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院不受理檢察院提交的案件怎麼處理
首先可以肯定,如果確有其事,法院的做法是違法的。檢察機關向人民法院移送案件,應當「證據確實充分」,至於是否「證據確實充分」,檢察院和法院的認識可能不盡相同。「法院說證據不足,無法立案,不予受理。」沒有法律依據。如果經審理證據不足,法院可以依法作出無罪判決。
Ⅱ 案子已經到檢察院了,檢察院已經受理了,那麼這個案子多長時間才可以宣判
根據你說的情況 你對象現在只是涉嫌尋釁滋事 到檢察院是還在審查起訴階段 關押四個月是指從拘留到現在的羈押期 可能存在如下情況:
1、拘留 a、一般是3天 特殊情況下經批准可以延長四天 即總共7天 但是「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
b、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提起批准逮捕的期限是7天
所以 一般情況下,拘留的期限最長為14日。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長為37日。
2、逮捕後的偵查期限
a、刑訴法第一百二十四條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b、第一百二十六條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c、第一百二十七條 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
也就是說偵查期限是2至6個月
3、檢察院審查起訴期限
a、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b、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綜上 審查起訴階段的期限是1至3.5個月
4、法院的審理期限
刑訴法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一般情況下應當在1個月內做出宣判 改變管轄和檢察院補充偵查的經批准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所以 審判期限 是1至2個月
5、你家和受害人達成諒解協議的話 檢察院會作為認罪態度良好的證據 建議法院從輕
6、尋釁滋事罪一般是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情節嚴重才會在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綜上所述 案子還在檢察院 要等檢察院退回補充偵查完畢移送法院起訴後 法院在審判期限內宣判 因為現在馬上要過年了 估計檢察院要等過了年才會移送法院 或者即使移送法院 法院年終案子多 估計也要到過完年才會審理 宣判
根據你的簡單描述 你對象的情節不是很嚴重 積極賠償也取得了被害人的諒解 認罪態度好 所以法院肯定會從輕 個人認為有可能判處緩刑 即使拘役 管制的話 一般也不會太長而且還會折抵之前的羈押期限
Ⅲ 檢察院受理是立案嗎
案子從派出所移交檢察院,是指偵查終結,查明犯罪事實,證據充分,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刑事訴訟法》一百六十二條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同時將案件移送情況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
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3)合同糾紛檢察院受理嗎擴展閱讀
立案的條件:
(一)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
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後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
因此,此時的證據並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二)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通過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犯罪己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對追訴時效作了明確的規定,在立案過程中理應遵守執行。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特赦是國家對某些犯罪或者特定的犯罪人免除刑罰的一部或全部的措施。已經赦免得罪行,不應立案追究。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屬於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依法享有決定是否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自主權。
(5)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刑事責任的承擔者已不存在,再追究死者的刑事責任已沒有意義,故不予立案。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
以上情形只要屬於其中之一者,就應當決定不立案。已經立案追究的,在偵查階段應撤銷案件;在起訴階段應不起訴;在審判階段應終止案件或者宣告無罪;在執行階段應按審判監督程序依法重新審理。
Ⅳ 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經濟合同糾紛案中有涉嫌刑事不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院可否向檢察
重要法律依抄據:最高人民法院關襲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1998〕7號第十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發現與本案有牽連,但與本案不是同一法律關系的經濟犯罪嫌疑線索、材料,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經濟糾紛案件繼續審理。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作為經濟糾紛受理的案件,經審理認為不屬經濟糾紛案件而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已立案審理的經濟糾紛案件,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認為有經濟犯罪嫌疑,並說明理由附有關材料函告受理該案的人民法院的,有關人民法院應當認真審查。經過審查,認為確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並書面通知當事人,退還案件受理費;如認為確屬經濟糾紛案件的,應當依法繼續審理,並將結果函告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
Ⅳ 請問,檢察院能不能受理.
這個案件應該由公安機關經濟案件偵查大隊立案查處,如果公安機關不予立案,你可以到檢察院申訴,請求檢察院進行立案監督。
Ⅵ 請問檢察院都直接受理什麼樣的案件啊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現將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的案件的范圍規定
如下:
一、刑法分則第八章規定的貪污賄賂犯罪及其他章中明確規定依照第八章相關條文定罪
處罰的犯罪案件:
1、貪污案(第382條,第183條第2款,第271條第2款,第394條);
2、挪用公款案(第384條,第185條第2款,第272條第2款);
3、受賄案(第385條,第388條,第163條第3款,第184條第2款);
4、單位受賄案(第387條);
5、行賄案(第389條);
6、對單位行賄案(第391條);
7、介紹賄賂案(第392條);
8、單位行賄案(第393條);
9、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第395條第1款);
10、隱瞞境外存款案(第395條第2款);
11、私分國有資產案(第396條第1款);
12、私分罰沒財物案(第396條第2款)。
二、刑法分則第九章規定的瀆職犯罪案件:
1、濫用職權案(第397條第1款);
2、玩忽職守案(第397條第1款);
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案(第397條第2款);
4、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案(第398條);
5、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案(第398條);
6、枉法追訴、裁判案(第399條第1款);
7、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第399條第2款);
8、私放在押人員案(第400條第1款);
9、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案(第400條第2款);
10、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第401條);
11、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第402條);
12、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案(第403條);
13、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案(第404條);
14、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案(第405條第1款);
15、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案(第405條第2款);
16、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案(第406條);
17、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案(第407條);
18、環境監管失職案(第408條);
19、傳染病防治失職案(第409條);
20、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土地案(第410條);
21、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案(第410條);
22、放縱走私案(第411條);
23、商檢徇私舞弊案(第412條第1款);
24、商檢失職案(第412條第2款);
25、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案(第413條第1款);
26、動植物檢疫失職案(第413條第2款);
27、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案(第414條);
28、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案(第415條);
29、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案(第415條);
30、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案(第416條第1款);
31、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案(第416條第2款);
32、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案(第417條);
33、招收公務員、學生徇私舞弊案(第418條);
34、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案(第419條)。
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下列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
1、非法拘禁案(第238條);
2、非法搜查案(第245條);
3、刑訊逼供案(第247條);
4、暴力取證案(第247條);
5、虐待被監管人案(第248條);
6、報復陷害案(第254條);
7、破壞選舉案(第256條)。
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
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Ⅶ 檢察院受理什麼樣的案件求答案
對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根據這一規定,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范圍是:(1)刑法分則第八章規定的貪污賄賂犯罪及其他章中明確規定依照第八章相關條文定罪處罰的犯罪案件。包括:貪污案、挪用公款案、受賄案、單位受賄案、行賄案、對單位行賄案、介紹賄賂案、單位行賄案、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隱瞞境外存款案、私分國有資產案、私分罰沒財物案。(2)刑法分則第九章規定的瀆職犯罪案件。包括:濫用職權案,玩忽職守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案,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案,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案,枉法追訴、裁判案,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私放在押人員案,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案,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案,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案,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案,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案,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案,環境監管失職案,傳染病防治失職案,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土地案,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案,放縱走私案,商檢徇私舞弊案,商檢失職案,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案,動植物檢疫失職案,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案,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案,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案,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案,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案,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案,招收公務員、學生徇私舞弊案,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案。(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包括:非法拘禁案、非法搜查案、刑訊逼供案、暴力取證案、虐待被監管人案、報復陷害案、破壞選舉案。(4)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規定,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實行分級立案偵查的制度。最高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全國性的重大犯罪案件;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犯罪案件;分、州、市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本轄區的重大犯罪案件;基層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本轄區的犯罪案件。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案件,由犯罪嫌疑人工作單位所在地的人民檢察院管轄。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要案線索備案、初查的規定,地、州、市級人民檢察院負責縣處級幹部犯罪線索的初查;省級人民檢察院負責廳局級幹部犯罪線索的初查;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省部級幹部犯罪線索的初查。根據需要,上級人民檢察院可對下級人民檢察院負責初查的要案線索直接初查或派員參與初查,也可將本院負責初查的要案線索交下級人民檢察院初查。這里的要案線索是指依法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和立案偵查的縣處級以上幹部涉嫌貪污賄賂、瀆職等職務犯罪的案件線索。初查是指人民檢察院在立案前對要案線索材料進行審查的司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