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與我國有領土糾紛的國家有哪些
印度:12.5平方公里,均為印度控制;
日本:釣魚島等東海諸多問題
韓國:蘇岩礁糾紛
南海問題:
1、越南
越南對南沙群島的侵略始於南越西貢政權。1956年至1971年,西貢政權多次派艦入侵南沙群島,並發表對南沙擁有主權的聲明;1975年2月14日發表白皮書,聲稱對西沙和南沙群島擁有「主權」。1975年5月,越南報紙刊登越南全國地圖,把中國南沙群島劃入其版圖,並改名為「長沙群島」。1976年越南將「長沙群島」劃入同奈省。1979年9月和1982年1月,越南還就中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先後發表兩個白皮書,聲稱擁有全部「主權」。
2、菲律賓
1946年,菲律賓對南沙群島提出主權要求。1956年,菲律賓「探險家」到南沙一些島礁活動,將這些島礁命名為「卡拉延群島」。1978年6月11日,菲律賓總統簽發了1956號總統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延群島」歸菲律賓所有。目前,菲已在所佔島礁上修建了兩個小型空軍基地,將3個島礁建成陸軍基地。菲政府還相繼頒布了「領海基線修正法」和「群島原則」,並單方面宣布200海里經濟專屬區,將中國南沙東部41萬平方公裏海域劃入其領海。
3、馬來西亞
1978年,馬來西亞派一支小型艦隊到南沙群島南端的部分島礁活動,並在那裡樹立了「主權碑」。1979年馬來西亞將上述島礁和南沙27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劃入其版圖。1980年,馬政府單方面宣布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從1983年到1986年,馬派軍隊先後侵佔了彈丸礁、南海礁和光星仔礁。1991年,馬制定了一項耗資2500萬美元擴展島上陸地面積的計劃。馬來西亞是掠奪中國南沙海域資源最早和最多的國家,在南沙海域油氣井數量佔5國打井總數的一半以上。
4、汶萊
汶萊聲稱對南沙群島島鏈西南端的路易莎礁(即我南通礁)擁有主權,並分割南沙海域3000平方公里。汶萊因開采南沙油氣而致富,目前已開發油田9個、氣田5個,年產原油700多萬噸,天然氣90億立方米。
5、印度尼西亞
自1966年以來,印度尼西亞在海上劃分「協議開發區」讓外資勘探和開發,「協議開發區」侵入南沙海域5萬平方公里。1969年10月印尼與馬來西亞簽訂大陸架協定,協定明確對我南沙海域5萬平方公里侵吞。1980年3月印尼單方面宣布建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企圖進一步公開侵佔和掠奪南沙海域和油氣資源。我國為避免沖突,長久以來一直未派遣軍艦,到與上述國家有爭議的海域巡邏。但遺憾的是我國頻繁顯示的善意,未能得到任何國家的回應。目前我國對南海的實際控制海域不到南海總面積的40%。我國目前對南海的政策是暫時將問題擱置。可將問題擱置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只會讓問題變的更為復雜。而我國目前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已讓南海諸國開始懷疑我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的決心,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如果南海主權問題得不到解決,那對解決台灣問題也是非常不利的。
㈡ 李明哲被審判外交部怎麼回應
經中法雙方商定,第五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與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將共同主持對話。
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是2013年由兩國元首宣布建立的高級別對話機制,旨在就中法兩國在經濟和財金領域的戰略性、全局性和長期性重大問題進行對話,推動中法經濟合作和緊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不斷邁上新台階。
一方面在台灣打壓、歧視大陸居民的人權,另一方面又跑到大陸來關心所謂「異議分子」的「人權」,居心何在,路人皆知。
㈢ 中國印尼大使館怎麼處理中國公民在印尼的勞工糾紛
大使館是無權處理勞工糾紛的,只能幫你們請一個律師提供法律幫助。
㈣ 印尼為什麼要向中國提出納土納群島問題
1992年,中國將納土納群島納入專屬經濟區,1993年出版的一份地圖還把納土納群島列入中國版圖,這些情況立即引起印尼強烈不滿,一度要求中國政府作出澄清。
隨後數年,印尼與中國不斷就納土納群島的主權問題進行交涉,1995年更表示「與中國沒有海上邊界問題,納土納群島主權無需談論」。
近年來,中國不斷對納土納群島區域宣示主權,同時派出漁政船到該區域護航。2012年6月,印尼、菲律賓、越南和汶萊四國海軍已經研究將在納土納群島附近海域實施聯合巡邏。
此舉不但含有監視中國漁船的「非法捕魚」等行為,還將合力抗衡中國宣稱擁有該海域的部分所有權。
雖然中國和印尼尚未就納土納群島隸屬形成爭端,但雙方存在海洋經濟專屬區劃界的問題:印尼一直擔心該群島周圍部分水域與中國主張的「南中國海九段線」主張有重合。
印尼軍方承認,一直在評估納土納群島面臨的風險,但強調印尼在南中國海地區主權爭端中繼續保持中立立場。
(4)中方縣回應與印尼糾紛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納土納群島位於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之間的中國南海,由27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2110平方公里,人口約9萬。最高點在大納土納島,海拔約959米全年高溫,雨量多,富熱帶森林。
盛產木材、椰子、可可、大米和玉米,主要城鎮在主島南北岸的帕納里克和直落武圖。
明朝末年廣東潮州人張傑緒,在安波那島(納土納島)建立沒有特定名號的王國,自任國王。19世紀初張傑緒的末位繼承人逝世,內部發生紛爭,王國瓦解,被荷蘭殖民,後歸印度尼西亞管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納土納群島
㈤ 存在中國和哪幾個國家有領土糾紛
截止2019年2月,有日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印度、不丹等國家。
爭議介紹:
一、中日釣魚島爭端
中日釣魚島爭端是日本侵犯中國領土所引發的爭端。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此擁有充分的歷史和法律依據。但是,日本方面無視大量歷史事實,竟聲稱釣魚島為日本的「固有領土」。
二、中不邊界爭議地區
1、魯林爭議區(絨林)
位於下亞東仁青岡鄉東南。總面積340平方公里,牧場40個,森林資源較為豐富。1954年,不丹皇家陸軍在恰爾塘建立軍事據點,1960年又在哈熱建立季節性哨所。
2、洞郎爭議區
位於亞東縣南端,約100平方公里,北部小湖泊較多,有大小草場30個,東南部森林資源豐富。該地歷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
3、查瑪浦爭議區
位於上亞東幫噶曲登以東,主要包括郎瑪浦和查瑪浦的上游部分,約60餘平方公里,有草場30餘個,歷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1959年 以前,不丹牧民過界放牧,須向亞東頭人交納草稅。50年代初期,不丹在森窮隆建立常年軍事據點,1960年又在兒淌建立季節性哨所。
4、白玉爭議區
位於洛扎縣南部,主要包括巴桑弄和吉格弄兩河流域,總面積約為600平方公里,有牧場37個,著名的拉龍康和次久拉康兩座寺廟在該爭議區內。
在西藏民主改革前,西藏地方政府根據嘉慶皇帝的昭示,將該地區劃歸蒙達拉龍寺管轄,白玉地區的群眾均來自洛扎縣。西藏和平解放後,不丹趁機進入該地區,相繼建立了德馬龍和塘沃哨所,直至1978年撤除,1983年8月,不丹又在次久拉康附近重新設立哨所。
5、基伍爭議區
位於查瑪浦爭議區以北,主要包括基伍曲和巴馬弄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面積約為90平方公里,有大小牧場20餘個,1889年,西藏地方政府將基伍租給不丹哈宗官方和中方牧民共同使用,1962年,不丹在夏布建立季節性哨所基伍爭議區。
6、墨拉薩丁爭議區
17世紀以後,不丹人大量東遷,移居達旺等地,引起草場和民事糾紛。為此,西藏地方政府和不丹在1715年曾兩次訂立條約,言明墨拉薩丁主權歸屬,草場可以租給不丹移民使用,按規定交納草稅。
20世紀初,英印政府制定麥克馬洪線,並把勢力范圍擴展到達旺以北。1949年,印度與不丹簽定《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將中國墨拉薩丁地區轉讓不丹,自此,墨拉薩丁地區一直處於不丹政府的完全控制之下。墨拉薩丁爭議區位於達旺以南,扎西岡以東,打攏宗以西,面積3300平方公里。據史料記載,墨拉薩丁分別歸達旺寺和打攏宗管轄,薩丁寺屬於達旺宗,基堪布由達旺寺派任。
三、中印邊境爭端
1、東段爭議
早在公元7世紀,門隅即屬我國吐蕃地方政府的版圖。13世紀,元朝統治了這個地區。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統一西藏,對門隅地區實行各種形式的有效管轄。19世紀中葉以後,清朝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特別授予錯那宗和達旺寺以管理門隅地區的實權,負責制定法律、制度和處理重大的行政、宗教、邊境事務。
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權為了加強對門隅的統治,在門隅的首府達旺,建立了名為「達旺細哲」的全區性行政委員會(由達旺「喇章」的代表一人、「聶倉」兩人和「札倉」的代表組成)和「達旺住哲」的高一級非常設行政會議(由「達旺細哲」的組成人員加上錯那宗兩個宗本組成),負責處理重大的行政、宗教、邊境事務。西藏地方政府每年派專人到門隅徵收、征購大米,專管該區鹽米等經貿活動。
2、西段爭議
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及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孔道,元後准葛爾的大軍及蒙古熬茶禮佛的行旅都是從此進藏,清時曾設立拓置局管轄。
1951年西北解放軍也是從阿克賽欽到達阿里的。對於這樣一塊土地,中國人從來就沒有懷疑過其屬於中國,直到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里有領土要求。
四、南海爭端
中國是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最早並持續對南沙群島行使主權管轄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佔領了中國大部分地區。《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把被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島。
1946年12月,中國政府指派高級官員赴南沙群島接收,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派兵駐守。日本政府於1952年正式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列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名義與要求",將南沙群島正式交還給中國。
南海主權歸屬之爭發端於20世紀後半期。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特別是70年代,中國南海露出水面的島礁以及海域被一些周邊國家侵佔。提出所謂「主權」要求並分割海域的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等國家。
㈥ 如何看待中國和印尼在納土納島的領土糾紛
要把眼光放的遠一些,而不是只為了這一時意氣和其他國反目!現在美國是世界不爭的霸主,他們有優勢,而且天天盯著中國,把中國視為眼中釘!中國發展時間短,自身問題一堆,中國真的成為強國時你看中國在領土上還會不會忍讓,現在中國就是在不舍棄任何領土的前提下穩住對方,現在吃一點小虧,讓別的國家搶點資源,我們可以忍,同時我們並沒有失去,我們要的是可持續發展,以後強大了,誰敢說「不」,就炸平它!
㈦ 如何看待中國和印尼在納土納島的領土糾紛
事件發生在2015年11月13日,印尼外交部表示,如果不能通過協商的方式來處理納土納島的領土糾紛將訴諸於國際法庭來解決。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中國與印尼在納土納島,沒有領土糾紛,這就間接的承認了印尼對納土納島的領土主權。
最後呢,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現在顯然南海問題已經國際化,已經不只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爭議能夠解決的。所以我們還有希望,祖國日益強大,來保衛祖國領土的完整。
㈧ 1. 內容: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嚴重的時期,一個印尼客戶到中國來買輪渡客汽(乘客與汽車)兩用船,來
(1)印尼方面進行的談判為買方地位(客座)的談判
(2)標的:客貨兩用船;當事人:印尼、中方;背景:亞洲金融風暴、老客戶;
(3)賣方地位(主座)談判。應掌握虛實相映,待價而沽,心埋壓客的談判;
㈨ 印尼為什麼要拿納土納群島向中國「發難」
雲石:印尼為什麼要拿納土納群島向中國「發難」?
這兩天,有一則國際新聞比較吸引眼球: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印尼安全統籌部長稱,若無法通過對話與中國解決在南海納土納群島海域所存爭議,印尼可能訴諸國際刑事法院解決。對此,外交部回應:印尼對中國的南沙群島沒有提出領土要求,納土納群島主權屬於印尼,中方也沒有表示異議。
此消息一出,引來多方評論解讀。雲石君大致瀏覽了一下,許多時事分析者,認為印尼此舉,主要是在中國大力經營南海的當下,進一步確認中國對納土納沒有領土要求,而外交部的回應則是給印尼吃定心丸。
這類分析看上去倒也說的過去,但在雲石君看來,這未免有些太過簡單。
為什麼這么說?且看雲石君分析: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中國到底有沒有可能在將來打納土納群島的主意?
在雲石君看來,這基本上沒有可能。之所以這么篤定,是基於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是法理條件不具備。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雖然一向堅持南海主權,但並沒有對納土納群島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差不多已經默認。何況納土納被納入印尼多年,早已得到國際承認,如果中國現在提及主權,有違國際法。
第二,技術上也難以做到。納土納群島位於南海最南端,與印尼的五大本島之一——加里曼丹島十分接近,而與中國本土則有萬里之遙。而且,中國與納土納群島之間,皆是一片汪洋,只有南海的那些島礁可做中轉。而鑒於南海島礁的小小體量,用來作為輻射島礁周邊海域的戰術基地或可勝任,但要充當中國本土與納土納群島之間的戰略連接紐帶,幾乎沒有可能。這也就是說,中國與納土納群島的地緣關系是極為疏離的,如果中國強占此地,在與印尼的博弈中處於絕對的地緣劣勢。
當然,雖然地緣上劣勢巨大,但中國與印尼的國力差距也更加明顯。如果中國真的要強占納土納,那印尼其實也不可能守的住。但這里會出現一個問題,也是中國不可能強占納土納的第三個原因:這會讓中國得不償失。
納土納位於南海南端的中央,扼守馬六甲海峽,本身又有足夠的體量(2110平方公里),如果中國真的在這里站穩腳跟,那它足以充當中國在南海南端的戰略基地。以此為基,印尼、馬來、新加坡以及汶萊,都會處於中國海空力量的戰略輻射之下。
這咋聽上去倒是很爽,但實際上,真要這么做,後果卻是極為糟糕的。
鑒於納土納如此重要的地緣價值,一旦中國真有強占之意,必然會大大激化與上述四國的地緣矛盾。如果不想被從此中國鉗制,這些國家必須聯合起來跟中國決裂——雖然大馬、印尼對納土納的歸屬同樣存在爭議,但如果是中國這個龐然大物擠進來,它們肯定會立馬冰釋前嫌,一致抗華。
印尼、大馬、新加坡、汶萊,這四個國家都是海島國家(大馬算是半海島國家),而且都處於南海最南端,與中國相隔萬里。這也就是說,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地緣關系極端疏離,對他們的影響力極為有限。推薦關注,微信搜索:大國博弈.這也就是說,如果中國要強占納土納,那它首先將與這幾個國家徹底決裂——最要命的是,是中國要收拾他們還十分困難。
當然,有些朋友會說,就算地緣上存在巨大劣勢,但憑中國的實力,擺平這幾個小島國照樣不成問題。
如果只有中國和這幾個小島國,那倒確實如此。但這世界上的強國不止中國一個。迄今為止,南海秩序依然是由美國主導。如果中國真敢打納土納的主意,這些南海島國必然毫不猶豫的全面向美國靠攏。
以美國的能耐,再加上澳洲和日本,以及這幾個海島國家地頭蛇,他們如果聯合起來,完全有能力將中國擋在門外。而此舉還會引發東南亞國家的集體恐慌,導致他們紛紛聯美自保,中國將在戰略上陷入空前孤立,屆時不僅納土納不可得,連南海也未必保的住,整個東南亞戰略都將面臨失敗。
綜上所述,中國佔領納土納,法理依據不足、技術上確有困難,戰略上也沒有實施的空間。所以,於情於理,中國不可能做這種自取其辱的傻事。
這些道理,雲石君明白,堂堂印尼一國政府,更是不可能不清楚。既然如此,那它還提這事幹嘛?真就是要再重復確認一下?這種事三歲小孩或許會干,但對印尼政府來說,實在是有些無事生非——何況還是用威脅中國的姿態(印尼可是揚言不滿意就要告上國際法庭的)。
那印尼是有毛病么?
當然不是。如果大家仔細看外交部記者會中的記錄,可以發現:印尼部長「發難」的著力點,是與中國解決在南海納土納群島海域所存爭議。
海域!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說白了,相對於防範中國打納土納群島的主意,印尼更直接的目的,是納土納群島在法理上享有權益的那片相關海域。
既然是說納土納海域,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海域二字里頭,印尼打的是什麼算盤?
一般來說,島嶼相關海域主要是指兩種。第一是12海里的領海;第二則是200海里范圍內的海上專屬經濟區。
具體到納土納群島,12海里領海是沒有什麼爭議的,但在這200海里的海上專屬經濟區,確實中國與印尼之間確實有些爭議:因為納土納的專屬經濟區,與南沙群島的專屬經濟區重疊。
當然,這種重疊本身是天然因素導致,在國際上也很常見。只是,相關國際法對重疊區如何劃分並無明確規則——換句話說,你們相關各方自己商量著辦。
看到這里,大家大概就能明白印尼所指了。印尼真正的希望,是能明確這專屬經濟區的歸屬。更直白點說,印尼是想讓中國答應,關於納土納與南沙重疊的經濟區,其范圍要明確劃分;而且印尼就算不能全得,也得佔大頭!
這就是印尼部長此番言論的真實企圖。
看到這里,很多朋友肯定拍案而起:印尼撮爾小邦,焉敢威脅我堂堂中央之國!
其實印尼還真有些底氣。印尼是東南亞第一大國,而且是海島國家,還扼守馬六甲海峽,與中國的地緣關系,也是東南亞國家中最為疏離的(東帝汶除外)。再加上印尼與澳洲隔海相望,是澳州與東亞的天然地緣分隔帶。而澳大利亞則是西太平洋范圍內唯一的西方主要國家。
地緣實力強大,地緣區位上扼守馬六甲要津,地緣關繫上近澳而遠華,這種種因素,決定了,印尼是東南亞國家中,最有資格跟中國開高價的一個。
而且印尼選擇的時機也十分巧妙。眼下中國正在努力經營南海,美國為首的勢力則竭力阻擊,二者的博弈日趨白熱化。尤其是前段時間,美國剛驅艦闖南海,現在又揚言在APEC會議上就南海問題向中國發難。在這種形勢下,東南亞國家,尤其是印尼這個東南亞第一大國,它的態度就會顯得十分重要。現在提出納土納海域問題,確實是趁機向中國要價的最佳時機。
不過印尼也知道趁火打劫不地道。更重要的是,納土納專屬經濟區,說到底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利益糾紛,對印尼來說,能趁機撈一票當然爽,但如果撈不到,也不能因此把中國得罪了——畢竟中國可不是好惹的。所以,印尼的這番要求,並非是政府層面的正式發聲,而僅僅由一個部長開口道出,這樣的話,無論結果如何,自己都有轉圜的空間。
而中國外交部的回應,也頗有玄機。外交部的回應可分為兩段:
第一段:印尼對中國的南沙群島沒有提出領土要求,納土納群島主權屬於印尼,中方也沒有表示異議。
在這一段中,中方迴避了海域二字,而把它視為對領土主權的立場闡釋。這看似是答非所問,實則不然。在這里,中方將印尼承認中國南沙主權,作為中國承認納土納歸屬的前提。
這實際上是說:如果你敢趁機拿南沙問題上要挾中國,那中國也會拿納土納主權問題來回敬你。
畢竟,自古以來是個筐,啥都可以往裡裝。而且在納土納問題上,印尼和馬來也有糾紛,所以中國有的是手段。
這就相當於把皮球踢回給了印尼:如果你不老實,敢在中國南海問題上挑事,那接下來別說什麼專屬經濟區了,連群島的領土主權都會出麻煩。可要是老實,承認中國的南沙主權,那就進入了外交部的第二段表述。
這段表述較長,雲石君就不累述了,但大意無非是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
雲石君之前說了,國際法對此類重疊的經濟區,根本就沒有明確的劃分標准,所以談判協商四字才是關鍵。
怎麼個協商法?關於這一點,中國早有八字方針: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這也是最符合中國利益的方式。說白了印尼這萬里之外的海島國家,中國對它的地緣影響力天然受限,像對中南半島那樣,通過修建高鐵,打造經濟合作圈等方式,來構築共同利益的做法,對印尼的成效都不明顯。
共同利益是構築穩固國與國關系的基礎,也是中國打造自己主導的東亞新秩序,獲得區內國家認同的戰略基石。不過鑒於印尼地緣上太過疏離,一般的連接手段成效不彰。所以,納土納與南沙重疊的專屬經濟區,就成為一個與印尼形成共同利益的不錯籌碼。
只要經濟區歸屬沒有明確劃定,那麼中國對印尼,就有足夠的操作空間。印尼不添亂,那好說,這片海域咱們大可以合作開發,甚至讓印尼多得些好處也無所謂。如果不老實,跟著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瞎起鬨;那對不起,經濟區歸屬不確定,咱們繼續爭吧,看你能爭出什麼好結果?所以,留著納土納爭議海域,對約束印尼,其實是大有好處的。真要妥協讓步,就算印尼這次在APEC上不鬧,但下次,中國又該拿出什麼籌碼來安撫?
遠之則怨,近之則不恭。對印尼這種有些分量,也有點資本跟中國要價的國家,既不能橫眉冷對,也不能綏靖太過。有理有節,恩威並施,方能讓它成為中國復興的助推劑,而非絆腳石!外交部官方辭令背後的深意,正在於此!
㈩ 誰知道印尼和我們國家有什麼糾紛啊,和新加坡呢
印尼與中國主要是南海的爭端問題,南沙、以及爭議水域的石油資源問題,印尼背靠東盟和美日,跟中國搶。
這兩個國家還有共同的華人問題:
印尼國內華人擁有比較強的經濟實力,但政治和軍事上不強。在冷戰時期印尼國內政變,屠殺共產黨同時排華,90年代末東南亞金融危機時期又一次排華,讓全球華人很氣憤。
新加坡好像與中國沒有什麼領土糾紛,主要是新加坡華人比較多,比中國在經濟上先起了一步,既看不起窮大哥,又怕中國強大後通過華人這層關系把它吞了。新加坡與美國關系很近,與台灣曖昧,其實都是這個心理在作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