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家長與學校糾紛

家長與學校糾紛

發布時間:2020-12-17 02:22:42

A. 學校和家長該承擔怎樣的責任

學生的教育,父母與抄學校同等重要
學校具有教育的責任,這種責任是一種社會責任,學校不負責,只是導致學校信譽不好。
而父母的責任,則是讓孩子健康成長,配合學校的教育,孩子教育不好,影響孩子的一生。
無論誰失職,受害的是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希望。
所以對於學校來說,有義務把孩子管好,孩子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應負責,但是孩子逃學,學校只能通知家長和協助尋找。對於父母來說,承擔教育和撫養的責任,孩子無論出什麼事,家長不可能不管。
學校不好,家長可以到教育局投訴
對於很多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的教育問題卻實有很多難處,也很難教育。如果孩子處在青春期,父母最好把孩子帶在身邊,畢竟孩子是自己的孩子。無論追求誰的責任,對孩子來說,都沒有意義。

B. 家長和學校因費用糾紛教育局會管嗎

感覺這很正常。教育局應當是希望您和學校就具體情況,認真溝通一下,協商解決問題。
如果希望解決問題,比如是否可以少收一些費等等,就向學校說明您的具體想法、特殊的原因。
學生也好,家長也好,其實有問題、有想法,直接與學校領導交流,經常比向外面投訴效果好。

C. 學校與家長有糾紛該找哪個部門投訴

找上級教育管理部門投訴。

學校分為二類,職業類學校的行政歸屬為回社會和答人力資源保障部門,普通學校歸屬教育局。按照學校的屬性找到上級行政管理部門投訴就可以了。
如果嚴重侵權,並且造成較大損失,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發起訴訟。

D. 關於家長、學校、老師之間的糾紛應該參照哪部法律.

1、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版學習、生活期間受到權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四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2、高法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的司法解釋
第七條 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E. 學生家長和校方出現法律糾紛該如何處理

學生家長和校方出現法律糾紛可以參考下列處理方法:

1、需要看學校是否存在過錯,一般來說,如果是小學的話,學校的責任大一些,中學學校承擔的責 任比較小;

2、主要應由侵權的學生家長承擔責任,因為未成年人的主要監護責任在家長一方。

3. 保持冷靜,最好委託他人與些小交涉,這樣可以避免出現過激行為。

F. 學校班主任與家長的經濟糾紛,學校是否有責任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抄答,如果老師與學生的家長發生私人的借款關系,那麼學校可以說沒有什麼責任。如果老師借了學校這個平台與學生家長發生了的經濟關系,那麼學校就有一些責任,但學校要加強老師的思想品德教育,老師為人師表,但並不是每一個老師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些老師他們憑借自己的職業,在外做家教,吸金,他們在學校上課時不用心,馬馬虎虎的,得過且過,而後到外面去搞第二職業,榨取學生家長的錢財,這樣的老師學校應該做調查,把他們及時地清理出教師隊伍,讓教師的職業更加純潔,高尚,正值。所以我們家長也應該獨具慧眼,識別不良的教師,讓他們難以混家長的錢財。

G. 孩子在校期間與人沖突致人受傷,孩子,家長,學校責任如何劃分

你好!你可以參考以下法條《侵權責任法》的 第三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四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H. 學校的理念和家長沖突時該怎麼辦

‍‍比如對懲罰性的「暴力作業」堅定地說「不」,因為暴力作業中含有的敵意、壓抑,會內全面破壞兒童人容格與意志的完整和健康。遇到這些原則問題,家長一定要去解決,用合理的方式與老師、學校溝通,或者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促進老師提升素質,改進教學方式。‍‍

I. 孩子在學校有糾紛,家長怎麼處理

一、做家長的首先要冷靜,搞好調查研究。
對於孩子在學校里和其他孩子產生的糾紛,家長首先要冷靜,先問問自己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事情的經過怎麼樣,結果如何。然後再問問班級中知道這件事情的其他孩子,看是不是和自己孩子說的一樣,然後再給孩子出主意,想辦法,找對策。這其中的方寸家長要掌握好,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明確指出來,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念。如若是別的孩子錯了,家長也應該本著善良誠懇的態度,教孩子學會原諒他人。
二、當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受了委屈,不要捨不得。
孩子在學校與其他孩子發生矛盾或者因小事吵架,往往因自己膽小而不敢告訴老師,而是回家跟父母哭訴,希望父母能替自己伸張正義,討回公道。這時候的父母一定要冷靜,仔細聽孩子述說。不要看見孩子哭就心裡不好受,覺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心疼的不得了,馬上就要為孩子出頭;也不要用成人的斤斤計較,去度量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它們之間的矛盾很簡單,根本不用家長提心吊膽,更不用家長親自上陣,非要決定勝負。應該讓孩子受點挫折,受點委屈,受點挑戰是必要的,家長不要不捨得,要放寬心,孩子不是瓷娃娃,只要在合適的度內,完全可以讓孩子自然成長。
三、當家長的不要因為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矛盾,就限制孩子的交往。
在學校生活,眾多孩子生活在一個集體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也不可避免的會發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只要正確的對待,較為公正的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會很快煙消雲散,化為烏有。如果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與某個孩子鬧了不愉快,就橫加阻攔,不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那樣只會激化矛盾,只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蒙上陰影,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孩子是要長大的,是要走上社會的,它需要承擔它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和風險,一味躲避只會對社會形成不信任感,終究一事無成。孩子自己會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家長大可不必杞人憂天,孩子就是在和夥伴的打打鬧鬧中長大的,不能因為一次小小的矛盾就斷定別的孩子不好,孩子有他選擇朋友的權利,家長不可以用成人的狹隘眼光評判和限制。
四、孩子之間的矛盾或者不愉快,家長不要枉下結論。
孩子們之間的糾紛沒有利益沖突,更沒有不可化解的仇恨。他們之間只是一些聽上去像小孩子們玩的過家家游戲。不是這個碰了那個,就是那個撩了這個,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孰是孰非,更何況我們這些局外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最好不要無端的評價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到底誰對誰錯,更不要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去指責別人的孩子,這樣做只能加深矛盾,使自己的孩子在班級中遭到其他孩子的孤立。也許家長很在乎誰對誰錯的時候,孩子們卻已經化解了矛盾手拉手又成為朋友了。
五、家長不要就事論事,替孩子處理事情。
當家長的遇到自己孩子遭受挫折和委屈時,不是要教孩子怎麼還手,或者幫孩子處理事情,而是要教會孩子與人友好相處,用豐富的知識和善良的情感吸引更多的朋友。家長的這種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既能給予孩子心靈的安慰,又能給孩子精神上的幫助,同時也讓孩子學會了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用自己的善良、大度、寬容、博學、正直、勇敢去吸引別人,影響別人,這樣做就會讓身邊的好朋友多起來,自己的力量自然就壯大了,這就是我們成人世界裡的權威。
所以,當孩子與別的孩子產生矛盾或發生糾紛時,做家長的要看到事情的背後,往遠處想,孩子要戰勝的不僅僅是這個曾和它發生矛盾的小夥伴,而是以後,它所要面對的更多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方方面面,絕對不是還手或者是家長幫助就可以解決的了的!

J. 家長和學校之間安全協議書怎麼寫

學校與家長的安全協議書為更好地調動學生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使家長與學校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共同保障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為了增強學生安全防範意識,確保學生健康成長,根據上級《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以及《中小學安全工作條例》精神,進一步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學校與家長、學生簽訂如下協議:
一、學校和家長都有義務對學生進行法紀、安全、衛生知識教育,學生有義務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學生家長也應經常與學校和老師保持聯系,互通情況,密切配合。
二、下列情況下引起的安全事故由學校承擔主要責任。
1、學校的校舍、場地、其他公共設施以及學校提供給學生使用的學具、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或者有明顯不安全因素的。
2、學校的安全保衛、消防、設施設備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顯疏漏,或者管理混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而未及時採取措施的。(醫療糾紛協議書)
3、學校向學生提供的葯品、食品、飲用水等不符合國家或者行業的有關標准要求的。
4、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體罰學生,或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違反工作要求、操作規程、職業道德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
三、下列情況下引起的安全事故由家長及學生本人負責。
1、私自到河、湖及游泳池或其他地方游泳。
2、隨意攀高、翻越圍牆,搖晃體育器械,拆毀公共設施。
3、購買不合衛生安全標準的食品,吃不清潔的食物。
4、來校與回家的途中,未經學校同意,私自在外住宿的。
5、違反校紀校規,不聽從安排,在校內外打架斗毆。
6、不遵守交通規則,乘坐超載和未投保的客車、無牌無證車輛,乘坐報廢車、農用車等非客運車輛。
7、違反交通法規私自騎車上路的。
8、私自攜帶和玩刀具和易燃易爆物品的。
9、節假日私自進入游戲廳等娛樂場所的。
四、如果發生安全事故,應依據《學生傷害處理辦法》依法進行處理。家長在接到通知後,要迅速趕到學校,配合學校、老師妥善處理好有關問題。如子女發生意外安全事故,
五、協議書有效時間為一學年20XX年3月1日至20XX年2月28日。
家長簽名:
20XX年月日
學生簽名:
20XX年月日
校長(班主任)簽名:20XX年月日
第2篇:學校與家長的安全協議書學生的安全要靠家庭、社會、學校共同教育和管理。為了確保學生在校期間的人身安全,嚴格責任界限,遵照上級有關指示精神,結合我校實際,除學校應承擔的教育相關責任外,學生違反校紀校規而造成的傷害,學校均不承擔責任,家長承擔全部責任。協議如下:
1、學校為加強安全管理實行半封閉式管理,學生到校後嚴禁私自外出,因學生私自外出校園(包括住宿的學生晚上私自外出、學生逃課等)造成的傷害,學校不負責任。非住校學生每天放學後一切行為後果均由學生個人和家長承擔,學校不承擔任何管理義務和責任。
2、學生在校如有事有病需要請假,應認真填寫請假條,離校後學生一切行為後果均由學生個人和家長負責,學校不承擔任何管理義務和責任。對於無法與家長取得聯系的學生,班主任視具體情況而定,學生要充分考慮後果,離校後學校不承擔任何管理義務和責任
3、學校按照法定假日實行周六、周日雙休制。 學生星期五下午4點10分離校,星期日下午7點前返校,在學生離校的這段時間里一切安全事故學校不負責任,家長應管護好自己的孩子,杜絕孩子和其他人員閑游閑逛甚至在外借宿,脫離家長監護。
4 、學校告知學生在往返學校途中不乘坐拖拉機、農用車等非客運車輛及報廢車,不違反交通規則,不騎摩托車等,學生不聽勸阻而造成的傷害事故,學校不承擔責任。
5、住校學生如遇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放假學生離校,家長或家長委託親屬必須來校接送子女,若不接送,路上出現安全事故,學校不承擔責任。
6、學校規定不準學生爬牆、爬窗戶,不準攀登高層建築物等;嚴禁下河耍水等,不準學生在外借宿,學生因違反規定造成的傷害學校不負責任。
12、學生不抽煙、酗酒、打架、賭博、談戀愛,不得進入網吧、游戲室、檯球室、和娛樂場所。
7、學校嚴禁私自攜帶易燃易爆物品或管制刀具,學生因違反規定造成的傷害學校不負責任,如遇矛盾及時找學校老師調解,因學生不聽學校勸告而導致打架斗毆引起傷害事故,學校負責協調,不負任何賠償責任,賠償由當事人承擔或者根據法律機關裁定進行索賠。
8、在校內,學生自傷或因患特殊疾病突發死亡的,學校不承擔責任。學生有特異體質、特殊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態未告知學校,在學校活動中出現傷害事故的學校不承擔責任。
9、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或者比賽,實驗操作、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等不按老師要求進行操作,出現傷害事故的學校不承擔責任。
10、學生私自接、拉電線或者電源等而引起的觸電事故,學校不負責任。
11、學校規定學生一律不能帶電子產品(手機、MP3、MP4等)進入校園,特別是手機,學生若不聽,私自代入校園,一律沒收,直至學生畢業時才歸還。
12、本協議從簽字之日起生效直至學生畢業。
班級: 121班
學生簽字:
學生家長簽字:

閱讀全文

與家長與學校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