省的消協。這個省肯定是管不了那個省的。但你商品有了問題。應該是去那個省投訴的。也可以投訴廠家。讓廠家幫你解決。
Ⅸ 重慶教育局投訴電話。
重慶市教育局的聯系電話為023-63862437。
其中, 市教委總值班室:63862437 ;
市教委安全穩定辦公室:63636009 ;
市教委信訪室:63862151 ;
市教委行評辦:63855358。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指導教育產業、勤工儉學、學校後勤改革和安全保衛工作,實施對23個區、11個縣、4個自治縣政府教育工作的「督政」和對各類學校的督導工作,管理、指導全市的語言文字工作,歸口管理普通話培訓測試工作,承辦重慶市委、重慶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9)重慶巿投訴擴展閱讀
重慶市教育局的職責有:
(一)貫徹執行教育工作的法律、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起草教育地方性法規、規章,擬訂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教育政策,指導全市教育工作。
(二)負責全市各級各類教育的統籌規劃和協調管理,管理市屬高校、所屬事業單位,負責全市教育體制改革,負責高中階段及以上學校的布局結構調整;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課程教材建設及教育科研工作;負責教育統計、信息工作。
(三)負責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促進教育公平;負責義務教育的指導與協調,組織實施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進一步向農村和民族地區傾斜的政策措施,實施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指導普通高中教育、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四)負責全市教育督導工作;負責全市基礎教育發展水平、質量監測工作,負責對區縣(自治縣)教育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
(五)指導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組織實施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政策措施,指導職業院校提高辦學水平和質量。
(六)負責全市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承擔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創新水平、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的責任;統籌指導各類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工作。
(七)負責本部門教育經費的統籌管理;督促檢查區縣(自治縣)對教育的財政撥款和教育稅費的徵收工作,參與教育經費的審計監督;負責教育經費的安排和預決算工作;負責教育援助的管理;監督檢查區縣(自治縣)招生經費收支情況。
(八)統籌管理、協調民辦教育,擬訂民辦教育管理的政策措施,規范辦學秩序,承擔民辦教育監管的責任。
(九)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德育、體育衛生藝術教育和國防教育等工作。
(十)主管全市教師工作,負責實施教師資格制度,指導教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負責教育系統機構編制、人事和社會保障及教育培訓、人事調配、職稱評定工作。
(十一)負責全市的學歷教育、學位和學籍管理工作,參與擬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指導普通高校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
(十二)負責大學中專招生工作;負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的招生計劃;負責各類教育考試、錄取管理工作。
(十三)組織、指導高校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精品特色專業課程建設;組織高校承擔國家及本市重大科研項目,規劃、指導教育系統的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高新技術及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工作。
(十四)歸口管理教育系統的對外交流和外事工作;負責與國際及港澳台地區的教育合作、交流;負責教育系統僑務工作。
(十五)管理、指導全市的語言文字工作;制定語言文字工作中長期規劃;負責普通話培訓測試工作。
(十六)負責對各類學校的國有資產進行宏觀管理;指導學校校建設、教育裝備、教育產業、勤工儉學、學校後勤改革工作。
(十七)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