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收到快遞發來律師函可以拒收嗎
收到快遞發來的律師函可以拒收。
不管拒收或者簽收,法院都開始計時了。拒不拒收都不影響起訴行為。
一般發律師函表示對方不原意和你們對簿公堂,只是以證實的方式提醒你們應還的債務,能協商的話就協商解決。
拓展資料
律師函(Lawyer's letter)引是指律師接受客戶的委託就有關事實或法律問題進行披露、評價,進而提出要求以達到一定效果而製作、發送的專業法律文書。律師用律師函對某一事實進行法律評價和風險估計,其目的在於以法律尺度和律師的判斷,對送達對象曉之以法律事實,動之以利弊得失,讓送達對象得出自己的"法律評價",即"傳法達意"。它的本質是一種委託代理進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對於訴訟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⑵ 收函人有權拒收律師函嗎
一般發律師函表示對方不原意和你們對簿公堂,只是以證實的方式提醒你們應還的債務,能協商的話就協商解決吧。
⑶ 律師函拒收有什麼後果
有權拒簽。收到律師函可以拒簽。律師函只是委託法律專業人士知會對方以法律途徑處理雙方之間的矛盾,可以拒簽。律師函它的本質是一種委託代理進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對於訴訟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律師函並不是真正有效,具體還要法院的認可,如果法院不認可,則是無效的律師函。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⑷ 律師函應該怎麼送達
律師函它的本質是一種委託代理進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律師函的送達方式為寄送,輔助用郵件或傳真的方式發送律師函。
一、寄送律師函
1、由律師來寄
律師函由律師來寄,不要客戶寄。律師函以律師的名義來寄送更規范,更能顯示律師函的嚴肅性。
2、用EMS的形式寄
為了確保對方能及時收到律師函,律師函最好用郵局特快專遞(EMS)來寄送,原因如下:
(1)郵局的特快專遞比快遞公司的快遞更安全。一旦對方否認收到律師函,你可以讓郵局出具對方已經簽收律師函的證明,郵局出具證明的證據效力更強。
(2)有些單位對於郵局的特快專遞是簽收的,對於快遞公司的快遞是拒簽的,讓快遞公司的快遞員自己聯系收件人,這樣會產生更多麻煩。
用EMS寄送的時候有幾點注意事項:
(1)就是關於EMS快遞詳情單的填寫。主要是EMS詳情單中內件品名的填寫。在內件品名欄中一定要填寫詳細了,不要簡單就寫「律師函」三個字,要把事由也寫清楚。
(2)開通簡訊回執。對方一旦簽收了EMS,就會有簡訊提醒,可作為證據。
(3)保存好EMS快遞詳情單,將來作為證據提供。
二、律師函的特點
1、行文關系單一,主要用於向委託人指向的人依法表達法律訴求。
2、應用領域廣泛,基本上可以在一切法律業務中使用律師函,因此其適用於范圍非常廣泛,從訴訟到非訴訟領域,從民事到商事領域等等。
3、精悍靈活,律師函是一種非訴訟業務范疇,律師函往往篇幅短小靈活,但依據法律提出的威脅性要求使其具備精悍的特徵。
4.受託發函。是代表委託人以律師的口吻和形式向委託人指向的人表達委託人的意志。
5、表徵法威,律師在人們看來是法律的專家,是最為嚴謹和認真的專業人員,如果由律師發話就是委託人的意志賦予了強烈的法律救濟色彩。
三、律師函的作用
一般來說,律師函的作用有:
1、律師函以便捷的方式追回委託被拖欠的貨款等債權。商業活動中拖欠貨款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果直接通過訴訟方式解決,不僅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而且還會因此失去客戶。
2、在尚未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之前,通過律師發函,可以起到順延訴訟時效的效用。
3、通過律師發函可以澄清事實、制止不法的侵權行為。
4、達成庭外和解協議。律師函的和解作用是其主要的用途。但要指定具體期限,並且要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另外,還要告知對方如果逾期不來處理,將面臨什麼後果,譬如起訴、解除合同、停止付款、停止供貨等等。
(4)侵權律師函拒收擴展閱讀:
律師函的細節要求或禁忌
尊重事實、准確引用法律條文、論理中肯、用語謙遜就成為律師函的必備要素。 要寫好律師函,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目的明確
無論是去函或復函,都應具體、准確。去函的側重點在於提出的要求事由和詢問問題要清楚明白。復函的側重點在於對來函所提的問題給予明確、具體的答復。要坦誠,要直接。
2、用語適當
不管是給違約者的正式請求書、給客戶的意見書,還是給法院書記員的說明書,只要收信人覺得費解,這樣的律師函是不合格的。法律寫作就是要清晰、直接、簡潔。所以,還是使用常用的詞語、常用的表達法為妙。
3、法理情深
律師函中的恐嚇也是一種藝術,其火候很難把握,運用不當則可能因事實不清、觀點偏激或禮貌不周而加劇當事雙方的隔閡,甚至侵犯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降低了律師自身的可信度,不僅做不到「春風化雨」,反而可能火上澆油,甚至被人理解為「挑訟架訴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律師函
⑸ 律師函可以拒收嗎
1.
收到快遞發來的律師函可以拒收。
2.
不管拒收或者簽收,法院都開始計時了。
3.
一般發律師函表示對方不原意和你們對簿公堂,只是以證實的方式提醒你們應還的債務,能協商的話就協商解決。
⑹ 收到律師函一直不答復,有什麼後果
收到律師函一直不答復,是否有後果不能一概而論,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律師函是一種委託代理進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律師函形式上是嚴肅認真並具有法律意義的證件,如欠款、欠費發出的律師函就有催促的作用,頗有先禮手兵的意味。使受函方將現實問題與法律後果作一番比較,並作出評價,是自行履行還是選擇訴訟。
2,在法律意義上講還具有中斷訴訟時效的作用,如律師接受當事人的委託,面向債務人發函,一旦簽收了該函就會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3,律師函的內容是關鍵。律師函沒有法律強制力,一般律師函的目的不是讓你回復,而是起到告知作用。不回即認為認可。
4,如果律師函中的陳述內容違背事實,也可以起訴其負法律責任。
樓主朋友提前離職,公司告他毀約,應了解勞動合同中個人的責任條款如下:
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是指勞動合同的當事人不履行勞動合同債務行為發生以後,應依據何種根據使其負責。歸責原則體現了對勞動合同當事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和是否盡到注意義務的行為的法律上的價值判斷,體現了對勞動合同當事人違約結果承擔責任的不同態度。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歸責原則主要有兩種: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
一,前者是指對當事人違約責任的追究不僅要有違約行為,還要有當事人的過錯,即當事人在主觀上有故意或過失,在客觀上有沒有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的行為。
二,後者是指只要當事人有違約行為,就要承擔違約責任,對該違約當事人的主觀上有無過失及是否盡到注意義務不予考慮,即使該當事人無任何過錯,也要承擔違約責任。
我國現行的合同法採用的是無過錯的歸責原則。在大量的勞動法的著作中,對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的闡述大多數都沿用了原合同法的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即過錯原則,即無論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其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是違約行為和過錯。而基於這種歸責原則我們就得考慮違約方的過錯程度。因為違約方的過錯程度在處理勞動合同糾紛、確定違約方承擔的責任大小時,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如果合同的履行僅對債權人有利益而對債務人無利益,債務人不履行合同時僅就故意和重大過失負責,對於輕過失不承擔責任。
2、如果合同履行不僅對債權人有利,而且對債務人也有利,或者僅對債務人一方有利,債務人應就其故意和一切過失造成的合同不履行的後果承擔責任。
3、損害賠償時是否減輕責任。對於故意和重大過失違約行為,不得減輕違約方的賠償責任。而在違約當事人有輕過失責任時,可以相應減輕其賠償額。其中,對於故意造成損害,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合同管理機關還可以依法予以罰款;構成犯罪的,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對違約金的調整。實踐中,處理合同糾紛時,輕過失違約的,可以相應減少違約者承擔的違約金數額。
5、責任免除。由於故意和重大過失違約行為人表現了對合同義務和他人利益的漠視態度,因此法律規定對故意和重大過失違約責任不得通過免責條款加以免除。
6、雙方共同違約時的責任劃分。這里所說的共同違約,是指雙方合同當事人都有違反合同規定的行為,而不是指一方當事人單方面違約。這種行為不包括一方在另一方嚴重違約時根據法律或者合同規定單方解除合同的情況在內,因為此種情況下單方解除合同的行為是合法行為。
7 、在雙方當事人都違反合同的情況下,如何劃分、確定雙方的違約責任,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雙方違約時,一般情況下根據各自過錯大小按比例承擔違約責任。從司法實踐經驗來看,按照下列方法劃分雙方違約的各自責任: 如果能確定雙方各自過錯的大小,則按各自的過錯大小承擔責任,即過錯大的一方當事人承擔主要的違約責任,過錯小的另一方當事人則承擔次要的違約責任。如果不能確定雙方過錯的大小便使用推定的方法。 如果雙方違約都是由於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免責原因所致,那麼,可根據情況部分或者全部免除雙方的違約責任。
(6)侵權律師函拒收擴展閱讀:
律師函本身不會產生法律後果的,只是一種警示。
收到律師函,並不意味著你將承受律師函上所述的風險,何況是你可以保持沉默並跟蹤事態進展,也可以聘請律師商量對策。
當然,律師函中又能會傳達當事人催告、拒絕、解除等意思表示或者意思通知,這些將產生一定的法律後果。
律師函是指律師接受客戶的委託就有關事實或法律問題進行披露、評價,進而提出要求以達到一定效果而製作、發送的專業法律文書。
律師用律師函對某一事實進行法律評價和風險估計,其目的在於以法律尺度和律師的判斷,對送達對象曉之以法律事實,動之以利弊得失,讓送達對象得出自己的"法律評價",即"傳法達意"。
它的本質是一種委託代理進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對於訴訟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⑺ 律師函送到,但不收,怎麼辦
你是想送還是想拒收?如果想送,用EMS特快專遞,把底聯留下證明你送過,即使對方拒收,快遞局也有記錄,證明你送過。將來有糾紛這就是證據。
⑻ 我收到了份律師函,請問律師函可以不簽收嗎
收到快遞發來的律師函可以拒收。 不管拒收或者簽收,法院都開始計時了。 一般發律師函表示對方不原意和你們對簿公堂,只是以證實的方式提醒你們應還的債務,能協商的話就協商解決。 通過發《律師函》促成房屋買賣糾紛妥善解決的實例很多。原因是《律師函》具有如下作用:第一、《律師函》是一種鄭重的函告。它是一種基於合同約定權利義務明確基礎上,以律師名義發出的闡述有關法律問題的專業函件,具有專業性、嚴肅性,及無可爭議正當性及合法性。第二、《律師函》可以使中斷訴訟時效得以延續。因為民事訴訟法規定,一般的民事糾紛訴訟時效為2年,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法院會以已經過訴訟時效為由,不予立案或不支持原告的主張。通過律師簽發《律師函》,則可以訴訟時效相應順延,為守約方當事人贏得寶貴的時間。第三、《律師函》具有震懾作用。因為律師是國家承認的具有特殊地位和特殊權利的准司法人員,《律師函》可以澄清事實,重申和告知雙方權利義務,同時擊中對方的要害,會給對手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對侵權方的不法行為起到震懾或制止作用。第四、《律師函》可促成和解。在房屋買賣過程中,許多矛盾糾紛的發生,其原因是可以理解或諒解的,如果各持一詞,互不相讓,火上澆油,那矛盾就可能激化;如果及時發出《律師函》,對侵權方產生震懾,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明之以法,侵權方或違約方就可以會有所警醒,其侵權行為就會得到收斂或有效制止,把矛盾引向緩和,最終促成和解。當然,本律師也不是說所有《律師函》發出之後都會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尤其是在房屋買賣糾紛雙方都有過錯或責任不明等案情較復雜情況下,發《律師函》就難以收到預期效果,最終還需通過訴訟渠道解決。
⑼ 如果對方收到律師函,可以讓律師與其聯系嗎
可以。律師函的送達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郵寄送達,通過郵局或者快遞公司進行送達,但現在由於大家對律師函都比較戒備,所以有可能會有拒收的情況。
另一種是在有必要的情況下當面送達,還需要有法院的人或者律師在現場做鑒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