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宅基地糾紛
沒有具體糾紛介紹,難以針對問題回答。一般地,宅基地糾紛涉及民法相鄰關系及土地權屬關系。涉及相鄰關系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3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7條至第103條處理,均可以直接起訴到人民法院予以解決。涉及土地權屬關系的,主要是指宅基地使用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63條和第64條處理,可以通過行政方法解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涉及行政部門不予批准宅基地的,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注意,行政不作為自權利人申請作為之日起60日仍不作為的方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如果行政機關的作為不能令權利人滿意,權利人可以依法申請復議,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要求行政機關變更或者撤銷行政行為。附法律規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 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97.相鄰一方因施工臨時佔用他方使用的土地,佔用的一方如未按照雙方約定的范圍、用途和期限使用的,應當責令其及時清理現場,排除妨礙,恢復原狀,賠償損失。98.一方擅自堵截或者獨占自然流水,影響他方正常生產、生活的,他方有權請求排除妨礙;造成他方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99.相鄰一方必須使用另一方的土地排水的,應當予以准許;但應在必要限度內使用並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排水,如仍造成損失的,由受益人合理補償。相鄰一方可以採取其他合理的措施排水而未採取,向他方土地排水毀損或者可能毀損他方財產,他方要求致害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的,應當予以支持。100.一方必須在相鄰一方使用的土地上通行的,應當予以准許;因此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101.對於一方所有的或者使用的建築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不得堵塞。因堵塞影響他人生產、生活,他人要求排除妨礙或者恢復原狀的,應當予以支持。但有條件另開通道的,也可以另開通道。102.處理相鄰房屋滴水糾紛時,對有過錯的一方造成他方損害的,應當責令其排除妨礙、賠償損失。103.相鄰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溝、水池、地窖等或者種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築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應當分別情況,責令其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第六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⑵ 相鄰關系糾紛我和鄰居房子.有3米是根椐93年發集體土地建設使證,經過20年的變遷各自的房孑己經翻新
問:相鄰關系糾紛我和鄰居房子.有3米是根椐93年發集體土地建設使證,經過20年的變遷各自的房孑己經翻新,鄰居比我先建幾年當時沒有發生糾紛,我家2014年翻新也沒有發生糾紛,直至2017年由於發生了一些磨摩,鄰居把我告到法院說我新建的房子佔用通道中間線,老師現在我該怎麼辦?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私自佔用農村土地用於建築,是違法的,所謂農村違法建築,是指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在農用地或者農村建設用地上進行建設,擅自動工興建的各種建築物。(一)在農用地上建造的建築物。顧名思義,所謂「農用地」就是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在未辦理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前,擅自在農用地上建造房屋的,明確為相關法律所禁止,屬於違法建築。相關的法律規定如下:1、《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森林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進行勘查、開采礦藏和各項建設工程,應當不佔或者少佔林地;必須佔用或者徵用林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並由用地單位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2、《草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進行礦藏開采和工程建設,應當不佔或者少佔草原;確需徵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二)在農村建設用地上建造房屋農村建設用地包括村民宅基地,鄉鎮企業用地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及公益事業用地。非本村村民或者非本村村辦企業,需要使用農村土地的,應當先走國家征地手續,將土地性質變為國有土地,並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後,方可在該地塊上建設,否則該建築就屬於違法建築。
⑶ 房屋和相鄰土地之間應間隔多少米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建設也日新月異。但由於城鎮規劃自身的因素,居民之間、居民與單位之間,單位之間修建房屋造成相鄰採光糾紛不斷增多。上述相鄰問題,在我國民法通則中雖有規定,但規定得比較籠統、原則,而現實中的糾紛又復雜多樣。筆者就上述相鄰權問題談一點淺顯的看法。
一相鄰採光糾紛的成因。相鄰關系採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動產相互毗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利用日照光和自然光進行生產、生活、工作、學習等活動而不受任何干擾和妨礙。採光權是相互毗鄰不動產所有、佔有、使用權人的一項特殊的民事權益。我國民法通則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於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風、通行、採光等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採光權之所以列入相鄰關系中,是因為採光糾紛的形成與否,由相鄰建築的高低決定,主體是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內容是要求他方提供便利,他方應給予必要的便利,這種便利包含有採光在內;客體表現是不動產,實際上採光糾紛的客體是行使不動產所產生的利益。相鄰關系情況復雜,因而形成採光糾紛的表現形成多種多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規劃法》規定,建築房屋必須服從統一規劃,不僅有利於節約土地,而且有利於長期發展,便於管理。而現實的城鎮規劃不是落後就是規劃不當,由於城鎮建設劃圖,確定了建房的排位座落,而對房屋的高度沒有統一限制。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住房條件的要求越來越高,多數往高層發展,以往的規劃顯然已經落後。規劃部門的官僚主義作用也引發了採光糾紛,規劃時只注意收費,而不到現場勘驗,不勘驗就不了解四鄰情況,不能客觀考慮房屋高度,僅憑一份意向報告就審批,主觀上給採光製造了矛盾。這是規劃部門引起的。其次,是各種規范失調引起的。依照國家建設部門的規定,修建房屋必須由規劃部門規劃,土地部門審批,設計部門設計,施工部門報標等。而現有各單位之間未能協調一致,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給相鄰採光帶來一定的隱患。土地部門未經規劃即對土地使用進行審批,規劃部門未經審批土地就規劃建房,相互越權,使統一政策落到實處,使修建房屋處於無政府狀態,為相鄰關系帶來諸多不利因素,加劇了採光糾紛的形成。第三,土地資源的匱乏,使糾紛不斷增多。隨著城鎮建設用地日趨緊張,國家從宏觀上加強對土地使用權的審批和管理,使城鎮土地資源更加匱乏,修建房屋需用土地與國家嚴格限制土地審批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居民單位在滿足不了自己需要情況下,就在原有的土地上進行修建,隨意向高空發展,無節制地發展產生了採光糾紛。第四,法制觀念淡薄。相鄰關系一般來說是相互提供便利,以達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之目的,而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相鄰關系知者很少,只講個人利益,不顧他人利益,甚至損人利已,在自已不動產內行使權利,對相鄰一方構成損害。第五、違章建築增多而影響採光。違章建築是指未經規劃或未經有關部門審批而違反法律法規新建的房屋等。近幾年來,由於部分單位和個人為了自己利益,在法律法規不允許的情況下,目違紀而擅自建築的時有發生。違章者明知自己無權建築,經與土地所有者私下協商,暗箱操作達成轉讓協議,強行施工,從而影響了鄰方的利益。
二相鄰採光糾紛的管轄。採光糾紛是由相鄰一方建築物而形成的,對其管轄,筆者認為應分別對待。對於違章建築或超出審批范圍的建築物引起相鄰採光糾紛的,原則上應由政府城建部門依法處理決定,限期予以拆除。當事人如對處理人(處罰)的決定,既不履行又不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訴訟的,可由政府城建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現實中,城建部門對類似的釘子戶,經過一次或數次的制止無效,顯得束手無策,往往採取消極的態度,既不作出處理決定或處罰決定,又不積極阻止,將問題推到法院。致使違章或非法建築物得以繼續施工直至完工,給鄰方採光權益造成更大的損害。對於訴訟到人民法院的案件,應積極受理。因為:(1)採光糾紛符合民訴法第108條規定的條件。採光糾紛的特徵是:基於不動產相鄰的事實而產生,主體是相鄰或鄰近的不動產所有人或佔用、使用權,客體不是所有權客體本身,而是使用時引起的相互涉鄰利益;內容是相鄰人一方有權要求另一方不實施某種行為給予便利。影響採光的是由相鄰建築物引起,因而修建房屋和其他建築物的當事人,應該使其建造與鄰人房屋或其建築保持適當的距離,當修建的建築物或者妨害鄰人的房屋或建築物採光時,鄰人有權請求其採取措施,予以排除。因此,採光糾紛中不僅原告與糾紛有利害關系,而且有明確原、被告,故應由法院管轄。(2)相鄰採光糾紛屬民事調整范圍。採光糾紛是物權的范疇,民法通則把採光列入相鄰關系之列,符合民法調整對象。相鄰關系本身是給予便利,表現為對所有權的限制和延伸。一方要求相鄰一方提供便利,提供便利者對自己所有權進行限制,要求提供者則是受益者,是自己的所有權得到延伸,依照公平原則,受到限制者應得到一定補償,收益者應該給予補償。故採光糾紛人民法院應予管轄。
三相鄰採光糾紛處理的原則。(1)公平原則。相鄰採光糾紛的主體,是毗鄰不動產的所有權人或使用權人,有一定的感情基礎,日後還要長期相處生活下去。因此,可調解或判決侵害方給受害方一定的經濟補償,體現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或者由侵害方適當修改建築方案,再給予一定的補償,最大限度地照顧鄰方的採光需求。(2)合法性原則。基於毗鄰的不動產所有權使用權人,因採光發生糾紛,應審查建築方有無土地使用權證,是否超界使用;有無城鎮建設規劃審批證,是否超審批面積及層數建築。審查鄰方有無房屋所有權或土地使用權證。因為房屋的所有、佔有、使用權等權能,只有合法的前提下,方受法律保護。侵權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構成,需具備四個要件:即損害事實的存在,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行為人有過錯,行為具有違法性。因此,合法性審查應是第一位的。建築方土地使用及建設許可證等證件齊全,而鄰方財產屬於非法或違章建築物的,因其失去合法的基礎,其權益不受保護,不能抗辯建築方,故應駁回鄰方關於採光權的請求。對建築方在訴訟庭審辯論終結前,仍不能提供其建築的合法手續,又對鄰方採光權造成侵害的,應判決限期拆除,排隊妨礙。(3)補償性原則。對於涉鄰不動產雙方,均有合法手續或有財產憑證的,對建築方無拆除可能的,由其向鄰方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具體應考慮鄰方採光受限制的程度,房屋間距的遠近等綜合考慮。
四採光糾紛賠償的標准、范圍。採光糾紛在民法通則中規定得比較籠統,處理起來難度較大。因此,應對賠償標准及范圍進行認真審查。由於相鄰採光已經形成糾紛,要求提供便利一方的採光權已經受到侵害,應當排除妨礙,賠償損失。鑒於相鄰關系情況復雜,應從不動產所有人和佔有人之間長期相處,有利團結互助的角度考慮。對排除妨礙,能拆除的應判令把影響採光部分的建築予以拆除,不能拆除的,盡可能採取措施,給予受侵方的採光予以補救。賠償的范圍及數額:(1)受侵害方房屋貶值部分。侵害方因其建築物輕高空發展,充分利用了空間,其房屋有了較大的增值,或者侵害方所蓋的高層建築物純粹為了商品房開發,其建成房屋的經濟效益自不待言。與此鮮明對比的是,鄰方的房屋因採光受到影響,其房屋在原有價值的基礎上有大幅的下降。因為房屋的價值取決於其位置、方向、採光等關鍵因素,因此應委託物價評估部門,對受害方的原有價值及採光受影響後的價值予以評估,其差額部分應屬賠償范圍。或者變通由建築方將鄰方的房屋以原有價格買下,受害方另置買新房。(2)受侵害方採取補救措施的費用。受害方因採光的需要,需改變原有房屋結構,如增大門窗面積,開天窗等,該項費用應屬賠償范圍。另外,受害方因採光不足,室內照明設備使用時間相對延長,對照設備的使用壽命及能源消耗都有較大影響,可考慮將該項費酌情予以一次性判賠
⑷ 甲村為了取水澆地,在乙丙丁的土地上修建引水渠,引起的糾紛,屬於相鄰關系嗎
不屬於,如果甲向乙丙丁支付賠償,屬於地役權的范疇
⑸ 土地糾紛
這屬於相鄰權糾紛 但是他沒經過商量就強行將我家的木板給推到,請問他這樣做行嗎? 肯定不行,應該與你們協商,但你們沒有什麼正當理由也不能妨礙他使用,他使用完了要給你們恢復原狀。 同樣,你們想修路也是這樣,他買的那一小塊土地你們也是能使用,他沒有什麼正當理由也是不能拒絕的,你們也要給他適當的補償。 《物權法》第七章 相鄰關系 第八十四條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八十五條 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第八十六條 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 第八十七條 不動產權利人對相鄰權利人因通行等必須利用其土地的,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八條 不動產權利人因建造、修繕建築物以及鋪設電線、電纜、水管、暖氣和燃氣管線等必須利用相鄰土地、建築物的,該土地、建築物的權利人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九條 建造建築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妨礙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 第九十條 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雜訊、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 第九十一條 不動產權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築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 第九十二條 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⑹ 有房產證沒土地使用證!相鄰權糾紛起訴會勝訴嗎/
相鄰權是指不動產的佔有、使用者在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時,有權要求其相鄰方履行一定義務的一種資格。根據法律規定,不動產所有人和使用人行使權利時,享有要求其他相鄰方提供便利或者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權利。相鄰權實質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和延伸。相鄰權糾紛起訴後會不會勝訴,這不是考主觀判斷就能夠確定的,打官司實際上是在打證據,沒有充分的證據做支持,勝訴的可能性就非常小。至於有房產證沒有土地證並不關緊,因為「地隨房走」是目前不動產行業的一個基本共識,它對解決相鄰權糾紛提供了一個重要依據。
《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 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物權法》第七章相鄰關系
第八十四條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八十五條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第八十六條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
第八十七條不動產權利人對相鄰權利人因通行等必須利用其土地的,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八條不動產權利人因建造、修繕建築物以及鋪設電線、電纜、水管、暖氣和燃氣管線等必須利用相鄰土地、建築物的,該土地、建築物的權利人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九條建造建築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妨礙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
第九十條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雜訊、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
第九十一條不動產權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築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
第九十二條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⑺ 土地糾紛引發的問題
侵害相鄰權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類型:
1、妨礙他人正當的截水、排水權利。如一方擅自堵截或者獨占自然流水,影響他方正常生產、生活;相鄰一方可以採取其他合理的措施排水而未採取,向他方土地排水毀損或者可能毀損他方財產等。
2、妨礙他人合理行使通行權。如不動產所有權人或使用權人堵塞一方所有的或使用的建築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致使他人無法正常通行。前不久,普陀區法院審理了一起因安裝防盜門而引發的相鄰權糾紛。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從自身安全出發安裝防盜門無可非議,但鐵門開啟方向不合理,已對原告的通行造成一定妨礙,被告的行為確系侵犯原告相鄰權的不當之舉。
3、侵害他人的通風權、採光權。如北京一法院受理過一對老夫婦起訴癱瘓在床的鄰居,稱鄰居家臊味太重,影響了自己身體健康的相鄰權糾紛。事實上,這正是通風權受到鄰居侵害而引發的官司。此外,不動產相鄰各方的採光權也不容侵犯。那些搭建物什遮擋鄰居採光或是建玻璃幕牆建築物給他人造成光污染的行為,均屬侵犯他人相鄰權.
4、侵害他人正常的生活起居及休息權。這類侵權行為又可分為噪音侵權、花木侵權、熱氣侵權或滴水侵權等不同類型。如家居裝修時的噪音、飼養寵物過程中的雞鳴狗叫、夜半唱歌或彈琴,都會引發噪音侵權糾紛;而相鄰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溝、水池、地窖等或者種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築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時,則會出現種植的花木侵犯他人相鄰權的問題;此外,空調安裝位置不當,導致熱氣噴入鄰居家中或是空調外機的滴水淌入他人屋內,也都會因影響他人正常的生活起居和休息權利而產生相鄰權糾紛。
其實,法律不可能窮盡所有侵犯他人相鄰權的行為種類。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還會出現更多類型的侵權行為。但只要不動產相鄰各方的行為對他方的正常、合理的生活起居造成了妨礙,就都有可能侵犯到他人的相鄰權。
我想你的鄰居應該也是侵害了相鄰權,你可以在網上查找關於相鄰權的法律法規和案例。
這是土地糾紛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件!你可以以民事訴訟提起訴訟至人民法院、要求相關的賠償。
⑻ 甲村為了取水澆地,在乙,丙,丁村的土地上修建引水渠,引起糾紛。為什麼不用相鄰關系處理這個問題
《物權法》 第八十六條 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回必要的便利。
對自然流答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
分析:
1.從法條上來看,相鄰關系中對流水的利用前提是:尊重水的自然流向。甲村「取水澆地」而不是為了更好的利用水流,不符合相鄰權對水流利用的前提。
2.相鄰關系與地役權都與不動產的利用有著密切的聯系,都要求對方應盡某種容忍或不作為義務。但二者調整范圍或者內容不同:相鄰關系是法定的對不動產利用關系的一種最低限度的調節,它並沒有超越不動產權利的范圍,其內容範圍由法律規定,對相鄰權人來說至多是權利的正常延伸,對相鄰義務人來說則是對權利的必要限制;而地役權則是在這種最低限度的調節之外的一種更加廣泛的調節,主要依當事人間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由此來分析,甲村跨越其他三個村取水的行為已經超出了所有權的范圍,引起的糾紛不是最低限度的調整所能解決的問題。
綜上,此題應當歸屬於地役權的范圍。
⑼ 宅基地糾紛政府多長時間給結果
沒有具體糾紛介紹,難以針對問題回答。一般地,宅基地糾紛涉及民法相鄰關系及土地權屬關系。涉及相鄰關系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3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7條至第103條處理,均可以直接起訴到人民法院予以解決。涉及土地權屬關系的,主要是指宅基地使用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63條和第64條處理,可以通過行政方法解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涉及行政部門不予批准宅基地的,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注意,行政不作為自權利人申請作為之日起60日仍不作為的方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如果行政機關的作為不能令權利人滿意,權利人可以依法申請復議,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要求行政機關變更或者撤銷行政行為。
附法律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 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97.相鄰一方因施工臨時佔用他方使用的土地,佔用的一方如未按照雙方約定的范圍、用途和期限使用的,應當責令其及時清理現場,排除妨礙,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98.一方擅自堵截或者獨占自然流水,影響他方正常生產、生活的,他方有權請求排除妨礙;造成他方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
99.相鄰一方必須使用另一方的土地排水的,應當予以准許;但應在必要限度內使用並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排水,如仍造成損失的,由受益人合理補償。
相鄰一方可以採取其他合理的措施排水而未採取,向他方土地排水毀損或者可能毀損他方財產,他方要求致害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的,應當予以支持。
100.一方必須在相鄰一方使用的土地上通行的,應當予以准許;因此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101.對於一方所有的或者使用的建築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不得堵塞。因堵塞影響他人生產、生活,他人要求排除妨礙或者恢復原狀的,應當予以支持。但有條件另開通道的,也可以另開通道。
102.處理相鄰房屋滴水糾紛時,對有過錯的一方造成他方損害的,應當責令其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103.相鄰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溝、水池、地窖等或者種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築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應當分別情況,責令其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第六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