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糾紛判決書下來後,對方還是不還錢,其名下無財產,但是其兒子有財產,該怎麼辦
經濟糾紛判決書下來後,對方還是不還錢,企名下也沒有財產,這說明他早在判決之前已經把個人資產進行轉移,所以你沒辦法追究那隻有等他死後追究他的兒子,讓他兒子償還
❷ 敗訴了經濟糾紛案不還錢會有什麼後果
法院可以依法強制執行,此外,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專院可屬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❸ 經濟糾紛判決已訂被告不還錢如何申請執行
判決書送達後十五天生效,判決第一項一般是讓被告在生效後十日內履行,按照你的說法現在是可以申請執行了。
步驟如下:
一、寫執行申請書
申請人:(按判決書上的原告的內容抄上,姓名性別出生年民族職業住址)
被申請人:(按判決書抄被告的內容,姓名性別什麼的全部抄上)
後面寫:我訴XX某糾紛一案,經XX人民法院審理,已經於某年某月某日審結並下發判決書,判令被告向我賠償XX元,現在判決已經生效,被告仍不履行,現申請貴院予以執行(200X)X民初字XXXXX號判決書。(前面寫的字型大小也就是判決書上寫的字型大小,照抄就好了,千萬別寫錯)
此致
XX人民法院
申請人:XXX
X年X月X日
二、從你說的內容來看估計這個案件沒有上訴過,寫好後,連同判決書一起交到原審法院。
三、預交執行費。注意是「預交」,因為執行案件要收費,這個費用最後是要由被執行人負擔的,你現在是預交,交上去後,法院就會找被告執行判決書上寫的他應該給你錢,和你起訴時預交的訴訟費,以及你剛剛預交的執行費,執行回來後,全部給你。
四、找到被執行人的財產,也就是他的房子、地、車、銀行帳號等等摘要可以變成錢的東西,把這些財產的所在地告訴法院,由法院決定怎麼樣執行。如果他有工資的話,還可以按比例扣他的工資。
另外,申請人和被申請人都是法人或組織的,申請期為半年內,有任何一方是公民(也就是個人)的,申請期為一年以內。這個半年或一年,是從判決生效時起算。
❹ 經濟糾紛一被告不還錢原告可不可以把債務轉給第三方要
法院開庭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法庭調查階段一般流程:原告宣讀起訴狀——被告答辯——原告舉證——被告質證——被告舉證——原告質證——法官發問——雙方就事實補充。法庭調查完成後會進入法庭辯論,優秀的法官會總結案件爭議焦點,雙方就爭議焦點發表辯論意見,一般是原告先說,被告接著說,如此往復。法庭辯論完後是最後陳述,然後庭審結束,雙方在庭審筆錄上簽字。你作為原告需要准備的主要是:1、你提交的證據分別想要證明什麼內容;2、對於被告提交的證據,就證據是否真實、合法、與本案是否有關、能否證明被告想證明的內容等發表質證意見;3、如果法庭調查有遺漏,就遺漏部分向法庭補充;4、就案件爭議焦點發表辯論意見;5、進行最後陳述。
❺ 民事經濟糾紛法院判決下來啦,被告不還錢,怎麼能上黑
如果判決生效後,被告不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還款義務的,債權人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申請執行時,可同時申請法院將被告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❻ 經濟糾紛 對方有錢卻不還
1、只要沒有採用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以非法佔有為專目的,無論欠多少屬錢,都不構成犯罪,這是屬於民事類的經濟糾紛
2、如果對方不還錢,建議向法院起訴,勝訴之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3、法院在受理強制執行後,會依法查詢債務人名下的房產、車輛、證券和存款;
4、另外他名下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他又拒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則他會有逾期還款等負面信息記錄在個人的信用報告中並被限制高消費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會被司法拘留
5、《公安部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1992年4月25日)中對公安不能插手合同、債務等經濟糾紛案件有詳細規定,建議查閱
❼ 經濟糾紛被告一無所有無法還錢法律如何處置
你好:
我是上海歐澤律師團隊成員,我們專注於經濟糾紛案件的風險代理,可以打贏官司再收費。根據您的提問答復如下,供您參考:
1.暫時中止執行,等被執行人有財產後可隨時恢復執行。
2.將被執行人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3.限制被執行人進行高消費。
4.限制被執行人出境。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❽ 經濟糾紛仲裁還是法院經濟糾紛仲裁後老賴不還錢怎麼辦
對仲裁結果或人民法院判決,老賴不還錢,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後,會採取查封車輛,房產,銀行賬戶,對拒不履行判決的可以刑事拘留,判刑;有的列入失信名單,影響老賴出行,消費等。
❾ 如果法院判決下來,依舊不還錢或者沒有償還能力怎麼辦
如果被執行人確實沒有償還能力,也沒有其他第三人可以代為履行的,執行申請人可以在將來發現被執行人財產時隨時申請執行,並且不受執行時效的限制。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人民法院採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的執行措施後,被執行人仍不能償還債務的,應當繼續履行義務。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民訴解釋》第五百一十七條債權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規定請求人民法院繼續執行的,不受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限制。
(9)經濟糾紛被告不還錢擴展閱讀:
個人欠款不還該怎麼起訴:
如果借款期限已經滿,經出借人催要而仍未償還借款的,出借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出借人在起訴時要注意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如果超過二年的訴訟時效,人民法院就會不予受理,出借人的債權就失去了法律保護。為了防止超過訴訟時效,出借人可以在訴訟時效屆滿前讓借款人寫出還款計劃,從而使訴訟時效中斷。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新的訴訟時效就可以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這樣,出借人不僅擁有了起訴權,而且可以繼續擁有勝訴權,從而有利於保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在起訴時,債權方大概有以下一些證據要注意收集:有關債務方主體資格的證據、合同或協議、送貨單(一定要債務方簽收)、托運單、欠條及各種結算票據等,其他與該欠款有關的電報、傳真、函件等都應妥善保存。對於已收集到的證據要及時向人民法院提供。
對於那些因特殊情況可能滅火或今後難以取得的證據,可以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對於那些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及時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