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股東退股的經濟糾紛
你好,就您提出的兩個問題回答如下:
一、 關於C股東退出的處理方式
C股東退出在本案中有兩個方式:
方式一:股權轉讓
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是指C股東將他持有的公司股權轉讓給其他人,可以是大股東Y,也可以是其他人。這種處理方式是受讓C股東股權的人向C支付股權轉讓款,C股東前往工商局辦理股權變更手續。而股權轉讓款的確定是各方協商一致確定的,C股東獲得股權轉讓款後,也就不存在退回C參股的錢的說法了(因為C已經獲得股權轉讓款)。
但需要提醒你的是,如果是由大股東Y買下C股東的股權,則公司變成了Y持股100%的一人公司,而《公司法》對一人公司的注冊資本金有最低限制,10萬元。這一點,請轉告你的朋友。
方式二:公司減資
公司減資的方式是指C股東退股,相應的公司注冊資本金減少。從公司的賬戶中退換C公司3.5萬元股款。這種方式的確定是程序復雜,工商局對於減資有詳細復雜的流程,不推薦使用。可以參考《公司法》178條的規定「公司應當自作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二、關於C股東私自簽約的問題
對於C股東私自簽約的情況,可以有兩種途徑解決:
第一種:結合上述「股權轉讓」的方式,私下解決
由於C股東私自簽約,錢款並未進入公司賬戶。因此,可以告知C股東,其已經違反《公司法》規定的對股東、高級管理人員的義務和責任,若Y股東或者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C股東是需要承擔責任的。可與C協商能否以較低的價格轉讓C股東持有的股份,Y股東承諾不追究C股東的責任。若雙方都能接受這樣的寫上處置方案,則可以私下解決糾紛。
第二種:以公司名義起訴C股東
若各方不能就相關事宜協商一致,根據公司法《公司法》第149條,150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由於合同蓋有公司公章,但錢款未進入公司,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可以以公司的名義(作為原告)起訴C股東,要求負責這個項目的公司高級管理人員C股東承擔賠償責任。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歡迎關注我的微博:「王凱_律師」,感謝!
❷ 我和朋友開了個小公司 現在退股了,退股協議是不是受法律保護
你這其實就是股權轉讓協議,甲方出資將你的在公司的股份買去,這份股權轉讓協議是合法有效的。只是對方支付股款的時間分成兩次支付,也就是分期付款。只要你同意也是合法有效的。要是對方不支付你股款你就只好訴至法院了。
❸ 股權退出協議前後矛盾怎麼處理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合同文本採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並約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對各文本使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各文本使用的詞句不一致的,應當根據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釋。
當合同條款出現前後矛盾時,當事人應當按照上述法律規定協商處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由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定。
❹ 法律:不知道退股要寫退股協議。被坑了 求律師。
*****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由於*****公司股東*****在2009年4月29日離開公司,提出退本股權,特申請辦理股權轉讓協議。甲乙雙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和*****公司(以下簡稱該公司)章程的規定,經友好協商,本著平等互利、誠實信用的原則,簽訂本股權轉讓協議,以資雙方共同遵守。甲方姓名(轉讓方): 乙方姓名(受讓方):住所: 住所:身份證號碼: 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 聯系方式: \r\n第一條 股權的轉讓1、 甲方將其持有該公司 %的股權轉讓給乙方; \r\n 2、 乙方同意接受上述轉讓的股權; \r\n 3、 甲乙雙方確定的轉讓價格為人民幣 萬元; \r\n 4、 甲方保證向乙方轉讓的股權不存在第三人的請求權,沒有設置任何質押,未涉及任何爭議及訴訟。 5、甲方向乙方轉讓的股權中尚未實際繳納出資的部分,轉讓後,由乙方繼續履行這部分股權的出資義務。(註:若本次轉讓的股權系已繳納出資的部分,則刪去第5款)\r\n 6、 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乙方即享受 %的股東權利並承擔義務。甲方不再享受相應的股東權利和承擔義務。7、 甲方應對該公司及乙方辦理相關審批、變更登記等法律手續提供必要協作與配合。 第二條 轉讓款的支付 \r\n (註:轉讓款的支付時間、支付方式由轉讓雙方自行約定並載明於此)\r\n第三條 違約責任1、 本協議正式簽訂後,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本協議約定條款的,即構成違約。違約方應當負責賠償其違約行為給守約方造成的損失。 \r\n 2、 任何一方違約時,守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本協議。 \r\n第四條 適用法律及爭議解決 \r\n 1、 本協議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 \r\n 2、 凡因履行本協議所發生的或與本協議有關的一切爭議雙方應當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則通過訴訟解決。 \r\n第五條 協議的生效及其他 \r\n 1、本協議經雙方簽字蓋章後生效。2、本協議生效之日即為股權轉讓之日,該公司據此更改股東名冊、換發出資證明書,並向登記機關申請相關變更登記。3、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雙方各持一份,該公司存檔一份,申請變更登記一份。 \r\n 甲方(簽字或蓋章): 乙方(簽字或蓋章): 簽訂日期: 年 月 日 簽訂日期: 年 月 日(記得點擊採納,謝謝!)
❺ 退股協議簽完,發現股東存在欺詐行為。退股協議可以作廢嗎
雖然你們簽訂了合同協議。但是存在欺詐行為。那麼這樣的合同。就不具備法律效應。因此是違法的。這樣的合同也就是無效的。
❻ 退股協議糾紛
建議協商,如果打不成意見可以轉讓或清算
❼ 股東之間產生糾紛,一方要退股,該如何清算對方侵佔及挪用公款是否違反合作協議該如何追究其責任
1、《合夥企業法》規定,合夥企業解散,清算人由全體合夥人擔任;經全體合內伙人過半數同意,可以自合夥企容業解散事由出現後15日內指定1個或者數個合夥人,或者委託第三人,擔任清算人。自合夥企業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15日內未確定清算人的,合夥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所以你們可以自行清算,也可以委託他人或單位清算。
2、甲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乙歸還非法侵吞的財產。 但不可以私自處理對方在單位的合法財產,應該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
❽ 退股協議的糾紛
如果是一般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向退出公司,在不變更公司注冊資本金的情況下,通常會採取向其他股東轉讓股權或者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兩種方式,後者要受到一些限制,比如要徵得其他股東的同意、保障其他股東的有限購買權等等。如果在股權轉讓協議履行過程中發生爭議,協商不成的,建議向法院提起訴訟。
❾ 法律: 關於退股協議 和口頭退股
你很聰明啊。證據是夠得。退股協議可有可無,如果有協議按照協議,沒有協議按照法律規定。完全可以抽出自己投入的資金。相信我。真的。望採納
❿ 退股協議書有法律效益嗎
結論:無效。
1、股東入股以後就不能退股
股東入股後,不能退股。股東無論是用實物、貨幣、知識產權或是其他法律允許的方式出資,都是所有權的轉移,而不是簡單的給公司使用。
例如:A用一輛寶馬轎車向公司出資,出資之前寶馬轎車的所有權人是A,而完成出資之後,寶馬轎車的所有權人就變成了公司,A得到的對價是公司的部分股份。
這些都需要以公司的全部財產來對債權人承擔責任的,而股東退股了,就等於公司償債能力降低了,有可能就會侵害到債權人的利益,所以股東出資以後,是不允許的退股的,這是公司法的基本原理。所以退股協議書無效。
2、名為退股協議,實為股權轉讓的協議有效
實踐中,我見過這樣的退股協議,協議的標題叫退股協議書,裡面約定的都是股權轉讓給另外一個股東,這種協議應當算股權轉讓協議,應視為有效。就好比一份情書,標題是情書,內容是我要殺了你,它的本質就不是情書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