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投訴更有情

投訴更有情

發布時間:2021-06-13 04:26:59

1. 面對投訴,有哪三大要領

針對客戶的投訴,首先分清問題的種類,針對行的分析解決。

1、按投訴的性質分:有效投訴與溝通性投訴
(1)有效投訴:有效投訴有兩種情況:用戶對服務管理單位在管理服務、收費、經費管理、維修養護等方面失職、違法、違紀等行為的投訴,並經過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查實登記的。用戶向服務管理單位提出的管理單位或管理人員故意、非故意,或失誤造成用戶或公眾利益受到損害的投訴。
(2)溝通性投訴:求助型:投訴者有困難或問題需給予幫助解決的。咨詢型:投訴者有問題或建議向管理部門聯絡了的。發泄型:投訴者帶有某種不滿,受委屈或誤會等造成的內心不滿,要求把問題得到解決的。溝通性的投訴若處理不當,會變成有效投訴,所以必須認真處理溝通性投訴。
2、按投訴的內容分為:
(1)對設備的投訴;
(2)對服務質量的投訴;
(3)對服務態度的投訴;
(4)突發性事件的投訴。
顧客投訴時的心理分析
從顧客氣質特徵分析,可以把顧客的氣質分為四大類:膽汁質型、多血質型、粘液質型和憂郁質型。經研究,大多數重復投訴的顧客屬於膽汁質型和多血質型客戶,這兩類氣質的顧客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屬於興奮型和活潑型,他們的情緒興奮性高,抑制能力差,特別容易沖動,因此,他們在投訴時的心理主要有三種:
1、 發泄的心理。這類顧客在接受接受服務時,由於受到挫折,通常會帶著怒氣投訴和抱怨,把自己的怨氣、抱怨發泄出來,這樣顧客的憂郁或不快的心情由此會得到釋放和緩解,以維持心理上的平衡。
2、 尊重的心理。多血質型顧客的情感極為豐富,他們在接受服務過程中產生了挫折和不快,進行投訴時,總希望他的投訴是對的和有道理的,他們最希望得到的是同情、尊重和重視,並向其表示道歉和立即採取相應的措施等。
3、 補救的心理。顧客投訴的目的在於補救,補救包括財產上的補救和精神上的補救。當顧客的權益受到損害時,他們希望能夠及時地得到補救。
有效解決投訴問題的原則
1、迅速原則
如果投訴是在服務傳遞過程中發生的,那麼要實現充分的補救,時間就很重要;當投訴發生在服務完成之後,許多公司已經建立了24小時反應的政策。即使是在完全解決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情況下,對顧客投訴做出迅速的反應仍然非常重要。
2、承認錯誤但不要太多辯解
辯解太多可能表明公司要隱藏某些事情或不願意充分披露整個情況。
3、表明你是從每一個顧客的觀點出發認識問題
通過顧客的眼睛看問題是了解他們認為問題出在哪裡,以及他們感到不高興的唯一途徑。受理人員應當避免用他們自己的解釋輕易地得出結論。
4、不要同顧客爭論
你的目的應當是收集事實信息以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贏取辯論賽的勝利或證明顧客是一個傻瓜。爭論會阻礙聆聽顧客的觀點,並不能平息顧客的怒氣。
5、認同顧客的感覺
以默許或明言的方式認同顧客的感覺(「我能理解你為什麼如此不高興」)。這種行動有助於建立融洽的關系,它是重建一種受到傷害關系的第一步。
6、給顧客懷疑的權利
並非所有顧客都是誠實的,也並非所有的投訴都被證明是正確的。但是在明確的反面證據出現之前,應當把顧客視為擁有確鑿的投訴理由來對待。如果牽涉到大量的金錢(如索賠或法律訴訟),那麼就要保證進行認真的調查;如果涉及金額數量較小,那麼可能就不值得為退款或其他補償爭論不休——但是檢查記錄以了解這個顧客是否有過可疑投訴的歷史,仍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7、闡述解決問題需要的步驟
在不可能當場解決投訴的情況下,告訴顧客公司將計劃如何行動,這可以表明公司正在採取修正的措施,還設定了顧客對時間進度的期望(所以不要過分承諾)。
8、讓顧客了解進度
沒有人喜歡被拋棄在黑暗中。不確定性導致焦慮和緊張,如果顧客知道目前的情況並收到定期的進度報告,那麼他們將更易於接受處理過程的遞延。
9、考慮補償
在顧客沒有得到他們花錢購買的服務結果,或遇到了嚴重的不便,或因為服務失誤而遭受了時間和金錢的損失時,正確的做法是支付金錢或提供同類服務給他們。這樣一種做法還可能有助於減少惱怒的顧客採取法律行動的風險。服務保證通常會事先確定補償方式。在許多情況下,顧客最想要得到的是道歉和承諾避免類似錯誤的發生。
10、堅持不懈地重獲顧客的友善
當顧客感到不滿時,公司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恢復他們的信心和為未來保留這種關系,這可能需要毅力和追蹤,不僅是為了平息顧客的怒氣,而且要讓他們相信公司正在採取行動避免問題的再次發生。出色的補救工作有助於建立顧客忠誠和推動顧客向他人推薦公司的服務。

2. 勞動監察投訴有人情關系好辦事對嗎

這句話不能說錯,在社會上就是這個理,認識人正當的事痛痛快快就辦了。不認識也是辦了但是按程序辦了。都合法合理。都不違反法律和行政制度。但是效果就是不一樣。如果連這一點都不敢承認那就別談什麼公正。因為連真話都不敢說的人,能公正嗎?

3. 遇到客戶投訴且情緒激動如何處理

4S店化解客戶投訴鬧店的九大要點

1、改變商談時間和場合

在處理難纏客戶的投訴時,投訴處理者若因必須先請示領導再洽談,應請求客戶理解,改變商談時間。因人物、時間和場合的不同,客戶的表現也會有所不同,從而緩和氣氛,消除難纏客戶的不滿情緒。

展廳是銷售的地方,不是處理客訴的地方。對於銷售投訴,千萬不要在展廳和客戶理論,一定要拉客戶進專門的辦公室,點煙倒茶,坐下慢慢嘮,總能談出一個結果來。

2、適時尋求他人幫助

若投訴的客戶變得難以控制或威脅要使用暴力,投訴處理者應尋求領導幫助,鄭重地對客戶說「我想請主管/老總直接與您商談」,獲得允許後,交換談話對象。

這也是給客戶一個台階下,有時候客戶投訴,也許就是要表達一種被重視的感覺,有時候客戶給你的上司發泄幾句牢騷,也許抱怨已經消除大半。適當的學會乾坤大挪移,還是必須的,當然你要分清楚,不要非常好搞的客訴還交給上司,那你就找抽了。

3、禮貌地重復你能做什麼

當難纏客戶堅持無理要求時,你應該告訴他你能做什麼,而不是你不能做什麼!要不斷地重復這一點。當難纏客戶堅持他的要求,而這種要求根本就不可能滿足時,客戶就會不斷提出這種要求。這時,客戶很容易翻臉。因此,你要設法避免客戶有爆發性的投訴。怎麼做呢?做到禮貌地重復。

如果客戶一直堅持其無理要求,你不要跟他說:「不行!」或「你別做夢了!」等,不要直接回絕,而應當明確告訴他你能夠做些什麼,不斷地重復這一點,有禮貌地堅持原則,讓客戶明白你的底線在哪裡。如果客戶放棄了,投訴處理就結束了;如果客戶依然不放棄,那就要你的領導來進行解決了。

4、做一個問題解決者

難纏客戶投訴時,你要做一個問題解決者。也就是說,你要學會做一個就事論事、解決問題的人。面對難纏的客戶時,投訴處理者應永遠提醒自己:我的工作是解決問題。當你把問題解決了的時候,投訴自然就被化解了,因為問題分歧才是客戶投訴的根源所在。

5、學會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是為了讓客戶感到受到尊重,目的是了解客戶的需求,有的銷售人員面對客戶的投訴,束手無策,由於平時沒有學到化解客戶投訴的技巧,致使客戶更加不可理喻,更加憤怒,以至於使事情更加惡化。

6、給顧客發泄的機會

當客戶氣急敗壞地帶著問題前來投訴時,你不要打斷他的傾訴,切勿胡亂解釋或馬上下結論。讓客戶傾訴能消除客戶憤怒,使其情緒放鬆,就像給充滿的氣球放氣一樣,這時最重要的是先讓客戶平息怒氣。同時,在客戶說話的時候,用點頭、微笑或適當的皺眉,表示你一直在傾聽,並認真地記錄下客戶投訴的要點。

在客戶發泄情緒時,你盡可能發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客戶多說話,例如:「怎樣…?」、「為什麼…?」等,每當有需要時應立即澄清疑點,但不要發問帶有判斷性的問題,並且避免用不信任的語氣質問投訴的客戶,例如:「你肯定事情確實是這樣嗎?」等。

7、對客戶表示同情和理解

在處理客戶投訴時,投入感情說明你能感受客戶的心情,但這並意味著你同意客戶的觀點。贊同投訴客戶一些沒有譴責成分或不違反你單位的方針和目標的說法是一個很好的技巧。你可以說:「我十分同意您說的」或「你說的是對的」。

要是投訴客戶的心情尚未平息下來,切勿與他爭辯一些事實,或質疑他提出的論點所持的理據和邏輯。你可以表示對客戶的同情和理解:「太不幸了,我感到很遺憾發生這種事情。」等

8、真誠地向客戶道歉

如果不能滿足客戶的心理需求怎麼辦呢?道歉。因為客戶在投訴的時候,首先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承擔這件事情的責任。如果在化解投訴的時候,你能夠一開始就真誠地致歉,那麼客戶的這種心理需求就能得到滿足。

如果確實有錯,不管是不是你犯錯,都要代表公司向客戶真誠地表示歉意,不要試圖推卸責任或責備其他人,記住,客戶僅僅是想解決問題而已。即使錯不在你的公司,也可致歉,因為道歉是平息投訴客戶不滿情緒的有力武器。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致歉但不必承認你的公司有錯,例如:「這件事令您對我們感到不滿,我們深感抱歉。」同時,感謝客戶的投訴,因為他們在提醒我們忽略的問題。

9、找到顧客滿意的解決措施

有時,你僅僅通過傾聽、同情和真誠道歉等就能平息客戶的情緒。有時,他們要求更多,例如:更換產品、返工或者退款。對於客戶的投訴,如果能當場解決問題,絕不要拖延到明天。如果不能當場解決,也要採用合理的方式答復客戶。

1、立即答復。對於那些信息充分、可以確定無疑地做出判斷,並且有足夠許可權採取行動的投訴,投訴處理者應立即答復客戶,越快越好。

2、延期答復。對於那些投訴的信息還需要進一步調查或驗證才能做出判斷,或者沒有足夠許可權採取行動的投訴,投訴處理者應告訴客戶延期答復的時限,並通過何種方式來及時通知他們進展的情況。

3、轉移答復。對於不在你職權范圍內處理的投訴,需要轉移給規定專業人員或機構進行答復。當你轉移投訴時,你一定要確保將投訴轉移給適當的人員或機構處理,並向這些人員或機構扼要敘述全部有關情況,轉交相關材料,然後再讓投訴客戶與這些人聯絡。

寫在最後

化解客戶投訴時,我們對客戶投訴處理者要求的普遍認同觀點是:「態度第一,技巧第二」。投訴處理者除了要有純熟的業務知識,通曉心理學及相關法律、條例,掌握溝通方法等技巧外,更要有悲天憫人的同情心,急客戶之所急,想客戶之所想。

要有徹底解決問題的責任心,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堅持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形形色色的投訴,力爭恢復客戶的滿意度和信任,重新獲得客戶的友善。

恢復客戶的滿意度和信任是投訴處理的目的之一,投訴處理者不僅自身應具備較高的「情商」,還要善於控制客戶的情緒,調整某些客戶不切實際的期望。出色的投訴處理工作有助於建立投訴客戶的忠誠。

4. 如何投訴電力局更有效

國家電網的復投訴電話為95598(這制個是國家總電力局,會幫你轉當地分電力局。)
電力監管委員會的投訴電話為12398 。
電力局:
除省、自治區、直轄市外,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也以市為行政劃分區域設立電力局。市電力局隸屬於網局或省電力局。電力局負責對轄區內的電力企業和電網的規劃、建設、運行、維護等進行管理,還負責供電、農電、營業等工作。
此外,還行使地方政府管電的職能,對管轄系統外的地方電廠、小水電站等進行技術業務指導。電力局的主要職能與供電局相似,系統內發電廠的電力生產、調度仍由上級局負責,但轄區系統內各單位的關系由電力局協調。

5. 如何看待用戶投訴,處理投訴的技巧

有效傾聽顧客抱怨
為了能讓顧客心平氣和,在傾聽時應該注意:當客戶說出他們心中的抱怨時,只要認真傾聽,並對他們的感受表示同情,就可以贏得他們的心。要知道,即使是這種喜歡挑剔的客戶,或者甚至是那種脾氣最火爆的客戶,也常常會在一個具有忍耐心和同情心的傾聽者面前,讓態度變得緩和起來。當客戶正火冒三丈的傾吐自己的抱怨與不滿的時候,傾聽者應當保持足夠的耐心去聽,而且只是認真地傾聽客戶的談話,不要做任何的反駁,否則只會讓客戶更加堅持自己的觀點,使事情更加難以處理。

讓顧客先發泄情緒
如果顧客還沒有將事情全部述說完畢,就中途打斷顧客,做一些辯解,只會更大地刺激顧客的不滿情緒。應該讓顧客把要說的話以及要表達的情緒都充分地發泄出來,這樣可以讓顧客盡情地發泄了不滿情緒後有一種較為放鬆的感覺,心情上也能逐漸地平靜下來。

確認問題所在
傾聽不僅是一種動作,還必須認真了解事情的每一個細節,確認問題的症結所在,並利用紙筆將問題記錄下來。如果對於抱怨的內容不是十分了解,可以在顧客將事情說完之後再請問對方。不過不能讓顧客產生被質問的感覺,而應以婉轉的方式請對方提供情況,例如:「很抱歉,有一個地方我還不是很了解,是不是可以再向您請問有關……的問題」。在對方說明時,隨時以「我懂了」之類的回應來表示對問題的了解狀況。

誠心誠意地道歉
譚小芳老師認為,不論責任是否在於商店,都應該誠心誠意地向顧客道歉,並對顧客提出的問題表示感謝,這樣可以讓顧客感覺受到重視。表達歉意時態度要真誠,而且必須是建立在凝神傾聽了解的基礎上。如果道歉與顧客的投訴根本就不在一回事上,那麼這樣的道歉不但無助於平息顧客的憤怒情緒,反而會使顧客認為是在敷衍而變得更加不滿。

實實在在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是最關鍵的一步,只有有效地妥善解決了顧客的問題,才算完成了對這次投訴的處理。問題解決得好,顧客感到滿意,下次自然還願意來這里購物;如果敷衍了事,顧客更加不滿,或鬧的更大,或以後永遠都不再光顧了。一般來說,如何平息消費者投訴呢?這就需要我們講究方法:除了馬上作出一定的補償之外,還要當著消費者的面把投訴意見記錄下來,並對消費者表示深深歉意,告訴消費者其意見對我們的企業很重要,並留下消費者的聯系方式,由市場或公司的售後服務人員再郵寄感謝信過去,或者再寄上一兩件產品請他(她)免費使用,這樣的成本付出最多不過幾十元,卻能夠在一定的區域內獲得良好的口碑宣傳。

END
注意事項
沒有一家企業能避免投訴,沒有一個投訴會無緣無故。企業要抓住每一次「變投訴為財富」的機會,並處理好顧客投訴,爭取把處理服務投訴作為再次贏得顧客、重獲商機和重新樹立企業形象的機會!

6. 舉報和投訴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

投訴是指消費者購物或接受服務,與企業發生爭議後,通過電話、書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自己權益遭受侵害的事實,請求協助解決爭議的行為。

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違法行為。舉報既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

2、提出者不同:

投訴人是認為自身權益遭受侵害的消費者;而舉報人是發現違法行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這種違法行為未必對其自身權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處理依據不同:

投訴的處理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等;舉報的處理依據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

(6)投訴更有情擴展閱讀:

廣大勞動者舉報投訴應注意以下事項:

1、明確區分舉報和投訴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了勞動保障監察的舉報制度和投訴制度。勞動者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可以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如果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了自身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

2、通過快速有效方式進行舉報

勞動者舉報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時,可以通過快速有效的方式,如可以撥打本市勞動保障政策咨詢和舉報電話「12333」或者登錄上海勞動保障服務網http://s.yingle.com等便捷的方式進行舉報。

3、舉報時應盡量提供詳實信息

勞動者在舉報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時,應明確提供被舉報單位的名稱、地址及違法具體行為。為更有效地對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勞動者在舉報時可以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同時也可以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便於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與舉報人聯系。

4、勞動者應及時維權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因此,為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勞動者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投訴,以防超過維權時效。

5、勞動者應注意收集證據材料

勞動者在工作時應注意保存好用人單位的招工招聘記錄,考勤記錄,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用人單位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相關工作憑證,以便舉報投訴時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提供,或在申請仲裁時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供。

7. 處理投訴的名言

1) 我能理解;

2) 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

3) 我理解您怎麼會生氣,換成是我我也會跟您一樣的感受;

4) 請您不要著急,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為您解決的;

5) 如果我碰到您的這么多麻煩,也會是您現在這樣的心情;

6) 發生這樣的事,給您帶來不便了,不過我們應該積極面對才是對嗎?;

7) 沒錯,如果我碰到您這么多的麻煩,我也會感到很委屈的 ;

8) 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請放心,我們一定會查證清楚,給您一個滿意的答復;

9) 我真的很能理解,請放心,我們一定查證清楚,然後給您回復;

10) 「聽得出來您很著急」「感覺到您有些擔心」 「我能體會您到很生氣,讓我來給您提供其它的建議,您看好嗎?」「我能感受到您的失望,我可以幫助您的是……」「我能感受得到,××情況、業務給您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

11) 「如果是我,我也會很著急的……」「我與您有同感……」「是挺讓人生氣的……」;

12) 您好,給您帶來這么多的麻煩實在是非常抱歉,如果我是您的話,我也會很生氣的,請您先消消氣給我幾分鍾時間給您說一下這個原因可以嗎?

13) 您說得很對,我也有同感;

14) 給您造成的不便非常報歉,我們的心情跟您一樣;

15) 您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我馬上為您處理;

16) 「小姐,我真的理解您……;

17) 沒錯,如果我碰到您這樣的麻煩,相信也會有您現在這樣的心情;


18) 先生,你都是我們**年客戶了;

19) 您都是長期支持我們的老客戶了;

20) 您對我們業務這么熟,肯定是我們的老客戶了,不好意思,我們出現這樣的失誤,太抱歉了

21) 先生/小姐,很抱歉之前的服務讓您有不好的感受,我們店鋪對於客戶的意見是非常重視的,我們會將您說的情況盡快反映給相關部門去做改進;


22) 您把我搞糊塗了—(換成)我不太明白,能否再重復下你的問題;

23) 您搞錯了—(換成)我覺得可能是我們的溝通存在誤會;

8. 投訴和起訴有什麼區別

投訴是向有關部門舉報、要求解決問題,不具有強制性
起訴是向人民法院主張權利,法院可以調解或判決處理,具有強制性

9. 投訴人有知情權嗎

投訴人有知情權,但知情的范圍由調查人員依法決定。

一、對於實名投訴,接受投訴的機關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將調查意見回饋投訴人。

一時無法查明的,也要向投訴人說明情況。總之,要跟投訴人保持良好的溝通,爭取投訴人的協助配合。

二、調查中獲知的信息,要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保密保護工作。

在調查過程中,涉及的國家秘密、商業機密以及個人隱私,調查人員有保密的義務。對於調查中的證人,調查人員有保護的職責。總之,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不宜公開的內容,也不宜讓步包括投訴人在內的其他人知曉。

另外,調查過程中,採取的手段、方式、方法等偵查調查手續,也不必讓投訴人知情。因此,具體的案件,投訴人的知情范圍由調查人員依法掌握。

從法理上講,投訴人有知情權,但組織的調查,從根本上講,並不是為投訴人個人服務的,而是因為公職人員違反組織紀律,違反職務廉潔性,違反了工作秩序,影響黨和國家的形象,相關機構代表國家或組織對其進行調查,其目的是為了維護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而並不是僅僅維護投訴者的個人利益,當然,在此時,投訴者的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基本上是吻合的。

10. 是不是起訴比投投訴更有用

看具體的情況,什麼行業;當然起訴到法院會對企業聲譽有一定影響,而且法院有強制執行力,大部分企業還是很重視的。

閱讀全文

與投訴更有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