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放療醫療糾紛

放療醫療糾紛

發布時間:2021-08-02 19:44:32

1. 國家給有基礎病人住院的規定

關於規范收治住院病人的規定
為了進一步規范依法執業,強化專病專治管理,加強專業學科建設,細化專業分工,提高專科診療技術,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確保病人得到最佳治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 「醫師經注冊後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之規定,專業的醫師從事其專業的執業活動都必須持有本專業的執業資格證書,超出專業范圍屬無證行醫,現對各科規范收治病人作如下規定:
一、病人收治基本要求
1.對專科性不強的疾病,可根據臨床專科的技術力量和設備條件收治病人到相應專科;同時不得推諉或拒收需住院的病人。
2.患者如有多種疾病並存時,以主要疾病確定收治科室;
3.由原發病引起的並發症,而並發症是當前治療的主要對象時,則以並發症確定收治科室;
4.同一種疾病內、外科均可收治時,則以有無手術指征確定收治科室;
5.如病人所患疾病多科均可收治,但患者有明確住入某科室治療的要求時,可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尊重病人的選擇,但須有病人書面意見並簽字。
6.對暫時診斷不清的病人,收治科室積極進行確診,一旦確診後,應及時轉到相應專科治療;
7.在任何時候,必須堅持急症、重症病人優先收治的原則,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急、危重症病人。
8.腫瘤病人原則上能夠行手術治療的,盡量動員病人手術治療,收治外科;如病人拒絕行手術治療,應就手術治療的必要性、治療方案的選擇,簽訂病情知情同意書確認後,收治腫瘤內科;各專業收治或住院確診的腫瘤病人,都要請腫瘤內科及相關外科會診。術後需要放化療,外科問題處理完成後,必須轉腫瘤科治療(特殊局部化療除外)。以為腫瘤患者確立系統和規范化的治療方案,以保障病人的優化方案得以落實。
9.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級指令性救治任務或其他特殊情況導致暫時不能專科專治的,報醫務科後作出相應安排。
10.各科主任及主診組長是本科、主診組專治管理第一責任人,要加強督導,嚴格執行本規定。醫院支持並鼓勵開展新業務新技術,但需符合本專業特點。
11.如有意不執行專科收治或受某些不正當利益驅動,隱瞞病情,將主要診斷改為次要診斷,用慢性病情掩蓋急性病情,使專科病人收入非專科病區治療,因而引發醫療糾紛或醫療賠償,由出具入院證的醫師和病區經治醫師共同承擔責任,同時,科主任和主診組長負連帶責任。所有不符合專科專治的病例,一經發現,其工作量不納入月績效考核。
二、各專業科室的收治范圍
按照我院專業科室設置,以疾病首要診斷或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按專業收住相應病區,收治范圍如下:
(一)重症醫學科
1.收治范圍
(1)急性、可逆、已經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統功能衰竭,經過嚴密監護和加強治療短期內可能得到恢復的患者。
(2)存在各種高危因素,具有潛在生命危險,經過嚴密的監護和有效治療可能減少死亡風險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或者系統功能不全的基礎上,出現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經過嚴密監護和治療可能恢復到原來或接近原來狀態的患者。
(4)其他適合在重症醫學科進行監護和治療的患者。
(5)先天性心臟疾患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腫瘤的終末狀態、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從加強監測治療中獲得益處的患者,一般不是重症醫學科的收治范圍。
2.下列病理狀態的患者應當轉出重症醫學科:
(1)急性器官或系統功能衰竭已基本糾正,需要其他專科進一步診斷治療;
(2)病情轉入慢性狀態;
(3)病人不能從繼續加強監護治療中獲益。
3.轉出原則:
(1)哪科轉入,轉回哪科,任何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轉入;
(2)轉出時,轉入科室以外專業的疾病為主要疾病的,根據病情及專業科室會診意見,及時轉入相應專業科室治療。
(3)急診收住的病人,病情轉入慢性狀態後,按專科專治的原則,轉入相應科室進行後續治療,重症醫學科發出會診邀請及轉入通知後,任何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
(二)心血管內科專業:
心功能不全(嚴重急性心衰進ICU治療);心律失常(嚴重心律失常進ICU治療);心臟瓣膜病(包括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的內科治療);冠心病;原發性高血壓病心肌病(包括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內膜炎;心包疾病的內科治療;心臟的介入檢查和治療。
(三)呼吸內科專業:
各種病原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傳染病除外);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肺栓塞;氣管、支氣管內異物;間質性肺疾病;結節病;胸腔積液;自發性氣胸;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各種病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肺損傷;系統性炎症性反應綜合征與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肺動脈高壓與肺源性心臟病;病因尚不明確的發熱、咯血、氣促、肺部結節、肺部佔位性病變等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塵肺、矽肺、石棉肺等。

2. 伽瑪刀手術在新農合報銷范圍內嗎,報銷比例是多少

做伽瑪刀農保可以報銷。

「新農合」,全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新農合是由我國農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新農合報銷范圍,大致包括門診補償、住院補償以及大病補償三部分。

新農合報銷程序:

參保者出院後,將經患者本人簽字或蓋章的住院發票、出院記錄、費用清單、轉診證明及本人身份證復印件或戶籍證明繳本鄉鎮合管所,經審核後集中統一送交市農保業務管理中心。

以下情況不列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

(一)非區內定點醫院門診醫療費用(特殊病種門診治療費用除外)、未按規定就醫、自購葯品所產生的費用;

(二)計劃生育措施所需的費用,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醫療費用;

(三)鑲牙、口腔正畸、驗光配鏡、助聽器、人工器官、美容治療、整容和矯形手術、康復性醫療(如氣功、按摩、推拿、理療、磁療等)以及各類陪客費、就診交通費、出診費、住院期間的其他雜費等費用;

(四)存在第三方責任的情況下,發生人身傷害產生的醫葯費依法由第三責任方承擔,如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等;

(五)因自殺、自殘、服毒、吸毒、打架斗毆等違法行為以及其家屬的故意行為造成傷害所產生的醫葯費;

(六)出國或在港、澳、台地區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

(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規定不予報銷的葯品和項目;

(八)區醫管會確定的其他不予報銷的費用。

3. 淋巴漏如何治療

醫源性淋巴漏多出現在術後3~4天,臨床表現為切口引流管內每日約有200~500ml淋巴液流出或拔除引流後的管口、切口有大量液體滲出,經久不愈。常見於頸部、腋窩、腹股溝區、膝關節內側等部位的手術之後,因為這些部位淋巴管極為豐富,是淋巴液主要流經部位,所以極易出現淋巴漏。如果處理不當,可導致患者血容量減少、電解質紊亂、淋巴細胞下降及低蛋白血症,嚴重者甚至死亡。近年來由於電刀的廣泛應用使淋巴漏的發生幾率逐漸升高。
1 治療方法
1.1 先給予有效抗生素防治感染 這樣既能消除局部的炎性水腫,又能降低遠心端淋巴液迴流至近心側的阻力,從而解除淋巴迴流障礙,有利於促進漏管口周圍的淋巴管網形成側支循環,促進淋巴漏的癒合。
切口較小的可用填塞法 填塞前必須待局部炎症消退,否則淋巴液流出不暢和局部水腫會使填塞效果欠佳,延長填塞時間。具體方法為向切口內塞入油紗條或碘伏紗條壓緊,4~6天後取出,使漏管充分受壓粘合。淋巴液經側支循環到達近心端淋巴管,即可使漏管閉合,而滲液減少後創腔亦會自行癒合。治療期間病人需卧床休息,患肢抬高,以促進局部靜脈迴流。
若創面較大,經局部壓迫治療無效,應盡早行二次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先打開原切口,了解淋巴漏形成的層次。再用干紗布擦乾創腔,仔細觀察,可看到淋巴漏口處有淋巴液流出,將其用絲線縫扎。然後用鎂藍自創口遠側皮下多處點狀注射,經3~5分鍾檢查有無鎂藍自創面處滲出,在有鎂藍滲出的地方用絲線逐一縫扎。一般經以上兩次處理可解決90%以上的漏口。最後在創口內放置負壓引流管,經負壓引流又可解決剩餘部分漏口。5~7天創口內無液體滲出後即可拔除引流管,淋巴漏即可治癒。
對頸部出現的淋巴漏,尤其是甲狀腺癌、喉癌行頸部淋巴結清掃後造成的胸導管漏,可用強力負壓吸引器治療〔2〕。由於強力負壓的作用會使周圍組織緊密貼合,約7~10天後漏管多可自愈。但需注意:在放置負壓引流管時要距頸內靜脈遠一些(要大於3cm),因為這樣有較多的組織在負壓的作用下易貼合在一起,有利於漏口的閉合。也可以用肩胛舌骨肌填塞後與周圍組織縫合,局部加壓包紮治療淋巴漏〔1〕。
1.3 進食高蛋白飲食,補充機體丟失的蛋白、水和電解質等。
2 預防措施 在進行各種手術時,要熟悉手術部位的解剖。對有大量淋巴管注入的區域及淋巴主幹,不宜用電刀電凝,宜採用鉗夾後絲線結扎,特別是遠心端。雖然這樣手術時間有所延長,但可避免淋巴漏的發生,從而也避免了醫療糾紛的發生,這對於醫院和術者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對已發現明顯隆起並有波動感但無紅腫熱痛的切口不要輕易將其打開,只需給予適當的加壓包紮,一般經15~20天即可形成新的淋巴管交通支,局部即可自愈。對於腋窩部的手術,術後局部要用棉花墊平壓實使之不留死腔。對頸部手術,尤其是甲狀腺癌根治術的頸部淋巴清掃時,要在頸橫動脈下緣之上處理頸靜脈角,處理頸內靜脈後方的淋巴、脂肪組織時要鉗夾並牢固結扎,切忌不要過低,因為頸橫動脈下方是胸導管的走行區域,操作不慎極易將其損傷,導致淋巴漏的發生。

4. 北京市醫療糾紛調解中心在那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富國街2號欣燕都酒店寫字樓1305室

北京衛回生法學會醫療糾紛調解答中心(原名北京衛生法研究會醫療糾紛調解中心,簡稱BMDIC),2000年8月經民政部門審批創建專業性、職業化的醫療糾紛調解中心。按照市政府《北京市實施醫療責任保險的意見》規定開展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

5. 做放化療前沒拔牙齒現有後遺症怎麼辦

放射性頜骨骨髓炎,放射前要把無法治癒的牙齒拔除。對仍能保留的齲齒、牙周病等病牙應先予治療。所以要看你放療前有沒有無法治癒的的牙,如果沒有,就不需拔。是不是醫療事故就看牙齒是放療前就有問題,還是放療後出的問題。如果是放療後牙齒壞了,引起放射性頜骨骨髓炎就是你自己沒做好術後的預防工作了,反之就應該是醫療事故了,這就要找有關部門鑒定了。
我想應該不是醫生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是術前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腫瘤科的實習生都應該知道的

6. 醫療糾紛案例論文2000字左右

也許能在(法學)這類的文獻上參考學習下,都是免費查閱的

閱讀全文

與放療醫療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