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在網上簽約合同如果有糾紛有法律效應嗎謝謝
有法律效力,但是證明責任很難
❷ 合同糾紛,簽訂合同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信用風險的控制的最後一關,就是正確的簽訂合同。現在利用合同詐騙的情況非常之多,而且大部分合同詐騙被視為經濟糾紛,使騙子們逍遙法外,騙子有了實力後往往會設計更大的騙局。關於如何正確地簽訂合同,不同的情況自然有不同的要求。國際信用評估與監督協會和國際誠信企業協會總結了九條普遍適用的注意事項,以有效地幫助人們防止上當受騙,降低信用風險。
一、在簽訂合同以前,經營者必須認真審查對方的真實身份和履約能力。 審查身份就是查對方的經營主體資格是否合法和真實存在。審查履約能力就是要查清對方現有的、實際的、真實的經營情況。
如果我們按照信用風險控制的一般程序進行至此,通過信用調查和信用分析最終形成的信用評價報告將對對方的真實身份和履約能力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介紹。如果我們之前沒有進行信用調查和信用分析,為了避免上當受騙,簽約前應盡可能通過信函、電報、電話或直接派人上門了解等方式對對方的資信情況進行仔細的調查,切實掌握與了解對方的真實身份和履約能力。
二、審查合同公章與簽字人的身份,確保合同是有效的。
如果對方公章為法人的分支機構公章或內設機構,應要求其提供所屬法人機構的授權書。對方在合同上簽公章,並不能保證合同是有效的,還必須保證合同的簽字人是對方的法定代表人或經法人授權的經辦人。如對方簽字人是企業的法人代表,那麼在簽訂合同之前,應要求對方提供法人代表身份證明,營業執照副本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出具的法人資格證書;如對方僅系企業的業務人員,則還應讓其提供企業及其法人代表的授權委託書、合同書、業務人員自身的身份證明以及財產擔保書等相關證明文件,切忌僅憑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合同專用章等不全面、不規范的文件就與其簽訂合同。同時也應該從根本上杜絕那種僅憑老關系、熟面孔或熟人的介紹就與對方簽訂合同的做法。
三、簽訂合同時應當嚴格審查合同的各項條款,有條件的不妨向專業人員咨詢。 根據合同詐騙的特點.為了防止對方利用合同條款來弄虛作假,應該嚴格審查合同各項條款以便使合同權利義務關系規范、明確,便於履行。對於合同的主要條款,特別是關於交貨地點、交貨方式、質量標准、結算方式、貨物價格的約定更要力求表達的清晰、明確、完整,決不能含混不清或者模稜兩可,給合同以後的履行埋下隱患。
四、約定信用監督條款( CS 條款)。 CS 條款分為一般 CS 條款和特殊 CS 條款,在合同約定信用條款的方法是,即在合同中直接加上 CS 條款。本合同遵循誠信的原則簽訂並執行,一方失信違約的,另一方有權按照《ICE8000國際信用監督體系公開投訴規則》,在國際信用監督網和其它媒體進行公開投訴;也有權按照《ICE8000國際信用監督體系的永久曝光規則》,將失信違約事實在國際信用監督網和其它媒體上永久曝光。特殊 CS 條款詳見第三章。人們都怕曝光,騙子也不例外,因為一旦被曝光,將會影響他繼續騙人。約定 CS 條款,可以利用 ICE8000 國際信用監督體系的爭議解決機制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將大大減少受騙的機會。本條款必須保證對方提供的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件與營業執照的復印件是真實的。
五、約定違約條款。 違約條款是明確約定違約的責任,為將來可能的訴訟與維權打下良好的基礎。違約條款中可以明確約定違約金或欠款的利息。如:甲方未按期完工的,向乙方支付違約 10 萬元。
六、約定爭議管轄權條款。 爭議管轄權條款的約定用於避免對方精心設計的司法陷阱。一些騙子往往在其所在地經營了良好的社會關系,利用地方保護主義逃避法律制裁。一般應約定由自己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雙方實在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時,應當約定雙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約定雙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時,如果發生了爭議,應當盡快向本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如果對方先起訴的,對方的人民法院將首先立案,你將不得不到對方所在地打官司,對財力與精力消耗都比較大。當然也可以選擇一個公信力高的仲裁機構進行裁決。
約定由一方所在地法院管轄的方法:本合同未盡事宜,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任一方均有權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進行起訴。
約定由任一方所在地法院管轄的方法:本合同未盡事宜,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任一方均有權向其所在地人民法院進行起訴。
七、明確合同簽訂地。 很多精心設計合同糾紛從實質上看都是合同詐騙,都涉嫌構成犯罪。對於涉嫌經濟詐騙案件的受害人,首先應當到公案機關報案,而不是到法院訴訟,因為法院一經受理,合同詐騙案件就變成了普通的經濟糾紛。但是,一些騙子們往往精心設計管轄權,使人們到本地公安機關報案時,發現本地公安機關沒有管轄權。合同簽訂地條款的約定,對於追糾騙子的刑事責任和挽回自身經濟損失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國的刑法規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合同詐騙的犯罪地包括合同簽訂地點、合同的履行地點。由於合同履行地往往在對方的所在地,所以沒有意義。只有約定合同簽訂地點。根據最高法的司法解釋: 凡書面合同寫明了合同簽訂地點的,以合同寫明的為准;未寫明的,以雙方在合同上共同簽字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雙方簽字蓋章不在同一地點的,以最後一方簽字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所以在合同上明確地將簽訂地註明為本地或作為最後一方簽字,以取得本地公安機關對涉嫌犯罪案件的管轄權。
八、約定所有權保留條款。 作為銷售的條件,供應商可以規定保留貨物的法定所有權,直到購買者付清全部貨款後所有權才轉移給購買者。在英國,銷售合同中的所有權保留條款被稱為羅馬爾帕條款,它源自於 1976 年的一個重要的法庭判例,這個判例被全世界廣泛應用。所有權保留條款可以有限的預防對方的破產清算風險,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與規范,破產清算也會漸漸增多。但是,所有權保留條款也有其局限性:
1 、不能應用於提供服務的將易,除非貨物作為服務的一部分而提供;
2、供應商不能要求歸還已經製造成其他產品的貨物,比如:磚已經造成了房子情況;
3、 供應商不能對已經被對方出售的貨物主張所有權,比如:超市已經將商品賣出;
4、 供應商必須能夠識別貨物,並能證明為原物。
九、約定擔保條款。 當然,合同的當事人並不是總有能力和意願提供擔保的。我們在這里提及擔保條款,只是提醒合同的當事人不要忘記爭取促使對方提供合同擔保,畢竟,有擔保的合同是安全的合同。約定擔保條款,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進行,否則,可能會造成擔保條款的無效。約定擔保條款時,應當注意以下事項:
1 、由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擔保的,應審查擔保人是否有擔保資格。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經國務院批准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 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為保證人。 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有法人書面授權的,可以在授權范圍內提供保證。 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不得作為保證人。
2 、用財產抵押時,應審查財產是否可以抵押。下列財產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權;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本法第三十四條第(五)項、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除外; (三)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 (四)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 (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3 、用下列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辦理抵押物登記的部門如下:(一)以無地上定著物的土地使用權抵押的,為核發土地使用權證書的土地管理部門;(二)以城市房地產或者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 (三)以林木抵押的,為縣級以上林木主管部門; (四)以航空器、船舶、車輛抵押的,為運輸工具的登記部門; (五)以企業的設備和其他動產抵押的,為財產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4 、 當事人以其他財產抵押的,可以自願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 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當事人辦理抵押物登記的,登記部門為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證部門。
❸ 合同糾紛還是合同詐騙
可以以合同糾紛來起訴,要求其按照合同約定還您錢。
❹ 合約期間發生糾紛,上法院起訴期間,我的財產被別人佔用了,怎麼辦
合約期間發生糾紛,上法院起訴期間財產被別人佔用了,應該是直接到警察局去報警。
❺ 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及優缺點
一、合同糾紛解決方式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的規定,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四種: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其中,和解和調解並非解決合同爭議必經的程序,即使合同當事人在合同爭議條款中作了相應的規定,當事人也可不經協商和解或調解而直接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故選擇仲裁還是訴訟解決合同爭議是訂立合同爭議條款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仲裁指雙方當事人根據有效的仲裁協議,將糾紛提交給仲裁機構進行處理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仲裁協議一旦依法成立,當事人不得再就爭議事項向法院提起訴訟。同訴訟相比,仲裁具有快速、便捷、高度保密、裁決便於執行、能夠充分體現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有利於維持和發展爭議雙方之間的商事關系等特點。
訴訟是解決合同爭議中使用得最多的糾紛解決方式。它是一種強制管轄,假若合同中沒有有效的仲裁條款,也沒有另外達成有效的仲裁協議,即使合同中沒有約定訴訟,當事人仍有權就該合同爭議向人民法院起訴。我國訴訟制度比較仲裁製度而言具有程序嚴格、公正、對當事人的訴權保障全面、法官審判經驗豐富等特點。
二、選擇以仲裁方式解決合同爭議應注意的問題
合同當事人將合同爭議提請仲裁,必須基於有效的仲裁協議。根據《仲裁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仲裁協議內容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一是要有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是要有仲裁事項;三是要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其中對第一項和第三項的規定,合同當事人往往會由於不了解仲裁製度和仲裁機構的設置,在合同爭議條款中做出以下幾種不規范的仲裁協議:
第一、約定了仲裁地點,但沒有約定仲裁機構,或雖然有約定,但約定的仲裁機構名稱的方式、術語不規范。如:爭議在"合同簽訂地(履行地)仲裁解決"、"爭議所在地仲裁解決"、爭議由"本市仲裁機關仲裁"、"本市有關部門仲裁"、 "當地仲裁委員會仲裁"、爭議由"XX市經濟合同仲裁委員會仲裁"等。
第二、同時約定兩個仲裁機構仲裁。如:爭議可提交"A市有關仲裁機構仲裁"或"B市有關仲裁機構仲裁"。
第三、既約定仲裁,又選擇訴訟。如:發生爭議向"合同履行地(簽訂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爭議由"合同履行地仲裁機關仲裁,對仲裁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等。
在現實案例中,上述各類不規范的仲裁協議,雖不是一律被認定為無效,但多數會因為無法明確當事人的仲裁意思表示或無法確定仲裁機構而導致無效。
此外,合同當事人如何對仲裁事項進行規定也是應注意的問題。我國仲裁法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這項規定不難理解,但在實際操作中合同當事人如何針對自身的情況確定將提請仲裁的事項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如合同當事人屬長期合作關系,雙方在前合同尚末履行完畢時又簽訂了含有仲裁條款的合同,且兩合同的履行具有一定的交叉性,這樣會導致合同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一部分在仲裁管轄范圍內,一部分在訴訟管轄范圍內,所以一旦發生合同爭議,就會出現合同當事人既要進行仲裁,又要到法院訴訟的情況。故為防止類似問題的產生,合同當事人在約定仲裁協議時,應將對前期沒有約定仲裁方式的前合同一並寫入新合同爭議條款中。
三、選擇以訴訟方式解決合同爭議應注意的問題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只有因合同發生的糾紛,可以由雙方當事人通過訂立合同爭議條款自由約定由哪個法院來管轄,這在法律上稱「協議管轄」。合同當事人可以通過約定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法院(往往規定在本地法院)來管轄案件,以節省費用,避免地方保護主義因素產生的不利影響。應注意的是,合同當事人的這種自由選擇權是有條件限制的,這些限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協議管轄不得違反級別管轄與專屬管轄。如:按照規定,在重慶市一般財產案件訴訟標的超過人民幣200萬元的,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對於標的低於200萬元的合同,約定"有關本合同的一切糾紛,應由某中級人民法管轄"是無效的。又如,海事案件,只能由海事法院管轄,合同當事人約定由普通法院管轄是無效的。
2、被選擇的法院必須與合同有關聯,即只能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的法院中進行選擇,而當事人在制訂合同爭議條款時應做到表述明確,選擇的管轄法院是確定、單一的,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協議選擇兩個以上管轄法院。如類似"因本合約發生的任何訴訟,雙方均可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約定,雖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被認定為無效,但若發生合同雙方當事人同時提起訴訟的情況,則很容易引起管轄爭議,造成訴訟程序的延長,訴訟成本的增加,給當事人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3、合同當事人只能就第一審案件決定管轄法院,而不能以協議決定第二審法院。
4、雙方必須以書面方式約定管轄法院,口頭約定無效。
❻ 關於公司商業合同糾紛的一些問題
合約合同,就是具有法律依據的證明和證據。。雙方蓋章簽字生效後,就專具有法律效屬應。一旦一方違反合約規定,就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
如果第三方通過法律途徑,則你公司將成為被告,對於違反合同合約的,也將支付相應違約金。。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才會最終走法律途徑。
說明公司處理事情不是很在行。。第一尾款應該是佔用合同總金額的很少部分,不應該影響到你們與第三方的付款。。第二、如果無法簽訂佔用很少情況下,應該把付款和施工進度結合起來,施工到什麼程度付款多少。。這樣才能不會被動,並且如果合同進行中沒有達到相應款項,可以隨時終止。。
在沒有給尾款情況下可以先付款,應該穩定第三方合作者,可以先給一部分,讓其安心。。這些是合作處理的方式和方法,都應該不以把關系搞僵化為目標。。才會今後的長期合作。
❼ 合同糾紛不按合同法處理有何後果
合同糾紛,一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為准。合同中未明確約定價格,發生爭議處理的,按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合同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合同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內政府價格調整時,按照交付時的價格計價。逾期交付標的物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原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新價格執行。逾期提取標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新價格執行;價格下降時,按照原價格執行。
按照《合同法》這三條規定,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的約定與《合同法》的規定不一致,依照當事人的約定確定合同內容。如果當事人就某些事項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則依照《合同法》的第六十一條規定補充。第六十一條還不能完善的,按照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三條規定最後適用,這是合同約定不完善時,保護合同雙方利益的最後一道防線。
如果按照《合同法》規定,雙方還不能解決問題,導致合同約定的日期屆滿,一方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的,是嚴重違背合同承諾的行為,會給合同對方帶來損失,必須要承擔其應得的法律後果,包括:
(一)合同對方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
(二)拒絕履行合同的一方要承擔違約責任;
(三)守約方有權要求其繼續履行合同;
(四)在雙務合同中,合同一方明確表示拒絕履行後,不得援引同時履行抗辯權。即使合同對方當事人有先履行義務時,其仍然有權拒絕先履行。
❽ 陳雪凝合約糾紛,搶人大戰底線何在
❾ 合同糾紛該打什麼電話就是對方不履行合約內容該打電話給什麼部門維權
路上有我追著你的腳步舊相片保存著昨天的溫度
❿ 東方神起合約糾紛是怎麼回事啊
建議去看看有天無名的歌的歌詞,當然這只是哥三的觀點,糾紛只是哥三和公司,當然啦,傻帽公司也不是第一次讓同一組合里的成員譴責對方了,主要就是五隻的父母對此事表態,五隻本人態度不明。解散這個問題挺糾結的,法律上講五隻是東方神起名字的所有者,但是你懂的,傻帽公司的手段啊,其實問題嘛也沒那麼嚴重,只是飯之間激化了問題。表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等吧,很多年之後的事情誰知道呢,就像最初我也相信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一樣,這是發展的必然,看看前輩就知道了。哎糾結的事情怎麼想都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