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律案例題,求解答
你這個建議還是要仔細先看看法條,幾乎沒有一個律師願意回答這的問題。
㈡ 名下突然多了家公司需要報警嗎
今年 4 月 4 日,一張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的傳票打破了張淑淑一家的寧靜。與傳票同時收到的,還有一份起訴狀和原告律師整理的一疊工商資料。
張淑淑從來沒去過深圳,也沒注冊過公司,而在這堆資料中,她卻成了深圳市先高極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先高極")的股東和法人代表,隨之而來的還有該公司近 200 萬元的債務。
張淑淑向記者展示法院傳票和身份證
疑惑了很久她才想到,這一切可能與 2016 年 2 月丟過的一張身份證有關系。
張淑淑提供的一份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資料顯示,她先是於 2016 年 4 月 15 日注冊了先高極,又於當年 7 月 12 日將自己變更為企業法人代表、總經理和執行董事。
與此同時,張淑淑還發現名下多了一張 2016 年 3 月 23 日在河北石家莊辦理了郵政儲蓄銀行卡,辦卡申請單的簽名均不是她本人。
張淑淑稱,今年 4 月,她要求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注銷其名下公司,得到回復稱因公司變更時使用的是數字證書簽名,具有法律效力,同時公司涉及合同糾紛無法撤銷。
就張淑淑遇到的情況,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維維認為,企業注冊和變更、銀行卡開戶都需本人簽字,如果有人冒用身份證辦理企業注冊、變更和銀行卡開戶,工商管理部門和銀行存在過失。
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余超表示,張淑淑可向工商登記機關書面申請,要求其撤銷工商登記行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工商登記行為或確認無效。
丟失身份證 3 年"收獲"法院傳票
成為公司法人身陷訴訟
張淑淑出生於 1997 年 10 月,是河南信陽人。2014 年,她進入一家專科學校學習,學校規定辦理了半工半讀手續,就可以外出工作。從 2014 年開始,她一直在北京打工,從事金融服務工作。
2016 年 2 月,從河南返回北京的火車上,張淑淑弄丟了身份證,直到當年"五一"才返鄉補辦,當時她剛滿 18 歲。
今年 4 月 4 日,她在老家的父親收到了法院傳票,傳票顯示:被傳喚人張淑淑,因買賣合同糾紛,需要在 2019 年 5 月 21 日到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開庭。
隨著傳票一起收到的還有《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和原告律師寄來的一疊資料。其中一份《民事起訴狀》顯示,原告為深圳市金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兩名被告為先高極和該公司法人張淑淑。
2017 年,張淑淑名下的先高極與深圳市金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簽下一份建築材料買賣合同,貨值 180.15 萬元,金潤公司付款後遲遲不見發貨,2018 年 11 月,金潤公司將張淑淑與先高極告上法院。截至 2018 年 11 月 15 日,該買賣合同糾紛涉案金額及利息合計 195.838 萬元。
一份《購銷合同》顯示,購方為金潤公司,銷方為先高極。購買的地磚、牆磚、鋁扣天花板、電纜合計貨款 180.15 萬元,約定付款後 15 天交貨,銷方包運輸。
傳票上的編號、紅彤彤的印章和起訴書上一字排開的涉案金額,嚇壞了張淑淑在鄉務農的父母。
父親不懂,以為女兒闖下了大禍。便把這些資料拍了照片,一股腦發給當時在北京的張淑淑。收到微信時,張淑淑"也嚇得要死"。從來沒有見過這陣勢,請來幫忙的朋友提醒她,"可能與丟過身份證有關"。
從此她再也無法安心工作,和家人商量後,決定辭掉工作去深圳弄清楚這件事。
莫名成為公司股東、法人
公司其他成員均無法聯系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為張淑淑提供了先高極的工商資料。
公司的《變更登記申請書》顯示,2016 年 4 月 15 日,張淑淑被擬設立的先高極委任為指定代理人,負責企業設立登記事宜。有權簽署人為黃明升,股東簽字為張淑淑,經辦人簽名為張淑淑。兩人簽名均為數字證書簽名。
經辦人張淑淑的簽名後面留有一個電話號碼,8 月 29 日,記者撥打該號碼,顯示歸屬地為廣東梅州,接聽電話的一名男子操著濃重的地方口音,稱不認識張淑淑,也不知道先高極。
一份《董事、監事任職書》顯示,2016 年 4 月 15 日,黃明升被選舉為公司董事,林寶瑩被委任為公司監事。股東簽名為張淑淑的數字證書簽名。同時另一份《經理任職書》中,黃明升被任職為公司經理。
一份 2016 年 7 月 12 日的《公司變更決定》顯示,這一天公司的執行董事、總經理、法定代表人由黃明升變更為張淑淑。法定代表人簽名為張淑淑的數字證書簽名,公司蓋章也為企業數字證書。
2016 年 7 月 12 日,張淑淑被變更為公司股東、法人、執行董事
記者撥通了一份資料中的黃明升的電話號碼,電話號碼歸屬地同樣顯示為廣東梅州,電話接通後對方稱不認識黃明升、張淑淑,也不知道先高極。
記者通過啟信寶查詢該公司看到,公司的注冊資本 200 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張淑淑,她 100% 持股是公司受益所有人,公司成立日期為 2016 年 4 月 19 日。
29 日晚,記者撥打工商信息的登記電話,機主稱該電話為私人電話,未曾聽過先高極。工商登記的郵箱則是一個 QQ 郵箱。記者通過 QQ 號查詢發現,該 QQ 號所有人是一名山西籍的未成年人,記者試圖通過 QQ 與電子郵件與其取得聯系,但未得到回復。
工商信息顯示,先高極公司監事林寶瑩關聯了 23 家企業。記者逐一查詢了這 23 家企業,其中一家由林寶瑩擔任法人的公司已於今年 6 月 21 日被注銷。林寶瑩投資的公司有 12 家,其中 7 家同樣於今年 6 月 21 日被注銷。
這 23 家公司注冊地均為深圳,記者撥打這些公司公示的電話號碼,無一接通。
張淑淑告訴記者,她查到的林寶瑩的身份證號顯示,對方是一個 1995 年出生的姑娘,懷疑也是被人冒用了身份證,現在無法取得聯系。
今年 4 月 10 日,張淑淑曾到先高極最新的登記地址——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街道深中南路某大廈的 750 室實地尋找該公司,只見辦公室大門緊閉,樓層前台稱查詢後,沒有這家公司。
登記地址現場
名下多出一張銀行卡
開戶申請非本人簽名
此外,張淑淑查詢到自己名下多了一張郵政儲蓄銀行卡,開戶時間是 2016 年 3 月 23 日。這一時間正是張淑淑丟失身份證、還沒來得及補辦的期間。開戶行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石家莊談固南大街營業所。
今年 5 月,張淑淑趕到上述銀行營業點,在銀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調出了當時的開戶資料,包括《個人賬戶申請書》《個人電子銀行服務申請表》《個人電子銀行風險提示》等。張淑淑說,這些資料上的客戶簽名"張淑淑"三個字均非本人簽字。其中《個人賬戶申請書》上填寫的手機號,也非張淑淑本人手機號,如今這個手機號已成為空號。
工商資料上的數字證書簽名
張淑淑曾向該行申請獲取開戶人影像資料,以作為法庭證據,但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沒有影像資料。
30 日,記者陪同張淑淑再次撥打該行電話,一名女性工作人員稱,她知道張淑淑,了解此事的相關情況。張淑淑遇到的情況可能是他人冒辦銀行卡。
該工作人員稱,如果是代辦銀行卡,任何人只要持有身份證就可以辦理,不需要本人到場,但是使用時需要本人持身份證到銀行激活銀行卡。
如果是他人冒用身份證辦理銀行卡,比如一個女性持張淑淑的身份證,又與她本人長得比較像,銀行工作人員疏忽就可能辦理成功。這種情況,銀行工作人員需要承擔責任,冒辦人也需要承擔責任。
該工作人員建議張淑淑到法院起訴銀行,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另有銀行業資深從業者告訴記者,2016 年部分銀行還沒有普及人臉比對,給了一些冒名辦理銀行卡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維維告訴記者,銀行工作人員必須核對本人信息才能開戶,沒有鑒別本人身份存在過失,需要承擔責任。
公司登記變更均為數字證書簽字
業內人士稱或存在冒用風險
記者翻閱張淑淑提供的先高極的工商資料,發現公司登記、變更章程、高管任職等證書簽字均為數字證書。
張淑淑疑惑"如果嚴格要求本人簽字,而不使用數字證書簽字,是否就可以避免被注冊公司?"
她稱,今年 4 月,自己曾向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提出申請希望撤銷公司,該局回應她稱,"經初步審查,先高極變更時使用的是數字證書簽名,具有法律效應,建議你向銀行證實該數字證書是否由你本人開通"。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石家莊談固南大街營業所未能向張淑淑提供該證明。
深圳市一家企業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數字證書相當於一種電子身份證,辦理時需要本人持身份證操作。
過去數字證書審核不是很嚴格,沒有面部識別程序,出現過很多丟失身份證被他人辦理數字證書的情況。直到今年,深圳的數字證書被停用過一段時間,隨後逐步放開,才加上面部識別的功能。
該工作人員稱,自己曾經也接觸過不少需要注冊公司但不能到深圳的客戶,他們會讓客戶開通數字證書,然後就可以幫助客戶在網上注冊公司,但現在注冊需要客戶面部識別。
29 日,記者向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去函詢問數字證書的相關許可權和管理規定,以及是否注意到數字證書簽名可能存在的風險。
30 日,記者再次聯系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一名工作人員提供了負責公司注冊的部門的聯系方式,但記者撥打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公司注銷遭拒 原告上訴
誰該承擔責任?
金潤公司訴先高極及張淑淑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今年 7 月 1 日在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宣判。
法院認為,先高極存在合同違約行為,但無證據證明張淑淑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存在混同,原告訴求張淑淑與先高極對債務承擔共同償還責任於法無據。由被告先高極返回貨款並支付利息。
對此,金潤公司表示,目前該公司僅能聯繫到張淑淑一人,按照一人公司債務承擔的相關規定,已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8 日,記者陪同張淑淑聯系了原告代理律師、深圳市揚權律師事務所林燕青。他稱,"金潤公司上訴訴求和一審時候的訴求一樣,要求你(張淑淑)和公司共同承擔債務。作為原告,無法判斷你到底是否被冒用身份證注冊公司。如果你被冒用身份證辦理公司,你需要去報警,或者通過你的途徑來證明並撤銷公司。一人公司的起訴按照法律,就是公司和股東一起起訴,不是只針對你。"
記者多次聯系金潤公司試圖了解合同簽訂時的情況,但未取得成功。
4 月 16 日,張淑淑曾到深圳市公安局華強北派出所報警,民警給了她一份《報警回執》。8 月 28 日,張淑淑再次聯系該派出所,民警稱,當時開具《報警回執》只是幫助她到工商部門注銷公司,如果要證明這是詐騙案,還需要提交更多資料才能立案。
報警回執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對張淑淑回復稱,公司由數字證書簽名注冊具有法律效益,並且現在公司涉及合同糾紛案,無法注銷。
對於此事,王維維認為,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都需要本人簽字,工商部門在法人信息變更過程中有失職的情況要承擔責任。當事人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注銷公司,如果不能注銷,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至於原告公司的損失,應該由被告公司的實際經營人來賠償。
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余超認為,張淑淑可向工商登記機關書面申請要求其撤銷工商登記行為。如工商登記機關在收到書面申請後 60 日內,未予回復或作出行政處理,則可向法院提起履職之訴訟。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工商登記行為或確認無效。但此種方式受起訴期限的限制,從知道或應當知道"被登記"時一年之內提出,從被登記時起最長不超過 5 年。
㈢ 修改公司章程需不需要股東在新章程的文本上簽字
不需要,只要經過股東大會表決通過就行。
章程修改屬於股東(大)會的法定職權。我國《公司法》第38條和100條規定了股東(大)會修改公司章程的職權。有限責任公司章程修改需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修改需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但是,有些情況下公司章程修改並不需要股東會決議。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對公司章程的此項修改不需要再由股東會表決。
根據《公司法》第130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發行記名股票、無記名股票和其他種類的股票。當公司章程的修改涉及到種類股股東的利益時,我國公司法沒有規定章程修改需要經過種類股股東同意這一程序。
(3)寧波華昌公司章程糾紛案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十三條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第七十三條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對公司章程的該項修改不需再由股東會表決。
公司股東和法人變更後修改公司章程的,不需要原法人和股東在新的公司章程進行簽字,由新的股東和法人簽訂就可以了。
㈣ 在案件裁判中,公司章程和《公司法》誰更管用
您好,司法實踐中,主流意見認定現行《公司法》中的諸多規定,更多為任意性規范,並非是強制性規范,即允許公司享有自治權。為此,建議股東在制定公司章程時,應確保章程內容不違反《公司法》強制性規定;公司不能剝奪或限制少數人的權利,否則,即使有約定,也涉嫌無效;在指定公司章程時,可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與指導。
對於公司決議效力糾紛案件,法院在審理過程中通常以《公司法》規定和公司章程內容為裁判依據,當二者發生沖突時,在涉及股東固有或天然權利,或者涉及到程序或公共利益等方面,若《公司法》中有明確規定的,應首先適用《公司法》;《公司法》無規定或規定不明確的,則應適用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在適用公司章程前,應對公司章程內容的合法性與正當性等進行審查,唯有不違反《公司法》強制性與禁止性等規定的公司章程,才能作為法院採用之依據。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㈤ 法律案例題,求解答2001年11月14日,黃某、何某和俞某三人均等投資成立寧波華昌電器有限公司(以
1,有,意思自治
2,任意性,判決違背股東設立時的意思自治
強制性,為了保護股東行使權利
㈥ 公司股東欠繳出資糾紛案
馬飛應該訴:1、法人變更。(以自然人或者股東)
㈦ 公司股東有糾紛,賬務混亂,該咋么辦。
公司因財務問題產生糾紛的,應該依據公司章程的規定處理,如果糾紛不能協商處理的,可由股東表決處理。股東可做出以下舉措:第一提出書面的質疑,讓財務負責人對有疑點處做出合理的解釋。第二可以向股東會申請聘請第三方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賬目進行審計。第二、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並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並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九條公司聘用、解聘承辦公司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決定。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就解聘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表決時,應當允許會計師事務所陳述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條公司應當向聘用的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拒絕、隱匿、謊報。
㈧ 公司法案例——2001年11月14日,黃X、何X和龔X3人投資成立寧波華昌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昌公司)。3人
公司章程的第19條無效。其理由是:《公司法》立法精神在於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為了實現《公司法》的宗旨,《公司法》明確規定了「重大事項必須經三分之二以上有表決權的股東通過」來實現「多數資本決」這一各國公司法都通行的根本制度。而在本案中,華昌公司章程第十九條雖然在形式上並不違反《公司法》的規定,但實質上卻與立法精神相悖,是對《公司法》「多數資本決」的否定,客觀上造成少數股東的意見左右股東會甚至決定了股東會的意見,以致公司無法正常運行的局面,故依法應予變更。,謝謝
㈨ 公司章程是不是法律文件,以後要是有什麼糾紛,法院是不是按這上面的協議執行
首先公司章程不是法律文件!
法律文件是由國家相關行政機關頒發的法律,任何公司章程不可能超越法律文件。
如果章程與法律不違背,可按章程來執行。如果公司章程與法律相違背,則按法律來執行。
如果你問的是指個人與公司所簽的合同,如果有糾紛,則按合同法相關規定來執行,無效合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