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訴求人和投訴人,一樣嗎
大地蜥龍怒吼不已
『貳』 投訴與反映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投訴是指消費者購物或接受服務,與企業發生爭議後,通過電話、書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自己權益遭受侵害的事實,請求協助解決爭議的行為。這里的「爭議」實質上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一種民事權益爭議。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違法行為。舉報既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
2、提出者不同:投訴人是認為自身權益遭受侵害的消費者;而舉報人是發現違法行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這種違法行為未必對其自身權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處理依據不同:投訴的處理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等;舉報的處理依據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
4、處理方式不同:投訴的處理方式是「調解」。工商部門在收到投訴後,審核該投訴是否符合受理規定。對於符合規定的投訴,予以受理;對於不符合規定的投訴,不予受理。對於受理的消費爭議投訴,工商部門採用調解方式來處理。調解過程中,在工商部門指導下,企業與顧客平等協商,就修理、更換、退貨、賠償等事項進行充分溝通,根據雙方意願,積極促進雙方達成共識,並就共識內容製作調解書;如果無法達成一致,工商部門將終止調解,並建議顧客與企業通過《消法》第39條規定的其他途徑尋求救助。舉報的處理方式是「查處」。工商機關在收到舉報材料後,根據核查結果決定是否立案。對於經核查認為不存在違法行為的,不予立案;對於經核查認為具備立案條件的,立案處理。通過法定調查程序,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最終做出給予行政處罰、不予處罰、移送、銷案等處理結果。
5、投訴可以撤回,具備不能「撤回」:投訴可以撤回。消費者投訴後可以隨時撤回投訴,如對企業就修理、更換、退貨、賠償等事項提出的解決方案表示棉衣,或與企業自行和解。投訴撤回後工商部門將終止調解工作。舉報不能「撤回」。舉報人舉報後又提出「撤回」舉報的,及時企業已經與顧客達成和解,工商部門仍會對舉報人所反映的案件線索進行調查核實,對於查實的違法行為依法予以處理。
6、查處結果的強制執行力不同:投訴處理中,最終是否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取決於企業和顧客的意願,且調節結果不具有強制執行力。舉報處理中,查處工作則具有強制力,是工商部門作為市場監管者,履行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法定職責,查處結果具有強制執行力。
『叄』 投訴和訴求的區別
投訴是指遇到不公平的對待向有關部門反應。訴求是指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的請求 。
『肆』 物業投訴與訴求的區別
《現代漢語詞典》附:新詞新義
訴求
1,陳訴和請求:他耐心地傾聽老人的~
2,追求;要求回:廉政成為答廣大群眾對領導幹部的一致~
訴求是制定某種道德、動機、認同,或是說服受眾應該去做某件事的理由
投訴是指:權益被侵害者本人對涉案組織侵犯其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事實,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主張自身權利。投訴人,即為權益被侵害者本人
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後,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
訴求是請求、要求某人做某事
投訴是某人針對某人的權益爭議,找第三方來解決
『伍』 申訴和投訴有什麼區別
1、申訴,是抄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對某一問題的處理結果不正確,而向國家的有關機關申述理由,請求重新處理的行為;2、投訴是指:權益被侵害者本人對涉案組織侵犯其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事實,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主張自身權利。投訴人,即為權益被侵害者本人。通俗的說:申訴是已經進行了投訴/舉報,但是結果對於自己並不正確,再次尋求重新處理;投訴是發現了某個問題,向某些部門告知情況,維護自己的權益。
『陸』 告狀與投訴的區別告狀與投訴的區別
告狀就是起訴。起訴就是針對觸犯法律的行為,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申請,專通過訴訟方式以獲得合屬法保障權益。
投訴就是向上一級管理部門訴說反饋,是一種行業訴求,是一種為達到合理的滿意度的訴求,這種訴求不涉及法律。比如,到某一部門辦理業務或事務,出現故意刁難、扯皮推諉、置之不理等不良行為,就可以向他的上級管理部門投訴,以期得到合理解決,而行使的一種個人正當行為。
籠統地
說就是起訴涉及的是法律,投訴是一種訴說、反映,不涉及法律。
『柒』 信訪和投訴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
信訪:政府針對群眾反應問題設立的專門機構,群眾反映問題專後信訪辦把問題轉屬到相關職能部門去解決。
投訴:直接到事件的行政主管部門反映問題,尋求幫助。一般情況是上級部門設立信訪辦,解決下面反饋上來的問題。
2、針對問題不同:
信訪:主要是解決依法行政方面的問題。
投訴:主要解決民法涉及的問題,如消費等。
3、含義不同
信訪:公民個人或群體以書信、電子郵件、走訪、電話、傳真 等多種參與形式與國家的政黨、政府、社團、人大、司法、政協、社區、企事業單位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或人員接觸,以反映情況,表達自身意見,吁請解決問題。
投訴是指:權益被侵害者本人對涉案組織侵犯其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事實,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主張自身權利。投訴人,即為權益被侵害者本人。
4、法律依據不同:
信訪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投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5、投訴渠道不同:
信訪渠道:信訪工作機構(信訪局、辦)、電子信箱、投訴電話等。舉報渠道:政法部門,紀檢部門,政府相應職能部門等。
投訴渠道:消費者投訴可以採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
『捌』 抱怨與投訴的區別
抱怨者「愚」,投訴者「智」。
抱怨者「懦」,投訴者「勇」。
抱怨者「人棄之」,投訴者「人助之」。
抱怨者「有因無果」,投訴者「有因有果」。
Do you understand?
『玖』 反饋跟投訴是一樣的意思嗎
不是
反饋是有機構來或個人(自一般指某負責人或領到)下發或問詢,然後得到的回答和回應。
投訴是不滿直接發起的訴求。
舉例說明:去某個營業廳辦理業務,趕上某個領到來檢查或視察,問你對服務感覺如何,是否滿意。你的回答就是一種 反饋
去辦事對服務不滿意,直接找對方領到或負責部門反應,這就是 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