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知道河北唐山遵化市港陸鋼鐵老總杜增振有什麼車。車牌號多少
杜本樓有輛賓士車s600,還有一輛路虎HS3,奧迪Q7。車牌號不便相告,避免承擔法律責任和經濟糾紛。
『貳』 遵化一男子因生日宴起糾紛威脅餐館,這是怎麼回事
吃霸王餐不算,而且還打人。並且揚言自己是正處級,還威脅要讓對方的飯店開不了。現在是文明的法治社會,居然還出現這種惡霸的行為。在遵化市某餐館的老闆就遇到了這種事情,當時自稱是遵化規劃局的工作人員劉某帶他的家屬來餐館消費,因為服務員不小心將一瓶紅酒放在隔壁房間,然後被劉某誣陷偷東西,不僅不付款,還打傷人,可以說態度十分的囂張。
在用餐時如果發現紅酒丟失應該立刻報警處理,更何況紅酒根本不是被偷,只是粗心放在別處。當紅酒找到之後,還對餐飯人員不依不饒,還不付款,並辱罵和毆打他人。如果正如他們所說正處級,那麼公務員更不應該知法犯法。聚眾鬧事並打傷人,這種行為十分的惡劣,應該受到治安處罰和處分。
『叄』 有爭議的歷史
太後下嫁之謎
「太後下嫁」之說
李國榮
連載: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李國榮
河北遵化縣馬蘭峪的清東陵,群山環抱,蒼松掩映,乃清初順治皇帝親點的「萬年吉地」,清代在這里先後修建了九座帝後陵和五座妃園寢,安葬著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和同治五位皇帝和眾多後妃。今天,清東陵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一處著名的旅遊景區,吸引著眾多遊客紛至沓來。
進入陵區,人們首先看到的是昌瑞山下一座孤立於風水牆外的陵園。仔細觀覽,於殘垣 [被屏蔽廣告]
[被屏蔽廣告]斷壁間仍可發現其規制相當特殊。該陵沒有馬槽溝、玉帶河和券橋,但陵前建有神道碑亭。進入大門,但見其三座門位於享殿之前,隆恩殿已拆,僅存基址。有資料及舊照片顯示該殿並非帝後陵中常見的歇山頂,而是規格更高的重檐廡殿頂,突顯陵主的高貴尊崇。這就是昭西陵,陵中安葬的是清初有名的孝庄文皇後。
孝庄文皇後,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順治皇帝的親生母親,康熙皇帝的祖母,一生歷經數朝,竭力輔佐兒孫兩代幼主,定鼎天下,死後累加謚號稱「孝庄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後」,受到清室頂禮尊崇。她是清東陵安葬的輩分最高的人,但為什麼卻被置於風水牆之外呢?這就牽出了清初第一大疑案——太後下嫁。
據野史記載,清朝入關之初,攝政王多爾袞總攬朝綱,「出入宮禁,時與嫂侄居處,如家人父子。」而孝庄太後時當盛年,寡居無歡,認為多爾袞功高天下,又將帝位讓給了她的兒子,忠心輔政,除非自己以身報答,不足以極其功,於是委身相事,藉以籠絡多爾袞。不久,多爾袞的妻子亡故,於是朝中範文程等大臣乘機鼓動皇太後與攝政王合宮,正式結婚,雙方自然都很樂意。定下婚期後,就以順治小皇帝的名義頒詔天下,宣稱「太後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貴為天子,以天下養,乃獨能養口體,而不能養志,使聖母以喪偶之故,日在愁煩抑鬱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攝政王現方鰥居,其身份容貌,皆為中國第一人,太後頗願紆尊下嫁。朕仰體慈懷,敬謹遵行。一應典禮,著所司預辦。」就這樣,皇太後紆尊降貴,公然下嫁給了小叔子,攝政王多爾袞成了幼帝順治的繼父,其名號稱為「皇父攝政王」。詔書中說得倒也直白,年輕的皇太後終於難守空閨,紅杏出牆,自願下嫁給剛剛喪妻的多爾袞。甚至有些小說中稱,早在皇太極在世時,庄妃已與多爾袞兩情相悅,暗渡陳倉了,此時結婚,終使兩人夙願得償。
據說,禮部為操辦這次婚禮,還專門搞了一套特殊的婚禮儀規,洋洋六大冊,稱為《國母大婚典禮》,極為隆重,中外文武百官都上表稱賀,蔚為盛事。就連遠在浙東海島上的南明抗清名將張煌言也風聞此事,特意寫了一首詩:「上壽觴為合巹樽,慈寧宮里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躬逢太後婚。」這就是說,太後的壽酒變成了婚宴的喜酒。
但是,多爾袞死後,旋即被人告發謀逆,遭到無情的政治清算。孝庄的地位卻越來越尊崇,由皇太後而太皇太後,自己反思起來也覺得改嫁一事荒唐,對不起前夫皇太極,無顏相見於地下。所以,她不願死後被送回盛京與太宗皇太極合葬,才囑咐孫子康熙,將其葬於東陵。該陵建於風水牆外,即寓有貶抑之意,要罰她給皇家看守門戶。如此等等,傳說不一而足。
在封建時代的中國,普通的民間寡婦茹苦守節,會受到表彰,立牌坊。如若再嫁,則難免遭到親鄰的非難物議。何況作為尊貴的皇太後綉球重拋,梅開二度,當然是驚世駭俗的曠古奇聞。此說一出,即廣為流傳,到民國初年便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舉凡談前清掌故,莫不津津樂道,幾同信史,以致後來有不少學者批評《清史稿》未能「秉筆直書」此事,為其闕失之一端。
太後果真下嫁了嗎?要解開這樁清初第一大疑案,就得先談談故事中的兩個主人公。
孝庄其人其事
李國榮
連載:清宮檔案揭秘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李國榮
歷史上的孝庄文皇後,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或譯作本布泰),野史傳說中說她名叫大玉兒實在沒有根據。她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二女兒。科爾沁蒙古較早就歸附了後金,並與後金聯姻,以鞏固雙方的政治聯盟關系。後金天命十年(1625)二月,時年十三虛歲的布木布泰由哥哥吳克善伴送至後金新都遼陽,嫁給了努爾哈赤第八子三十四歲的皇太極為側福晉,也就是偏房。而早在11年前,她的親姑姑哲哲已嫁與皇太極為正房大福晉,九年以後的天聰八 [被屏蔽廣告]
[被屏蔽廣告]年(1634),已繼承汗位的皇太極又娶了她的姐姐海蘭珠,於是姑侄三人同事一夫。
婚後,布木布泰接連為皇太極生下三個女兒。天聰三年(1629)生皇四女,後來受封為固倫雍穆長公主;天聰六年(1632)生皇五女,後來受封為固倫淑慧長公主;次年,又生下皇七女,後來受封為固倫端獻長公主。三位公主,成年後分別嫁與蒙古貴族弼爾塔哈爾、色布騰和鏗吉爾格。
到了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稱帝於盛京(沈陽),同時建立後宮制度,在其眾多妻妾中分封了五宮後妃。布木布泰被封為庄妃,居次西宮——永福宮,皇太極頒給她的冊文用滿、蒙、漢三種文字寫成,文辭簡約:「……茲爾本布泰,系蒙古廓爾沁國之女,夙緣作合,淑質性成。朕登大寶,爰仿古制,冊爾為永福宮庄妃。爾其貞懿恭簡,純孝謙讓,恪遵皇後之訓,勿負朕命。」庄妃的姑姑哲哲當然是正位中宮為皇後,比庄妃後入宮的姐姐海蘭珠被封為宸妃,位居東宮——關雎宮,地位僅次於皇後。其他兩位西宮麟趾宮貴妃、次東宮衍慶宮淑妃,原為察哈爾蒙古林丹汗之妻,皇太極征服察哈爾部後娶之,並做這樣的安排,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因此,在後宮中,庄妃姑侄的地位是最突出的,除姐姐宸妃最受恩寵外,最年輕的庄妃也是比較受寵愛的。特別是崇德三年(1638)正月,宸妃所生被皇太極視為皇嗣的皇八子夭折,庄妃恰逢時機地於兩天後生下了皇九子福臨,更加抬升了她的地位。
清代官書稱庄妃曾「輔佐太宗文皇帝」,但在太宗皇太極時期,年輕的庄妃還不大可能在政治上有多少展露與作為。只有民間盛傳「庄妃勸疇」的故事,為後來「太後下嫁」之說作了鋪墊,似乎這位聰明美麗的庄妃娘娘慣施美人計。崇德七年(1642),明清松錦大戰,關外明軍的最高統帥薊遼總督洪承疇兵敗被俘,被押解到盛京。皇太極迫切希望洪承疇能夠歸降,為其所用,遂派範文程等一干漢族官員輪番前往勸降。但是,洪承疇似乎意志很堅決,不為所動,在獄中絕食等死,急得皇太極一籌莫展。一天夜裡,牢門輕啟,庄妃飄然而至,手進參湯,一席話打動了洪承疇,使其回心轉意,拜倒在石榴裙下,歸降了大清,後來為清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個故事被很多文學作品演繹得很生動。但是據史書記載,洪承疇被俘之初拒不投降,卻被皇太極抓住了他的思想弱點,親自出馬招降成功。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1643年9月21日),征戰一生的皇太極因病身亡。由於皇太極生前沒有指定皇位繼承人,朝中出現了權力真空,造成諸王爭位的混亂局面。最終,各派達成妥協,立年僅六歲的福臨為帝,這時福臨的生母庄妃作為五大後妃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八月二十六日(10月8日),福臨即位登基,改年號為順治,庄妃被尊為「聖母皇太後」。
順治雖然是個任性的皇帝,但在孝庄的督責下,各方面的學業還是比較優秀的。在他親政後,孝庄仍時時告誡規勸其言行,使得他在政治上也頗有建樹。可惜順治英年早逝,孝庄於皇孫中親自選擇了不滿八歲的玄燁繼承帝位,自己再一次擔負起保護、教化幼帝的重任,而其地位則進一步升為太皇太後,徽號累加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後」。
孝庄對康熙非常疼愛,幼時即將其留養膝下,並將貼身侍女蘇麻喇姑撥出,專門照料服侍他。當然,孝庄對康熙的教育也十分嚴格。康熙後來回憶說「朕自幼齡學步能言時,即奉聖祖母慈訓,凡飲食、動履、言語,皆有規度,雖平居獨處,亦教以罔敢越軌,少不然即加督過,賴是以克有成。」在康熙初年復雜的政局中,孝庄以自己的影響平衡著各種關系,尤其是她並沒有繼續從其母族博爾濟吉特氏中挑選皇後,而是親定首輔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後,以索尼牽制專擅的輔政大臣鰲拜,體現了其政治家的胸襟與識見。康熙後來成功鏟除鰲拜,也是與孝庄的支持分不開的。康熙沒有辜負祖母的苦心和期望,很快成長為一代有作為的英主。他對孝庄也極盡孝道,祖孫感情極為深厚,晚年的孝庄是很幸福的。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孝庄以七十五歲壽終。彌留之際,她囑咐康熙說,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且我心中也捨不得你們父子,就將我在你父親的孝陵附近擇地安葬。康熙遵囑,並將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寧宮東王殿五間拆建於昌瑞山下,稱「暫安奉殿」,停靈其中。直至雍三年(1725),才在暫安奉殿原處就地起建陵園,葬入地宮。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極昭陵之西,故稱「昭西陵」。昭西陵與昭陵遙相呼應,實乃一而二、二而一,若將其圈入東陵風水牆內,反而形成阻隔。因此,該陵建於風水牆外乃順理成章之事,毫無貶抑之意。
多爾袞生前身後
李國榮
連載:清宮檔案揭秘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李國榮
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生於明萬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12年11月17日),為太宗皇太極異母弟。據說多爾袞相貌最像其父,深得父親喜愛,努爾哈赤曾有意將其作為自己的汗位繼承人。但是,當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時,多爾袞的母親大妃烏喇納拉氏被逼殉死,不滿十五歲的多爾袞當然無力爭奪汗位。在皇太極時期,年輕的多爾袞作戰勇敢機智,很快以其卓越的戰功、出眾的才乾和對兄長皇太極的忠心,超越幾位兄長,被封為睿親王,領正白旗,參決軍國大事,並娶了庄妃的妹妹為妻。
當皇太極去世以後,再次出現皇位之爭時,很快就形成了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兩派的嚴重對立。雙方都握有重兵,多爾袞有兩白旗的支持,豪格則有兩黃旗的擁護,一時間劍拔弩張,各不相讓。但是雙方又各有顧忌,一旦刀兵相見,血濺朝堂,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最後,在五大臣會議上,多爾袞審時度勢,拒絕了擁戴者對自己的推薦,提出由皇太極第九子年幼的福臨繼位,由他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此議得到各方認可,既然立的是先帝之子,兩黃旗大臣也無話可說,於是諸王大臣盟誓效忠,從而避免了在明亡前夕的關鍵時刻清王朝內部的分裂和相互殘殺。多爾袞雖然沒有當上皇帝,但卻在粉碎政敵豪格皇帝夢的同時,大大強化了自己的權利和地位,成為清王朝的實際統治者。
幾個月後,多爾袞敏銳地抓住時機,接受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請求,親率大軍入關,擊敗剛剛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農民起義軍,一舉佔領北京。順治元年(1644)九月,奉迎兩宮皇太後和幼帝福臨入京,定鼎中原,實現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夢寐以求的夙願。在分兵南下繼續征戰的同時,他又取法於前明,制定各種內外製度。多爾袞總攬朝綱,盡心王事,在明清王朝更替的歷史中起了重要作用,其權勢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高,稱號由「叔父攝政王」進為「皇叔父攝政王」,直至「皇父攝政王」,等於就是太上皇了。不過,多爾袞還是清醒的,他時時告誡諸王大臣不可諂媚自己而不尊朝廷,不盡忠皇上。
然而,功高天下的多爾袞並不長壽。順治七年(1650)十一月,多爾袞出獵塞外,於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病死於喀喇城(今河北灤平),年僅三十九歲。靈柩回京時,順治皇帝親率諸王大臣出城跪迎。順治發布哀詔,追懷其功德:「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時,諸王群臣擁戴皇父攝政王。我皇父攝政王堅持推讓,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豐功,千古無兩。不幸於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時以疾上賓,朕心摧痛,率土銜哀,中外喪儀,合依帝禮。」接著,又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追封其元妃為「義皇後」,夫婦一同升祔太廟祭享,即視同一位真正的皇帝,極具哀榮。
但是,當年帝位之爭造成的矛盾在壓抑多年後終於爆發了。多爾袞當政時,威信自專,對待政敵豪格不公,於順治五年(1648)將其迫害致死,對當初反對過自己的兩黃旗大臣打擊壓制,致使一些人對多爾袞極為憤恨,卻只能忍氣吞聲。現在多爾袞一死,他們翻身的機會就來了。順治八年(1651)二月,有人揭發多爾袞生前曾制有八補黃袍等物,於是諸王大臣群起攻擊,稱多爾袞專擅,有謀逆之心。剛剛親政的順治馬上下詔,將多爾袞削爵,撤出宗廟,開除宗室,追奪所有封典,籍沒家產人口入官,其養子多爾博歸宗(多爾袞無子,撫其弟多鐸子多爾博為嗣),更有甚者,還將多爾袞陵墓平毀,鞭屍示眾,並砍掉腦袋。短短兩個多月內,多爾袞的名譽有了天壤之別。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沉冤一百多年以後,多爾袞才得到徹底平反昭雪。乾隆皇帝專門發布詔諭,肯定多爾袞首先統兵入關,「撫定疆陲,一切創制規模皆所經畫。尋即迎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並稱每覽《實錄》中所載其言行,「未嘗不為之墜淚,則王之立心行事,實能篤忠藎、感厚恩,深明君臣大義,尤為史冊所罕覯」,斷然否定了多爾袞有謀逆之心,「實為宵小奸謀,構成冤獄」。因此,下令將多爾袞復還睿親王封號,並追謚為「忠」,補入玉牒,仍令多爾博一支承嗣。多爾袞作為非常時期的一位非常人物,其生前身後的非常際遇終告了結。
「太後下嫁」疑案辨疑
李國榮
連載:清宮檔案揭秘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李國榮
這一故事中的兩位主人公境遇既然如此,太後下嫁之說顯然難以成立了。如果孝庄確實曾下嫁多爾袞為妻,無論是與多爾袞兩情相悅而自願下嫁,抑或是出於籠絡多爾袞以保護順治而勉強委身,都難以出現多爾袞屍骨未寒即遭陷害清算的結局,因為批倒批臭多爾袞,對於孝庄和順治母子的名譽尊嚴都大有損害,相反,繼續維護多爾袞的名譽,才是孝庄和順治有利的選擇。
幾十年來,不少歷史學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嚴肅的研究和考證。著名清史學家孟森先生首先駁難,在其《太後下嫁考實》一文中對下嫁之據辯駁甚力,指出不僅下嫁為虛,甚至兩人連同居關系都不存在。繼其後者,仍不斷有人撰文,否定者有之,肯定者有之,或認為雖無下嫁之名,至少有同居之實,觀點仍難以統一。推原其故,在於現有證據之不足,以及各人解讀之不同。
野史中所載的大婚恩詔,顯為文學筆法,系好事者杜撰,自不足信。也有人聲稱,清末宣統之際在內閣大庫檢得過太後下嫁詔書,但卻無人佐證其事,現存清代檔案早已經過整理,迄未發現這一詔書,所言亦難以為據。
張煌言確實寫了那首《建夷宮詞》,但不能奉為信史。張煌言本為抗清名將,後來兵敗被俘,誓不降清,慘遭殺害,他的許多詩文都是表明反清復明志向的。或許,順治七年正月,多爾袞娶了其侄婦肅親王豪格之妻也姓博爾濟吉特氏,與兩宮皇太後同姓,而且是孝庄的妹妹,以訛傳訛,張煌言聽說後,就信手寫入詩中,甚至有意加以歪曲,藉以譏諷貶斥清宮沒有倫理道德,也未可知。
傳聞的依據之一是多爾袞「皇父攝政王」之稱號——多爾袞既非皇帝,又不是皇帝之父,既稱「皇父」,則必然是娶了皇帝的母親。其實,多爾袞的稱號,是一步步抬高的。順治元年(1644)十月,即順治帝被迎入北京再次舉行登基大典後,多爾袞因功被封為「叔父攝政王」,共同輔政的鄭親王濟爾哈朗被封為「輔政叔王」,自然低了一格。順治二年(1645)五月,有個御史趙開心疏稱多爾袞以皇叔之親而兼攝政王之尊,儀制宜定,「稱號必須正名」,他說原來的「叔父攝政王」不妥,「夫叔父,為皇上叔父,惟皇上得而稱之。若臣庶皆呼,則尊卑無異矣,」建議正名為「皇叔父攝政王」,經禮部等議定批准。到了順治五年(1647)十一月,以南郊禮成,頒布恩詔大赦天下,第一條即稱「叔父攝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勛勞,宜增加殊禮,以崇功德」。經部院大臣集體討論,多爾袞的稱號定為「皇父攝政王」。自此,直到多爾袞病逝,清政府的公文中都是這樣稱呼的,現存清代檔案可為確證,而且據朝鮮李朝《實錄》記載,順治六年(1648)二月接到的清朝咨文中已稱「皇父攝政王」。從時間上看,這一稱號的確定,比傳聞太後下嫁的時間早了一年多,因為多爾袞的妻子是順治六年十二月去世的,傳說下嫁是在順治七年初。顯然,「皇父攝政王」之稱號實為崇顯表彰其功德,沿用古代國君尊稱臣下「尚父」(周武王稱姜子牙)、「仲父」(齊桓公稱管仲)、「相父」(蜀漢後主劉禪稱諸葛亮)之遺意而已,絕非多爾袞真的做了順治小皇帝的繼父。
持下嫁說者,多舉清人蔣良騏《東華錄》所載當初給多爾袞定罪時有「又親到皇宮內院」一語,認為實屬曖昧,有穢亂宮廷之嫌。然而這句話的上下原文為「自稱皇父攝政王,又親到皇宮內院,以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奪立以挾制皇上」,文意非常清楚,說多爾袞曾親到皇宮內院向人發牢騷,稱太宗皇太極得位不正,自然順治繼位亦不正,以此要挾順治小皇帝,這是多爾袞的一條重要罪狀。無論這一指控是否屬實(指責多爾袞「自稱皇父攝政王」一條,已非事實),「親到皇宮內院」一語只是指出多爾袞說太宗得位不正的地點和對象,將其單獨抽出作為多爾袞曾穢亂宮廷甚至作為太後下嫁的證據,顯然是斷章取義,沒有任何說服力。
太後下嫁之說流傳很廣,但在清代檔案和典籍中卻沒有任何記載。有人認為,那是因為後來清朝統治者覺得這件事不光彩,於是銷毀了有關檔案,刪改了史籍中的記錄。這種推斷也頗為牽強,因為我們在當時朝鮮李朝的《實錄》中同樣也找不到「太後下嫁」的任何記載。如果太後下嫁是公開的,並曾頒布恩赦詔明告天下,那當然會頒詔給朝鮮,朝鮮《實錄》中肯定會收錄,或有所記載與議論。即使這件事是秘密的,每年幾批來華進貢、謝恩及陳奏的朝鮮使臣也會得之街談巷議,因為在明清鼎革的非常時期,這些朝鮮使節都負有多方收集各種情報的任務,回國後要向國王報告,其《實錄》中載清朝之事甚詳,就是這樣得來的。在清初很長一段時期,朝鮮看不起清朝,認為他們是未開化的夷人,而且對清朝懷有敵意,在其《實錄》中常見對清朝的不滿和蔑稱,在公開場合奉清朝正朔,但其官員告身等內部文件卻只署年月而不書年號。如果太後下嫁實有其事,朝鮮當然不會為清朝隱諱,必然載之史冊,事後也不必有刪削之舉。
總之,太後下嫁這樁疑案流傳雖廣,卻無任何的證據。但是作為人們的茶餘談資,或是文學作品的絕佳素材,它還會一直流傳下去。
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即使貴為國母皇太後,也不免為流言非議。孝庄九泉有知,她會做何感想呢?
下載地址:
http://pcibm0225.bokee.com/blog/892931.html
http://board.verycd.com/t91588.html
hoho
參考資料:http://book.sina.com.cn/nzt/his/1103166691_qinggongdangan/
『肆』 遵化百日會戰作文 環境保護,有禮貌什麼的
一、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二、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污染成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環境污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三、歷年環境日主題
1974年:只有一個 地球
1975年:人類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和人類食物鏈;防止有毒化學品污染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年,提高環境意識
1983年:管理和處理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們的地球、家園、居住地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環境污染概述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但由於大氣、水、土壤等的擴散、稀釋、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環境自凈。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有各種分類:
按環境要素分: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電磁波)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 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 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環保,從身邊小事做起...
最近,北京一群中學生給朱鎔基總理寫了一封提倡環境保護的信,引起了總理的高度重視……捫心自問,我們每一位又何嘗不應該對此深刻反省呢?
環境保護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新問題,我國政府也早就提出了明確的治理目標。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普通人,雖然不可能都直接從事環保工作,但我們完全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當看到洗手間的水龍頭在滴水時,是不是能夠舉手關上呢?當電池用完後能否分類收藏處理而不是隨手扔掉呢?當購物時能否自覺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雖然都很不起眼,但卻體現我們究竟具備了多少環保意識。
筆者知道有一位老太太,她每次上街買菜都要自帶一個小布袋,每次上餐館吃飯都要自帶一個小鋼勺。看起來很平常,但能夠像這位老同志那樣,長年自覺堅持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確實不容易。這不但要有堅定的環保信念,還需要有良好的習慣。無可置疑,環境意識與人們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在大學校園里我們最容易找到環境保護的支持者。但是,我們同樣也能夠經常在大學的食堂垃圾桶里發現大量的剩飯剩菜。筆者還聽說有這么一位大學生,他熱心環保事業,曾積極奔赴雲南邊陲保護金絲猴,但他卻可以數次忘了關掉水房裡嘩嘩流的水龍頭。這提醒我們,全面的環境保護和全民族環保意識的普及與提高,決非輕而易舉;環境保護不僅僅包括動物、森林的保護、防止大氣和水的污染這樣一些「大事」,也包括我們周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各種小事。
人類對環境的保護,歸根結底是基於保護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資源,保護我們生存發展的最起碼條件。當工業文明進入21世紀後,它對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對資源的使用走向了濫用,這引起了人們越來越高度的警惕。各國政府為了保護環境,採取了許多措施,環境保護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並且成為人類社會的共識。今天,提起環境保護,幾乎沒有什麼人會公開反對,但是真正做到自覺長久地保護環境,保護資源,還有許多工作在等待著我們去做。我認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樹立起環保意識,具體地說就是樹立資源意識,生存意識。要讓大家都認識到,保護環境與資源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不僅是關乎子孫後代的千秋大業,而且已經直接關繫到人類社會今天的生存!不能抱著環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別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對保護環境有任何鬆懈和怕麻煩的思想。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固然負有重要的責任,而每個單位,每個企業,每個人對此更是承擔了更為直接、更為具體的責任。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恆,就一定能為社會、也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藍天。在這一點上,北京的中學生們已經為我們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難道我們還有什麼需要猶豫的嗎?
『伍』 唐山市勞動仲裁電話
唐山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
地址:唐山市建設南路60號
電話:0315-2802964
(5)遵化糾紛擴展閱讀:
唐山市勞動仲裁辦理指南
辦理條件:
1、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之間,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之間,因確認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2、實施公務員法的機關與聘任制公務員之間、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 (單位)與聘任工作人員之間因履行聘任合同發生的爭議
3、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4、社會團體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5、軍隊文職人員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之間因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由仲裁委員會處理的其他爭議
『陸』 北京到遵化長途搬家一般收費如何有哪位能夠說說看
北京到遵化長途搬家收費標准?價格:100元?服務內容:托運服務?公司名稱:北京惠眾物流有限公司地?址:北京豐台區漢龍貨運服務中心搬家時注意事項1.空車確認:搬運前及物品卸下後應檢視車輛是否空車。2.注意裝載高度是否符合雙方之約定。3.搬家之前再次確認契約內容?,以免搬家公司漏填了任何內容,而造成糾紛。4.提醒搬家服務人員哪些物品為易碎或貴重物品。5.到達新居最先會用到的東西:清潔工具、盥洗用品、隔天上班、上學用品等物品可最後上車、最先下車,到新居後另外放置。6.舊居水、電、瓦斯確定關閉,到新居後確認水、電、瓦斯可以使用。以上價格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柒』 庄羽的人物經歷是怎樣的
庄羽,出生於河北遵化,晚生代作家、編劇、京味文學代表。出版了《圈裡圈外》、《此去經年》、《遍地姻緣》等多部小說。2003年,訴郭敬明《夢里花落知多少》抄襲《圈裡圈外》 。依據她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李春天的春天》在各電視台播出。
庄羽喜好收藏和旅行,從多倫多留學後回國就職於瞭望東方周刊和新世紀周刊,2006年結束記者工作,開始自由職業生活。
2012年,庄羽編劇作品《李春天的春天》獲得安徽衛視國劇盛典十佳電視劇。
2019年,庄羽參加《我是演說家》獲得全國六強。
(7)遵化糾紛擴展閱讀:
被抄襲糾紛事件:
她的作品《圈裡圈外》曾傳被郭敬明抄襲,寫成《夢里花落知多少》,此事一度鬧得沸沸揚揚。庄羽向法院提起訴訟,經審判,庄羽勝訴。
2003年12月,庄羽向北京市一中院起訴,稱郭敬明所著《夢里花落知多少》一書剽竊了其《圈裡圈外》。隨後,北京市一中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夢》中剽竊了《圈》中具有獨創性的人物關系的內容,造成《夢》文與《圈》文整體上構成實質性相似。郭敬明不滿上訴。
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了郭敬明的上訴要求,判決郭敬明與出版方賠償庄羽經濟損失20萬元,同時,春風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大廈也被判決停止出版、銷售《夢》一書。
終審判決還要求郭敬明與出版社應在15日內在《中國青年報》上公開道歉。同時,為了對其行為有「懲戒」,判決其賠償庄羽精神撫慰金1萬元。
『捌』 中國青年報:誰是農民工討薪的攔路虎
2013年01月24日 04:38來源:網路
1月22日,農民工老何等3人從唐山出發來到河北遵化市勞動監察大隊。最近兩年,被長期拖欠薪酬的老何和他的工友們,曾多次到遵化市勞動部門尋求幫助,每次都是無功而返。這次,遵化市勞動監察大隊接待室的工作人員了解來意之後說:「職教中心是政府的,政府的事我們管不了,如果是私人企業那種,比如蓋小區的,我們能管。」要不到錢意味著老何孫女的心臟病手術無法進行,他和工友再次返回勞動監察大隊,希望能有轉機。「你還要我跟你說多少遍才能明白啊,你趕緊給我走,聽見了么,別在這待著。」這名工作人員再次呵斥。(《京華時報》1月23日)
又到了農民工討薪的高峰期,一說到討薪難,人們首先想到欠薪的無良企業——企業欠薪不還,理應被法律嚴懲,但農民工討薪路上遇到的辛酸與無奈,又何止來自欠薪企業?勞動監察部門本有責任幫農民工討薪,但河北遵化市勞動監察大隊這名工作人員這句「你趕緊給我走,聽見了么,別在這待著」,堪稱近期最讓人寒心的話,政府公信力也是這樣流失的。
即便欠薪的職教中心確實是政府的,也不意味著勞動監察部門就可以叱責農民工「趕緊給我走」,難道政府部門就可以冠冕堂皇地當「老賴」?農民工討薪遇到難題,不找勞動監察部門找誰,找上門來正是寄望於通過合法渠道化解討薪難。如果勞動監察部門不為農民工說話,豈不堵死了農民工的討薪路?
翻檢現實,不作為或亂作為的監管部門委實不少,比如有農民工求助監管部門,結果被推來推去,以至於農民工感嘆「(我們)就像皮球一樣,被一腳踢過來,一腳踢過去」、「像孤兒一樣無助」。
媒體曾報道,東莞市東城區「藏寶國際大酒店」拖欠裝修工人工資,農民工拉橫幅討薪,結果被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毆打,當農民工求助當地信訪辦主任,該主任卻稱「活該」,還拍桌子罵女農民工為「潑婦」,稱拿不到工資是「交學費」。有這樣瀆於職守的監管人員,農民工討薪哪能看到希望?
2011年5月1日,惡意欠薪入罪已開始正式實施,司法機關認定為惡意欠薪的單位和個人最高將被處以七年有期徒刑。但由於缺乏適用標准和執法細則,惡意欠薪入罪一直處於尷尬境地,而日前,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釋,稱「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3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且數額在5000元至兩萬元以上的;或拒不支付10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額累計在3萬元至10萬元以上的,即構成「數額較大」,應追究刑事責任。」司法解釋的出台,意味著農民工討薪多了一種利刃,但如果仍有欠薪企業無視法律存在,怎麼辦?這就需要監管部門和司法機關著力落實。可如果連相關監管人員也不作為,又該如何是好?
就在前不久,人社部、發改委、公安部、監察部、財政部等12部門聯合召開視頻會議,對做好保障春節前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強調重點要抓好4項工作,其中第一項就是加強重點監控、加大監察力度,做到「一地舉報投訴,區域聯動受理」。可是,河北遵化市那名勞動監察人員根本沒有接受舉報投訴。去年年初,人社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下發通知強調,對不依法移送和辦理欠薪案件的國家工作人員,要追究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遺憾的是,不作為的監管人員並不少見,但有多少被問責乃至承擔了刑責呢?
農民工討薪之所以困難,一些政府部門成了「老賴」,加之一些監管部門毫無作為,都是其中不容忽略的主要症結。只盯著欠薪企業,不依法懲處欠薪的政府部門和不作為的監管人員,農民工討薪將難有希望。 王石川
『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的復函
注意:本復函已經失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的復函
(法經<1994>51號)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1994>14號《關於專利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收悉。
據你院報告稱,專利權人長城公司一直自己實施「等離子體加速器法離子鍍膜裝置」專利技術。1993年12月,長城公司發現遵化設備廠向北京齒輪廠銷售了其專利權的產品等離子體鍍膜機,認為該銷售行為已構成了侵權,遂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遵化設備廠立即停止生產、銷售該專利技術產品,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
經我們研究認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的生產製造和經營銷售專利產品的行為,是經常發生的兩種專利侵權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關於侵權行為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管轄的有關規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就銷售行為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案件,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一九九四年三月八日
附件:(1)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
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
(京高法<1994>14號)
最高人民法院:
1994年1月4日我市中級法院向我院呈報了「關於專利侵權案件管轄的請示報告」,請示關於北京長城鈦金技術聯合開發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訴遵化市鈦金設備廠(以下簡稱遵化設備廠)專利侵權案管轄地如何確定問題。
1989年11月29日長城公司獲得了「等離子體加速器法離子鍍膜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此專利一直由其自己實施,從未轉讓或許可他人實施。1993年12月長城公司發現遵化設備廠向北京齒輪廠不銹鋼經營部銷售了該公司所有的專利技術產品--等離子體鍍膜機,認為該行為已構成了侵權,於1993年12月28日向我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遵化設備廠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專利技術產品,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
此案中侵權產品是在河北遵化製造後,銷售到北京的,因此造成侵權產品製造地和銷售地不一致,涉及到地域管轄問題。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糾紛案件地域管轄問題的通知》中曾規定當侵權產品製造地不明時才可由產品的使用地或銷售地法院管轄,否則應由產品的製造地法院管轄,根據上述規定,我市中級法院不能受理此案。但是我市中級法院認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和審判實踐的情況,該院可以受理此案。
我院經研究,同意我市中級法院的意見,應當依照1991年公布施行的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精神,尊重當事人的訴訟選擇權,由本市中級法院受理此案。並認為:
一、被告實施製造行為後在不同地區實施銷售行為的,專利權人可以選擇製造行為地或銷售行為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製造行為地、銷售行為地人民法院對此案均有管轄權。
二、侵權人在幾個地區實施銷售行為的,專利權人可以選擇其中一個銷售行為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專利侵權的銷售行為地應包括被告及其銷售部、經營部、辦事處等具體實施出售行為的地點及購買方所在地。
以上意見當否,請指示。
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七日
附: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管轄的請示報告、說明及民事訴狀各一份。
註:①略去說明及訴狀。
附件:(2)
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管轄的請示報告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北京長城鈦金技術聯合開發公司向本庭提交一份訴狀,狀告遵化市鈦金設備廠侵犯了其實用新型專利權。
北京長城鈦金技術聯合開發公司是以擁有「等離子體鈦金加速器法鍍膜技術」專門研製、生產鈦金鍍膜設備的高科技企業。1989年11月29日獲得了「等離子體加速器法離子鍍膜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此專利一直由其自己實施,從未轉讓或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技術。1993年12月,長城鈦金技術聯合開發公司發現遵化市鈦金設備廠向北京齒輪廠不銹鋼經營部銷售了該公司所有的專利技術產品--等離子體鍍膜機,認為該行為已構成了侵權,向法院起訴要求遵化市鈦金設備廠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專利技術產品;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25萬元人民幣。
此案中侵權產品是在河北遵化製造後,銷售到北京齒輪廠,因而造成侵權產品製造地、銷售地不一致,從而涉及到一個地域管轄的問題。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糾紛案件地域管轄問題的通知》中第一條規定: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了生產經營目的而製造、使用、銷售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產品以及製造、銷售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由該產品製造地的人民法院管轄;製造地不明時由該產品的使用地或者銷售地的人民法院受理。此案的侵權產品製造地是遵化,依此規定應由遵化市法院受理此案。但在實踐中執行起來,存在一些問題。
一、「民事訴訟法」規定,因侵權行為引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這一特殊管轄規定,給予專利持有人起訴時較大的選擇自由,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限制了起訴人對受訴法院的選擇權。當原告依民事訴訟法規定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時,我院以製造地不在本市為由裁定不予受理,感到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據。
二、目前專利持有人往往因顧慮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不願到侵權產品製造地或被告所在地向法院起訴。另外專利持有人選擇侵權產品銷售地法院起訴,也為了便利其訴訟,使糾紛得到及時解決。因此准許專利權持有人對受訴法院選擇,有利於公正、及時地解決專利侵權案件,與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鑒於以上理由,我院認為,未經專利持有人許可,非法製造、銷售專利產品都是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持有人應當有權選擇在製造地法院起訴或銷售地法院起訴。因此,此案的原告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我院應當受理。
以上意見妥否,請答復。
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一九九四年一月四日
『拾』 遵化市東舊寨鎮的人想起訴去哪
一般到對方住所地法院起訴解決。程序參考如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二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四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六條
因公司設立、確認股東資格、分配利潤、解散等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七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九條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條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損害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碰撞發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達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一條
因海難救助費用提起的訴訟,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達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二條
因共同海損提起的訴訟,由船舶最先到達地、共同海損理算地或者航程終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三條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四條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