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進行投訴;可以進行調解或提起訴訟。
1、根據《醫院投訴管理辦法(試行)》第四條:
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負責全國醫院投訴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葯管理部門,下同)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院投訴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
2、根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二十二條:
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自願協商;
(二)申請人民調解;
(三)申請行政調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1)醫療糾紛投訴調解及分析登記擴展閱讀:
解決醫療糾紛注意事項: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
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國家對醫療民事糾紛的干預表現為民事訴訟,需要當事人起訴才能發生。也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解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院投訴管理辦法(試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療糾紛
㈡ 醫療糾紛調解書怎麼寫
首先是要寫明雙方的基本情況。甲乙雙方的姓名,地址聯系電話和個人信息,以專及與患者的關系等等。其屬次要寫清楚整個過程以及達成的事項。甲乙雙方就患者(身份證號碼)於xx年xx月xx日因xx在甲方門診發生的醫療糾紛,乙方認為甲方造成本人醫療傷害,現經雙方友好協商一致,自願達成如下協議,以便共同遵守。第一,甲方同意一次性補償乙方人民幣多少xx元;第二,全免乙方在我院某年某月某日的醫療費用;第三,甲方在協議書簽訂後十日內,應當向乙方一次性支付補償款項共計人民幣多少元,要約定雙方的違約責任。
㈢ 醫療糾紛投訴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患者在門診診療過程中如與醫務人員發生糾紛,可通過正常途徑向醫院投訴。首先版,可向權醫療糾紛發生所在科室負責人投訴,由其科室進行調解;調解未成者,可向門診辦投訴,填寫投訴意見表,並由門診辦進一步調解;調解仍未成功者,可向醫院院醫患辦進行投訴。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解決醫療糾紛的方法有醫患雙方協商調解、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和向法院提起訴訟三種途徑。而現實中,訴訟往往是醫患雙方解決糾紛的首選途徑,患方在醫療糾紛中如何訴訟進行法律上的指導。
㈣ 醫療糾紛調解申請書怎樣寫
首先是要寫明雙方的基本情況。甲乙雙方的姓名,地址聯系電話和個人信息,以及與患內者的關系容等等。其次要寫清楚整個過程以及達成的事項。甲乙雙方就患者(身份證號碼)於xx年xx月xx日因xx在甲方門診發生的醫療糾紛,乙方認為甲方造成本人醫療傷害,現經雙方友好協商一致,自願達成如下協議,以便共同遵守。第一,甲方同意一次性補償乙方人民幣多少xx元;第二,全免乙方在我院某年某月某日的醫療費用;第三,甲方在協議書簽訂後十日內,應當向乙方一次性支付補償款項共計人民幣多少元,要約定雙方的違約責任。
㈤ 醫療糾紛調解或起訴的程序
一、患者與醫院協商解決發生醫療糾紛後,醫患雙方進行溝通,雙方達成共識後,簽訂調解協議書,以此種方式解決醫療糾紛,通常稱之為「私了」。由於醫患雙方醫療糾紛本質上是平等的醫患主體雙方的民事爭議,依據民法自治原則,醫患雙方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需要注意的是,和解必須建立在雙方當事人完全自願的基礎之上,任何一方或第三方均不得強迫另一方接受協商解決方式,同時,和解必須堅持合法性原則,即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達成的協議將歸於無效。二、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解決衛生行政部門作為第三方參與到醫患調解中,實踐中,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 三、訴訟調解解決 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後,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願同意的調解。
㈥ 醫療糾紛投訴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患者在門診診療過程中如與醫務人員發生糾紛,可通過正常途徑向醫院投訴。首先,可向回醫療糾紛發生所在科答室負責人投訴,由其科室進行調解;調解未成者,可向門診辦投訴,填寫投訴意見表,並由門診辦進一步調解;調解仍未成功者,可向醫院院醫患辦進行投訴。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解決醫療糾紛的方法有醫患雙方協商調解、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和向法院提起訴訟三種途徑。而現實中,訴訟往往是醫患雙方解決糾紛的首選途徑,患方在醫療糾紛中如何訴訟進行法律上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