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珠海南水鎮勞動局投訴咨詢電話是多少
可以撥打12333投訴有關勞動糾紛的事項,12333是全國統一的勞動行政部門咨詢投訴電話,大多數地區是二十四小時人工服務。如需區縣勞動行政部門電話,需要撥打一一四進一步咨詢。
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所需要材料如下:
(1)投訴應當由投訴人向有管轄權的勞動行政部門遞交投訴文書。投訴文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①投訴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和聯系方式,被投訴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以及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情況;②勞動保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實和投訴請求事項,並應有投訴人的簽名或蓋章。
(2)投訴人證明材料。投訴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應提供原件核對);用人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或注冊登記資料(確實不能提供的,經說明後可不提交)。集體投訴推薦代表的還需要提交推薦人簽章的推薦委託文書。
(3)相關證據材料。提交必要證據材料以證明投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訴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所造成的,如證明勞動關系及與投訴請求有關的證據材料。
具體事宜可以直接咨詢勞動局,以勞動局的要求為准
Ⅱ 上海市消費者投訴電話是多少 最好是區域電話
直接撥打區號+12315就可以轉接到屬地主管部門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國4個直轄市之一,是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
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臨東中國海,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公里,共轄16個市轄區。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市16個區共有107個街道、106個鎮、2個鄉 。
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申。四、五世紀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
上海被GaWC發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體系排名評為「世界一線城市」。上海在科爾尼發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排名世界第19位,中國第3位。
在2019年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暨百強城市排行榜中,上海排名世界第48位,中國第4位。2019年10月31日,上海入選首批5G商用城市名單。
2019年,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1]。2019年12月15日,榮登年度中國城市品牌前10強。
Ⅲ 長葛市南席鎮移動網線投訴電話
您好,直接致電運營商的客服就可以,移動是10086接通轉接人工復位進投訴即可
Ⅳ 村委會換屆選舉投訴電話
我是金東區浬浦鎮任宅前村村民,本廟選舉我們村存在很多的貓膩,希望有部門嚴查。
金華金東區理浦鎮任宅前村村民。
Ⅳ 農村土地違法舉報電話是多少
建設部門復的全國統一投訴電制話為12319。
直接到當地鄉政府或者縣政府進行舉報,也可以在網上舉報。如果在農村違章建房,可以向建築部門投訴。如果涉及違法佔地,可以向國土部門投訴。國土部門全國統一投訴電話12336。目前,農村違規自建房舉報暫無獎勵,收到舉報的,經查證屬實,將處理違規建房。
(5)南鄉投訴號碼擴展閱讀:
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電話網上信息平台,受理國土資源違法行為的舉報,舉報時請遵守以下事項:
1、請您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請您對舉報內容的真實性、客觀性負責,嚴禁造謠、誹謗、攻擊他人。否則,您將承擔由此而引發的一切法律責任。
3、請勿發表與國土資源違法舉報無關的任何內容。
4、不屬於本平台受理范圍的,管理人員有權刪除並不再告知。
5、請您真實、准確地填寫聯系方式,以便盡快處理並與您聯系,我們將依法保護您的隱私權,保守您的聯系方式等信息秘密。
6、為了提高運行效率,請您不要重復提交相同的舉報事項,如需舉報其他問題,可以另行提交。
7、如在本平台舉報,即表明已閱讀並接受上述各項條款。
Ⅵ 中山市南頭鎮在實體店買的電動車不到三個月然後出現問題了有專業打投訴電話嗎
如果你購買的電動車不到三個月就出現問題了,你可以直接到實體店去,要求他進行維修。如果沒有處理得好的話,可以去消費者委員會投訴。
Ⅶ 我要舉報,請問環保局的電話
環保局的舉報電話是12369。
根據《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
第二條 公民版、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通過撥打環保舉報熱線電話,向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舉報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事項,請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處理的,適用本辦法。
環保舉報熱線應當使用「12369」特服電話號碼,各地名稱統一為「12369」環保舉報熱線。
承擔「12369」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的機構依法受理的舉報事項,稱舉報件。
(7)南鄉投訴號碼擴展閱讀
12369熱線的工作要求:
1、對屬於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職責范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舉報事項,應當予以受理。
2、對不屬於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處理的舉報事項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舉報人依法向有關機關提出。
3、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或者已經進入程序的,應當告知舉報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向有關機關和單位提出。
4、舉報事項已經受理,舉報人再次提出同一舉報事項的,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舉報人受理情況和辦理結果的查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