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消費欺詐案由侵權責任

消費欺詐案由侵權責任

發布時間:2021-07-22 12:36:18

Ⅰ 欺詐消費者行為賠償是合同糾紛還是侵權糾紛

您好,這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做出判斷。如果對您的人身或財產產生侵權,就會產生侵權責專任,此時可以屬是侵權糾紛。同時商家和消費者之間一定會產生一個買賣合同,因此一定有一個合同糾紛。
簡而言之,一定屬於合同糾紛,很多情況下也同時是侵權糾紛。在具體處理時,要在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之間選擇一個要求賠償。希望能夠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Ⅱ 侵犯消費者權益案由都有哪些規定

侵佔財產要求返還的,應定案由為返還原物糾紛。但是如果原物已經損內壞而要求賠償的,則案由應該容定為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非法侵佔他人財產的,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在民事上有返還原物的法律義務,所以,如果是要求侵佔人返還原物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規定,案由應該定為返還原物糾紛。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五、物權保護糾紛
32、物權確認糾紛:(1)所有權確認糾紛;(2)用益物權確認糾紛;(3)擔保物權確認糾紛;
33、返還原物糾紛;34、排除妨害糾紛;35、消除危險糾紛;36、修理、重作、更換糾紛;
37、恢復原狀糾紛;38、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Ⅲ 經營者有欺詐行為時應當承擔哪些責任消費者可以得到哪些賠償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年發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的規定,經營者有欺詐行為時,首先應當承擔行政責任。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分別為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吊銷營業執照等。 此外,經營者提拱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即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Ⅳ 侵權責任糾紛 與 損害賠償糾紛 的案由有何區別

侵權責任法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版稱民事權益,包括生權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因此凡是侵犯以上權益的,都可能會發生侵權責任糾紛。

Ⅳ 是侵權還是違約,若可以起訴,案由是什麼

當事人可以自復由選擇,既可以提起侵制權之訴,也可以提起違約之訴。

法條鏈接:《合同法》

1、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Ⅵ 欺詐消費者行為要負刑事責任嗎,商家欺詐消費

  1. 刑法中有詐騙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可以適用。

  2.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Ⅶ 遇到欺詐消費者行為我們應該怎樣維權

1、消費者應當確認商家「欺詐行為」。
《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
第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
(二)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
(三)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的商品;
(四)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
(五)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
(六)銷售偽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
(七)在銷售的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八)銷售國家明令淘汰並停止銷售的商品;
(九)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准確度;
(十)騙取消費者價款或者費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第六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信息應當真實、全面、准確,不得有下列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
(一)不以真實名稱和標記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二)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品說明、商品標准、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服務;
(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現場說明和演示;
(四)採用虛構交易、虛標成交量、虛假評論或者僱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銷售誘導;
(五)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或者服務;
(六)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體驗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服務;
(七)謊稱正品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八)誇大或隱瞞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質量、性能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信息誤導消費者;
(九)以其他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方式誤導消費者。
2、消費者有必要知曉我國法律對商家欺詐消費者、如何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相關規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還應要求商家及時開具發票或收據,並進行妥善保管。在與商家發生糾紛後,消費者應注意收集與商家溝通協商過程中出現的書面材料等各類證據,以便協商不成時向工商部門投訴,必要時還可以採取提起訴訟的法律手段以維護自身權益。

4、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投訴,可直接撥打12315。或向當地新聞媒體報料,請求支持。
5、等待投訴調查結果。

Ⅷ 因買賣合同糾紛所引起的侵權責任是否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

這個就應該到有關法律部門去咨詢一下,怎麼辦?進行。這種。合同糾紛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消費欺詐案由侵權責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