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投訴物業亂收費找哪個部門
你好,物業漲價需要提前公示的。而且需要說明漲價的原因,經過業主同意版才可以。你可以投訴業主委員會,權如果沒有業委會,可以街道辦事處投訴。
或者直接當地的工商物價部門投訴。也可以市裡的物業管理部門投訴。
請採納謝謝
『貳』 物業亂收費去哪裡投訴啊
首先請對方出示物價局的收費文件 不出示文件就不繳費
或者你繳納這個費用 憑這個收款票據去當地的物價部門進行投訴 一般都會受理的
==========================
另外 我怎麼感覺你的這個問題像是你是商戶或者是辦公用戶的情況
如果是辦公用戶 物業公司收取的話 是有一定的依據的 物價部門對住宅改辦公或商業用途的要加收一部分 一般是加收100%或200%.
如果不是這個情況 請忽略這段
『叄』 物業收費不合理應向哪個部門投訴
物業收費不合理可以向當地物價局進行投訴,也可以向當地的房管局物業管理科投訴。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四十條 物業服務收費應當遵循合理、公開以及費用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區別不同物業的性質和特點,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物業服務收費辦法,在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
第四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物業服務收費的監督。
(3)物業亂收費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物業服務企業違反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或者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規定,擅自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准或者重復收費,業主以違規收費為由提出抗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業主請求物業服務企業退還其已收取的違規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條 物業服務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業主委員會請求物業服務企業退出物業服務區域、移交物業服務用房和相關設施,以及物業服務所必需的相關資料和由其代管的專項維修資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物業服務企業拒絕退出、移交,並以存在事實上的物業服務關系為由,請求業主支付物業服務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後的物業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肆』 物業亂收費去政府投訴要找哪個部門
您好,
對物業亂收費五個途徑處理:
1、向物價局投訴,前期物業收費要經過物價局批准,物價局對物業公司執行收費規定,有權有義務監管。
2、向房管局投訴,房管局是物業公司的行業管理部門,有義務對物業公司的違規行為進行處理。
3、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4、向法院起訴。
5、成立了業主大會的,可以向業主大會反映
望採納謝謝
『伍』 小區物業亂收費,在哪個部門投訴,誰知道電話啊
可以考慮向當地物價局投訴,按規定物業收費是有相應標準的,按照物業服務等級水平,各項收費的金額都不一樣!
『陸』 小區物業亂收費怎麼辦向那個部門投訴
首先,你要先問清楚物業,所收費用的項目都包括什麼。比如清潔是幾塊幾分錢,回電梯費是多少答,然後還有什麼費用,要求物業給你明細。
其次可以找尋一下物業辦以及物價局。每個地方都應該有物業辦的。協商解決一下這樣的問題。
但是我個人給你一點建議,找政府對於這樣的事情,你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如果居民區的居民都意見,可以也業主委員會的形式找政府,因為有兩點,第一,人多去找,直接去市訪辦,市訪辦也會關注你們的問題,不用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找,市政方面就去以書函電話的形式出面協商。其次,所謂,以業主委員會的形式出面,物業都是外包的項目,你們可以集體要求換掉物業。說的明白點就是,物業是你們大家出錢請來為你們工作的,不好你們有權換掉物業。
至於小區的設施以及道路,這個其實是不歸物業管的,這個應該是開發樓盤的時候開發商對周邊的綠化或者是公共設施沒有做到位。
你們可以找一個開發商,根據之前購房的時候都是有圖紙和規劃的。或者是宣傳彩頁,你可以根據那個找一下他們。我相信售房的時候宣傳的一定都是周邊如何不錯,環境多麼優美,售出房之後就變了樣子。
總之,還是以兩點作為前提,一個是人多力量大,另一個法不責眾。
『柒』 物業公司亂收費應到什麼部門投訴
你好!
物業的收費應有物價部門的批准,如果認為是亂收費,可以向當地物價局投訴
如有疑問,請追問。
『捌』 物業亂收費的問題可以去哪裡投訴
房管局、物價局、法院。物業公司和業主之間本來應該是平等的關系,業主花錢買服務,物業公司受雇做事。業主委員會有權利也是義務需要對物業服務定期進行考核評定,調解業主與物業服務之間的物業管理糾紛,對於物業服務不滿意可以反映給業主委員會,召開業主大會商議重新選定物業公司。搬家雖然聽起來是個很“有錢任性”的解決辦法,但卻是最直接省心的解決辦法,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那還是建議考慮投訴或者利用好小區的業主委員會功能。
物業公司和業主本就站在利益的對立面,物業想少做事多收費,而業主則希望少交費多享受服務,所以兩者之間容易產生矛盾是顯而易見的。不管是身為業主還是物業公司,考慮問題不能只取決於自己這一方的立場,物業公司要遵守行業規范,多為為業主辦實事,不要想著當業主的“領導”,這樣才能讓企業更好的發展。前段時間豐巢對滯留件二次收費事件一下子把順豐推到了快遞行業的風口浪尖上,不僅是快遞行業,其他服務行業也應該藉此事件反思一下。對於業主,我個人希望大家考慮問題不要只想著自己,而應該從整體業主的利益出發,多體諒他人,對物業也多一份理解和包容,讓社會上多一些“六尺巷”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