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投訴防疫站
打衛生局的電話……他的上級行政管理機關。也可打政府公開電話,或政專府法制辦電話,它們監督。屬
防疫站是為防治疾病(尤其是那些傳染性強的流行性,並且不僅僅是針對人,對畜牧業的那些牲畜可能的疫病疫情也要進行防治)﹑研究保護和增強人類健康而設立的預防醫療機構。
② 國家衛生局疫苗事件投訴電話
打12320就可以,公共服務熱線,近期疫苗問題投訴都用這個,另外建議如果發現疫苗問題同時報告當地疾控部門。
③ 如何舉報防疫站
找衛生局和市或省的檢驗檢疫局……再不然上天涯發貼
④ 防疫期間單位要求上班,打哪個電話可以投訴
這個具體要看你們屬於什麼行業什麼部門了。為了防止今年的肺炎疫情擴散,國務院回前天已經發出通答知,要求各單位延遲上班時間,春節假期推遲到2月2日,這是國家政策,但是有些特殊職業可能需要執行特殊政策。如果一定要投訴,打12345好用。
⑤ 怎麼投訴防疫站工作人員
可以到當地衛生局去投訴
⑥ 不防疫防控怎麼舉報
微信裡面點擊——「我」——「支付」——「城市服務」點擊「疫情督查」即可舉報
⑦ 衛生局投訴電話是多少
12320
一、12320是衛生部設立的政府公益熱線電話,2005年12月9日開始啟用,2006年開始試點,2012年結束試點全面推開。年3月,12320公共衛生公益電話正式更名為12320衛生熱線。該電話覆蓋全國各地,服務對象為中國境內所有人。
二、主要職責:
1、受理公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違反衛生法律法規案件的舉報;
2、受理公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投訴;
3、受理公眾對公共衛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4、提供中國有關公共衛生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以及疾病預防控制和健康保健方面的咨詢服務;
5、開通的城市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聯動機制,公眾的舉報、投訴和建議均能迅速地轉辦給相應的處理部門,並及時獲得處理進展或結果的反饋,在規定的時間內回復給公眾。
拓展資料
服務范圍:
12320呼叫中心按照國家行政區劃在各地級以上城市建設,各地公眾可撥打當地12320,只需支付市話費。衛生部在2006年選擇了北京、河北、上海、江蘇、青海五個省市作為全國的試點,先期開通「12320」公益熱線,並計劃「十一五」期間逐步在全國全面開通12320熱線。
截止到2007年底,全國已有9省、30個地級以上城市開通了12320熱線,分別是北京、上海、河南(鄭州)河北石家莊、青海西寧、江蘇(南京、徐州、無錫、鎮江、泰州、宿遷、常州、連雲港、揚州、南通、鹽城、蘇州、淮安)、寧夏銀川、山東威海、安徽(合肥、銅陵)、吉林(長春、吉林、延邊、四平、通化、白城、遼源、松原、白山)。
截止2018年,12320衛生熱線覆蓋范圍達28個省、市(直轄市、自治區)。
⑧ 怎麼投訴衛生防疫站的違法行為
發網上,引關注就行了,自會有人來處理。現在網路時代,好好利用網路。
⑨ 投訴防疫站,打什麼電話號碼
1,去他的上級主管機關-當地衛生局投訴。
2,去他的上級的上級主管機關--當地政府信訪部門投訴。
號碼可以在他們網站上查到。
⑩ 衛生局舉報電話,衛生局投訴方式
12320。
2005年底,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及時有效地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和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為公眾提供一個統一、便於記憶和使用、方便公眾與衛生行政部門溝通的熱線號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原衛生部)下發《衛生部關於啟用「12320」全國公共衛生公益電話的通知》(衛辦發〔2005〕486號)文件,正式啟動了全國12320公共衛生公益電話網路建設,並將其功能定位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咨詢和投訴舉報。
2006年9月,為推動全國各地12320的建設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下發《衛生部關於做好「12320」全國公共衛生公益電話建設工作的通知》(衛辦發〔2006〕376號),同時成立由原主管副部長任組長,有關業務司局為成員的12320工作領導小組並下設辦公室,與設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全國12320管理中心合署辦公,提出「先行試點,穩步推進」的建設工作原則。經過8年的發展,12320歷經了從無到有、從試點到全面推開的發展歷程。
2012年3月,國家衛生計生委下發《衛生部關於進一步加強12320公共衛生公益電話建設工作的通知》(衛辦發〔2012〕14號),重新明確了12320的定位和職能,要求各地衛生行政部門將12320建設納入本地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大局,逐步構建覆蓋全國的12320衛生熱線服務體系。
(10)防疫辦投訴擴展閱讀:
12320主要職責
受理公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違反衛生法律法規案件的舉報;
受理公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投訴;
受理公眾對公共衛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提供中國有關公共衛生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以及疾病預防控制和健康保健方面的咨詢服務;
開通的城市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聯動機制,公眾的舉報、投訴和建議均能迅速地轉辦給相應的處理部門,並及時獲得處理進展或結果的反饋,在規定的時間內回復給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