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投訴之後不給答復,怎麼辦
保險公司對於承保的車輛,保障的是由於被保險人的責任導致的事故及事故後發生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如果被保險人沒有責任,保險公司不參與賠付,誰有責任就由誰承保的保險公司賠償,這就是買保險的作用和意義。
㈡ 平安車險老是被投訴,以後還可以買嗎
我買了平安車險兩年了,今天下定決心,明年不再買了,服務態度太差,理賠太不方便,程序太復雜,特別是最後還得讓快遞員來拿快件,那哪是快遞呀,簡直就是大爺,求了半天也不來,最後還得你給他送過去,太生氣了!
㈢ 平安保險理賠員被投訴怎樣處理
內部考核,扣款,嚴重的話保監會會進行考核!這類情況的話別去平安投訴了,直接去保監會投訴
㈣ 平安保險業務員被投訴
是被客戶無理投訴嗎?
先要了解清楚客戶投訴的原因。在根據原因來區分責任內。如果是無理投容訴,可以轉交公司解決,如果不是,那就看自己根據情況來處理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被平安保險拒賠了怎麼辦
保險公司未按保險合同約定拒絕賠償,可以向保監會進行投訴,也可以對保險公司的違約行為提起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
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後,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保險人應當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屬於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協議後十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
保險合同對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人未及時履行前款規定義務的,除支付保險金外,應當賠償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也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
第二十四條保險人依照本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作出核定後,對不屬於保險責任的,應當自作出核定之日起三日內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發出拒絕賠償或者拒絕給付保險金通知書,並說明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八條保險人將其承擔的保險業務,以分保形式部分轉移給其他保險人的,為再保險。應再保險接受人的要求,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將其自負責任及原保險的有關情況書面告知再保險接受人。
第二十九條再保險接受人不得向原保險的投保人要求支付保險費。原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向再保險接受人提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再保險分出人不得以再保險接受人未履行再保險責任為由,拒絕履行或者遲延履行其原保險責任。
㈥ 我被平安保險公司騙了.我要投訴平安保險公司.請大家出主意不管用什麼辦法,能給平安保險公司造成影響,
保險公司不會騙人,只有人騙人。所有的險種都是經過國家保監會審核過才能上市銷售的。
所有的保險公司都會有騙人的業務員,這是不可避免的。平安的規則制度很嚴格,如果真是業務員騙了你,那麼可以直接投訴到你們當地的保險協會和打95511投訴,騙人的人自然會受到處理。
㈦ 平安保險的業務員被投訴有什麼影響
業務員被投訴,會有公司內部的人了解是什麼情況,一般會處理。
如果回事情較大,可以投訴到當地答保監局或者行業協會,他們就發到保險公司,讓他們自查並作出處理措施。
小問題就算了吧,大問題就上法院。投訴的作用不太大,浪費時間。
㈧ 平安保險業務員,遭到客戶,無理投訴,該怎麼處理
是被客戶無理投訴嗎?
先要了解清楚客戶投訴的原因。在根據原因來區分責任。如果是無理投訴,可以轉交公司解決,如果不是,那就看自己根據情況來處理了。
㈨ 平安保險業務員被投訴會有什麼後果
業務員被投訴,會有公司內部的人了解是什麼情況,一般會處理。
如果事專情較大,可以投屬訴到當地保監局或者行業協會,他們就發到保險公司,讓他們自查並作出處理措施。
小問題就算了吧,大問題就上法院。投訴的作用不太大,浪費時間。
㈩ 如何投訴保險公司 平安的
9月,銀保監會發布了年上半年接收的保險消費投訴情況通報。
看到這一串串的數據,讓蝸牛君既欣慰又感無奈,欣慰的是,2018年上半年總的投訴情況較上期略有下降,至少說明保險行業在越來越好的路上又進了一步。
市場營銷裡面有一個數據,1:24定律,24個不滿意的人裡面,只會有一個人會說出來抱怨,大部分都會甩甩袖子,自己心裡窩火一下,然後就過去了,至於上升到投訴,知道往哪投訴的,那這個比例就更低,有多低蝸牛君不知道了,反正是身邊的人有糾紛絕大多數都是問蝸牛君怎麼跟保險公司談判找人,而不是怎麼投訴。
所以,這個投訴數據並不代表糾紛數據,更不代表不滿意率,只是已經爆炸到絕望的客戶覺得不投訴都對不起自己的數據。
這些投訴數據里,讓消費者中招陷坑的是蝸牛君每天強調了又強調的問題~
如果蝸牛君平時說的還不夠引起大家的重視,不妨再看看這些真實的投訴數據,看看保險的坑到底都在哪?
人身保險投訴事項統計表(單位:件)
1.消費者的投訴,銷售和理賠佔了投訴總量的70%
銷售會有哪些問題呢?
通報顯示:分紅型人壽保險銷售糾紛4569 件,占銷售糾紛投訴的46.67%,主要反映承諾固定分紅收益、隱瞞保險期間或繳費期間、隱瞞退保損失、與銀行存款或理財產品做簡單對比等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比如誇大分紅收益,隱瞞解約損失等,把有利的點往天了吹,而隱瞞了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項或是條款責任:演示利率說成就能拿到的;二選一的條件暗示成兩個都能拿到的;現金價值,費用扣除不往清楚說。。。。反正蝸牛君最討厭的保險就是分紅險,沒有之一,怎麼救都救不回來。
分紅險,是保險不滿裡面最大的重災區。
理賠的問題有哪些呢?
通報顯示: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糾紛3073 件,占理賠糾紛投訴的42.47%,消費者對傷殘等級未達到賠付標准、意外事故不屬於保險責任、職業類別不在理賠范圍等拒賠理由不認可。
健康保險理賠糾紛2820件,占理賠糾紛投訴的38.97%,消費者對投保時未如實告知病史、所患疾病不屬於理賠范圍、觀察期出險等拒賠理由不認可。
簡單來說,主要在於健康告知不合格,理賠責任有爭議,理賠時效/金額不滿意等問題上。基本上都還是老問題,之前說過所謂理賠難絕大多數的原因在於忽略了健康告知和不清楚保障責任。
2.銷售誘導、擅自承諾、從業人員缺乏專業度是投訴的主要原因
從銷售層面來說,所有的糾紛跟產品無關,主要在於人,要麼是給你推薦的銷售人員不專業或故意誤導,要麼是自己對分紅對利益演示有誤解,或是忽略了條款責任就貿然下單。
比如投訴件最高的分紅型產品
分紅保險產品合同中都會有這樣一段文字:「我們根據分紅保險業務的實際經營狀況確定紅利分配方案,保單紅利是不保證的!」也就是說分紅是根據保險公司經營狀況基礎上的紅利分配,其收益是不固定的,同時也是無法保證的。到了業務員的嘴裡,往往就變成了「我們是大公司,規模這么大,也不止你一個人,收益很可觀的,今年就拿了多少多少億來分紅,來,我給你算算,你身故的時候會是千萬富翁的,然後拿出一份演示表,而且是最高點演示。」
在理賠環節,更是如此。比如理賠中最主要的健康告知。
大多數的理賠糾紛都來自於購買時「沒有如實告知身體健康狀況」,除了隱瞞疾病,還會有隱瞞職業分類,隱瞞免責責任等等,所以理賠的果大多也是來自銷售的因。
也就是說,導致理賠難的真正原因並不是保險公司,而是那些為了出單而誇大保險責任或是慫恿你各種隱瞞的無良銷售人員。
3.保險更需要專業服務
中招率最高的往往就是坑點最大的。
無論是銷售的糾紛還是理賠的糾紛,你和避坑之間只有一個專業的距離。
首先,你自己要有相對專業的保險知識。保險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就是條款!條款中的每一個字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賠不賠?怎麼賠?賠多少?都能在條款中找到。但是你需要有看的懂條款的技能,怎麼看,不妨現在開始跟著蝸牛君學習,大家可以看知乎號「蝸牛說保險」,實時關注一起學習。
其次,保險畢竟還是屬於比較復雜的金融工具,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立馬參透其中,成為專家的,那麼,在自己不專業之前還需要專業的服務來協助。
保險從來都不是銷售一份產品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產品實施中的服務,投保前要需要有專業的風險需求分析,適合什麼類型,需要多少保額,是否符合投保要求,如何做好健康告知等等;投保後更需要專業的服務,相信有很多人在發生風險後,連報案都不會,報案簡單了說可以是一個電話的事,復雜了說報案時的表述也會直接影響理賠的效率,如果風險發生的時候,能夠有專業的指引,是會很大程度決定賠付的流程是否順暢或高效的。
(保險專業防坑,就看蝸牛君知乎號:蝸牛說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