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采礦權糾紛判決書

采礦權糾紛判決書

發布時間:2021-07-23 11:39:38

Ⅰ 采礦許可證糾紛問題

你司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他司和土司簽協議對你司無約束力。他司的采礦權未經國家批准,不受法律保護。土司和他司的合同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是無效的,無效合同由他們自行解決。你司可不允許他司來采礦。強行來采,報告國土資源局並報警。造成損失將他司訴至法院。

Ⅱ 債務糾紛,采礦權糾紛

可以要求法院對其進行財產查封保全。沒收和凍解其經營所得進行債務償還。

Ⅲ 阿嘞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4阿中民2初字第23號判決書

原告李祥順、崔全法與被告福海農場有限責任公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監獄煤礦企業租賃經營合同糾紛一案
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一審判決書
(2014)阿中民二初字第23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14)阿中民二初字第23號
原告李祥順,男,1964年4月24日出生,漢族,個體從業者。
原告崔全法,男,1946年10月13日出生,個體從業者。
二原告共同委託代理人林安娜,廣東正大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福海農場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福海縣什巴爾窩依村。
法定代表人丁新廣,該公司經理。
被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監獄煤礦。住所地:和布克賽爾縣沙吉海。
法定代表人李欣,該煤礦教導員。
二被告共同委託代理人郭屏宇,新疆蘭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李祥順、崔全法與被告福海農場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農場公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監獄煤礦(以下簡稱監獄煤礦)企業租賃經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祥順、崔全法的共同委託代理人林安娜,被告監獄煤礦的法定代表人李欣及農場公司、監獄煤礦的共同委託代理人郭屏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祥順、崔全法起訴稱,2013年4月,李祥順、崔全法與農場公司達成口頭協議:1、李祥順、崔全法承包農場公司所屬的監獄煤礦生產經營,期限至2015年12月31日;2、李祥順、崔全法向農場公司交納風險保證抵押金200萬元,承擔礦井的全部投入、生產費用及監獄煤礦30餘名職工工資;3、監獄煤礦按原煤25元/噸收取管理費,李祥順、崔全法每年無償提供600噸自用煤給監獄煤礦使用。李祥順、崔全法按約定於2013年4月27日以轉賬方式向農場公司銀行賬戶交納風險保證抵押金200萬元,監獄煤礦向李祥順、崔全法提供「煤炭生產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等相關手續。李祥順、崔全法為全面履行協議,投入近千萬元資金為煤礦生產經營購置所需固定資產、設備,並從內地招收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人250餘名,自2013年6月起正式生產經營。2013年9月中旬,農場公司以「煤礦經上級批准整體對外轉讓」為由,單方終止協議,其行為已構成違約,依法應當退還保證金200萬元,並賠償李祥順、崔全法的巨額經濟損失。請求:判令農場公司、監獄煤礦退還風險保證抵押金200萬元,賠償資產814.22萬元,經濟損失500萬元,並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農場公司、監獄煤礦答辯稱,一、農場公司訴訟主體不適格。監獄煤礦為獨立法人,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依法享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可單獨承擔民事責任。農場公司雖是監獄煤礦的開辦企業,但不存在實際投入的自有資金少於注冊資金的情形,應駁回李祥順、崔全法對農場公司的訴訟請求。二、雙方之間的口頭協議,實為監獄煤礦的采礦權向李祥順、崔全法出租。李祥順、崔全法以監獄煤礦名義使用監獄煤礦的采礦資質開采國有礦產,此行為違反《煤炭法》、《礦產資源法》、《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的強制性規定,依照《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協議為無效合同。三、對無效合同的處理,應嚴格執行《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1、現監獄煤礦已歇業,面臨轉讓或關閉,李祥順、崔全法投入的固定資產應自行處理,並非監獄煤礦取得;2、李祥順、崔全法所交的200萬元保證金已由李祥順、崔全法通過借款方式取回;3、李祥順、崔全法所謂損失500萬元,無證據支持;4、李祥順、崔全法租賃經營中,採煤25790.15噸,煤炭價值中的2579015元是李祥順、崔全法取得的利益,應從其投入中抵扣;5、監獄煤礦將煤礦交由李祥順、崔全法經營,因經營不規范,違規生產,四個多月比監獄煤礦同期減少生產24209.89噸煤炭,價值中的605246.25元是監獄煤礦的損失;6、造成損失的責任主要在李祥順、崔全法,即使雙方都有損失,李祥順、崔全法的責任也大於監獄煤礦。四、監獄煤礦歇業,是執行政府強制性關閉小煤礦的規定,損害國家利益的協議,應早日解除,只會減少雙方的過錯和國家的損失,是監獄煤礦主動糾正將煤礦租賃經營的不法行為,無可非議。五、根據無效合同的不得履行性,雙方均不承擔違約責任,請求駁回李祥順、崔全法的不當主張。
原告李祥順、崔全法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舉證如下:
1-1《合作基本要求》(復印件);1-2《新疆福海監獄煤礦對外經營承包原則》(復印件);1-3《新疆福海監獄煤礦礦井安全生產經營承包合同書》。證明:根據農場公司承包要求、原則和格式合同,雙方於2013年4月經協商口頭約定各自權利義務,同時證明雙方協議為承包合同且合法有效,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經營合同雖然沒有簽字,但合同內容是與農場公司約定。
2、《銀行卡客戶交易查詢》。證明:李祥順、崔全法於2013年4月27日向農場公司繳納風險保證抵押金200萬元。
3-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煤炭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復印件);3-2原煤銷售票(附統計表);3-3《2013年福海監獄煤礦幹警、職工、新職工9月份工資明細表》。證明:1、監獄煤礦向李祥順、崔全法提供煤炭生產許可證等相關煤炭生產經營手續;2、李祥順、崔全法於2013年6月至9月中旬生產原煤25790.15噸,由監獄煤礦外銷22408.03噸,抵磚款3252.70噸,監獄煤礦自用129.42噸;3、監獄煤礦直接將外銷原煤款按25元/噸收取管理費641518.25元,支付行政人員工資619677元,無償使用原煤129.42噸。雙方已經履行了合同義務。
4-1《關於福海農場有限責任公司煤礦整體轉讓批復文件》(復印件);4-2《自治區福海監獄煤礦全部股東權益轉讓公告》。證明:1、監獄煤礦系農場公司所屬企業;2、2013年7月19日經自治區監獄局批准農場公司提交整體轉讓監獄煤礦資產請求,農場公司作為轉讓方於2014年4月14日在新疆立權交易中心網上發布轉讓監獄煤礦全部股東權益公告。農場公司轉讓監獄煤礦資產,致使合同無法履行。
5-1《資產權屬證明》;5-2湖北萬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於2013年11月11日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書》。證明:監獄煤礦出具證明,證實在承包期間投入的採煤機械、井巷工程和房屋建築物及部分庫存材料是李祥順、崔全法個人資產;鑒定機構根據雙方委託、資產權屬證明及現場實地評估確認:李祥順、崔全法投入煤礦全部資產評估值為814.22萬元。
被告農場公司、監獄煤礦的質證意見是:
證據1真實性認可,合法性和證明目的不認可。1-1寫著監獄煤礦。1-2署名也是監獄煤礦而不是農場公司。1-3也是與監獄煤礦協商時提供的。法律禁止煤礦對外承包、出借采礦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合法性不認可,證據1都是要約,不是雙方簽訂的正式合同。
證據2認可,監獄煤礦接收200萬元並且已經以借款形式全部返還給李祥順、崔全法。
證據3真實性認可。3-1是監獄煤礦的證書,進一步說明是與監獄煤礦合作,與農場公司無關。3-2統計表不全,提煤單也不全。3-3支付監獄煤礦30名職工工資的事實認可,數額不準確。收取管理費644753.75元認可。
證據4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批復是福海監獄批復給農場公司的,在網上掛出轉讓公告是事實。不是農場公司要轉讓監獄煤礦資產,而是國家和有關部門要求關閉小煤礦。
證據5-1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5-2沒有委託書不規范。農場公司、監獄煤礦都沒有參加評估,是李祥順、崔全法自行委託的。根據雙方口頭約定固定資產在合同解除時要折價,由煤礦收購或者自行處理。
本院認證意見是:證據1真實性農場公司、監獄煤礦認可,對真實性予以確認。由於證據1均是以監獄煤礦的名義發出要約,不能達到李祥順、崔全法的證明目的,對證明效力不予確認。證據2農場公司、監獄煤礦認可,予以確認。證據3農場公司、監獄煤礦認可,予以確認。證據4真實性農場公司、監獄煤礦認可,對真實性予以確認。證據5-1真實性農場公司、監獄煤礦認可,予以確認;證據5-2農場公司、監獄煤礦雖未參加鑒定,但監獄煤礦出具《資產權屬證明》確認租賃經營期間投入的採煤機械、井巷工程和房屋建築物及部分庫存材料是李祥順、崔全法個人資產,且鑒定機構與監獄煤礦委託評估煤礦資產系同一家鑒定機構,具備鑒定資質,鑒定程序合法,予以確認。
被告農場公司、監獄煤礦為支持其抗辯主張,向本院舉證如下:
1、書證5組共37頁。1-1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煤炭工業管理局現場處理決定書8份,安全監管檢查筆錄,共23頁;1-2新疆煤礦安全監察局北疆監察分局現場處理決定書1份,現場檢查筆錄,共5頁;1-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在全國監獄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大檢查中對福海監獄煤礦檢查後,向監獄煤礦送達的大檢查情況表,共1頁;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向監獄煤礦送達的安全生產現場檢查隱患及問題整改通知書,共2頁;1-5監獄煤礦例行日常監管,向李祥順、崔全法發出的安全監管檢查筆錄,共4份6頁。證明:李祥順、崔全法違規生產情節嚴重,經行政機關多次檢查處理,致使不能正常生產,達不到雙方約定的技改要求和最低限額產量,給監獄煤礦造成財產損失。
2、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國土資源局作出的和國土資罰字(2014)22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共2頁。證明:李祥順、崔全法違章建彩鋼房,被罰款14660元,李祥順、崔全法應將違章建築物自行拆除並承擔罰款。
3、李祥順、崔全法的借款憑證共30頁。證明:李祥順、崔全法從監獄煤礦借現金360.70萬元,所交押金200萬元已通過借款方式返還。
4、書證6份共37頁。證明:監獄煤礦墊付的款項。4-1監獄煤礦墊付的電費85146元;4-2監獄煤礦墊付本礦職工工資510189元;4-3用煤炭清償他人債務,煤炭3401.28噸,價值407226.2元;4-4監獄煤礦墊付本礦職工的社保金108935元;4-5監獄煤礦墊付材料款427070元;4-6監獄煤礦代繳稅款500328.91元(增值稅、資源稅)。
原告李祥順、崔全法的質證意見是:
證據1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1-1是給監獄煤礦下達。1-2雙方口頭約定法定代表人和安全生產都是監獄煤礦負責,承包經營期間有問題應該給李祥順、崔全法發出整改,但是在6、7、8、9四個月中所有炸葯雷管都是監獄煤礦提供,有關部門認為監獄煤礦違規生產,是監獄煤礦的責任。導致合同解除不是李祥順、崔全法違規生產,是因為農場公司、監獄煤礦強調上級要求關閉小煤礦。1-3、1-4均下達給監獄煤礦。安全生產是監獄煤礦負責。
證據2真實性認可,證明目的不認可。處罰決定是針對監獄煤礦作出,建房手續應該是監獄煤礦向有關部門申請,監獄煤礦沒有履行應盡義務,行政處罰和爭議事實無關。
證據3真實性認可。360.70萬元借款主要是從9月18日到11月22日,是在合同解除後為了遣散工人所借,不是純粹的借款。
證據4-1、4-2、4-4、4-5認可。4-3中的148噸煤屬監獄煤礦自用煤,實際抵磚款為3253噸煤炭,價值407226.20元,是李祥順、崔全法生產的煤,不屬於墊付款。4-6稅費還沒有繳納,不屬於代繳。
本院認證意見是:證據1真實性李祥順、崔全法認可,予以確認。由於雙方解除合同與李祥順、崔全法是否違規生產無因果關系,證據1與本案無關聯性,對證明效力不予確認。證據2真實性李祥順、崔全法認可,予以確認。證據3李祥順、崔全法認可,予以確認。證據4-1、4-2、4-3、4-4、4-5經雙方對賬,均無異議,予以確認。4-6稅費系煤礦自行計算,並未繳納,不予確認。
經審理查明,2013年4月,李祥順、崔全法與監獄煤礦達成口頭協議,約定:1、李祥順、崔全法承包監獄煤礦生產經營,期限至2015年12月31日;2、李祥順、崔全法交納風險保證抵押金200萬元,承擔礦井的投入、生產費用。監獄煤礦原有管理人員和持證工人,李祥順、崔全法必須留用,並承擔工資及社保金;3、監獄煤礦按原煤25元/噸收取管理費,李祥順、崔全法每年無償提供600噸自用煤給監獄煤礦使用;4、監獄煤礦為李祥順、崔全法提供合法生產所需的《采礦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等證照;5、煤礦的法定代表人、礦長、財務、銷售、技術監督由監獄煤礦派人擔任,項目負責人、安全礦長、生產礦長、機電礦長總工程師由李祥順、崔全法派人擔任;6、稅費按國家有關法規和行業規定執行。
李祥順、崔全法於2013年4月27日以轉賬方式向農場公司銀行賬號交納風險保證抵押金200萬元。李祥順、崔全法為煤礦生產經營購置所需設備、組織人員,於2013年6月起正式生產經營,期間共採煤25790.15噸,每噸售價為125元,扣除監獄煤礦應得每噸25元管理費外,李祥順、崔全法應得煤款為2579015元。李祥順、崔全法從監獄煤礦借款360.70萬元。監獄煤礦替李祥順、崔全法交納電費85146元,支付監獄煤礦工人工資510189元、社保金108935元,清償債務407226.20元,支付材料費427070元。李祥順、崔全法從監獄煤礦超領566551.20元(保證金200萬元+煤炭銷售利潤2579015元-借款360.70萬元-電費85146元-職工工資510189元-職工社保費108935元 -清償債務407226.20元 –支付材料費427070元)。2013年7月19日福海監獄批復農場公司,對監獄煤礦整體轉讓。2013年9月中旬,雙方解除協議。
2013年9月29日,監獄煤礦出具資產權屬證明:李祥順、崔全法與監獄煤礦合作經營中投入的採煤機械、井巷工程和房屋建築物及部分庫存材料是李祥順、崔全法個人資產。2013年11月11日,李祥順、崔全法委託湖北萬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對其在監獄煤礦投入資產進行評估,評估結論:評估價值為814.22萬元,其中庫存313060元,房屋建築物863680元,構築物及其他輔助設施2022648元,機械設備4942806元。
2014年9月17日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國土資源監察大隊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告知書,對監獄煤礦未經批准擅自佔地建設職工臨時生活板房的行為作出處罰:罰款14660元,責令拆除違法建築物和其他設施。
監獄煤礦系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單位。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1、監獄煤礦與李祥順、崔全法達成的口頭協議是否有效;2、監獄煤礦是否違約,應否退還保證金200萬元、賠償資產投入814.22萬元、賠償經濟損失500萬元;3、農場公司應否承擔賠償責任。
本院認為,李祥順、崔全法與監獄煤礦達成的煤礦承包口頭協議,從其內容看是不改變監獄煤礦所有權,由李祥順、崔全法租賃企業經營生產,向監獄煤礦交納管理費(租金),監獄煤礦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企業租賃經營合同。根據《全民所有制小型工業企業租賃經營暫行條例》規定,國家允許小型國有企業將企業有期限的交給承租方經營。李祥順、崔全法與監獄煤礦達成的煤礦承包口頭協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
監獄煤礦經上級主管部門決定整體轉讓,單方解除與李祥順、崔全法簽訂的煤礦承包協議,其行為構成違約,應當賠償李祥順、崔全法的經濟損失。經湖北萬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評估:李祥順、崔全法投入資產評估價值為814.22萬元。其中房屋建築物評估價值為863680元,因房屋建築物被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國土資源監察大隊認定為違法建築,責令拆除,不能作為合法投入資產,應由李祥順、崔全法自行拆除。李祥順、崔全法投入資產價值應為7278520元。200萬元保證金,經雙方對帳,已由李祥順、崔全法以借款形式取回,並超領566551.20元。李祥順、崔全法主張500萬元損失,未提供具體損失的證據予以證明,不予支持。綜上,監獄煤礦應賠償李祥順、崔全法的損失為6711968.80元(投入資產7278520元-超領566551.20元)。
李祥順、崔全法主張煤礦承包協議是與農場公司達成、農場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但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提供的《合作基本要求》、《新疆福海監獄煤礦對外經營承包原則》、《新疆福海監獄煤礦礦井安全生產經營承包合同書》均是監獄煤礦發出的要約;其生產經營所用企業營業執照等證照均是監獄煤礦提供;其稱200萬元保證金匯入農場公司,但該200萬元農場公司已轉交給監獄煤礦,李祥順、崔全法也是以借款形式從監獄煤礦取回該200萬元保證金。農場公司雖是監獄煤礦的投資人,但監獄煤礦是獨立的企業法人單位,應自行承擔民事責任。李祥順、崔全法主張農場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證據不足,不予支持。
本案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九十六條、第九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全民所有制小型工業企業租賃經營暫行條例》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監獄煤礦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賠償原告李祥順、崔全法6711968.80元;
二、駁回原告李祥順、崔全法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112653.20元,由原告李祥順、崔全法負擔62714.04元,由被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監獄煤礦負擔49939.1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出副本,上訴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分院。
審 判 長 郝 建 軍
審 判 員 胥 彩 霞
人民陪審員 蔣 麗
二 〇 一 五 年 三 月 十七 日
書 記 員 加爾仙?朱馬胡勒

Ⅳ 關於采礦權抵押

1、辦理采礦權抵押,僅需要提供采礦權許可證,並持該證件到原發證機關辦理手續即可,並不需要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2、如果你公司的債權到期後,對方無法兌現支付,那麼起訴到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執行的時候會將該采礦權進行公開拍賣,拍賣所得錢款優先支付對方所欠你公司的債務。
3、如果不起訴到法院,也可以協商解決,要求對方將該采礦權過戶到你公司名下即可,當然你公司必須具備相應的采礦資質和采礦的相應技術、設備和人員。

-----------------望採納本次回答。

補充如下:1、要辦理過戶,必須有資質,這個行業是准入制行業,沒有資質是不會給你辦理過戶的。2、采礦權和股權抵押我認為並沒有必要,如果你掌握了公司的股權,采礦權在公司名下才能體現公司的價值,一個空殼公司並不具備任何價值,除了機器設備外。公司名下有采礦權,才有利潤,你公司作為采礦公司的股東才能享受分紅收益。3、第三個問題不用擔心,肯定不會過戶到你公司的名下的。

Ⅳ 采礦權轉讓合同糾紛屬於不動產糾紛嗎

采礦權轉讓合同是指抄采礦權人將依法取得的采礦權轉讓給他人,他人支付價款的合同采礦權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礦權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開采礦產資源和獲得所開採的礦產產品的權利。已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因企業合並、分立,與他人合資、合作經營,或者因企業資產出售以及有其他變更企業資產產權的情形而需要變更采礦權主體的,經依法批准可以將采礦權轉讓他人采礦。轉讓采礦權,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礦山企業投入采礦生產滿1年;(2)采礦權屬無爭議;(3)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已經繳納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礦產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稅;(4)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國有礦山企業在申請轉讓采礦權前,應當徵得礦山企業主管部門的同意。國家禁止將采礦權倒賣牟利,轉一讓國家出資勘查所形成的采礦權,必須進行評估。

Ⅵ 采礦權己抵押給銀行,第三方債權人可以申請拍買嗎

債權人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如果法院強制執行的房產已經抵押給銀行了,法院仍可以進行執行,評估價值然後拍賣,拍賣所得優先償還銀行,如有剩餘由法院分配,剩下的款項才可以用來償還其它債權人的債權。
強制執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量,根據發生法律效力文書明確具體的執行內容,強制民事義務人完成其所承擔的義務,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民事判決書、實現擔保物權裁定、確認調解協議裁定、支付令等。它們一經生效,義務人即應自動履行。如拒不履行,權利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提出申請的權利人稱申請人,被指名履行義務的人稱被執行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40 條 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所有的其他人享有抵押權、質押權或留置權的財產,可以採取查封、扣押措施。財產拍賣、變賣後所得價款,應當在抵押權人、質押權人或留置權人優先受償 後,其餘額部分用於清償申請執行人的債權。

Ⅶ 探礦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屬於專屬管轄嗎

探礦權轉讓合來同糾紛案件屬於專屬管源轄。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Ⅷ 請問持續性侵權在哪裡能找到

最高院:持續性侵權損失如何確定

裁判要旨:持續性侵權的財產損失一般應以被侵權人知道或應該知道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其他方式確定,但持續性侵權期間根據平均市場價格或其他方式計算的侵權人所獲收益高於上述一般情形的除外。

一、基本案情

1998年9月2日,白銀有色金屬公司(以下簡稱白銀公司)取得國土資源部頒發的證號為1000009820009的《采礦許可證》,礦山名稱為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李家溝鉛鋅礦;2000年1月21日,天水釋安科工貿總公司(以下簡稱釋安公司)取得甘肅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證號為6200000010004的《采礦許可證》,礦山名稱為釋安公司徽縣閆家溝鉛鋅礦,該許可證2005年1月22日辦理續期。經采礦許可證拐點坐標比對,上述兩礦區並不相交和重疊。

2006年3月18日,白銀公司發現李家溝鉛鋅礦被盜采(以下簡稱3.18盜采事件)。2006年4月19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召集省國土資源廳、公安廳、安監局、隴南市、成縣、徽縣兩級政府及白銀公司負責人召開會議,專題研究3.18盜采事件有關問題並形成會議紀要。會議紀要認為,閆家溝鉛鋅礦為越界開采主體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對閆家溝鉛鋅礦越界開采李家溝鉛鋅礦礦區礦石量為45356噸、鉛鋅平均品位9.29%、價值3894萬元[該價值由礦體平均品位和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即盜采期當地鉛鋅精粉的平均價格確定。具體計算為45356噸×1.29%(鉛礦石品味)×6400元/噸(鉛精粉平均市場價)+45356噸×8%(鋅礦石品味)×9700元/噸(鋅精粉平均市場價)=3894.08萬元]的調查認定結果准確,並決定吊銷閆家溝鉛鋅礦采礦許可證、沒收閆家溝鉛鋅礦非法所得並處以罰款,同時按有關法律程序對其涉嫌破壞國家資源罪移交司法機關立案查處。2006年4月29日,省國土資源廳對釋安公司作出《礦產資源行政處罰決定書》(甘國土資罰字【2006】第4號),依法吊銷其采礦許可證。

後因盜采民事賠償問題訴至法院。

二、裁判要點

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終80號白銀有色金屬公司破產清算組與張保安、堅公平等采礦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之一是侵權損失價值的認定及損失賠償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規定「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該條對財產侵權損失的一般規則予以了規定,即基於侵權和損害發生的同時性,按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其他方式計算,一般能夠對被侵權人的損失予以彌補。本案的特殊性在於,侵權行為和損害後果均有持續性,如何確定損失發生的時間和市場價格,關系能否補償被侵權人和懲罰侵權人。本院認為,持續性侵權的財產損失一般應以被侵權人知道或應該知道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其他方式確定,但持續性侵權期間根據平均市場價格或其他方式計算的侵權人所獲收益高於上述一般情形的除外。主要理由,一是侵權損害賠償的目的是彌補被侵權人所受損害,而從被侵權人角度看,知道和應當知道損害發生時,才有所謂損害補償,被侵權人才能夠得出確定的財產損失價值;二是基於侵權人不能因非法行為獲益的原則,如果其持續侵權期間根據平均市場價格或其他方式計算的所獲收益高於被侵權人知道或應該知道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其他方式確定的損失時,則侵權人不能取得該部分非法獲益,而應補償給被侵權人;三是採用持續性侵權期間最高市場價或其他方式計算的最大損失,雖有利於對被侵權人的保護,但對侵權人可能難謂公平,故除外情形下採用持續性侵權期間的平均市場價或其他方式計算損失價值,更為公允。

具體到本案的侵權損失計算,雖然聯合調查組以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期間鉛鋅精粉平均價格的方法計算出了損失價值,但該計算方法並未得到白銀公司清算組的認可,且該計算方式實際上認為侵權行為發生時即為損失發生時,難以彌補白銀公司清算組的損失,也與法律規定的精神不符,本院不予採信。鑒於本案侵權發現時間為2006年3月,故應以該時間作為損失發生的時間。關於價格標準的問題。根據原審查明的事實,鉛鋅礦原礦石並無統一的市場價格和國家指導性價格(由市場自行調控),那麼,確定損失價值依據閆家溝鉛鋅礦自行出售的原礦石價格(根據行政處罰認定的非法采礦量與銷售價款,可以得出平均銷售價格)還是按白銀公司發現侵權當期購入的鉛鋅礦精粉予以計算,是本案需要解決的問題。本院認為,一方面,閆家溝鉛鋅礦作為盜采侵權方,其出售原礦石的價格受盜采主體非法取得、盡快出售不留證據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其出賣價格難以客觀反映原礦石的價格,故其出售價格不宜作為認定損失價值的依據;另一方面,白銀公司作為合法采礦權人在發現侵權時的合法購買鉛鋅礦精粉的價格有統一市場價格,具有客觀性;同時,鉛鋅礦精粉也提煉自原礦石,雖然提煉加工過程需要一定成本,但考慮到侵權人惡意侵害國有資產,性質惡劣,嚴重破壞合理開采,白銀公司的開采投資損失也較為巨大,對該種成本予以剔除,不足以體現侵權賠償的補償性和懲罰性,對白銀公司有失公平。據此,本院認為,宜採信白銀公司清算組提供的2006年3月其當期購入鉛鋅礦精粉的平均價認定損失價值,張保安等抗辯上述證據與本案沒有關聯性,法律依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本案依法採用其他方式計算損失價值,即根據礦石盜采量×鉛鋅礦平均品位=鉛鋅精粉,然後再根據鉛鋅精粉損失發生時的當期平均市場價格予以確定。具體損失價值計算如下:鉛精礦損失488.06萬元(45356噸×1.29%礦石品位×8341.552元/噸)+5206.51萬元(45356噸×8%礦石品位×14349.024元/噸),計5694.57萬元。白銀公司清算組一審主張的損失價值確定方式與上述損失價值的確定方式一致,本院予以支持。一審法院依據隴南市公安局調取的閆家溝鉛鋅礦的稅款書及有關證明所涉的銷售價款認定損失價值,事實和法律依據不足,本院予以糾正。

Ⅸ 法院能否在判決中確定礦業權歸屬

問:我是某礦山企業負責人。為調整企業經營結構,加快經營轉型,我企業欲將一宗采礦權轉讓給另一企業,並協商簽訂了《采礦權轉讓合同書》。在報請國土資源部門審批前,我們得知該企業因存在非法集資行為,已被有關部門調查並凍結賬戶資金。為防止該企業無法支付合同價款,我們決定暫不向審批部門提出采礦權轉讓申請。但是,對方以違反轉讓合同約定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院審理後認為,雙方簽訂的《采礦權轉讓合同書》合法有效,判定該采礦權轉讓給另一企業,歸該企業所有。法院能否在判決中直接對采礦權歸屬進行裁判?

答:法院是否有權在判決中直接對礦業權歸屬進行裁判,並要求行政登記機關協助執行,本質上反映的是礦業權的法律屬性問題及司法權與行政權的關系問題。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應注意把握以下方面:

(1)礦業權不同於一般財產權,是一項兼有財產屬性和行政管理屬性的特殊財產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依法取得的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規定,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具備一定資質資信條件,其主體變更必須依法行政審批,非經主管部門核准登記,探礦權、采礦權的設立、變更、終止不發生法律效力。礦業權的這種特殊性決定了不能僅用調整一般財產權關系的民事法律規定去處理礦業權糾紛。法院可以對一般財產權歸屬進行判定,但對於礦業權這類具有行政管理屬性的財產性權利不宜直接予以裁決,否則極易造成法律上的沖突和實踐中的混亂。

(2)與一般財產權自由流轉不同,礦業權流轉具有一定的法律條件限制,並需經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根據《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42號)、《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40號)、《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41號)等法律規定,轉讓探礦權、采礦權,涉及受讓人的資質審查,以及原礦業權人的法定義務履行、礦業權價款處置等問題,礦業權轉讓合同須經行政機關批准才生效。因此,礦業權流轉須由行政機關就是否符合法律條件進行審查後進行。

(3)司法權需在法定許可權范圍內依法行使,不得違反有關法律規定代行行政管理職能。我國行政權、司法權均來自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權力的行使均不得超出法律規定的范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法律規定,礦業權的取得、轉讓等審批權屬於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行政權力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由全國人大制定通過,相較於司法權,礦業權流轉審批權同樣屬於國家強制力保障的權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具體行政行為的判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判決。除對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行為法院可進行直接變更外,我國憲法和法律從未授權人民法院可以代替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也未授權人民法院判決行政機關必須作出何種具體行政行為。

綜上分析,采礦權作為不同於一般財產權的特殊性財產權,其轉讓、變更等須經過行政審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規定,采礦權轉讓審批屬於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法定專屬管理權,其他任何部門或機關都沒有礦業權轉讓的審批許可權。法院在判決中對礦業權歸屬等問題直接進行裁判的做法,實踐中極易出現人民法院「將采礦權拍賣或裁定給他人」,但「他人」並不具備礦產開發資質條件的情形,不但不利於糾紛的解決,反而導致了礦產開發管理秩序的混亂。

閱讀全文

與采礦權糾紛判決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