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律規定火災認定書什麼時候一定要出
沒有哪條法律規定火災事故認定書確定的責任等於民事責任。公安機關所做的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對引起火災原因的分析和火災責任的承擔,是對責任人進行行政處罰、刑事制裁的一個依據。但在民事賠償責任方面,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書訴訟過程中只起到證據的作用,只有經過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才可以根據證據規則決定是否採信。公安機關無權對火災所造成的受害人經濟損失作最終處理。
如果有充分證據表明您的實際損失,在與侵權人就賠償問題不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假若證據難以收集,還是協商解決為好。
B. 如何界定森林火災是否構成犯罪
首先,根據《國家林業局、公安部關於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管轄和立案標准》中規定:失火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2公頃以上,或者致人重傷、死亡的應當立案,過火有林地面積為10公頃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傷5人以上的為重大案件;過火有林地面積為50公頃以上,或者死亡2人以上的,為特別重大案件。
拓展資料:
放火罪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相關規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放火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種情況:
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
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又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有關刑法條文
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對於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第五十七條對於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C. 火災事故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我們會在電視上面看到很多的火宅事故發生,對於火災不僅會危機到他人的生命安全也會相應的危機到他人的財產安全,那麼對於火災事故的財產損失又是該如何進行認定的,下面對於這方面的知識進行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你。
火災事故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誰主張,誰舉證」。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第六十五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財產損害賠償的范圍包括哪些
1、財產損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財產直接損失折款,還應包括現場搶救(險)、人身傷亡善後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停業所造成的財產間接損失。
2、設施,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等。
3、修復。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進行修復,恢復原狀。修復以就地修復為主,盡量恢復原來狀態,即在功能上、形態上、價值上沒有太大變化。
4、折價賠償。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沒有修復的可能,需要折價賠償。折價時應計算出原物的價值,原物的新舊市場價以及殘存價值等因素進行折價賠償。
5、牲畜受傷但沒有失去使用價值的,應就地治療為主;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經有關部門評估鑒定,折價賠償。
6、實物賠償。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用種類、質量相同或相近的實物進行賠償。
在火災財產損失舉證的過程中遇到了相關問題,最好多與相關專業律師咨詢,華律網可以給你提供這類服務。
網頁鏈接
D. 火災事故認定書上的直接財產損失能否作為賠償依據 我該怎樣挽回我的損失 請求援助
火災事故責任不等於民事責任。公安機關所做的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對引起火災原因的分析和火災責任的承擔,是對責任人進行行政處罰、刑事制裁的一個依據。但在民事賠償責任方面,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書訴訟過程中只起到證據的作用,只有經過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才可以根據證據規則決定是否採信。公安機關無權對火災所造成的受害人經濟損失作最終處理。
如果有充分證據表明您的實際損失,在與侵權人就賠償問題不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假若證據難以收集,還是協商解決為好。
如果對證據問題存疑,可追問。
E. 違章建築發生火災時如何劃分民事責任
即使是違章建築廠房,但是如果被故意縱火造成損害的,房主可以要求侵權人按法律規定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F. 火災事故認定書能不能作為火災理賠依據這屬於哪條法律
首先火災事故認定書是可能作為火災理賠依據的,但不是法律直接規定的,而是通過幾個法律法規綜合確定的。
涉及火災事故認定書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有:
1、《消防法》第五十一條,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根據火災現場勘驗、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意見,及時製作火災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火災事故的證據。
2、《火災事故調查規定》
第二十九條,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根據現場勘驗、調查詢問和有關檢驗、鑒定意見等調查情況,及時作出起火原因的認定。
第三十條,對起火原因已經查清的,應當認定起火時間、起火部位、起火點和起火原因;對起火原因無法查清的,應當認定起火時間、起火點或者起火部位以及有證據能夠排除和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八條,行政管理部門依據法律規定製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火災事故認定書等,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審查並確認其相應的證明力,但有相反證據能夠推翻的除外。
G. 火災責任的劃分與賠償問題
是這樣的;
新的火災調查規定要求公安消防部門 只認定火災起火原因,不會就火災災害形成原因作出認定。
因此,你們家這個事情,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火災報警、初期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情況;
(二)火災蔓延、損失情況;
(三)與火災蔓延、損失擴大存在直接因果關系的違反消防法律法規、消防技術標準的事實。
比如17家木結構是否符合消防標准,是否配備了滅火裝置等等……
根據你的描述,可能是電路故障導致火災,這里就要區分,是你家裡的電線故障還是公用電線的故障了。因為 起火部位為房屋二樓南側樓梯外牆電表處 這個就有些玄乎,如果是電表外,公用電路故障,那麼屬於電力公司賠償哈;
總之,你記得一個原則,就是誰有過錯,誰賠償,沒有過錯原則上就不用賠償。
H.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和賠償是什麼
需要證據能夠證明誰的責任,按責任大小確定賠償的范圍或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