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事訴訟合同糾紛時,法院管轄權如何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八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十八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九條 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採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採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的。
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第二十條 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財產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 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
第二十三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書面合同中的協議,是指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第二十四條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
第二十五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❷ 必須先行解決的民事爭議的,法院可以一並審理嗎
當事人啟動訴訟程序,人民法院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根據案件的性質和訴訟證據所反映的內容區別對待:作出是由民事審判庭審理還是由行政審判庭審理的立案決定,分別移送相關的審判庭審理。如果經基礎審理認為屬於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性質的由民事審判庭優先裁判,反之民事案件中止審理,待行政審判審結後才恢復民事審判;經立案審查,認為起訴證據不足的,不符合訴訟法規定的受理條件的,可向當事人發出不予受理決定通知書;起訴證據不充分,如有欠缺,應當向當事人做好立案前的釋明權工作,限期當事人補正,不補正或者補正仍不充分的,可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反之立案受理;如果一時難以確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當事人堅持起訴的,立案審判庭應當先予受理,受理後經審理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可裁定駁回起訴。 到底應當「先民後行」還是「先行後民」,選擇的標準是看兩大訴訟之間的關系,哪一個訴訟的解決構成另一個訴訟的前提條件時則須首先進行哪一個訴訟。實踐中採用何種模式,應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其自身性質來選擇不同的審理模式。審判實踐中可以針對不同情況採取先行政訴訟後民事訴訟、先民事訴訟後行政訴訟、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分別進行或者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四種方式,解決兩種爭議的交織問題。至於具體的審理方式,需要法官根據案件實際情況,結合立法本意,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靈活適用法律予以確定,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先行政後民事的審理方式。在行政爭議和民事爭議交叉形成的訴訟案件中,對民事爭議的解決往往要根據行政爭議的處理結果為依據。行政訴訟中能否對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作出正確的裁決,直接影響民事訴訟的處理。在民事訴訟過程中,雙方當事人雖對具休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發生爭議,但均未提起行政訴訟或民事審判庭認為民事審判依賴於某一合法性難以辨認的行政行為時,此時民事審判庭應當告知當事人應當首先提起行政訴訟。在這種情況下,正確的處理方式是應先中止民事訴訟,待行政案件判決後再進行審理。張景蘭共生育唐桂林、唐桂華、唐桂祿、唐桂喜等七個子女,爭議房屋原所有人為張景蘭,共有人10人(未明確),張景蘭因病於1994年7月去世,爭議房屋一直由唐桂林管理使用。1999年10月19日,南華縣人民政府對唐桂林提交的申請和材料進行審查並向其頒發新版房屋所有權證(03309號)和房屋共有權證(05788號、05789號)。南華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第十四條第二、三款規定,凡列入總登記、驗證或者換證范圍,無論權利人以往是否領取房屋權屬證書,權屬狀況有無變化,均應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登記。總登記、驗證、換證的期限,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本案中,唐桂林作為房屋的管理、使用人,在原房屋所有權人張景蘭去世後,有權按南華縣人民政府的通知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向房屋登記機關提出申請,更換新版房屋權屬證書,否則,原房屋產權證書(舊證)即失效。鑒於原房屋所有權人張景蘭已去世和共有人不明確等事實,南華縣人民政府根據唐桂林提交的證明(村、辦事處),將房屋所有權人登記為唐桂林,共有權人登記為唐桂林和唐桂喜。二審中,楚雄州中級別法院經審理認為,因行政登記案件往往是行民交叉,無論是先行後民還是先民後行,如果前一個法律關系處理不好,就會影響當事人在下一個法律關系中權益的行使。因此要求行政機關須盡到高度合理的注意義務。就本案而言,原產權人張景蘭名下的共有權人為10人,但只有唐桂林和唐桂喜二人申請,被告就應當對房屋共有人數進行核實,但被告僅根據村民小組和東街辦事處的證明,就認為房屋共有權人僅有二人,違反了上述《辦法》第十二條二款關於「共有的房屋,由共有人共同申請」的規定。由於權屬審核不清,導致作出的轉移登記行為程序違法,進而侵犯了其他共有人的權益。 2、先民事後行政的審理方式。在行政主體確權的行政行為中,有的不是自由裁量行為,而是屬於羈束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是以民事法律事實為基礎作出的,或者民事與行政案件性質難以界定的,行政審判中止審理,待民事審判結果時才恢復行政審判。例如:在雲南省楚雄州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人馮某與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楚雄州雙柏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管理合同一案中,馮某以斯某和原審第三人為被告向本院提起合同糾紛,本院以(2009)楚中行終字第8號行政裁定本案中止訴訟,先解決法律關系是否成立的問題,視民事審理結果再對行政訴訟作出判決。 3、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審理方式。在行政爭議和民事爭議交織的案件中,解決行政爭議要以弄清民事爭議的是非曲直為前提,而解決民事爭議更是必須以先解決行政爭議為前提,二者互為條件,僅通過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的途徑,都無法使爭議得到妥善解決,如按行政附帶民事案件處理則會大大減少當事人的訟累,節約訴訟成本,體現出法律的統一性。
❸ 民事訴訟(合同糾紛)
您好:
如果A有證據證明是B威脅A簽訂的合同,有證據證明A的事實存在,則屬於可撤銷的合同。
屬於可撤銷協議。
《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
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可撤銷合同具有以下特點:
1.可撤銷的合同在未被撤銷前,是有效的合同。
2.可撤銷的合同一般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無論是在大陸法系還是在英美法系,大多規定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撤銷權人可以請求撤銷合同。
3.可撤銷合同的撤銷要由撤銷權人通過行使撤銷權來實現。
可撤銷合同與無效合同有相同之處,如合同都會因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後而使合同自始不具有效力,但是二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可撤銷合同主要是涉及意思不真實的合同,而無效合同主要是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可撤銷合同在沒有被撤銷之前仍然是有效的,而無效合同是自始都不具有效力;可撤銷合同中的撤銷權是有時間限制的,本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合同成立時起1年內具有撤銷權;可撤銷合同中的撤銷權人有選擇的權利,他可以申請撤銷合同,也可以讓合同繼續有效,他可以申請變更合同,也可以申請撤銷合同,而無效合同是當然的無效,當事人無權進行選擇。
❹ 民事合同糾紛,一審判決原告我贏,三天內給付我的錢,三天已過,上訴期15天
一審判決生效是在拿到判決書第二天開始計算十五天,如果雙方都沒有上訴,那麼應當在判決書生效之日起計算三日內未給付,才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❺ 民事經濟合同糾紛敗訴本人確實無力工還債,法院的判決及執行對本人的徵信有什麼影響
法院強制執行你不履行財產報告義務或者限制高消費令,會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限制高消費令將限制坐飛機、住酒店等
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對貸款等有影響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 》
第六條規定: 人民法院應當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向政府相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及行業協會等通報,供相關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准入、資質認定等方面,對失信被執行人予以信用懲戒。
❻ 民事訴訟法性質合同糾紛案,未開庭審理作出判決,違反了什麼
如果你說的是一審民事案件,則應當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規定:專......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屬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如果是二審民事案件,則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直接根據本案證據材料作出判決、裁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❼ 民事庭審理合同糾紛案件可以公開嗎
1-《民事訴來訟法》(2012年修正)自上的規定
第一百三十四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2-第一百四十八條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3-因此,合同糾紛案件應當公開審理。
希望可以幫到你!
❽ 民事訴訟的合同糾紛,急!!!!!!!!
1、連帶責任法院認定了嗎?如果認定了那按照法律的規定你可以跟其中的任何一個人主張權利。
2、你說的保證金跟糾紛中的欠款有什麼關系?不過沒有證據的保證金你可以按照有利於你的方法來處置。
3、訴訟保全,你需要向法院提供被告人可供保全的財產來源,在個人案件中這往往是實際操作中的一個難點。比如查封個人賬戶是比較有效的辦法,你現在就可以馬上向法院申請訴訟保全,原則上法院最快的話可以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
4、如果判決生效後兩人仍不履行還錢的義務,你就必須向法院執行局申請強制執行,並提供可供執行的財產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