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調解家庭糾紛
清官難斷家務事 其他人也幫不了你 給你一點小小的建議 眼不見為凈 你已經成年啦 可以出去闖回盪一番 至於你的父母答之間的矛盾 你也不便插入 順其自然吧 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煩惱 父母的事讓他們自己解決吧 如果你母親不能承受你父親的過錯 最後的結果 就是離婚 現在看情況 你父母之間還是有一定的感情的 你作為他們的孩子 你總不能勸他們離婚吧 把心放寬 時間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⑵ 家庭糾紛調解應該去哪
到村民委員會或者居民委員會設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三條居民委員會的任務:
(一)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二)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三)調解民間糾紛;
(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五)協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
(六)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人民調解法》第十七條當事人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以主動調解。當事人一方明確拒絕調解的,不得調解。
第十八條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對適宜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解決的糾紛,可以在受理前告知當事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第十九條人民調解委員會根據調解糾紛的需要,可以指定一名或者數名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也可以由當事人選擇一名或者數名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
第二十條人民調解員根據調解糾紛的需要,在徵得當事人的同意後,可以邀請當事人的親屬、鄰里、同事等參與調解,也可以邀請具有專門知識、特定經驗的人員或者有關社會組織的人員參與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支持當地公道正派、熱心調解、群眾認可的社會人士參與調解。
(2)離異家庭糾紛如何調解擴展閱讀:
調解方法:
1、過錯剖析法。
一般說來,民事訴訟中原被告均存在一定的過錯,只不過是雙方承擔責任的比例不同罷了,有很多原告起訴到法院,是為討一個說法,出一口氣,尋找心理平衡。在處理人身損害賠償類糾紛時,一般是雙方分擔責任,很少有一方承擔全部責任的案件。
因此在審理過程中,法庭調查結束後,主審法官便可作一個小結,認定證據,查明基本事實後,要對責任大的一方。
一般來說應是被告進行批評教育,盡管有時糾紛是因為過錯小的一方引起,此後也要指出過錯小的一方在本案中應承擔的責任。總之要出於公心,居於中立,說公道話,盡管雙方都受到批評,只要責任劃分得清楚,他們內心還是服的。
在此基礎上,根據雙方過錯大小,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進行調解,一般都能達到較好的效果,標的小的案件甚至可以當庭履行。
2、背靠背法。
在很多民事案件處理過程中採用「背靠背法」會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此種方法可在庭前、庭中休庭後或庭後進行,一般兩名審判員或一名審判員和一名書記員找一方當事人談話,通過溝通,了解案件的一些實質性問題,使主審法官心中有數。
只有知曉兩方的情況,才能找准調解的突破口。如在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過程中,通過了解雙方的經濟承受能力後,可以背靠背做工作,與被告談時,可以談到法律的規定,談如果原告不讓步,被告必須在判決生效後的一定期限內全部返還本息。
否則法院採取一些必要的強制措施,被告既丟了面子,又受到經濟損失。與原告談時,可以講一些被告的實際困難或因天災人禍造成目前不能及時清償債務的現狀,與其「魚死網破」不如要被告訂一個切實可行的還款計劃,逐步清償債務。
在雙方的觀點基本趨於一致時,再面對面地調解,便很容易達成協議,此中很多背靠背做工作時講的一些道理是不能在面對面場合講的,否則會取到相反的效果。
3、親情融化法。
有些家庭矛盾是因一時之氣或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有的矛盾越鬧越深,雙方都不願放下架子,但從雙方內心深處來講,是願意和好的,如贍養糾紛等,有的是父母與子女間矛盾,有的實質是兄弟間的矛盾。
此時,可與子女溝通,讓他們回想父母十月懷胎的苦楚、把他們拉扯大的艱辛、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父母所奉獻無私的愛。烏鴉且有反哺之情,羔羊還報跪乳之恩,況且人乎?尊老愛幼、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血濃於水,於情於理觸動子女的靈魂,情景交融,使其回顧過去親情的可貴和目前反目成仇而帶來的情感傷害,使雙方能求大同、存小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樣,調解便水到渠成了。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⑶ 婚姻家庭糾紛調解技巧包括哪些
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有哪些:
(一)離婚案件:
1、婚姻關系證明;
2、離婚理由的事實證據;
3、子女情況的證明材料;
4、家庭財產清單及債權、債務的證明材料,如果財產已經轉移,應提供轉移處所有關證據;
5、雙方經濟收入的證明材料;
6、住房情況的證明材料;
7、一方以不能再生育為由要求撫育子女的,應提供醫院的證明材料;
8、曾經過離婚訴訟的,應當提供原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等法院文書。
(二)撫育案件:
1、戶口簿或其他證明被告負有撫育義務的證明材料;
2、屬離婚後的子女撫育糾紛,應提供離婚證據或人民法院判決書、調解書;
3、有關雙方經濟收入及撫育能力的證明材料。
(三)扶養案件:
1、原、被告之間存在扶養關系的證明材料;
2、原告所在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出具的有關經濟狀況及身體狀況的證明材料;
3、有關被告經濟收入和經濟負擔能力的證明材料。
(四)贍養案件:
1、原、被告之間存在贍養關系的證據材料;2、原告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出具的有關經濟狀況及身體狀況的證明材料;
3、有關被告經濟收入和經濟負擔能力的證明材料;
4、要求解決住房的,應提供雙方住房狀況的證明材料;
5、要求變更贍養費的,應提供原承擔贍養費數額的協議書、調解書、判決書或其他證明材料。
(五)收養案件:
1、原、被告之間存在收養關系的證明材料,公證收養應提供公證書,協議收養應提供協議書,事實收養應提供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的證明材料;
2、養子女系未成年人的,應提供其出生證明或戶口簿,以及送養人的姓名、住址;
3、在解除收養關系時要求補償收養期間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應提供所支出費用的證據;
4、養父母要求養子女贍養的,應提供雙方的經濟狀況的證明材料;
5、有共同財產的應提供共同財產的清單,共同財產為房屋的還應提供房屋產權證明,有債權、債務的,應提供債權、債務的證據材料;⑥居住公房的應提供租賃關系的證明材料。
(六)解除同居關系:
1、雙方同居關系的事實證據;
2、生有子女的應提供子女出生的證明材料;
3、財產清單(參照離婚財產清單填寫)。
(七)非婚生子女、棄嬰確認生父母:
1、醫院出生證明,親子鑒定報告;
2、單位、派出所、居委會、村委會出具的證明材料;
3、民政部門出具的領養證明。
(八)監護權糾紛:
1、監護權的有關證明,法定監護關系須提供戶口簿或單位、居委會、村委會的證明,指定監護須提供單位、居委會、村委會的書面或口頭指定監護的證據;
2、被監護人身體、財產情況的證據材料;
3、被監護人系精神病人須提供醫院診斷證明。
⑷ 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怎麼做
現在一般都要求各社區設立組建社區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室。
婚姻家專庭糾紛調解工作屬室,主要是為辦理離婚業務的群眾做好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及時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維護婚姻家庭中婦女合法權益。
其行政由民政局管理,業務由司法局指導和管理。由司法局組織和培訓調解室工作人員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深刻領會和全面把握新時代婚姻調解工作的重點,不斷提高調解工作水平。
⑸ 如何調節家庭糾紛
要注意一點就是你畢竟是女婿,你來勸說是不太適合的,最好是你授意你女友去勸最好。
你如果一定要去勸說的話,那就要注意好說話分寸,拿準火候。在此之前,你最好先找你女友或者她的知情親人問清楚事情才好開口勸說,否則到時勸說效果別說能有多好,最慘就是牛頭不對馬嘴那就尷尬了,嗯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呢!
勸說的技巧,那就要從根本上解除女友父母的矛盾,你要先找出他們的吵架根源,再對症下葯,一針見血。否則你是很難解除他們的矛盾的。
希望我的辦法能為你解決問題。
⑹ 怎樣調解家庭糾紛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所以說出現糾紛以調節為主。
你可以請求當地的居民委員會進行調節,或找到當地所管區的派出所,基層人民法院調節廳。人民調節委員會。去尋求幫助。他們會指導你怎麼做
⑺ 在居委會常有家庭糾紛,家庭糾紛如何調解是最
調解家庭糾紛是一件學問很深的工作。否則就沒有「神仙難斷家務事」的諺語了!從本人經內歷經驗看,首先容是調解人的資歷閱歷非常重要~被調解人要信任你,而且自己必須非常善於言語表達。再就是調解時的方法,大致程序是首先傾聽(不要插話,也要求傾訴的一方說話時另一方不要插話),最好做筆記,同時分析矛盾的症結,找出解決矛盾的辦法。調解時,要壓強勢的一方扶弱勢的一方,然後通過和稀泥的方式(雙方和好)達到調解目的。
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
⑻ 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一般怎麼解決
對大部分家庭而言,主要是因為缺乏溝通和激情,能發展到成為夫妻的,多半在版一起有相當一部分時間,而又大權都彼此了解對方,因而形成了「有些話不用說對方也明白」的默契,而說話少了,是直接影響兩人溝通的,到後來會發展成為某方認為對方就是那麼想,而對方其實本沒這個意思的狀況,造成矛盾,矛盾擴大後,感情就很容易有危機了。激情也是如此,兩人太熟,熟到沒有驚喜,沒有新意,平凡的生活會讓人厭倦,很容易導致為了尋找新鮮感而出軌的現象。如何調節家庭糾紛是要看具體問而言的,廣泛的說,還是要兩人坐下來好好談,有些什麼問題,希望對方了解並該怎麼做,自己也要如何如何,成年人的問題可以理智的討論清楚,隨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首先讓他們願意交談,如果關系已經惡化,就要對雙方互相做思想工作,直到對方都願意溝通。具體還是看問題吧,樓主如果有相關煩惱,不妨大概說一說?
⑼ 家庭糾紛離婚大概要怎麼處理
一、協議離婚:
帶上結婚證,雙方一起到場,雙方有離婚協議書,協議書中寫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願以及對子女撫養、財產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取得的一致意見;民政局的婚姻登記機關審核無誤後,發給離婚證。
二、單方面起訴離婚的程序是怎麼走?
單方起訴離婚的,需要向法院遞交起訴狀,法院受理後,等法院的通知。整個程序分為三個階段:起訴階段、審理階段、判決階段。
1、起訴階段
離婚案件起訴,應向人民法院提交訴狀和副本。訴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工作單位及現住址;
②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
③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
2、審理階段
審理分為審理前的准備、調解、開庭審理三個階段:
(1)審理前的准備。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訴狀後,經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並在立案後的5日內將訴訟狀副本送達給被告,被告在收到訴訟狀副本的15日內提出答辯狀(也不可以不交);
(2)調解。離婚案,首先應進行調解,使當事人消除分歧,互相諒解,從而達成離婚或和好的協議。達成和好協議的,人民法院將協議記錄存卷,一般不發給調解書;達成離婚協議的,人民法院應製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並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具有與判決書同等的法律效力。
(3)開庭審理。調解不成的,應開庭審理。在開庭三日前通知開庭日期。開庭審理前,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審判員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是否迴避;之後,開始法庭調查,詢問當事人和當事人陳述;告知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詢問證人,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詢問鑒定人,宣讀鑒定結論;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勘驗筆錄。爾後,開始法庭辯論,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雙方互相辯論。
3、判決階段
根據庭審情況,應當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後,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開進行。當庭宣判的,應當十日內進行送達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即發判決書。
離婚案件的一審程序結束。如果當事人對判決不服,可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進行二審訴訟程序。
在實踐中,第一次起訴離婚,如果對方堅決不同意的,那法院一般也是不會判決離婚的。如果再過6個月後,又堅持起訴的,法院一般就認為雙方確實是感情破裂了,通常是准予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