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人當庭賠禮道歉受害人不接受

侵權人當庭賠禮道歉受害人不接受

發布時間:2021-08-01 00:44:00

❶ 賠禮道歉可以作為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嗎

您好!如果侵權的情節不嚴重,賠禮道歉可以作為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之一。如果侵權情節嚴重或者給對方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除了賠禮道歉之外,還需要承擔包括(但不僅限於)賠償損失的民事賠償責任。謝謝閱讀!

❷ 侵權責任糾紛案件可否要求賠禮道歉

可以的,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中有一項就是賠禮道歉,但人民法院是否支持要看具體的案情是否必要和可行。

❸ 侵犯名譽權有權利要求他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並索要精神損失費嗎

你好,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首先你要確認對方客觀上存在損害事實並且為第三人所知悉;其次,在後果上,對方的行為對你的名譽須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是否符合賠償條件建議咨詢專業律師。

因此,如果你的名譽權受到了侵犯,你可以要求對方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在能夠證明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下,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❹ 對派出所讓賠禮道歉當事人不執行咋辦

派出所無權要求當事人賠禮道歉,也就取得諒解可以從輕處罰,大概不賠禮道歉就不從輕處罰,可以法院起訴要求賠禮道歉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十九條 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

(一)情節特別輕微的;

(二)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後果,並取得被侵害人諒解的;

(三)出於他人脅迫或者誘騙的;

(四)主動投案,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為的;

(五)有立功表現的。

侵權責任法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名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61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01年2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6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二○○一年三月八日

法釋〔2001〕7號

為在審理民事侵權案件中正確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經驗,對有關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 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條 自然人死亡後,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醜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第四條 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條 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後又基於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條 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後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為原告;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列其他近親屬為原告。

第八條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九條 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十一條 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後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二條 在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有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❻ 被人詆毀,侵害人賠禮道歉後還可以要求對方賠

被人詆毀,侵害人賠禮道歉後還可以要求對方賠償精神損失。

❼ 人身侵權能要求賠禮道歉嗎

問:您們好。我是一名學法律的學生,前幾天我朋友因與人打架,對方在派出所的調解下提出我朋友要賠償對方醫療費、誤工收入和對方車輛受損維修費,並要求他向對方賠禮道歉 。但事實上我朋友也因此事受傷,雙方應當都有錯,故最後調解不成,約定幾天後再調解,我想問: 回答:張萌 在向法院提起訴訟後的民事訴訟中,由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和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所以如果一方當事人主張對方侵犯自己的人身權利並造成損害的話,應當舉證證明侵權事實以及損害程序等等,否則法院不會支持其主張。所以如果對方主張要求你朋友賠償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的,對方應當舉證證明,包括證明賠償數額的多少。在庭審中,對方應當當庭舉出證明,並由雙方對證據進行質證,最後由法院根據質證情況認定證據的效力,最後作出判決。如果對方的證據有虛假的,經過質證後法院將會將這樣的證據予以排除。 賠償標准你可以參考以上的規定。 在民法通則上對傷害案件沒有規定承擔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第四十七條: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當事人在證據交換過程中認可並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後,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3條:受害人的誤工日期,應當按其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並參照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或者法醫鑒定等認定。賠償費用的標准,可以按照受害人的工資標准或者實際收入的數額計算。 受害人是承包經營戶或者個體工商戶的,其誤工費的計算標准,可以參照受害人一定期限內的平均收入酌定。如果受害人承包經營的種植、養殖業季節性很強,不及時經營會造成更大損失的,除受害人應當採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外,還可以裁定侵害人採取措施以防止擴大損失。 第144條:醫葯治療費的賠償,一般應以所在地治療醫院的診斷證明和醫葯費、住院費的單據為憑。應經醫務部門批准而未獲批准擅自另找醫院治療的費用,一般不予賠償;擅自購買與損害無關的葯品或者治療其他疾病的,其費用則不予賠償。 第145條:經醫院批准專事護理的人,其誤工補助費可以按收入的實際損失計算。應得獎金一般可以計算在應賠償的數額內。本人沒有工資收入的,其補償標准應以當地的一般臨時工的工資標准為限。

❽ 賠禮道歉的法律界定

中國 《民法通則》第134條將賠禮道歉規定為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之一;第120條第一款還限定了其適用范圍,即「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侵權責任法》第15條第7項亦延續了該項規定,將賠禮道歉規定為侵權責任承擔方式之一種。

閱讀全文

與侵權人當庭賠禮道歉受害人不接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