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事糾紛造成重傷沒有證據能起訴么
在我國的訴訟制度中證據有原告提供,這是起訴的理由。法院的責任,就是聽取雙方的辯論,從中分析判斷,進而產生判決,而不參與證據的發掘、產生和提供。因此,沒有證據,是不能立案的。因此,原告要起訴,必須有充足的證據支持自己的訴求。現在,證據在被告手裡,原告必須想方設法從各個方面 找到線索,發據證據。你不是有證人嗎?在證人的協助下,形成認證、物證、書證,這就是證據。有了證據,你才能有明確的訴求,法院才能立案。想辦法搜集證據吧。如果你的證據在庭審中,說服了法官,你就贏得了官司。
㈡ 在他沒有證據確鑿,可以告他嗎
可以起訴,但是沒有證據,敗訴的幾率比較大,建議還是要有充足的證據在起訴。
起訴的條件:
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簡單地講,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財產權利或人身權或其他權益直接遭到他人的侵害或者直接與之發生了權利、義務歸屬的爭執。
有明確的被告。所謂明確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訴必須明確指出被告是誰,也就是要明確誰侵害了他的民事權益,或者誰與他發生民事權益的爭議。只有被告明確,訴訟方能成立。但是需明確的一點是,法律要求有明確的被告,重點在「有」字,而不論被告是否「正當」,也就是說即使當事人告錯了人,選錯了被告,並不妨礙訴訟的成立。
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有具體的訴訟請求,是指原告要求人民法院予以確認或保護的民事權益的內容和范圍應當明確、具體,請求人民法院保護什麼、支付什麼、反對什麼,應清楚、明白,不允許模模糊糊、模稜兩可,否則,人民法院難以確定審判保護的對象和范圍,因而難以提供審判保護的方法。事實和理由是指原告必須向人民法院陳述的「案件事實」和「證據事實」以及支持該訴訟請求的理由。法律要求原告持有事實理由,就是要求原告說明民事法律關系發生、發展、變更、消滅的情況及所持的觀點、理由,並提供有關證據。至於原告所持觀點是否正確、理由是否充分、證據是否確鑿,法院在審查起訴階段不問。這些是法庭開庭審理時需要查明的事實,這關繫到能否勝訴,但與能否起訴無關。
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原告起訴的案件應該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也就是說,應當屬於由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依法有權對這一案件進行審判。而應當由行政機關或企業內部處理的糾紛則不屬於人民法院管轄。
㈢ 沒有證據可以起訴別人嗎
可以起訴到法院。如果對方認可事實的,就不需要你舉證
對方否認的,就不好,法院無法支持你的請求。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第六十五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㈣ 民事案件,沒有證人能不能立案。
這種情況可以立案,但只是一般的治安案件,但是沒有證據的話應該也不好處理的,很有可能公安機關不會立案,就當作一般糾紛處理,至於民事賠償也是如此,如果對方沒有證據,向法院起訴也是沒有用的,舉不了證,不過如果照你所說,對方會使用卑劣的手段,那你就要提防了,最好想想辦法能找沒打人的證據。萬一對方誣陷你,你還可以告對方。
㈤ 民事訴訟原告無證據怎麼辦
「誰主張,誰舉證」是民事訴訟法針對當事人舉證方面的一條總結性的規定,其原文是《民事訴訟法》第64條第一款的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條的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㈥ 民事訴訟中被告無任何證據證人法院怎麼判
老實說,感覺你說的不是很具體,你說的「一審中,法院沒有給出什麼說法」是什麼意思?我估計,你的意思應該是這樣的,但是僅代表我的一種猜測,僅作參考。一審中,你是作為原告的,提出了一些訴訟請求,然後,在原告舉證充分,被告不能駁倒你的訴訟請求確實,也就是原告充分履行了己方的舉證責任,而被告沒有履行舉證責任的情況下,按理說,這種情況,法院應該是判決原告勝訴,原告的訴訟請求應該至少部分得到法院的支持,但是法院卻沒有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於是你又提出上訴,是這樣的嗎?如果是的,那這種情況的應該做如下解析:
二審應該是會在較原審法院高一級的法院進行,無論是書面審還是開庭審,總之都不是在原法院審了,可能就不會出現你說的偏袒了,並且,二審的期限也是有規定的,沒有特殊情況,應該是自立案之日起,三個月之內審結,作出判決,二審被告如果依然在舉證上毫無建樹,也就是沒有履行己方的證明責任,則根據法律應該是會判決被告敗訴,原告的訴訟請求至少部分得到法院的支持,這就是終審的結果了。法理情況基本就是這樣的,如果二審法院,依然偏袒被告,法院是有明顯的程序或是實體違法現象,你還可以提起再審,到這里應該是針對法院的最後一道救濟程序了,建議你,如果一切都如你所說,顯然法院在偏袒被告,二審結果出來之後,你馬上找律師,這個時候可能自辯就有點吃力了,建議請專業人士,以充分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59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以上回答僅代表個人觀點,回答完畢
㈦ 民事訴訟中對方零證據法院依然判對方勝訴
零證據不等於不能勝訴。比如原告要為自己主張的事實和訴訟請求承擔舉證責任,如果原告不能證明自己的主張,被告即使不提供證據,只要一概否認,照樣出現原告敗訴、被告勝訴的情形。所以不能認為誰有證據、誰的證據多誰就肯定勝訴。建議您學習一下各《訴訟法》的規定和精神。比如: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行政訴訟法》
㈧ 沒有證據可以起訴嗎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只要符合以下四個條件的起訴,法院就應該受理: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所以,如果你沒有證據的,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訴。但如果對方在訴訟中不承認債務,而你又沒有證據加以證明的,法院將判決駁回你的訴訟請求。
如果中間人僅是直到中介作用的,則中間人對你們間的債權債務沒有法律責任,不可以一起起訴;如果中間人承諾承擔擔保責任的,那中間人實際上就是擔保人,應該承擔擔保責任,可以一起起訴中間人。
㈨ 民事糾紛法院判我賠錢,但是法院沒有證據給我看,這樣該怎麼辦
民事糾紛,法院判賠錢,沒有看到證據,可以到法院找案件承辦法官,要求復印原告方提供的所有證據材料,法官會給復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