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侵權賠償和罰款的,該如何處理
現實問題
周某是一家快餐店的老闆,由於生意不錯,但人手不夠,於是放鬆了飯菜衛生的把關,終於有一次,因為使用了過期的食材,導致幾名用餐的顧客食物中毒。為此,周某的快餐店遭到了有關部門的嚴厲處罰,除了停業整頓外,還有一筆不小的罰款。與此同時,幾名顧客也將周某的快餐店告上了法院,要求賠償他們遭到的損失。由於快餐店規模很小,也沒有什麼值錢的財產,無法同時賠償顧客的損失和支付罰款,那麼此時該如何處理呢?
律師解答
依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這是民事責任優先原則在《侵權責任法》中的體現,民事責任優先原則即責任主體的財產不足以同時滿足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時,優先承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是民事責任的一種,當侵權責任與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沖突時,優先承擔侵權責任。
在這則案例中,周某的快餐店應先足額賠償顧客的損失,再用餘下的財產支付罰款。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條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❷ 侵權人的財產不足支付的應當先承擔哪個
一、侵權人的財產不足支付的應當先承擔哪個?
依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這是民事責任優先原則在《侵權責任法》中的體現,民事責任優先原則即責任主體的財產不足以同時滿足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時,優先承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是民事責任的一種,當侵權責任與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沖突時,優先承擔侵權責任。
二、其他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四條第二款亦對民事賠償優先原則作出了專門規定:「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這是我國法律首次對民事賠償優先原則的全面確立。
在此之前,已經有一些特別法和單行法規定了特定領域的民事賠償優先原則,這些法律基本確立了在公司證券和產品食品消費等領域的民事賠償優先原則。雖然這些規定的適用領域均很有限,但應當看到,這些規定對於矯正傳統的「以罰代賠」、「以刑代賠」的傳統觀念具有重要意義,並且正是這些規定一步步推動了我國立法中民事賠償優先原則的全面確立。
侵權責任法在總結這些規定之經驗的基礎上確立了全面的民事賠償優先原則。這一規定不僅涵蓋了上述特別規定列舉的所有領域,適用於一切情形下的侵權責任與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的聚合,而且在責任的類型方面也用高度概括的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替代了之前規定中的罰款和罰金,適用范圍更為寬泛。
民事賠償優先原則體現的是「私權優先」理念。之所以需要確立這一原則,主要有如下兩點理由:
一是從法律責任設立的目的來看,罰款和罰金等制度設置的目的,主要不在於保證國庫收入,而在於通過金錢懲罰的方式遏制違法行為;而民事賠償責任設置的首要目的則在於救濟受害人,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對加害人予以金錢懲罰的功能。
在這幾種責任無法同時完全實現時,如果以犧牲民事賠償責任的方式優先保障罰款和罰金等行政和刑事責任,雖然起到了遏制違法行為的效果,但使得民事責任救濟受害人的目的完全落空。相反,如果實行民事賠償責任優先,則對受害人的救濟更有保障,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通過金錢懲罰遏制違法行為的功能,其法律適用效果顯然是優於前者的。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如果一個人都多個行為造成了多個損害後果的話,那麼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是多個的,這個時候可能會涉及到一個賠償不足的問題,優先進行償還的是民事侵權賠償,緊接著需要進行承擔的是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延伸閱讀:
財產侵權賠償標準是按照侵權合法財產實際損失嗎?
財產侵權故意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財產侵權損害賠償范圍是什麼?
❸ 若一人的侵權行為不足以單獨造成全部損害,另一個人的侵權行為足以單獨造成全部損害,怎麼區分這個責任
我來回答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侵權責任法第11條規定的是承擔連帶責任的無意識聯絡數人侵權,要求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構成要件,你說的這種情況只有一人造成全部損害,另一人沒有造成全部損害,因此達不到這個構成要件,就不適用本條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12條規定的是承擔按份責任的無意識聯絡數人侵權,兩人都有侵權行為,如能確定責任大小,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下面我舉個例子,比如100是全部損害甲造成160傷害已造成40的傷害,滿足了你的問題,所設定的條件,根據侵權責任法第12條,甲乙共造成200的傷害,甲承擔80%的責任已承擔20%的責任。希望我的回答對有此疑問的朋友們有幫助。
❹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不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
第一種情況:二人應定故意殺人既遂。符合主客觀相一致原則。
第二種情況:第一人為故意殺人未遂,第二人為故意殺人既遂。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一個人被擊死亡,二人一個拿石頭,一個拿磚頭,分不清誰打死的,兩人都要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這是規定明確了多人侵害要確認確定責任大小承擔相應責任,但不能或分不清就要平均按份承責了。
(4)侵權人財產不足以擴展閱讀: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是指兩個人以上共同實施,且造成了同一後果,則是連帶責任。比如:兩人同時打一個人,是共同侵害。兩人的責任是連帶的,如果一人無力陪償,那麼另一人則要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這是共同侵害實施了侵害行為,能夠確認是其中一個行為,由其中人一承責,不能確認則要承擔連帶責任。
比如:三人打一個人,都是用拳擊,而其中一人用了石頭,致人死亡了,如果確認是其中的某為所為,則由他一人承擔死亡後果的法律責任。但指不出來,其它二人也就承擔。
❺ 侵權行為成立怎麼處罰侵權人的,會涉及到個人名下的財產嗎
要根據具體案情分析,參考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第五條其他法律對侵權責任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❻ 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應先承擔哪個責
您好 ,您可以詳細描述您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4條規定: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❼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四條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7)侵權人財產不足以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七條 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九條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十條 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