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互聯網上把書給別人看侵權,圖書館就不侵權,平時借給別人看就不侵權
互聯網上的書是電子書,它的本質是數字信息,看它的「別人」在時間上版、空間上、數量上都是不權特定的,理論上一本書可以無限復制;而圖書館的書(不含電子書)一般都是合法取得的,而且在讀者的數量、使用的時間和空間上都是相對固定的,圖書本身能被圖書館收藏也是一種榮耀,即使侵權一般人也不會計較的。
❷ 互聯網上的著作權維權主要在哪些方面
互聯網上的著作權維權主要在哪些方面,著作權的類型比較多,電影、電視、音樂、文字作品、美術作品、設計圖等等都受著作權法保護,侵權方式也很多,線上的、線下的、復制的、冒名剽竊的、同人作品涉及修改權的,那麼互聯網上的著作權維權主要在哪些方面?互聯網上的SEO互聯網上的著作權維權主要在哪些方面?一、法律落後於技術人類花了幾百年時間建立了著作權產業的商業模式,簡而言之就是靠復制內容收費。但由於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出現後,復制和傳播變得無比簡單,以往該商業模式藉助於復制、發行的壁壘銷售復製件進行收費,但互聯網的出現使壁壘成為了被繞過的馬其諾防線,此時,對這種模式進行保護的著作權法也面臨更新的問題。二、查明侵權者的身份難既然要維權,就得藉助法律,但這時就會發現,很多時候,你無法查出侵權者的身份。互聯網天生就是匿名的,所以網上注冊一個用戶就能發言,小用戶人微言輕也就算了,微博、微信上的一些大號,粉絲或訂閱者上百萬,但背後誰在運營,大多數人不知道。三、侵權賠償低著作權侵權訴訟的賠償低不是新聞,偶爾看到賠償高的案件才是新聞。目前司法系統的對知識產權保護有一個口號:與國情相適應。國情是什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一部熱播的電影被盜播才判賠兩萬,文字作品的侵權案按稿費的標准賠償,但稿費的標准還是上世紀制定的,相當的低。四、避風港規則被濫用避風港規則指的是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在合理時間內刪除其平台上的侵權內容,可以免責的規則。
❸ 互聯網上公開圖書是否違法或侵權
根據《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將圖書中的內容在互聯網上公開,不做商業用途也必須給著作權人報酬。
除非符合第六條之規定,規定如下:
1.為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向公眾提供的作品中適當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2.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公眾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的再現或者引用已發表的作品
3.為學校課堂或者科學研究,向少數教學、科研人員提供少量已經發表的作品
4.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向公眾提供已發表的作品
5.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字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向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提供的
6.不以營利為目的,以盲人能夠感知的獨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經發表的文學作品
7.向公眾提供已經在互聯網上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問題的事實性文章
8.向公眾提供在公眾集會上的講話
根據本條例第二條的規定:
權利人享有信息網路傳播權受著作權法及本條例保護。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將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象製品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應當取得權利人的許可,並支付報酬。
根據以上規定,現在在網上流行的各種文學作品,圖書內容,大多數都構成了侵犯了權利人的網路傳播權。
文字作品應該也算是他人作品的一種吧。
文字作品也構成侵權。
當然這些作品是否還受著作權保護另說。
❹ 網路著作權侵權案件的三種情況
網路著作權侵權案件的三種情況,網路服務提供者是互聯網環境下信息傳播中專介服務的提供者,網屬絡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時常發生,目前我國也正在加強網路著作權的司法保護,那麼我國網路著作權侵權案件的三種情況是什麼呢?網路著作權侵權案件的三種情況網路著作權侵權案件的三種情況如下:第一種,以紙質媒體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對網路的侵權,即將網上作品擅自下載並發表在傳統媒體上。第二種,網路對網路的侵權,即發表在一個網站上的作品被另一個網站擅自使用。網路對網路的侵權行為更多地表現為對其他網站的信息資源著作權的侵犯,特別是有些商業站點,缺乏信息資源,未經授權大量摘抄新聞媒體的網路版信息,已引起許多網上媒體的關注;第三種,網路對傳統媒體的侵權,即未經作者許可,擅自將傳統媒體上發表的作品在網站上傳播而引發的糾紛。網路著作權侵權案件的三種情況大致為以上內容,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❺ 出版圖書侵權,出版社需要承擔責任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專題的解釋〉》第二十條第三屬款的規定,「出版者盡了合理注意義務,著作權人也無證據證明出版者應當知道其出版涉及侵權的,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出版者承擔停止侵權、返還其侵權所得利潤的民事責任。」 因此,在出版社相關侵權判決中,出版社一般都只承擔停止侵權或者返還所得利潤的責任。
❻ 互聯網的專利侵權案例有哪些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4月15日發布2014年度北京市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QQ商標爭議行政案、蘋果APP著作權侵權案、獵豹瀏覽器不正當競爭案、馬愛儂仿冒不正當競爭案等數起涉互聯網案件入選。
案例一 通信控制系統發明專利權無效行政案
【案情】
交互數字技術公司是名稱為「用於碼分多址(CDMA)通信系統的自動功率控制系統」的發明專利權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通訊)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下稱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維持該專利權有效。中興通訊不服,提起行政訴訟。
法院經審理後作出判決:撤銷無效決定,判令專利復審委員會重新作出無效決定。
【點評】
專利侵權的判定方法可以用於判斷訴爭的技術方案是否具備新穎性。這種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如果現有技術落入訴爭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則訴爭技術方案不具備新穎性。在此基礎上,為了判斷新穎性而對比訴爭技術方案和作為現有技術的技術方案時,可以委託專利巴巴等專業代理機構進行正向比較,而不是進行反向比較。所謂正向比較,是分析作為現有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否具備訴爭技術方案的全部技術特徵。所謂反向比較,是分析訴爭技術方案是否具有現有技術方案的全部技術特徵,如果訴爭技術方案不具有現有技術的技術方案的全部技術特徵,或者說現有技術方案比訴爭專利的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徵更多,則認為多出來的技術特徵構成二者的區別技術特徵,因而認定訴爭專利的技術方案具備新穎性。反向比較是錯誤的新穎性判斷方法,應當予以否定。近年來,通信領域的專利糾紛頻發,本案的審結對於通信領域的專利權保護與專利權有效性認定具有重要示範意義。特別是該案對專利新穎性判斷方法進行了探索和明確,有利於專利授權確權案件裁判標準的統一。
案例二 「固定框架」專利權侵權案
【案情】
哈廷電子有限公司及兩合公司(下稱哈廷公司)是名稱為「固定框架」的發明專利權人。哈廷公司通過北京希格諾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希格諾公司)購買了由浙江永貴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貴公司)製造、銷售的電連接器產品,哈廷公司認為該產品侵犯其發明專利權,應當依法承擔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約1500萬元。
法院經審理後作出判決:希格諾公司和永貴公司立即停止侵權,永貴公司賠償哈廷公司經濟損失70萬元、合理支出15.97萬元。
【點評】
技術特徵如何劃分是專利權利要求解釋中的重要環節,但是,如何科學合理地劃分出技術特徵以及主題名稱是否屬於技術特徵,是否對權利要求具有限定作用,在理論及實務界一直存在爭議。該案首先對技術特徵的劃分標准進行了有益嘗試,從專利巴巴等代理機構代理人的角度,將專利技術特徵的劃分與實現發明整體技術效果的各個技術環節相聯系。此外,該案還准確界定了主題名稱的限定作用,認定主題名稱本身並不屬於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徵。在確定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時,權利要求中記載的主題名稱應當予以考慮,但實際的限定作用應當取決於該主題名稱對權利要求所要保護的技術方案本身產生了何種影響。該案裁決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其在權利要求的解釋規則、保護范圍的確定以及賠償數額的計算等方面都做出積極探索,既科學合理地界定了保護范圍,制裁了被控侵權人的侵權行為,同時也注意權衡權利人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平衡,支持了權利人的合理訴求,取得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案例三 「QQ」商標爭議行政案
【案情】
「QQ」商標(下稱爭議商標)由騰訊公司於2005年5月19日提出申請,核准注冊日為2008年3月7日,核定使用在機車、汽車等商品上。2009年11月26日,奇瑞公司在法定期限內針對爭議商標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下稱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了撤銷申請。2013年2月17日,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裁定:爭議商標予以撤銷。騰訊公司不服該裁定,提起行政訴訟。
法院經審理後判決:維持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被訴裁定。
【點評】
根據2001年施行的我國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商標所有人通過宣傳、使用,投入了人力、物力,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逐漸在商標上積累了商譽,這些都是商標所有人的無形財產,雖然不像注冊商標那樣可以獲得專有性的權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如果申請人明知或者應知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未注冊商標而搶先在不相同、不相類似的商品或服務上進行注冊,即可認定其採用了不正當手段。在先商標的使用人能夠提供證據證明其在先商標有一定的持續使用時間、區域、銷售量或者廣告宣傳等的,可以認定其有一定影響。
案例四 「稻香村」商標異議復審行政案
【案情】
1997年5月21日,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團經核准注冊了「稻香村」商標(第30類),後注冊人變更為北京稻香村公司。
2006年7月18日,蘇州稻香村公司提出「稻香村及圖」商標(下稱被異議商標)的注冊申請,指定使用商品在第30類。
被異議商標初步審定公告後,北京稻香村公司提出異議申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裁定被異議商標准予注冊。北京稻香村公司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商評委裁定被異議商標不予注冊。蘇州稻香村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訴訟。
法院經審理後作出判決:維持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被訴裁定。
【點評】
此案是對兩個具有歷史淵源的老字型大小如何通過商標近似的判斷來區分各自的市場的一個典型案例。蘇州稻香村公司在本案申請注冊的「稻香村」商標與其受讓的在先商標,在表現形式上不同,反而與北京稻香村公司的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稻香村」商標非常接近,從而會導致消費者的混淆誤認,打破了能夠區分的市場實際和已經形成的穩定市場秩序,將導致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的混淆誤認,故不應准予注冊。通過本案的審理,法院確立了對於歷史悠久的老字型大小之間應當維護已經穩定的市場秩序,不得侵入對方商標權保護領域的基本規則。
案例五 嵌入式軟體著作權侵權案
【案情】
微軟公司發現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眾思壯公司)銷售的汽車導航儀上使用了Windows CE 6.0計算機軟體,認為合眾思壯公司的上述行為侵犯了其對上述軟體享有的著作權,遂將合眾思壯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被告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法院經審理後判決:合眾思壯公司停止侵權並賠償微軟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193萬余元。
【點評】
嵌入式軟體是一種嵌入在硬體中的操作系統和開發工具軟體。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日益加強以及計算機科技的快速發展,嵌入式系統已經開始滲透到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但由於搭載嵌入式軟體的硬體通常作為產品的零部件,而非單獨作為軟體商品進入流通領域,所以,權利人在維權中的取證過程相對於一般計算機軟體案件更加困難。本案作為「第一起涉及車載導航中嵌入式操作系統軟體侵權的案件」,確認了正版標簽在嵌入式軟體合法來源證明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對於研究有關嵌入式計算機軟體的著作權侵權問題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案例六 「蘋果APP」著作權侵權案
【案情】
《李可樂抗拆記》由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李承鵬是該書作者。李承鵬指控蘋果公司未經其許可,自行上傳或與開發者通過分工合作等方式,將其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上傳到蘋果應用商店,並通過該商店向社會公眾提供下載閱讀,獲取經濟利益,上述行為侵害了涉案作品的信息網路傳播權。
法院經審理後判決:蘋果公司賠償李承鵬經濟損失1萬元及因訴訟支出的合理費用1000元。
【點評】
本案是「作家維權聯盟」因蘋果公司在其經營的App store(應用程序商店)上提供涉嫌侵犯其著作權的應用程序而向蘋果公司提起的系列維權訴訟之一。最終,法院認定蘋果公司是App store(應用程序商店)的經營者,應用程序商店是一個以收費下載為主的網路服務平台,並且在與開發商的協議中,約定了固定比例的直接收益,因此蘋果公司應對開發商的侵權行為負有較高的注意義務。蘋果公司在可以明顯感知涉案應用程序為未經許可提供的情況下,仍未採取合理措施,未盡到注意義務,具有主觀過錯,其行為構成侵權。在當前互聯網產業飛速發展、各種新的網路平台經營模式不斷出現的情況下,本案的審理對如何界定平台服務商的行為性質、責任,具有一定借鑒和指導意義。
案例七 錢鍾書書信著作權及隱私權侵權案
【案情】
2013年5月,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下稱中貿聖佳公司)發布已故著名學者錢鍾書書信手稿拍賣公告。錢鍾書遺孀楊季康(筆名楊絳)遂向法院提起侵害著作權及隱私權訴訟,認為李國強和中貿聖佳公司構成對其著作權及隱私權的侵犯。
法院經審理作出判決:中貿聖佳公司和李國強停止侵權、賠償楊季康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撫慰金10萬元並賠禮道歉。
【點評】
此案不僅因涉及著作權、隱私權以及物權等多項權利的認定,頗具代表性並廣受關注,而且還對拍賣公司因從事拍賣活動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責任進行了界定和規范,特別是拍賣公司在拍賣活動中,除應依據拍賣法就拍賣標的的所有權歸屬、委託人的身份情況進行審查,並簽訂委託拍賣合同外,對於負載著作權、隱私權、肖像權等其他民事權利的拍賣標的,還應對相關著作權權利歸屬、隱私權和肖像權的權利保護等情況進行審查,以履行拍賣法所賦予拍賣人的法定義務。此案的審結,明晰了拍賣者的法律義務,規范了拍賣市場秩序,對維護相關權利人的著作權、隱私權等民事權利具有積極的意義。
案例八 《推拿》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
【案情】
畢飛宇系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推拿》的作者,人民文學出版社於2008年9月出版該小說。2009年7月,畢飛宇將電視劇改編權獨家提供給中融公司。2010年12月2日,中融公司將其獲得的授權轉讓給禾穀川公司。2011年1月,禾穀川公司委託陳枰為文學作品《推拿》的電視劇改編編劇。2013年4月,陳枰與西苑出版社就陳枰版《推拿》(上、下冊)簽訂《圖書出版合同》,同年6月,該書出版。畢飛宇、人民文學出版社以陳枰版《推拿》的出版發行行為侵權為由,訴至法院。
法院經審理作出判決:西苑出版社停止出版發行圖書《推拿》;北京市新華書店王府井書店停止銷售圖書《推拿》;陳枰、西苑出版社連帶賠償畢飛宇經濟損失14萬元;陳枰、西苑出版社連帶賠償人民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經濟損失8萬元及因訴訟支出的合理費用5000元。
【點評】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立法目的在於規制市場經營者的經營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社會經濟秩序,故反不正當競爭法主要是規制商品市場流通過程中的授權,而不是規制商品創作過程中的授權。本案中,陳枰和西苑出版社僅具有改編作品的授權,並不具有出版改編作品的授權,也就是說不具有將相關改編後的作品推向文化市場、作為圖書商品流通的授權,因此,被告出版同名作品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本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圖書出版市場存在的授權混亂、權利意識淡薄、誠信缺失等現象。通過本案的審理,有利於當事人規范其行為,也對整個圖書出版行業的合法規范經營發展提出了指引。
案例九 馬愛儂仿冒不正當競爭案
【案情】
馬愛農在翻譯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2012年6月18日至2013年1月4日,新世界出版社與北京興盛樂公司就出版《愛的教育》等13本圖書分別簽訂了出版合同,合同約定作者的署名為「馬愛儂編譯」。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了上述13本圖書。這些圖書的封面、書脊、扉頁及版權頁上均署有「馬愛儂 編譯」,版權頁上同時還署名「作者 馬愛儂」。馬愛農認為新世界出版社仿冒其姓名,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要求新世界出版社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50餘萬元。
法院經審理作出判決:新世界出版社賠償馬愛農經濟損失10萬元及合理費用1.5萬元,並判令新世界出版社停止出版發行涉案圖書。
【點評】
該案是一起典型的仿冒他人姓名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了擅自使用他人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的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從字面上看,該條似乎不包括擅自使用與他人姓名相近似的姓名的情況。但從反仿冒和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目的出發,本案擴張解釋了上述規定,將擅自使用與他人知名姓名相近似的姓名的行為也認定為上述規定所規范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另外,本案還探討了出版者出版仿冒他人姓名的圖書時的注意義務問題,提出了出版者在出版發行圖書過程中應當對作者署名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且對於作者筆名的注意義務應當高於對作者真名的注意義務,並以此作為出版者是否構成侵權的依據,這對於規范出版者的出版行為,防止仿冒他人姓名的圖書的出版發行具有積極意義。
案例十 獵豹瀏覽器不正當競爭案
【案情】
合一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下稱合一公司)經營優酷網,主要以兩種方式向用戶提供視頻播放服務,一是「廣告+免費視頻」服務,二是向收費注冊用戶提供無廣告的視頻服務。合一公司發現獵豹瀏覽器通過修改並誘導用戶修改優酷網參數,過濾優酷網視頻廣告,遂起訴要求金山網路公司等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並消除影響,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500萬元。
法院經審理作出判決:金山網路公司、金山安全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30萬元等。
【點評】
目前,「廣告+免費視頻」服務模式是國內外視頻網站普遍採用的商業模式,包括優酷網在內的視頻網站確實存在貼片廣告過多、過長,無法跳過的問題,市場上部分消費者對此頗有微詞。但商業模式的優劣理應由市場選擇決定,而非由其他經營者以破壞性手段,採取「叢林法則」競爭方式進行評判。本案是我國首例瀏覽器過濾視頻廣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代表了互聯網行業內容服務提供者與技術服務提供者的生存邊界之爭。國外也存在類似的糾紛,但未形成生效判決。本案裁判不僅法律意義重大,而且廣受互聯網行業關注,社會影響巨大。法院判決重點闡明了瀏覽器過濾視頻廣告的不正當性在於商業模式利益應受法律保護,除非存在更優越的可替代之模式,他人不應以該模式存在缺陷而借中立技術之名破壞該商業模式,損害該商業模式經營者的可得利益。(知識產權報)
❼ 我一個朋友的公司因為涉嫌圖書版權的侵權,全公司的人都被帶到警局,說是因為團伙詐騙,
您好:
1、您朋友的公司的行為可能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2、根據刑法第220條,單位犯此「侵犯著作權罪」的,只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刑事處罰,若您朋友只是一個小職員的話,是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3、您的朋友可能只是被傳喚以便公安機關調查取證,一般傳喚的時間為12小時,最長不得超過24小時。
4、若您不放心的話,可以到「警局」了解關於您朋友的相關情況,也可以請律師幫忙處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祝順利!
❽ 盜版書籍侵權的案例
盜版書籍的危害
一個人是否遵守法律,按法律辦事,與他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生活在實事求是,勤勤懇懇環境里的的孩子,必定遵守法律,如果環境相反,孩子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每到趕集的時候,集市上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人,簡直就是人山人海。我最愛去的攤子就是賣書的地方,那裡的書物美價廉。雜志,漫畫書,名著,作文書,……是應有盡有。一次,媽媽給了我二十元錢,讓我買書。我來到攤前一看,哇!《鐵道游擊隊》,這不正是書上「課外書屋」的推薦嗎?我拿起這本書愛不釋手,正想好好的看一看,可是我發現,「道」寫成了「到」,這讓人怎麼看哪?!分明就是盜版書,這種書不是不允許賣嗎?我把這些疑問告訴了書攤的老闆,老闆並沒有贊同我的說法,倒是怒氣沖沖的說:「哪裡來得小孩?要買書就快買,不買的話一邊呆著去!別妨礙我做生意!」可惜媽媽不在身邊,不然我就要和他評理。剛要離開時,我發現旁邊站著一個比我大不了多少的男孩,他拿著另一個書攤的書看的津津有味,我心想:哼!這邊的老闆太可惡了,大不了去那邊看。我大步邁向另一個書攤,定睛一看,這里的書都是什麼呀!有《壞蛋是怎樣煉成的》《風流少俠》《外國十大名妓》,這里不全是思想不健康的書嗎?這種書怎麼也有人賣!我望著那個男孩捧著的書,好奇心促使我彎腰去看書名。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居然是《艷女傳奇》。
那天,我什麼書也沒有買,因為一串串的問號總在我腦中回盪。這些書攤老闆真可惡,賣什麼書不能掙錢?非要賣一些對社會沒有用處的盜版書呢?這些做法都是違法的,這些書危害著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盜版書看得太多會使青少年經常寫錯別字,同時對青少年的思想有很多不良影響,如果青少年沉迷於這些書,很有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那樣會毀了一生的。
大家快行動起來吧!打擊盜版書籍,為了能讓青少年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拿起法律武器打擊違法行為,為青少年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
❾ 有關於網路侵權的書嗎
網路侵權與國際私法——胡曉紅,梁琳,王赫 軟體與網路侵權案例.學理精解——屠振宇,范雪瑩,王錳 互聯網的理性與秩序(網路侵權法律適用與典型案例精析)——靳學軍,宋魚水 網路時代的版權法律保護——段維 互聯網上的侵權問題研究 網路侵權行為法/網路法叢書——屈茂輝等著 網路侵權中的國際私法問題研究/國際法前沿問題研究叢書——朱子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