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保險合同糾紛定義

保險合同糾紛定義

發布時間:2021-08-01 16:08:11

⑴ 人壽保險合同糾紛和健康保險合同糾紛的區別

合同的標的不一樣,就是合同負責承包的內容不一樣,人壽保險承保的是生死,而健康保險承保的是疾病,住院等

⑵ 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第三十條 被保險人與保險人之間因本保險合同事宜發生爭議,爭議解決方式由雙方專從下列兩種方式屬中選擇一種: (一)因履行本保險合同發生的爭議,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提交雙方約定的仲裁委員會仲裁。 (二)因履行本保險合同發生的爭議,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⑶ 求助保險合同糾紛

一般是保抄險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規定: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收取保險費是保險人的基本權利,賠償或給付保險金是保險人的基本義務;與此相對應的,交付保險費是投保人的基本義務,請求賠償或給付保險金是被保險人的基本權利。保險理賠的流程:1、 如果發生保險事故,應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並將相關的資料由自己或委託他人送到保險公司。2、 保險公司理賠部接到材料後,會馬上立案。如遇重大事故或有疑問的事故,會派專人進行調查。3、 調查員根據要求,展開調查。4、 理賠員對材料進行審核,確定事故是否屬於保險責任范圍,計算出賠付金額。如有疑問仍可派人調查。作出核賠結論。5、 理賠員將審核意見和結論上報,專人簽批,簽批同意後結案。6、 通知領取賠款或其他書面通知。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

⑷ 保險合同糾紛

一般是保險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規定: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專險人約屬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收取保險費是保險人的基本權利,賠償或給付保險金是保險人的基本義務;與此相對應的,交付保險費是投保人的基本義務,請求賠償或給付保險金是被保險人的基本權利。保險理賠的流程:1、 如果發生保險事故,應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並將相關的資料由自己或委託他人送到保險公司。2、 保險公司理賠部接到材料後,會馬上立案。如遇重大事故或有疑問的事故,會派專人進行調查。3、 調查員根據要求,展開調查。4、 理賠員對材料進行審核,確定事故是否屬於保險責任范圍,計算出賠付金額。如有疑問仍可派人調查。作出核賠結論。5、 理賠員將審核意見和結論上報,專人簽批,簽批同意後結案。6、 通知領取賠款或其他書面通知。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

⑸ 保險合同糾紛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合同有了糾紛怎麼辦

保險合同是一種特殊的民商事合同,除具有一般合同的共性外,還有其特殊性。具體的特點是: (1)保險合同是雙務合同保險合同作為一種法律行為,一旦生效,便對雙方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各方當事人均負有自己的義務,並且必須依協議履行自己的義務。與此同時,一方當事人的義務,對另一方而言就是權利。例如:投保人有交付保險費的義務,與此相對應的是,保險人有收取保險費的權利。 (2)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謂要式是指合同的訂立要依法律規定的特定形式進行。訂立合同的方式多種多樣。在保險實務中,保險合同一般以書面形式訂立。其書面形式主要表現為保險單、其他保險憑證及當事人協商同意的書面協議。保險合同以書面形式訂立是國際慣例,它可以使各方當事人明確了解自己的權利、義務與責任,並作為解決糾紛的重要依據,易於保存。 (3)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即被保險人取得保險保障,必須支付相應的保險費。 (4)保險合同是誠實信用合同鑒於保險關系的特殊性,保險合同對於誠實信用程度的要求遠大於其他民事合同。可以說,保險合同的權利義務完全建立在誠實信用基礎上,因此,保險合同被稱為「最大誠信合同」。 (5)保險合同是保障性合同保險合同是保障性合同,即保險合同是在被保險人遭受保險事故時保險人提供經濟保障的合同。

⑹ 法院對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怎樣確定

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由被告住所地或保險標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轄,法律內依據如下:
《民容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十一條 因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可以由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可以由被保險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⑺ 保險的定義和三個要點

《保險基礎知識》(修訂版)(郭頌平、趙春梅編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年)一、風險概述(第一章)【考試目的】通過考核,檢驗考生對風險、可保風險及風險管理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了解和認識,測試其熟悉或掌握風險的定義、分類和構成因素、可保風險的定義和要件以及風險管理的概念、程序、目標和方法等內容的程度,以提高其對風險的識別能力和風險管理理論水平。【考試內容】掌握:1、風險的含義和分類2、可保風險的定義和要件3、風險管理的概念熟悉:1、風險的構成要素和特徵2、風險管理的程序3、風險管理的目標和方法了解:1、各種風險的內涵2、風險單位及其劃分二、保險概述(第二章)【考試目的】通過考核,檢驗考生對保險的基本概念、保險業發展歷程的了解和認識,測試其熟悉或掌握保險的定義、要素、特徵、功能以及保險法的程度,以提高其保險基礎理論水平。【考試內容】掌握:1、保險的定義和特徵2、保險的要素3、保險法的主要內容和體系結構4、保險的功能熟悉:1、保險與相似制度的比較2、保險的分類了解:1、有關保險的基本概念2、保險的起源與發展三、保險合同(第三章)【考試目的】通過考核,檢驗考生對保險合同的含義、特徵等基本理論的了解和認識,測試其熟悉或掌握保險合同的概念,保險合同的要素以及保險合同的訂立、變更和終止的程度,以提高其運用法律手段解決保險業務問題的能力。【考試內容】掌握:1、保險合同的含義和特徵2、保險合同的要素熟悉:1、保險合同的種類2、保險合同的訂立3、保險合同的形式4、保險合同的生效、有效與無效5、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了解:1、保險合同的解釋2、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四、保險的基本原則(第四章)【考試目的】通過考核,檢驗考生對保險的基本原則的了解和認識,測試其熟悉或掌握保險利益原則、最大誠信原則、近因原則、損失補償原則的程度,以提高其運用保險基本原則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考試內容】掌握:1、保險利益的含義和確立條件2、保險利益原則的應用3、最大誠信原則含義4、違反最大誠信原則的法律後果5、損失補償原則的含義及意義6、代位求償原則的含義與意義7、重復保險的含義及要件熟悉:1、保險利益原則的含義2、最大誠信原則的內容3、損失補償原則實施的限制4、分攤原則的含義及意義5、近因原則的應用了解:1、堅持保險利益原則的意義2、堅持最大誠信原則的原因3、重復保險情況下的分攤方法及保險賠償計算方式4、代位求償原則的內容五、保險主要產品概況(第五章--第十一章)【考試目的】通過考核,檢驗考生對財產保險主要產品的保險標的、險別、保險責任的了解和認識,測試其熟悉或掌握與承保/理賠相關的基本業務知識的程度,以提高其運用承保/理賠基本理論與實務技能的能力。【考試內容】掌握:1、企財險/家財險的概念2、機動車輛保險的概念3、工程保險的概念4、責任保險的概念5、貨運保險的概念6、意外健康保險概念熟悉:1、船舶保險的概念2、再保險概念了解:1、農業保險概念2、能源及航空航天保險概念六、承保理賠基本原理(第十三章)【考試目的】通過考核,檢驗考生對保險實務流程、承保/理賠基本原則與工作要求等基本理論的了解和認識,測試其熟悉或掌握承保/理賠基本操作技能、各保險產品的承保/理賠要點的程度,以提高其運用承保/理賠基本理論與實務技能,從事並勝任助理級/中級核保/核賠師工作的業務能力。【考試內容】掌握:1、承保概念與基本要求2、理賠含義及原則熟悉:1、承保工作的一般流程2、理賠工作的一般流程了解:1、保險實務的主要環節2、續保七、保險經營(第十二章)【考試目的】通過考核,檢驗考生對保險經營、保險經營效益等基本理論的了解和認識,測試其熟悉或掌握保險經營的原則、特徵以及保險營銷的策略,客戶關系管理等技能的程度,以提高其運用管理知識分析和處理保險業務問題的能力。【考試內容】掌握:1、保險經營的原則2、保險經營效益的概念熟悉:1、保險經營的特徵2、保險營銷的主要策略3、客戶關系管理的內容4、保險費率、保險費概念了解:1、非壽險精算的主要內容2、保險資金的來源與構成八、保險監管(第十四章)【考試目的】通過考核,檢驗考生對保險業法、保險監管等基本理論的了解和認識,測試其熟悉或掌握保險監管的方式和主要內容以及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經營范圍監管的程度,以提高其運用法律知識守法合規地處理保險業務的能力。【考試內容】掌握:1、保險監管的方式2、保險監管的主要內容熟悉:1、償付能力監管內容2、經營范圍監管內容了解:1、保險監管的概念2、保險行業的自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⑻ 保險合同的條款解釋原則有哪些

1、文義解釋原則

文義解釋原則即按照保險合同條款通常的文字含義並結合上下文解釋的原則。如果同一詞語出現在不同地方,前後解釋應一致,專門術語應按本行業的通用含義解釋。

2、意圖解釋原則

意圖解釋原則是指必須尊重雙方當事人在訂約時的真實意圖進行解釋的原則。這一原則一般只能適用於文義不清,條款用詞不準確、混亂模糊的情形,解釋時要根據保險合同的文字、訂約時的背景、客觀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推定。

3、有利於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原則

按照國際慣例,對於單方面起草的合同進行解釋時,應解釋遵循有利於非起草人的解釋原則。由於保險合同條款大多是由保險人擬定的,當保險條款出現含糊不清的意思時,應做有利於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但這種解釋應有一定的規則,不能隨意濫用。

此外,採用保險協議書形式訂立保險合同時,由保險人與投保人共同擬定的保險條款,如果因含義不清而發生爭議,並非保險人一方的過錯,其不利的後果不能僅由保險人一方承擔。如果一律作對於被保險人有利的解釋,顯然是不公平的。

4、批註優於正文,後批優於先批的解釋原則

保險合同是標准化文本,條款統一,但在具體實踐中,合同雙方當事人往往會就各種條件變化進一步磋商,對此大多採用批註、附加條款、加貼批單等形式對原合同條款進行修正。

當修改與原合同條款相矛盾時,採用批註優於正文、後批優於先批、書寫優於列印、加貼批註優於正文批註的解釋原則。

5、補充解釋原則

補充解釋原則是指當保險合同條款約定內容有遺漏或不完整時,藉助商業習慣、國際慣例、公平原則等對保險合同的內容進行務實、合理的補充解釋,以便合同的繼續執行。

(8)保險合同糾紛定義擴展閱讀:

保險合同解除可以分為約定解除、協商解除、法定解除和裁決解除。

(1)約定解除。約定解除是指合同當事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約定,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某種情形出現時,合同一方當事人可行使解除權,使合同的效力消滅。

(2)協商解除。協商解除是指在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某種在保險合同訂立時未曾預料的情形出現,導致合同雙方當事人無法履行各自的責任或合同履行的意義已喪失,於是通過友好協商,解除保險合同。

(3)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在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法律規定的解除情形出現時,合同一方當事人或者雙方當事人都有權解除保險合同,終止合同效力。

(4)裁決解除。裁決解除是指產生解除保險合同糾紛,糾紛當事人根據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提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裁決解除保險合同。

對於投保人來說,除《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另有規定或者保險合同另有約定外,保險合同成立後,投保人有權隨時解除保險合同。

但保險人不得解除保險合同,除非發現投保方有違法或違約行為。但是對於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和運輸工具航程保險合同,保險責任開始後,合同當事人都不得解除保險合同。

⑼ 商業保險合同糾紛

萬能型保險和疾病無關,只有身故和意外交通身故兩個保障,主要是理財性質。和大病險不同。你的問題涉及不到賠償。除非你附加重疾險,只要核保通過,就沒問題

閱讀全文

與保險合同糾紛定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