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房產糾紛案,原告將房產價值評估為17萬,實際價值30萬,法院宣判後,就以當時評估的17萬分配么
訴訟中的評估不是原告評估,要麼是雙方認可的價格,要麼是經法院委託的專業機構的評估,評估是什麼價格,就按什麼價格算。
⑵ 房地產糾紛,法院要求評估
1.可以去評估,因為開發商覺得不值這個價格或者出於其他方面的原因要你們做出評估,如果你們不做評估那麼開發商會以此作為借口來拖住你們。
2.如果立案有5個月未開庭那麼就是開發商再使用拖字訣,沒必要跟他們浪費時間,你可以按照現有的時間自己找個權威的評估公司出示評估證明!要求開庭,如不開庭就上訴到別的法院。
3.上海乃至其他地方都沒有明文規定辦理房產證的時間或者其他,所以現在又很多業主買房子十幾年了房產證還沒到5年的情況非常多,雖然中國最進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都沒什麼效果!
⑶ 房產評估爭議
應當通知雙方都到場。
有利害關系,就是說該中介有不公正辦事的理由的關系。
⑷ 為什麼要進行房地產評估
買房、賣房交易雙方為確定合理的交易價格,可以委託評估事務所進行評估,以評估價作為交易價格的參考。以避免交易雙方因對房產價值的不了解,期望值相差太遠而影響交易的正常進行。 繳納房產稅費交易雙方當事人向房地產管理部門申報其成交價格時,房地產管理部門如果認為明顯低於市場價值,會委託具有一定資質的專業評估機構對交易的房地產進行評估,並以評估的價格作為繳納稅費的依據。 房產保險房地產保險估價,分為房地產投保時的保險價值評估和保險事故發生後的 損失價值或損失程度評估。房地產投保時的保險價值評估,是評估有可能因 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而遭受損失折建築物的價值。申請銀行貸款向銀行申請房地產抵押貸款時,抵押人以抵押物作為還款的擔保,銀行為 確定抵押物的擔保價值需要對抵押人抵押的房地產進行估價。借款者為了證 實其擁有的房地產價值,確定其可能獲得的貸款金額,也會委託估價機構對 自己的房地產價值進行評估。解決房產糾紛發生房地產糾紛時,可委託具有權威性的專業房地產評估機構對糾紛案 件中涉及的爭議房地產的價值、交易價格、造價、成本、租金、補償金額、 賠償金額、估價結果等進行科學的鑒定,提出客觀、公正、合理的意見,為
⑸ 因經濟糾紛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房地產評估標的房地產權屬如何認定
房屋的證明資料沒有,行政部門也沒有資料,那麼房屋的權屬怎麼能確定呢?
以前做過房地產評估,但土地都沒單算過。要搞清楚是土地評估還是房地產評估
⑹ 房產糾紛訴訟評估的市場價和評估價,是會一致還是略高或略低
這個就看你法院有人沒人了,人硬盒就走市場價,沒人也許就給你走個房管局評估價。現在業主的違約率都到50%,主要不知道你進行到哪一步,能買還是要買的。一切按合同執行,上面有違約條款,你先自己仔細閱讀一下,然後找你的中介咨詢,作證。法院起訴你這個要是時間短的話,定金少的話,法院一般調解,支持業主違約,賠付雙倍要是時間長,或者手續已經辦了一半了,法院支持繼續履行合同
⑺ 房地產估價案例
《房地產估價案例與分析》考點分析與詳解
一、問答題(一)估價原則的運用1、最高最佳使用原則(在合法原則前提下):用途、強度、適應性。例1:96年試題例2:某房地產地處繁華商業區內,佔地900平方米,地上200平方米建築為一舊式住宅,委託人要求評估該房地產的現時交換價值。評估人員經過調查了解到,現該區域商業用途土地價格為4萬元人民幣/平方米,該區域的商品房價格為1萬元人民幣/平方米,城市規劃中該區域的容積率為5。該房地產的現時價值在不考慮出讓金的情況下大約是多少?並說明評估時的依據和理由。答案:1、該房地產的現時價值約為3600萬元人民幣。900×4=3600(萬元)2、依據和理由:上述評估結果依據了房地產評估中最佳使用原則。因為,該房地產的現時用途是很不合理的。其一、在商業區內建民宅,在用途上不合理;其二、使用強度未達到城市規劃規定的容積率,土地未得到充分利用。按照房地產評估的最佳使用原則,該房地產應該以拆除重新利用為前提,按商業用地進行評估。故評估值大約為3600萬元人民幣。確切的價值應該是3600萬元減去拆除舊建築費用後的價值。例3:2001年模擬試題問答題的第(二)題(2)估價時點原則:估價結果的時間相關性、時效性,不同估價時點估價對象有不同的狀態。例1:98年的考題:選擇題第2題例2:教材P141例3:某人1999年7月通過出讓方式獲得一宗土地,地價款是100萬元,之後又花了200萬元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稅費為50萬元,正常利潤為50萬元,出讓年限從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之日(2000年3月)起計,則該地塊在2000年3月的價格為:(答案為D)A.400萬元 B.350萬元 C.100萬元 D.〉400萬元估價時點說明了估價時依據的房地產市場狀況,這在《房地產估價理論與方法》的P93-94中說得很清楚。例4:2001年模擬題A選擇題第2題估價時點原則在損害賠償估價中、糾紛的評估中、轉讓的評估中、在建工程的評估中非常重要。(3)替代原則:例:2001年模擬試題B選擇題第(一)題(4)合法原則:主要考交易或處分方式合法、用途合法。例:99年模擬試題:問答題第(三)題和選擇題第(一)、(二)題。98年考試題:選擇題第(一)題。四、改錯題改錯題一般是改估價方法運用上的錯誤,各種方法常見的改錯項目為:(一)市場比較法1、交易情況修正對於交易情況非正常負擔的修正,具體見《房地產估價理論與方法》P112例4-4和例4-5。2、交易日期修正中關於定基價格指數,環比價格指數,逐漸遞增或遞減(等比),期內平均上升或下降(等差)的修正,具體見《房地產估價理論與方法》P115的有關內容。3、區域因素和個別因素修正中的間接比較修正和用加權平均法綜合可比實例的得分問題,具體見《房地產估價理論與方法》P128例4-14。4、比較物與參照物互相顛倒的問題。(二)收益法1、租約期內與租約期外年客觀收益的計算問題。2、利息不能作為管理費和稅金的計算基礎之一的問題。3、收益年限確定錯誤的公式。4、漏算了營業稅及其附加的問題。5、沒有考慮出租率或公共流通比的問題。具體見2001年《房地產估價案例與分析》模擬試題A第四題。(三)成本法1、沒有選擇估價時點的正常成本(如:重置價)的問題。2、耐用年限確定錯誤的問題。3、計息期確定錯誤的問題。4、沒有將各成本項目統一到相同的年限內的問題。5、對有償出讓土地的評估,當估價對象的剩餘土地使用權年限短於法定最高出讓年限時,沒有對結果進行年限修正的問題。6、利息的計費基礎多少項目的問題。如:銷售稅費不能計算利息。7、銷售稅費的計算基礎錯誤的問題。(四)假設開發法1、貼現期確定錯誤的問題。2、管理費、銷售稅費及利潤的計算基礎錯誤的問題。(五)基準地價修正法動態方式不存在投資利息。4、假設開發法(1)沒有確定最佳的開發利用方式 最佳開發利用方式的確定需要依據規劃限制條件,但不能把規劃限制條件直接作為最佳的開發利用方式。(2)沒有計算待開發土地或待完成房地產的利潤(3)把利息和稅金也作為計算利潤的基礎(4)貼現期確定錯誤(5)當利息率和貼現率一致時,還計算了利息。(6)未來樓價的確定完全依據市場比較法,沒有結合長期趨勢法。(7)遺漏了買方購買待開發土地或待完成房地產的稅費,具體見教材P69-71及案例3-1分析的第8項。(四)沒有結合估價目的的要求1、抵押估價的常見錯誤(1)沒有說明未來市場風險變化和短期強制處分等因素對抵押價值的影響。(2)抵押估價結果中,沒有扣除需要補交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2、保險估價的常見錯誤(1)沒有分清投保價值評估和保險損失程度評估。(2)保險損失程度的評估,沒有明確是按「可修復的情況」進行評估,還是按「不可修復的情況」進行評估。(3)保險損失程度的評估沒有依據保險合同,估價依據中也缺少保險合同。(4)保險損失程度的評估,沒有明確估價范圍是否包括間接損失。(5)按「不可修復情況」評估損失時,沒有扣減房屋受損後的殘余價值。(6)把土地也作為了保險估價的估價對象。3、其他估價目的的常見錯誤(1)合資入股的評估,沒有說明入股後的用途。(2)拍賣底價的評估,沒有確定出拍賣保留價。(3)合並的評估,沒有說明合並前、後的用途,沒有以加權處理方式計算最終分配率。(4)糾紛的估價,在「估價對象」一項中,僅說明了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劃撥或出讓),對出讓方式沒有告之出讓時間,出讓方及受讓方、出讓的有關文件或合同等證明出讓合法的文書;沒有說明糾紛緣何而起,估價對象為何需要估價。(5)徵用或拆遷補償估價違背了國家制定的徵用或拆遷補償標准或規定。(6)出讓土地的評估只說明了原用途,沒有說明規劃、出讓的用途。(五)其他類型的錯誤1、對估價對象的某一部分重復計價如教材案例4-6,用收益法對有收益的部分進行了估價,然後又對無收益的第六層辦公(自用部分)進行估價,這樣第六層的價值就有重復計價的問題。因為無收益的第六層價值已體現在有收益部分的價值中,也就是說,沒有無收益的第六層,其他有收益部分的價值將會降低。2、計算前提與計算結果不一致如:計算前提為評估單價,但計算結果卻為總價,具體見案例4-2及其分析。3、遺漏了估價對象部分的價值如:用市場法評估出了某寫字樓的地上各層的價格,但卻遺漏了地下車庫的價格。4、在建工程的評估,沒有說明有關各方是否按設計方案的要求按期完工。5、報告的有效期起算日期錯誤。報告的有效期是估價報告完成之日起計,而不是自估價時點起計。
⑻ 民事訴訟到什麼階段可以對被告房產進行評估
要看案情和訴求是什麼,如果是分割之訴,在審理期間舉證質證階段申請評估。
上述分析供參考,需要具體幫助,建議帶材料找律師具體溝通分析。咨詢完畢請及時採納結束咨詢。
⑼ 在什麼樣的情形下需要做房屋評估
在二手房的交易流程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房屋評估,做好了房屋評估,就不至於讓房價定製的過高或者是過低,也能更加順利地促成交易。實際上,需要做房屋評估的情形有很多,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些在什麼樣的情形下需要做房屋評估?
1.購買的房屋價格過低時需要
二手房交易價格的多少與所繳納的稅費是相關的,所以買賣雙方有時會為了少繳稅費而向房地產管理部門申報較低的成交價格。如果在其申報成交價格時,房地產管理部門認為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就會對交易的房產進行現場查勘和評估,並按照評估的價格計算稅費。
2、買賣雙方認為有必要時需要
如果有一方或雙方對交易的二手房沒有價格概念,如境外人士或外地人,對國內或當地的房地產市場不了解,又不相信對方的報價或房產中介機構的評估,可自行委託或雙方共同委託有資格的評估公司進行評估,然後參考評估價格確定雙方的交易價格。
3、辦理房地產保險時需要
房地產保險估價分為房地產投保時的保險價值評估,以及保險事故發生後的損失價值或損失程度評估,房地產投保時的保險價值評估,是評估有可能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而遭受損失折建築物的價值。
4、申請抵押貸款時需要
向銀行申請房地產抵押貸款時,抵押人以抵押物作為還款的擔保,銀行為確定抵押物的擔保價值需要對抵押人抵押的房地產進行估價。有些借款人為了能比較順利的貸到款項,證實其擁有的房地產價值,確定其可能獲得的貸款金額,也會提前委託評估機構對自己的房地產價值進行評估。
5、發生房地產糾紛時可能需要
發生房地產糾紛時,可委託具有權威性的專業房地產評估機構對糾紛案件中涉及的爭議房地產的價值、交易價格、造價、成本、租金、補償金額、賠償金額、估價結果等進行科學的鑒定,提出客觀、合理的意見,為協議、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解決糾紛提供參考依據。比如二手房買賣合同簽訂後,一方以價格過高或過低而顯示公平為由發生糾紛時就需要評估。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需要做房屋評估的五種情形,希望能幫到大家。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⑽ 法院委託評估公司評估房產正常情況下幾天出結果
評估公司收到法院的委託後,在工作日2-3天就會到現場勘查評估你的房產並出報告。原告做不了手腳的,因為是法院委託評估公司去看的,擔心的就是原告放水給評估公司,想把房產的價值調高或者調低。希望對你有用。因為本人是做評估這行的。呵呵,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