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詐騙案件中經偵大隊立案最低金額是多少
經偵大隊立案的標准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規定,因為這個其中包括了很多的罪名,所以說要依據不同罪名來確定立案標准。另外,不同省市對部分經濟犯罪的立案標准規定的也是不同。最新的經濟犯罪立案標准如下: 1.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5000元以上的,將被立案追訴。2.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或者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3.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個人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4.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親友非法牟利,應予立案追訴。5.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國有資產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的通知第十條[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或者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第十一條[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個人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第十三條 [為親友非法牟利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條)]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親友非法牟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二)使其親友非法獲利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三)造成有關單位破產,停業、停產六個月以上,或者被吊銷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解散的;(四)其他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㈡ 經偵大隊立案標准
1、報案人可直接到市(縣、區)公安局(分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大隊)案件受理室報案。為使公安機關能清楚地了解案件基本情況,及時打擊經濟犯罪。
2、經濟偵查大隊,僅對經濟犯罪行為負有法定的偵查與處理義務與權力。如果警方根據當事人的描述,認定為民事糾紛,警方是不會介入的。
3、如果當事人有確切證據或理由,證明警方作出的認定為民事糾紛不予介入的決定是錯誤的,可以將所持有的相關證據,向當地檢方提出,請求檢方依法履行職責,確認警方不予立案的決定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求檢方要求當地警方糾正其錯誤的行為。
4、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90條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16條、217條:如果當事人欠條所體現的問題,並非詐騙等經濟犯罪,不屬於經偵大隊的管轄范圍,當事人應搜集並整理相關證據,向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請求發布支付令,或直接提起民事訴訟,維護己方合法權益。
特殊偵查措施
我們在偵辦經濟犯罪案件中,在一般性偵查措施難以達到偵查目的時,應當採取針對性和專門的偵查措施。
(一)技術偵查。在嚴重經濟犯罪案件的偵查中,公安機關進行秘密調查所採用的科學技術手段。
(二)內線偵查。在偵查活動中為掌握犯罪動向,了解犯罪活動情況,及時獲取罪證,運用秘密力量接近重大犯罪嫌疑對象開展的特殊性的偵查措施。主要包括:卧底偵查、貼靠偵查、復線偵查等。
綜合性偵查措施
綜合性偵查措施
根據案情和偵查需要,將各種偵查措施和偵查策略加以綜合運用,實行全方位的偵查活動。綜合性偵查措施具有集中性和協調性的特點,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統一指揮、集中力量、相互彌補、把握時機。
㈢ 經偵大隊立案標準是什麼
這要看涉嫌的罪名,如果是詐騙案件,立案標準是詐騙三千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