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一名護士,在醫院上班,值班期間,睡覺,罰款200,玩手機200。請問合理嗎
每個醫院的規章制度都是要遵循的,勞動局也不能說啥。
作為護士,值班睡覺的確很嚴重,因為會有半夜病人按鈴或者出現問題。護士一般半夜都會巡邏的,睡覺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玩手機容易不專心,這也是醫院出於種種考慮定下的制度吧。
別的地方玩手機睡覺也會被罰,但是得看工作崗位性質和公司方面。
2. 護士經常拿醫院的東西回家是犯法的么
如果護士經常拿醫院的東西回家,數額較大,較貴重,就屬於違法犯罪。數額較小,還夠不上犯法。只是違犯醫院的規章制度,醫院內部處理即可。望採納。
3. 病人和家屬在未經醫護人員同意的前提下用手機拍攝醫護人員,屬於侵權嗎
關鍵看拍攝了以後的行為,如果是未經醫護人員同意進行傳播,就屬於侵權行為。
4. 在護士做操作的時候家屬拍錄像屬於違法嗎
不違法,但可能違反醫院紀律,醫院也許有規定,在他們的地盤上不許拍照。
5. 老婆生孩子過程,醫院護士邊上拍照,沒經過我同意,可以嗎
你可以拒絕的 當時為什麼不拒絕,她們沒經你允許是不可以這么做的 ,你們又不是標本。滿意請採納
6. 你認為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每個合格的護理人員不僅應該熟知國家法律法規,而且更應該明白在自己實際工作中與法律有關的潛在性問題,以便自覺遵紀守法,必要時保護自己的一切合法權益,保護法律的尊嚴。
護理文件
在衛生行業中,醫療糾紛、差錯事故的處理有相應的法律、法規為依據,目前,護士書寫的護理文件是病人病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包括體溫單、醫囑單、特護記錄單、交班報告本、醫囑本等,其前三種入病歷,後兩種另外保存,完整的病歷資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醫療文件,一旦發生醫療糾紛或差錯事故,都應以原始的病歷記錄作為重要的判斷依據。
⑴體溫單:在40~42℃之間的區域書寫相應時間,如入院、手術、轉科、分娩、出院等,護士書寫應准確及時,切記醫生讓病人先離院,後辦出院手續。
例1:某醫院父親接兒子出院,當時欠部分現金未結賬,醫生同意領走病人,第2天補辦手續,不料回家途中,病人遇車禍死亡,病人家屬起訴醫院,稱住院期間發生死亡,因手續未辦,體溫單無出院顯示,體溫也繼續記錄,後醫院敗訴。
各班次體溫記錄應及時、准確。在物理降溫後,必須重新測量並記錄,因體溫曲線可反映病人治療的情況,一旦因體溫異常未及時記錄,延誤了病情,護士應承擔一定責任。
護士要認真詢問病人24小時大小便次數,並及時准確記錄。有的護士責任心不強,不問病人,自己隨意填寫次數,而病人已便秘數日,未引起重視,若是心血管病人用力排便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護士應承擔一定責任[1]。
⑵醫囑單:醫囑執行後,應記錄在臨時醫囑欄內,並註明執行日期、時間、簽全名[2]。有的護士在執行醫囑後,未及時記錄。
例2:北京某19歲高中生上課時暈倒,送醫院診斷低血鉀症,給予對症處理,但病人最終發生猝死身亡,當時家屬提出未提出異議。8年後從電視媒體看到有關醫療事故官司,遂起訴醫院,要求查病歷,經查其中補鉀的二組液體護士執行後未簽字,家屬認定沒有補進鉀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醫院敗訴,護士承擔了主要責任。
醫生口頭遺囑盡量不要執行,在搶救病人的緊急情況下,對醫生的口頭遺囑,執行前護士向醫生復述一遍,經雙方確認無誤後再執行[3],並及時補記在口頭遺囑執行本上。待搶救完畢,請醫生立即補寫醫囑。
一般情況下,護理人員應一絲不苟地執行醫囑,擅自篡改或無故不執行醫囑都屬於違規行為,但如發現醫囑有明顯的錯誤,護士有權拒絕執行,經請示仍要執行,應讓醫生在醫囑上簽時間、全名,若明知該醫囑可能給病人造成傷害,釀成嚴重後果,仍照就執行,護理人員將與醫生共同承擔所引起的法律責任。
護士不要擅自擴大自己的職權。病人病情變化,要隨時向醫生報告,不能自作主張,給病人打針、發葯,一定要按醫囑執行。
在我院存在此類問題,醫生休息後,病人發熱,護士給予物理降溫,體溫仍未降,想到值班醫生睡覺而沒有叫醒醫生,護士自作主張肌注柴胡、安痛定注射液,這就存在很大事故隱患,若病人出現了意外死亡,後果將由護士本人承擔。
⑶特護記錄單及液體出入記錄單:①要及時准確記錄每班出入量,護士應避免出入量相差懸殊給醫生提供了錯誤信息,造成錯誤的處理結果。②准確測量病人的血壓,尤其是重危病人需按規定的時間去測量並准確記錄,不要隨便記錄血壓數值或隨意減少測量次數,病人血壓發生變化,沒有及時發現,造成後果,也應承擔一定責任。③特護記錄及交班報告必須根據病情描述觀察到的情況,如腦外傷要觀察瞳孔,出血病人要觀察顏色、量,發熱病人要觀察體溫變化等,不能僅描述葯物治療,搶救過程。
護理行為
知情同意權:醫生、護士在臨床工作中不能擅自擴大自己的職權。進行特殊治療、護理時,一定要徵得患者的同意並簽字方可執行。
侵權行為與犯罪:護士在獲得高度信任的基礎上,被同意檢閱其信件,但對書信往來和個人隱私,護理人員應持慎重態度,為之保密,如隨意談論、造成擴散,則應視為侵犯病人的隱私權。
疏忽大意與瀆職罪:如護士因疏忽大意而錯為1例未做青黴素皮試的病人注射了青黴素,若該病人幸好對青黴素不過敏,那麼該護士只是犯了失職過錯,構成一般護理差錯,假若病人恰恰對青黴素過敏,引起過敏性休克致死,則需追究該護士的法律責任,可能被判瀆職罪。
護理照顧上的過失:避免墜床、燙傷。該交代清楚的必須交待,屬於自己職責范圍的工作必須自己完成,陪護不能代替護士拔針、換葯,口腔護理、鼻飼等,我院護理人員缺乏,但絕不允許陪護參與護理操作。
某醫院透析室工作人員為了減輕感染性病人的經濟負擔,違背操作規范要求,為其進行透析器復用處理,結果造成丙肝患者群發感染,造成醫療糾紛,醫院敗訴。
護生法律身份:我院實習生較多,護生是學生,她只能在帶教老師的嚴密監督和指導下,為病人實施護理,如果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學生因操作不當給病人造成損害,那麼她可以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如果未經帶教老師批准,擅自獨立操作造成了病人的損害,那麼她同樣也要承擔法律責任,所以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就明確自己法定的職責范圍。
總之,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既要以病人為中心,更好的服務於患者,還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在新的醫療改革體制下生存和發展。
7. 醫護人員在醫院工作,可以拒絕病人及家屬哪些不合理的要求
輸完液體想要回家,為了節省費用讓醫生撤掉監護設備,盲目的要求醫生快速做出診斷,這些不合理要求在醫院是非常常見的,醫護人員可以立即拒絕病人這些要求。
不去了解病情,盲目的要求醫生快速做出診斷,這也是無理的要求。每個人的病情是不同的,醫生要根據相關的檢查結果再結合病人的情況,才能夠做出准確的判斷,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強制快速作出判斷,可能會導致失誤,醫生是不會這樣做的。欲速則不達,說的就是這樣。
8. 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為什麼怕病人的家屬拍照呢
家屬在跟前也是心大,畢竟是有創操作,醫生護士最起碼還有個消毒的過程,周邊應該是無菌的區域,家屬在旁邊拍照也不怕擋光或者造成污染?扎完針隨便照
9. 建議醫院取消病人家屬陪護或家屬雇護工陪護可行嗎
不知道是不是現在護理工作的職責范圍改了,而衍生了護工這一似乎正式的行業,但又沒有什麼規范性的系統培訓。我也曾經是一名在三甲醫院工作的護士,當年通常是否留家屬陪護是根據患者病情而定的,每個科室也配置有3~4名護工來協助有需要的護理工作。
個人認為:國家統一招聘並用公益基金免費培訓,拿證上崗,訂一個工資標准,解決了就業問題也解決了陪護問題,對病人投訴多的陪護員進行再培訓,多次不合格取消資格,對優秀陪護適當提高待遇,此費用由被陪護人員承擔。
10. 在醫院進行檢查大夫對病人的隱私部位檢查時,讓實習生圍觀屬於侵犯隱私權嗎
我認為不屬於侵犯隱私權,因為大家都知道醫生這個職業是比較特殊的,他們只有通過這樣的實例學習才能學習的更快,更好,以後才能夠更好地給病人看病。
而且一般如果醫生讓實習生圍觀的話,他們也會徵求病人本人的意見的,絕對不會不經病人的允許就讓實習生圍觀,或者泄露病人的照片等個人隱私的東西。
尤其是對於醫生這個行業來說,實踐真的是很重要的,如果僅憑自己看書學習的理論知識就要去給病人看病的話,說實話是有些不靠譜的,如果那樣就去給病人看病的話,其實也是對病人的一種不負責任。
醫生這樣做其實最終還是為了能夠給病人更好地去看病,這樣也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讓自己一步步的提升強大起來,每個醫生都需要這樣一步步的實踐過來,最後都是為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