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合資企業法律糾紛

合資企業法律糾紛

發布時間:2021-07-06 18:02:32

❶ 外企在中國的糾紛按照哪國法律處理的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企業全部都是中國法人,版而不是外國權法人,因此,他們在中國國內發生法律糾紛並涉訴的話,一律按照中國法律處理,如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民事訴訟法等等。
中國企業在國外發生糾紛的法律適用問題,首先要區分是合同爭議還是侵權爭議。如果是合同方面的爭議,首先看雙方簽訂的合同中的有關「爭議解決與法律適用」條款,只要不違反中國法的強制性規定,該條款就是有效的,如果雙方在該條款中約定適用外國法(如歐盟法或新加坡法),就適用外國法。但如果涉案的不動產位於中國境內,則對該不動產強制適用中國法。如果是侵權爭議,主要適用侵權行為發生地法、侵權結果發生地法、受害人或被告人的住所地法等。
在中國打官司,理論上而言,當事人可以約定適用外國法(關於物權或債權爭議),但中國法中的強制性規定必須適用(例如一夫一妻與禁止重婚)。但在司法實踐中,中國法院審理案件基本上都是適用中國法的,不適用外國法,以加快工作效率減少不確定性風險。如果不是訴訟而是仲裁的話,適用外國法和外國仲裁規則的機會更大一些。

❷ 合資企業適用法律有哪些

有以下幾種:
■將合法行為認定為違法行為,導致適用法律法規錯誤。
■應適用甲法,卻適用了乙法。
■適用條款錯誤。
它包括適用法條錯誤和款項錯誤。
■沒有按照適用法條中必須適用的部分執行。
■適用無效的法律法規。
■遺漏法條。
此外,還有適用了被處理行為地以外的地方性法規及地方性規章的情形,

❸ 合資企業中外投資者糾紛問題

通過您敘述,初步認為,該公司的其他合資者在掩蓋收益分配,並涉嫌虛報資產和年檢。

❹ 和國外合資企業的法律法規

外商投資公開辦事程序指南

一、立項審批

主辦單位:省計委、省經貿委

(一)立項審批的分工

屬於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的基建項目,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規定,需國家平衡的重要產品布點項目由省計委審批或轉報國家計委;屬於中外合資、合作的技術改造項目由省經貿委審批或轉報國家經貿委。

(二)審批許可權

投資總額在3000萬美元以下,資金、能源、交通、供水、外匯等不能平衡的項目由省計委、經貿委審批;3000萬美元以上(含3000萬美元)的項目根據立項審批的分工,由省計委、省經貿委初審後報國家計委、經貿委審批(國家另有規定除外);限制乙類項目按照國家計委、經貿委、外經貿部《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定》(令第5號)執行。

(三)審批程序

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在中外雙方簽訂了意向或協議書之後,由中方申報項目建議書,得到批准後,申報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的審批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批,工作時間為7個工作日。

二、合同、章程的審批

主辦單位:省外經貿廳

(一)審批合同、章程須提交的書面材料

1、合同、章程及其附件(外資企業只提供章程及其附件);

2、項目建議書及批復文件(外資企業只提供章程及其附件);

3、可行性研究報告;

4、中、外方營業執照和資信證明,法人代表證明書或委託書;

5、雙方簽署的意向書及協議書;

6、國家規定的出中配許可證產品。需有國家外貿部的年出口規模批件;

7、使用國有資產(含出售部分國有資產股權) 作為投資的,必須提供國有資產評估報告和確認文件;

8、合營各方委派的董事會成員名單;

9、申請報告。

工作時限為7個工作日。

三、工商管理

主辦單位:省工商局

1、名稱登記須提交以下書面材料

(1)由項目負責人簽字的名稱登記申請報告。

(2)合資、合作企業提供項目建議書及批復文件;外資企業提交設立外資企業申請格式表。

(3)合營各方合法開業證明(營業執照)。其中中方營業執照副本的影印件須加蓋原登記機關登高專用章;投資外方為個人世間,則應提交外方投資人身分證明。

(4)填寫名稱登記表。

名稱登記的工作時限為1個工作日。

2、開業登記須提交以下書面材料

(1)由董事長、副董事長簽署的登記申請表;

(2)審批機關頒發的批准證書副本原件;

(3)合資、合作企業提供合同、章程及其批復文件,外資企業提交章程;

(4)合資、合作企業提供項目建議書及其批准文件,外資企業提交設立外資企業申請格式表;

(5)由合營各方簽署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6)合營各方開業證明、資信證明;

(7)董事會成員名單,總經理、副總經理聘書;

(8)其它有關文件、證件。

開業登記的人作時限為7個工作日。

四、外商投資企業日常管理

主辦單位:省外貿廳

(一)產品出中和先進技術企業的審批提交以下書面材料

1、產品出口企業

(1)企業的申請和市外經貿委(局)的請示;

(2)企業的批准證書、營業執照、合同(章程)及外銷協議;

(3)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

2、先進技術企業

(1)企業的申請和市外經貿委(局)的請示;

(2)企業的批准證書、營業執照、合同(章程)及技術轉讓協議;

(3)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歷報告;

(4)由審核確認機關組織企業行業主管部門、科學技術部門進行或委託行業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估報告;

(5)國際及國家有關高新技術證明和獎勵證明材料。

工作時限為3個工作日。

(二)審批進出口額須提交以下書面材料

1、進口配額和特定商品的審批

(1)經市外經貿委(局)蓋章同意的申請表;

(2)企業的批准證書、營業執照、合同(章程)及設備和物料清單;

(3)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企業驗資報告。

工作時限為1個工作日。

2、審批出口商品配額和出口登記商品證明須提交以下書面材料

(1)經市面上外經貿委(局)蓋章同意的申請表;

(2)企業的批准證書、營業執照、合同(章程)及其外銷協議;

(3)批准出口規模的文件;

(4)會計師事務所出據的驗資報告。

工作時限為1個工作日。

五、土地管理

主辦單位:省土地局

(一)取得土地使用權方式。根據不同的用地性質,外商投資企業可以通過下列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

1、土地使用權出讓;

2、土地使用權劃撥;

3、土地使用權出租;

4、土地使用權轉讓;

5、其它。

外商投資企業經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有得出租、抵壓和轉讓。

(二)審批許可權。外商投資企業因建設需要徵用集體土地,劃撥、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

1、0.2公頃耕地或者667平方米以下菜地,0.7公頃以下其它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

2、1公頃耕地或者667平方米以下菜地,1.7公頃以下其它土地,由省轄市人民政府審批;

3、1.3公頃耕地或者0.3公頃以下菜地,2公頃以下其他土地,由省會市和較大市人民政府審批;

4、66.7公頃耕地、菜地,133.3公頃以下其他土地,由省人民政府審批;

5、66.7公頃耕地、菜地,133.3公頃以上其他土地,報國務院審批。

(三)審批程序

1、出讓土地使用權。市、縣土管理部門以協議、招標、拍賣的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外商投資企業作為受讓人,取得土地使用權。

2、劃撥土地使用權。外商投資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國家扶持的交通、能源、水利和國家鼓勵的項目用地以及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

辦理土地審批的工作時限為3個工作日,辦理開發經營成片土地審批的工作時限為7個工作日。

六、勞動管理

主辦單位:省勞動廳

(一)招聘職工

1、企業從本市(縣)內城鎮人口中招聘職工,可自主決定招工時間、條件、方式、數量,確定招聘對象後,應持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填寫《招用職工登記表》到市(縣)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業部門辦理有關招聘手續。

2、企業從外市和外省城鎮人中中招聘職工。須經本市(不含縣級市)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批准。

3、企業從當地農村招工,應向市(不含縣級市)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4、企業跨省招收農村勞動力須由市向省勞動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由省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批准。

5、企業招聘外國人員及境外人員,須持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申請報告及擬招用人員護照、健康檢察證明到市勞動行政管理部門填寫申請表,大連市由市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其他市面上經市勞動行政部門同意後,報省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批准,領取《外國人就業證》或《台港澳人員就業證》。

6、企業跨市招用農村勞動力,到市勞動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流動就業證。

工作時限為3作日。

(二)勞動合同管理

1、企業用工應有職工通過簽訂勞動合同來確定勞動關系,勞動合同文本由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提供下列材料:

(1)簽訂的勞動合同文本一式兩份;

(2)用人單位法人代表身份證或授權委託書和《工農業執照》副本;

(3)勞動者身分證明;

(4)與勞動合同有關的廠規廠紀。

勞動合同鑒證的工作時限為3個工作日。

七、稅務管理

主辦單位:省國稅局、省地稅局

(一)稅務登記

外商投資企業應按分稅制規定到國稅、地稅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稅務登記。

1、企業稅務登記須提交以下書面材料:

(1)由企業董事長或總經理簽發的稅務登記申請書;

(2)由國家外商投資企業管理部門頒發的成立企業批准文件或證書;

(3)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給的營業執照(副本);

(4)合資企業的協議、章程的合同(副本);

(5)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財務會計處理辦法;

(6)其它有關證件。

2、變更稅務登記。外商投資企業由於改變企業名稱立分支機構、改變經營范圍、遷移、改組、轉產、合並、注冊資本變更或轉讓及其他原因使稅務登記內容發生變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手續之日起30日內,持有關證件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稅務登記。

稅務登記、變更稅務登記的工作時間限為3天。

3、注銷稅務登記。外商投資企業應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注銷登記之前,持有關證件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注銷登記。主管稅務機關在清理稅款、繳銷發貨票、完稅證明和對企業清算所得征稅以後,核准納稅人的注銷稅務登記。

注銷稅務記的工作時限為7天。

(二)納稅申報

外商投資企業稅收納稅人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內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人報關的其他納稅資料;扣繳義務人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內報送代扣代繳稅款報告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報送代扣代繳報告表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可延期申報或報送。

八、國家外匯管理

主辦單位:省外匯管理局

1、外匯登記。凡新建外商投資企業自營業執照頒發之日起60天日內,須向當地外匯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文件辦理外匯登記手續。

(1)經批準的企業合同、章程或有關協議;

(2)對外經貿部門頒發的批准證書副本;

(3)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副本。

經外匯管理局審核後,頒發《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證》。

工作時限為1個工作日。

2、變更登記。外商投資企業變更《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證》內容,需辦理變更手續,並提交以下材料:

(1)對外經貿部門變更名稱批復文件;

(2)工商行政管理局變更登記核准通知書;

(3)公司董事會決議;

(4)原《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證》。

變更登記的工作時限為7個工作日。

3、注銷登記。對外經貿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注銷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管理部門對開戶銀行下達《撤銷外炬帳戶通知書》,並按照外商投資企業規定對該帳戶余額作出明確處理,限期辦理撤戶手續。

辦理外匯注銷工作時限為1個工作日。

(二)開設外匯帳戶

1、外商投資企業可持《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證》到指定銀行開設外匯帳戶。

2、凡未領取《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證》的外商投資企業,可向外匯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准予在外匯管理部門指定銀行開立3個月期限的臨時帳戶,由外匯管理部門監督管理。

(三)外匯收支審批程序

1、外商投資企業正常秤經營的對外會匯,可持外匯管理部門頒發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證》和對外支付的合同及有關憑證,直接到外匯部門指定銀行辦理正常的外匯支付合同及有關憑證,直到外匯部門指定銀行辦理正常的外匯支付,無上述憑證需對外支付的,需經外匯管理部門審批。

2、外商投資者的利潤、股息和獲利的匯出,可持董事會分配決議書、納稅證明及有關文件,經外匯管理部門審核後,到外匯管理體制部門指定銀行從其外匯帳戶中去付,沒有外匯帳戶或帳戶余額不足的,可到外匯市場購買。

(四)外債登記

1、外商投資企業的對外借款,應當在正式簽訂借款合同後勤15天內,持借款合同副本向所在地的外匯管理總門提供的核准件和《外債登記證》。

2、實行登記的外商投資企業還本付息時,開戶銀憑外匯管理部門提供的核准件和《外債登記證》,通過外債專用現匯帳戶或者還本付息外債專用現匯帳戶辦理收付。

(五)依法停辦的外商投資企業,如將所分得的資金匯出境外,可向外匯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外匯管理部門審批後,從原企業的外匯存款帳戶中支付。

九、海關辦事程序

主辦單位:主管海關

(一)企業注冊登記

1、外商投資企業向主管海關辦理企業報關注冊登陸記手續須提交下列文件:

(1)外經貿部或其授權部門頒發的批准證書(副本);

(2)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其授權部門簽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3)本企業的合同、章程(外資企業只提供章程)(正本);

(4)外經貿部或其授權部門對企業合同、章程的批復文件。

2、填寫《自理報關注冊登記申請書》,經海關批准後發經《自理報關單位注冊登記證明書》;

3、外商投資企業應在驗資後一個月內向海關提交驗資報告。

海關辦理企業注冊登記的工作時限為3個工作日。

(二)進出口征免稅審批

1、外商投資企業進口貨物辦理征免稅,須提前向主管海關提交以下材料;

(1)外經貿部或其授權部門批準的合同設備清單;

(2)進口貨物箱單、發票。

2、經海關批發後發給《免徵稅證明》。

辦理進口設備征免手續的工作時限為3個工作日(按規定需報海關總署批的除外)。

(三)進出口貨物報關

外商投資企業在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手續時,應填寫外商投資專用的進口或出口貨物報關單,向海關申報,並提交以下材料:

(1)提貨單、裝貨單或運單;

(2)發票;

(3)裝箱單;

(4)《征免稅證明》;

(5)按規定應提交《進出口商品許可證》或其他進出口批准證明的商品,應提交《進出口商品許可證》或其他證明文件。進出口貨物報關的工作時限為1個工作日。

(四)加工貿易合同備案登記手續

1、外商投資企業開展加工貿易時,應在主管海關辦理合同備案登記手續,並提交以下文件:

(1)外經貿部門的批件;

(2)貿易雙方簽訂的有效合同。

2、海關核准後,按合同數、件金額簽發《開設銀行保證金台帳聯系單》,由企業向主管海關年在地中國銀行分(支)

行申請辦理保證金台帳。

3、海關憑《銀行保證金台帳登記通知單》辦理加工貿易合同登記備案手續,發給企業《加工貿易登記手冊》。

4、企業在合同執行完畢或最後一批加工產品復出口後一個月內向主管海關辦理合同的注銷手續。海關審核確認後簽發《銀行保證金台帳核銷聯系單》,由企業向主管海關年在地中國銀行分(支)行辦理保證金台帳的核銷手續。

5、企業開展加工貿易實際進口料件時,應按規定的比例交納進口稅。

6、對保稅區及駐有海關監管人員的保稅工廠內進行的加式貿易進口料件,不實行保證金台帳制度。

海關對加工貿易合同備案登記的工作時限為3工作日。

十、商品檢驗

主辦單位:遼寧進出口商品檢驗局

商檢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一、接受報驗;二、抽樣;三、檢驗監定;四、簽發證書。

(一)出口商品報驗手續

1、企業填寫出口報驗單。每份申請單只限填報一批商品,並加蓋報驗單位公章(或附送單位介紹信)。

2、出口報驗時應提供的單據:報驗人提供合同和信用證,其他單據有外貿合同補充協議、信用證更改書或更改電函、憑樣成交的樣品、工廠檢驗合格單,包括質量碼單、衛生注冊證書或編號、質量許可證或編號、包裝性能、鑒定合格單、預驗結果單,經產地商檢機構檢驗的商品,附產地商檢局簽發的出口商品檢驗換證憑單或者普惠制產地證明書等。
辦理出口商品檢驗的工作時限為3個工作日。

(二)進口商品報檢手續

1、填寫「進口商品檢驗申請單」。

2、提供的單據和資料:報檢人應提供合同規定、發票、提單、裝箱單等單證,根據申請的項目不同,還應提供下列單據和資料:品質證明書、使用說明書、標准樣品、貨物清單、重量碼單、成交樣品、陸運商務登記、空運事故登記、海事報告、進口質量許可證等復印件。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❺ 中外合資企業發生法律糾紛該怎麼辦求答案

在合資企業成立之初,本身就有在工商管理部門備案有中外合資企業合同原件,在處理糾紛的項目上已經有約定的,可以通過合資公司所在地的仲裁機關進行仲裁,如果進行起訴的話,外方可以根據合資企業合同、章程的規定在合資公司法定所在地或中方投資人公司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進行起訴即可。

❻ 有關中外合資的法律問題

背景介紹得不多,所以能給的建議也不多。
方向的話建議從國際經濟法入手,重點一是去找關於貿易壁壘和匯率等方面的法律適用問題;二是去找關於資金、技術、人工成本、場地這些中方與外方的配置優勢,這塊的法律問題就是政策傾斜、社保、知識產權的國際法保護等。
如果你背景多說一些,才可能連文章結構都說出來~

❼ 公司法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沖突時 如何使用法律

您好,應當適用公司法的規定的

❽ 合資公司法律問題是怎麼樣的

1、按照法律和合同規定,建立和健全合資企業的領導體制。
合資企業的領導體制是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採取董事會領導的模式有兩個好處:一是合資企業存在兩種所有制,中方合營者是公有制,外方合營者是私有制,董事會是協調兩種所有制、調節各方利益比較適當的組織形式;二是符合國際習慣,這種模式容易為外方接受。所以,這個領導體制本身是合理的,無可爭議的,關鍵是如何加強它的問題。
2、防止以我為主,促進合作共事。
合資企業是「一企兩制」(中方公有制與外方私有制)。正確處理兩種所有制關系是促進合作共事,增加企業活力的有效措施。按照法律和合同規定,中外合營者在企業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為了企業的發展,雙方應當搞好合作共事關系,任何一方都不能搞以我為主。

❾ 中外合資企業,合資人發生糾紛

1、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東糾紛,不適用國際經濟仲裁,雙方只能選擇國內仲裁機構。

2、仲裁委員會在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設立,根據需要在其他設區的市也有設立,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和區域管轄。中外合資企業的合資者可以共同約定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仲裁實行一裁終決制度。

3、比如合資企業在廣州市,雙方可以選擇國內任何一家仲裁機構裁決,而不必泥於廣州市仲裁委員會,但雙方在選擇仲裁機構時必須明確。

4、《仲裁法》部份條款:
第三章 仲裁協議

第十六條 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 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 仲裁事項;

三 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第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協議無效:

一 約定的仲裁事項越出法律規定的仲裁范圍的;

二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仲裁協議的;

三 一方採取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的仲裁協議的。

第十八條 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第十九條 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仲裁庭有權確認合同的效力。

第二十條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過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

閱讀全文

與合資企業法律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