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火災財產賠償糾紛的法律問題
1、火災事故認定書中起火原因含糊不清。
火災事故發生後,通常專由消防部門出具屬火災事故認定書。目前消防部門的認定書套用統一的格式文本,對起火原因的描述多採用排除法,缺乏對起火直接原因的認定和傾向性意見,給法院查明事實帶來困難。如一認定書載明起火原因為「排除電氣故障、遺留火種、外來火種引起火災的可能,未發現放火引發火災的證據,無法排除物品自燃引發火災的可能」,原告據此認為火災系被告管理不善而引發,被告則認為火災系原告的貨物自燃引起。
2、火災事故責任認定部門缺位。
與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故責任作出直接認定不同,消防部門的火災事故認定書主要描述起火地點、受損物資、人員傷亡情況等,但不明確認定事故責任主體,亦不劃分事故責任比例,導致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後,法院需要花費較長時間調查判定火災事故的責任歸屬和比例。
3、火災事故鑒定程序啟動難。
實踐中,雙方當事人通常會對火災成因、火災損失金額等存有爭議,並向法院申請司法鑒定。但由於目前缺乏相關法律規定和獨立的鑒定機構,司法鑒定程序往往難以啟動,導致當事人的權利較難獲得救濟。
B. 火災事故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我們會在電視上面看到很多的火宅事故發生,對於火災不僅會危機到他人的生命安全也會相應的危機到他人的財產安全,那麼對於火災事故的財產損失又是該如何進行認定的,下面對於這方面的知識進行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你。
火災事故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誰主張,誰舉證」。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第六十五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財產損害賠償的范圍包括哪些
1、財產損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財產直接損失折款,還應包括現場搶救(險)、人身傷亡善後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停業所造成的財產間接損失。
2、設施,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等。
3、修復。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進行修復,恢復原狀。修復以就地修復為主,盡量恢復原來狀態,即在功能上、形態上、價值上沒有太大變化。
4、折價賠償。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沒有修復的可能,需要折價賠償。折價時應計算出原物的價值,原物的新舊市場價以及殘存價值等因素進行折價賠償。
5、牲畜受傷但沒有失去使用價值的,應就地治療為主;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經有關部門評估鑒定,折價賠償。
6、實物賠償。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用種類、質量相同或相近的實物進行賠償。
在火災財產損失舉證的過程中遇到了相關問題,最好多與相關專業律師咨詢,華律網可以給你提供這類服務。
網頁鏈接
C. 火災中的財產損失是如何認定的呢
1、一般依據民法通則來審判。
2、官司中的火災損失確定方式主要有:第一,有關當事人就損失、燒毀的物品、雙方火災責任進行協商,協商一致來確定。第二,雙方當事人可以共同聘請物價評估部門進行平復來確定。第三,雙方協商不成的,可以提請法院委託物價評估部門進行評估。
3、土地是不需要賠償的,除非土地有特殊用處或者有地上物受損。
D. 火災造成的損失如何賠償
依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火災造成的財產損失是屬於侵權的行為,應該按實際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九條【財產損失計算】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第二十條【侵害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
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二十一條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4)火災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擴展閱讀
一、火災造成的損失責任認定
1、某人故意放火造成的火災損失,由放火人承擔賠償責任。
2、某人在使用火源的過程中過失造成火災或者因疏於管理、違反職責造成火災的,由具有過錯的人承擔賠償責任。財產所有人也具有過錯的,可以減輕失火人的責任。
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火災,沒有過錯人的,由財產所有人自行承擔損失。
二、相關法律知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九條【財產損失計算】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第二十條【侵害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
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二十一條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三、火災事故等級劃分
輕微事故,死亡0人,重傷0人,直接經濟損失0元,上報縣級,企業處理。一般事故,死亡1至2人,重傷1至9人(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直經損100萬至900萬,上報市級,縣級處理。
較大事故,死亡3至9人,重傷10至49人,直經損1000萬至5000萬,上報省級,市級處理。
重大事故,死亡10至29人,重傷50至99人,直經損5000萬至1億,上報國務院,省級處理。
特別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重傷100人以上,直經損1億以上,上報國務院,國務院處理。
E. 意外失火造成的財產損失如何賠償
失火造成的損失,與普通的財產損害的賠償原則是相同的。即由火災責任人負責賠償。賠償范圍包括因火災而遭受的全部財產損失。
如果火災完全是由自然原因造成的,且沒有責任人的,沒有賠償。
F. 關於火災賠償問題以及財產損失評估問題
對你家的遭遇深表同情,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1、你家和租房戶不負有財產損失連帶賠償責任。你鄰居起訴你們家是不對的。他們應該起訴承租人。即使他們有賠付能力,也要承擔這個賠付義務,今後一旦有賠付能力的時候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這是承擔責任的一種表現。
2、在這起火災中,你家作為出租者不負擔任何責任。原因是火災原因不是由你家出租的建築瑕疵所引起的,比如說承租者做飯時由於煙道滋火引起的火災,你就要承擔責任,這是要承擔出租房屋應該具有安全性的責任。而是實際上,你家出租的房租煙道的結構形式可能是採用的大家都使用的一種形式,換言之,這種煙道結構形式在你們本地的其他人家中使用十分普遍。
3、關於財產評估方面可以共同委託物價評估部門進行評估。
4、為做好應訴的准備,你應該至少要收集到以下資料或者證據:
第一,出租協議。
第二,證明煙道的結構形式為當地建築普遍採用的形式,且使用多年未發生問題。
第三,消防部門的有關認定,排除建築的瑕疵引起火災。
第四,收集你鄰人家工廠是否符合相關審批程序,如規劃和消防審批。確定廠房與你家防火間距
是否符合要求。如未審批或者防火間距不足,他就要承擔過錯責任。鄰居堆放可燃物有沒有距離你們家過緊,如果有他也要承擔相應責任。再者,火災發生以後,鄰居以及工廠是否積極採取措施撲救,工廠是否有相應的滅火措施並組織救援。如果沒有,他們也要承擔就此火災擴大而造成更多損失的責任。
5、對承租者要採取措施,防止逃跑,今後無法起訴。採取的措施不能用非法拘禁,可以採取人保或財保的方式,簽訂書面協議。採用人保的,要明確一旦承租者逃跑,擔保人要負責賠付有關損失。
G. 火災事故認定書上的直接財產損失能否作為賠償依據 我該怎樣挽回我的損失 請求援助
火災事故責任不等於民事責任。公安機關所做的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對引起火災原因的分析和火災責任的承擔,是對責任人進行行政處罰、刑事制裁的一個依據。但在民事賠償責任方面,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書訴訟過程中只起到證據的作用,只有經過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才可以根據證據規則決定是否採信。公安機關無權對火災所造成的受害人經濟損失作最終處理。
如果有充分證據表明您的實際損失,在與侵權人就賠償問題不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假若證據難以收集,還是協商解決為好。
如果對證據問題存疑,可追問。
H. 火災引發的經濟糾紛
1、固定證據:將自家以及鄰家受損情況採取照、錄像的形式固定下來,證據是起訴的必備。
2、向消防部門申報火災損失:你家作為火災當事人要向消防部門申報火災損失,以當事人的身份取得火災原因認定書。火災原因認定書是起訴的必備文書。
3、委託物價評估部門對火災損失進行評估:你家或者你聯系一下其它受災戶共同委託一家物價評估機構對火災損失進行評估,為將來起訴做准備。
4、委託律師提前介入起訴前的材料准備。
5、起訴:火災認定書下來之後,如果認定火災原因或者確認最先起火部位是由樓下引起的,可以到當地法院起訴,以財產侵權、精神侵權為由進行民事訴訟,可以提出財產賠償、恢復原狀、精神損失賠償、誤工費等。
相對起訴來講,調解也可以,但是相對可靠性低,調解協議達成以後,一旦賠付不及時,損失無法彌補。起訴之後,法院判決之後,即使賠不起,日後發現當事人又可執行的財產後依然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6、追究起火戶的刑事責任。公安部、最高檢聯合發文,對火災直接財產損失超過50萬元的,以依法追究失火罪。如消防部門火災損失核定超過50萬元、物價評估機構評估火災損失也超過50萬元的,消防部門要立案偵查,至少應以失火罪追究有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