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游泳館溺亡屬於啥糾紛

游泳館溺亡屬於啥糾紛

發布時間:2021-07-26 13:42:45

1. 孩子在游泳館溺水了。責任怎麼分

1、一般情況下,依現在一般的有關案例的劃分,游泳館一半責任,臨護人一半責任。
2、如有其它因素,要兼顧考慮,比如孩子是否有相關疾病,監護人是否盡到了監護職責(是否在游泳過程中給於了足夠的關注)等。
3、游泳是風險運動,孩子去游泳館一定要有大人陪同監護,並高度關注,出了事賠嘗得再多也沒意義了。

2. 游泳池淹死了人,救生員要承擔什麼責任

游泳池淹死了人,只要救生員履行了職責,也就是說只要不是故意不施救造成人員死亡的,就不需要承擔責任。如果救生員在一旁,有能力施救卻沒有施救,導致受害人死亡的,要追究其責任。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 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在游泳池淹死了人,游泳館應承擔賠償責任。

3. 游泳池溺亡一人屬於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罪嗎

首先,就游泳館來說,因為各類游泳館均屬於經營類場所,游泳者均是購票才進入游泳館游泳,在游泳者購票時始,雙方的權利義務已經形成,游泳館享有收取門票費用、制定游泳館規范權利的同時,也負有符合基本安全、衛生保障的義務。因為游泳館的性質屬於室內經營性場所,畢竟不同於海濱浴場或是河中江中游泳,所以對這種相對具有一定危險性運動的經營場所,對其的安全保障責任理應具有較高要求,所以如若在游泳館內發生溺水身亡事件,游泳館理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其次,游泳館應當承擔何種性質責任。就責任性質而言,此種事件存在違約與侵權的競合,雙方之間存在合同關系,也存在侵權關系。但個人認為,其根本責任在於侵權責任。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第37條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並且,其死亡的賠償標准也是按照《最高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的司法解釋》的規定去確定賠償標准,而該司法解釋也是規定相關侵權糾紛中的賠償標准,並且其中第六條也有相同於《侵權責任法》第37條內容的規定。所以,在游泳館溺水身亡事件中游泳館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關於溺水事件中各方責任比例的承擔,應就該事件的具體情況而分析。就根本而言,主要應考慮四點。第一:該游泳館是否符合相應的運營資質及國家或地方標准。此點直接關系著該游泳館的合法性及溺水事件可能發生的概率。以北京市為例,根據北京市體育局及北京市水上救生協會的相關規定,每個游泳池應至少配備兩名以上的救生員,水深1.2米以上應檢查深水證,游泳池內應配有浮力設施,泳池的扶梯、坡度、摩擦度應達到規定標准等等。如果游泳館不符合相應的標准及規定,則可以理解該不符合標準的游泳館導致溺水事件的發生,其理應承擔絕大多數甚至是全部責任。
第二:游泳館是否盡到合理的安全注意義務。雙方的合同關系成立時,游泳館即以負有相應衛生、安全保障義務。比如水質是否符合標准,是否有相應的防滑設施,水深提醒標識、深水區與淺水區的隔離設施、各種安全提示標識等等,更重要的是救生員的安全保障義務。比如是否有工作人員在泳池邊的高處時刻注意緊急情況,是否有救生員輪流巡視泳池以防意外事件,在發生意外事件後救生員是否在第一時間履行救人義務或是後來的搶救措施是否得當,有沒有及時撥打救護電話等等。如果游泳館方面相應的安全防護義務已經盡到,則可以考慮減輕其責任甚至是不承擔主要責任。
第三:游泳者本身是否具有導致溺水事件發生的情況。因為游泳本身就是相對具有危險性的運動,每個人都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其中具體要區別於兩種情況。第一、溺水者是否具備行為能力。在游泳館溺水事件中,一部分是成年人,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具備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在成年人溺水事件中,責任承擔情況按照一般情況認定,主要是在未成年人溺水事件中,因為游泳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是年齡不是很大的小孩,因其對危險的判斷不足,其是否去游泳、怎麼去游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監護人,所以在正常情況下,未成年人發生溺水事件其監護人均應承擔部分監護不利的責任,所以也可適當減輕游泳館的責任。第二、要確定游泳者本身是否否具有不適合游泳的疾病或情況。比如游泳者本身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經過大量運動、冷水等刺激,導致該疾病發作,致使其溺水。亦或是酒後游泳,也可能因為酒精對神經的麻醉只是意外的發生。因為疾病和飲酒均是個人行為,每個成年人應明白此種情況下可能造成的危險後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游泳者本人應對事件的發生承擔主要責任甚至是全部責任。
第四:其他第三人是否對事件發生具有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之規定:「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所以根據該條規定,在泳池中如果是第三人而引起的溺水事件發生,則應有該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比如兩人嬉鬧,一人趁其不備,將他人推入水中,致其溺水身亡,而游泳館已經盡到了合理的安全保障義務,則該責任應由該推人者承擔,如果游泳館未盡到其安全保障義務,比如注意觀察、及時提醒、事後施救等等,也應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在溺水事件發生後,首先應作的還是要搶救溺水人員,在這方面游泳館應承擔完全義務,在進行現場急救的同時馬上撥打急救電話,送到醫院進行急救。同時也應將情況報告於警方及相應的政府主管部門。如果最終搶救無效身亡,警方則會會同政府主管部門進行現場勘查,以確定事件發生過程的事實及游泳館的經營是否符合相關規范及標准,並且警方還會對死者進行屍檢,以確定最終死因以及死者是否存在飲酒。這無論是對於游泳館方面還是死者家屬,在事後的協商或訴訟中均至關重要。並且因溺水屬於非正常死亡,最終死亡證明、銷戶、火化的後事的辦理也有賴於公安機關的結論。
游泳館溺水身亡是個不幸事件,相信對誰都不願意看到,事情發生後希望雙方也均能坦誠面對對方,能夠以協商方式解決該問題,讓逝者早日安息,也希望這種悲劇不要發生。

4. 游泳池溺水,誰該負責

如果確實因溺水死亡,那麼游泳館作為安全保障義務人,為提供及時的救助或安全保障設施、措施不合格或存在缺陷,游泳館就需要根據過錯程度承擔賠償責任。但如因其他原因死亡,如心肌梗塞,那麼游泳館承擔責任的可能性較小。

賠償范圍包括死亡賠償金及家屬的精神損失費用,游泳館管理方負賠償責任,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以訴訟放方式要求賠償。

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游泳館的安全設施不符合國家規定,導致他人溺水而亡 構成重大勞動安全罪,應向其家屬賠償損失。

5. 嬰兒游泳館溺水被救後,家長索賠150萬,他們算是訛詐嗎

不算,家長把孩子日後出現問題都考慮進去,提前拿錢預防。

一、游泳館有責任保證孩子的安全問題。

嬰兒游泳池溺水掙扎3分鍾最後被救視頻引起極大關注,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游泳館的工作人員,還是寶寶的母親都沒有發現嬰兒溺水。多虧一邊家長,及時發現寶寶異常,馬上救出,否則孩子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問題。

不過孩子的爸爸最後讓了一步,店家可以不賠償150萬,但是需要保證,孩子日後因為這此事,有什麼問題,店家需要承擔醫療費,這點看是挺合理的。

四、最後:

這件事再一次告訴我們,帶寶寶去游泳,就算是專業的游泳館,作為家長還是上點心吧。要是遇上一個不負責任的工作人員,到時候哭都來不及。

6. 游泳館出現重大溺亡事故,救生員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答案:凡是以經營為目的的游泳場所必須要有合格的救生員。救生員的要求是水性好、懂得水中救護方法、懂得對溺水者的急救措施等,按要求是應該持上崗證的。你不會水卻做救生員,你覺得心理踏實嗎?如果發生溺水事故,造成死亡,是會被起訴的。經理是第一責任人,他的罪責固然難逃,你也同樣負一定的刑事責任(因為你自知不會水還做救生員)。反之,如果你具備救生員條件,也盡力去救護了,但仍發生了意外,你個人可以不負刑事責任。在與游泳場所無關,溺水者屬自身造成的前提下,通常是只需要游泳館對溺水身亡者家屬進行人身財產經濟賠付,免於起訴。(你談不上玩忽職守,因為你不會水,原本就是錯誤)

7. 違規經營游泳館發生溺水死亡事件是否追究相關部分的責任

在游泳館不會發生重大責任事故,除非是房頂塌下來砸死很多人。
重大責任事故罪是常見多發的一種犯罪行為,不僅危及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國家和群眾財產的重大損失,嚴重地阻礙了企事業單位的正常經營和發展,直接危害到社會的穩定。中國1979年頒行的刑法第131條即有規定,現行刑法第134條又原樣保留了該規定,最高司法機關也沒有新的司法解釋,有效懲治重大責任事故犯罪和保障企業生產、作業安全的功能。

8. 孩子因為游泳館全部責任造成溺水住院,索賠內容和索賠額度怎麼界定

孩子因為游泳館全部責任造成溺水住院,索賠內容包括醫療費、家長陪護費,住宿費、交通費、營養費,家長誤工費。以上按實際費用計算。
索賠額度主要是補償賠償費這一點不好界定,由於是孩子,其傷害程度究竟有多大,恢復結果是否良好?最好是有鑒定結果,如果沒有鑒定結果,可以根據情況提出2~10萬元的賠償

9. 到游泳場所游泳溺亡,國家有沒有賠償標准比如賠償多少錢

1、到游泳場所游泳溺亡,本質上屬於侵害生命權,屬於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2、人身損害賠償有賠償項目,但是沒有賠償數額標准。必須理解一個概念:即法律不是簡單化、模式化的,法律要面對的是復雜情況多變的客觀社會現實。賠償數額必須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不可能規定溺亡的一律賠多少萬,交通肇事死亡一律賠多少萬。
3、泳池洗公共場所,國家有關管理機關有頒布相關的強制性經營、管理規章。如泳池管理者對此事故的發生存在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情形,則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4、人身損害賠償的項目有:主要為: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七條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5、各項目費用的計算: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與游泳館溺亡屬於啥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