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醫療糾紛經調解並司法確認解決後還可以起訴法院嗎
患者與醫院發生醫療糾紛後,經調解的是否還可以起訴至法院?
患者與醫院發生醫療糾紛後,經調解的是否還可以起訴至法院?
患者與醫院協商解決發生醫療糾紛後,醫患雙方進行溝通,雙方達成共識後,簽訂調解協議書,以此種方式解決醫療糾紛,通常稱之為「私了」。由於醫患雙方醫療糾紛本質上是平等的醫患主體雙方的民事爭議,依據民法自治原則,醫患雙方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
我一個叔叔之前在工作時受傷,送到醫院治療後發生糾紛,後來經過調解,糾紛得以解決,事後還可以起訴到法院嗎?
經調解解決的醫療糾紛還可以起訴法院。對於行政調解協議,當事人可依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五十四條再提出異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撤銷協議或認定協議無效。
發生醫療爭議,醫患雙方可以通過四種途徑解決:
1、醫患雙方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自行協商處理,並製作協議書,達成一致協調解決;
2、雙方可以共同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鑒定申請,委託醫學會按照《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根據鑒定結論解決;
3、通過當地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第三方調解機構進行協調解決;
4、是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司法途徑進行解決。當事人既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申請,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受理醫療糾紛,衛生行政部門已經受理的,應當終止處理。
徐永平律師解析:
醫療糾紛調解後有異議應該怎麼解決?
第一,當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生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後,醫院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並向當地衛生行 處長部門報告,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
第二,當發生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時,病人及其家屬可以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這是病人的法定權利。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對於醫療單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病員及其屬可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如果醫院方面不積極對事件進行調查處理,並且隱瞞和掩蓋真實真相,既不解釋病人及其家屬提出問題,也不提出解決方案和提出書面處理意見的話,病人及其家屬可以提請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醫療糾紛經過行政調解後是否還可以起訴至法院?
衛生局主持的調解屬於行政調解,對該調解達成的協議當事人應當履行,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但是沒有強制執行力。只有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員會主持的調解才具有強制執行力。
對於行政調解協議,當事人可依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五十四條再提出異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撤銷協議或認定協議無效。
B. 發生了醫療糾紛 想請律師怎麼辦
一、可以去當地律師事務所尋求幫助,流程如下:
1、 根據自身情況、擬解決的問題,作出是否委託律師的初步決定。
2、 如果有意委託,請與律師或律師助理聯系,安排洽談、簽約時間。
3、 簽約之前,請准備好身份證、證據材料及相關的費用(以便在簽約後迅速開始工作)。
4、 與律師事務所簽署《委託代理合同》,並簽署《授權委託書》。
5、 按照約定支付律師費用,律師事務所開具發票。
6、 向律師如實陳述詳細案情,並提交證據資料。
7、 律師搜集、整理證據,確定代理方案。
8、 案外調解(若案情需要或委託人特別要求)。
9、 律師製作法律文書,進入訴訟程序。
10、 律師參加舉證、質證等訴訟程序。
二、如果符合以下條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因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離婚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10、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1、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12、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C. 醫療糾紛官司,怎樣委託律師
找律師,然後談律師費,你打官司想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是否能完成,問問需要什麼費用,大約多長時間能結束。
D.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步驟
調解如下:
當醫療糾紛發生後,醫療機構及時撥打相關專線報案電話,由電話中心向當地醫調委轉報案;由醫調委安排調解員及時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將醫患糾紛由醫院內引導到醫院外解決。
根據需要組織評鑒會或合議會對糾紛進行定性、定責、定損、定賠。調解員按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調解原則,根據評鑒結果進行調解,簽署調解協議;賠處中心根據調解結果向保險公司出具賠款支付通知單,保險公司在約定的時間內,向患者支付保險賠款。
第三方調解機制的建立,使醫療糾紛處理更加方便、快捷、賠償快、效率高,向「還醫院以寧靜、還醫患以公正、還社會以和諧」目標邁進了一大步。調解工作不向醫患雙方收取任何費用。
(4)錦州醫療糾紛調解律師擴展閱讀
醫療糾紛是中國現實中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近年來暴力傷醫事件頻繁發生,全國每年發生的醫療糾紛數平均為1300萬件左右。醫療糾紛已經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成為一種社會傷痛。隨著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迫切需要從制度層面「對症下葯」,重構和諧醫患關系。
常見的醫療糾紛問題有:使用假葯產生的醫療糾紛;使用高價新葯產生的醫療糾紛;小病大治發生巨額醫葯費產生的醫療糾紛;醫生的行醫過失產生的醫療糾紛;醫療方法研究出現醫療事故產生的醫療糾紛等。
E. 把醫療糾紛交給醫調委處理靠譜嗎
醫療事故導致死亡,醫調委劃分的責任不合理,接下來該怎麼辦,很多人說起訴很危險,當地的法院都會幫醫院請問一下是這樣嗎
F. 醫療糾紛調解一般賠償標準是多少
1、醫療費賠償;2、誤工費賠償;3、住院伙食補助費;4、陪護費 ;5、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7、喪葬費賠償金額;8、被撫養人生活費;9、交通費;10、住宿費;11、精神撫慰金。
G. 醫療糾紛可以請律師嗎
本人浙江執業的律師,原三甲醫院ICU醫生十餘年,我來說句實話。
首先,遇到醫療糾紛其實很多情況下打官司不是個好選擇,醫療官司各種成本真的太高,你隨便去搜索一個醫療侵權訴訟的判決書,仔細讀一下就會發現,從醫療損害發生的時間點,到拿到判決書的時間點,平均都過去2-5年不等,算上二審、再審,還有更長的。我平時接到各種醫療糾紛咨詢,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不適合打官司的,我會告訴當事人。有的一聽情況就知道,有的看當事人拿來的資料就可以判斷,明明醫院沒過錯的案子,你就是神仙來代理打官司也是不會贏的。但是當事人拿來的醫療資料是不是完整、真實,可以用於分析,這個倒是關系很大的。如果根本就不適合打官司,律師為了賺全程委託訴訟的錢,就支持當事人去打,最後當事人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這種手段一般不專業的、急功近利的律師會搞,還有一種就是司法黃牛,根本不是正經律師。
其次,有些案子是明顯的醫方過錯,我打個比方,你如果有證據能證明患者出現危象,而值班醫生不在場,患者得不到搶救死亡的,這種官司當事人自己直接去法院起訴就好了,只要態度堅決,法官那裡跟的緊一點,多問問,法官也會大概教你一些流程的知識的,一般都能拿到相對公正的結果,或者在醫方過錯明確的情況下法官會組織調解。這種情況請專業律師,或者不請專業律師光是請個萬金油律師,或者直接自己上,都差不多的,犯不著浪費那個錢,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我說句實在話,當事人畢竟是弱勢群體,自己去法院打官司,法官也不敢隨便亂來,昧著良心做事情是會被當事人盯牢的。
最後,當損害結果很嚴重,醫療過程確有蹊蹺,但是你苦於沒有專業知識,沒有能力與醫院在法庭和鑒定機構抗衡時,你才真正需要一個專業的醫療律師。你可以通過網路、通過熟人朋友介紹,這些都是用來建立一個初步入選律師名單庫的可行方法,然後別忘了現在是大數據的時代,你可以登錄中國裁判文書網,通過輸入律師名字查詢這個所謂「專業律師」有沒有一些擺得上檯面的醫療勝訴案例,有沒有真正給當事人賠到過錢,這個才是完全做不了假的。
專業醫療律師全國范圍內都很稀缺的,如果你能在本地,或者說省際范圍內吧,找到一個真正靠譜的專業醫療律師,那恭喜你邁開了成功維權的第一步。
H. 醫療糾紛問題必須要請律師通過法院嗎
醫療糾紛如果雙方都能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調解,那是最好的辦法;
但是如果專雙方的分歧較大,失去屬了調解的意義就只有通過法院來解決了。
如果自認為對法律的掌握比較得心應手,自己維權也不是不可以。不過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請個律師肯定是有幫助的,否則人人看兩本書就能上庭打官司那律師這個職業也就不存在了,你說是吧。
祝早日圓滿解決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