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林權糾紛處理決定書怎麼寫
一、處理依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授權林業部依法頒發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證書,是處理林權爭議的依據。 二、處理程序 (一)當事人協商調處程序。所謂當事人協商解決是指,山林糾紛產生後,當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主動使用自己的權利,向糾紛的對方提出解決爭議的建議,以求得糾紛的協商解決。 (二)行政解決程序。山林糾紛當事人反復協商未能得到解決,當事人依法報請縣政府調處山林糾紛辦公室處理,縣政府依法作出處理的,稱行政解決程序。 1、申請申請人向縣調處山林糾紛辦公室提交《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申請書》。申請書包括以下內容:①當事人的姓名、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②爭議的現狀,包括爭議面積、林木蓄積、爭議地所在的行政區域位置、四至和附圖;③爭議的事由,包括發生爭議的時間、原因;④當事人的協商意見。 縣調處山糾辦公室在接到《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申請書》後,應當及時組織辦理。 2、受理縣調處山糾辦公室接到當事人請求調處山林糾紛的申訴或者申請後,應首先審查是否屬於山林糾紛和是否符合行政解決的條件,決定是否接受申訴或者申請,並通知當事人。如果不符合條件的,則通知當事人按有關規定辦理;如果符合的,由縣政府調處山林糾紛辦公室作出受理決定,即接受當事人請求,組織處理,並通知雙方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提出山林權屬的有關證明材料等。 3、調查核實,收取憑證。 4、組織協商調解。 5、裁決。山林糾紛當事人在縣政府調處山林糾紛辦公室的調解下未達成協議並無繼續調解必要的,由主持調解的縣政府調處山糾辦公室依據林業政策、法規的規定,作出處理決定,製作決定書,分送有關當事人,並註明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三、處理范圍 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政府依法處理。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爭議,由當地縣級或鎮級人民政府依法處理(按分級負責制,一般由鎮級人民政府處理)。 四、收費處理林權爭議工作中所需的測量、鑒定、制圖、立界樁等費用,由爭議各方當事人共同承擔。
❷ 林地糾紛調解申請怎麼寫因為我家自留山被為一家開為土地,上面種有農作物,我要求鄉人民政府給我們調解,
土地是依法使用或者承包,人民群眾不要改變土地用途,否則是違法行為,這不是糾紛,也不能調解,應該是國土局依法處理處罰
❸ 林地糾紛的司法調解申請怎麼寫
原告(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被告(寫明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加人的列項和基本情況的寫法,與一審民事判決書樣式相同)
案由:……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本院於 年 月 日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並邀請人民調解員 協助調解,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如下協議:
……(寫明協議的內容)
……(寫明訴訟費用的負擔)
上述協議,當事人各方同意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者蓋章後生效,符合有關法律規定,自 年 月 日起(協議簽訂之日)對雙方發生法律效力,本院以民事調解書的方式予以確認。一方不履行上述協議,另一方可以依據本調解書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❹ 法院要村裡開關於山林糾紛的證明什麼寫寫
以事實為依據,並拿出當初承保的,協議書,作為證據,並把當時參加會議的人寫清楚,還有時間和地點也要明確標出,這樣就更具有說服力
❺ 請問如果林地發生糾紛時,如果雙方當事人一方使用老林地證,一方使用新林地證,法律上會怎麼說明的
一般會認定新林地證合法。新林地證在簽發時已經廢止的 老林地證。但如果新林地證是通過違法手段得來的那之前說的那句話就不成立。
❻ 林權糾紛證明開頭怎麼寫,可以把社區村民簽字蓋章可以做為證明嗎
已經林業部門認定頒發權證的,不能再辦理土地確權!
❼ 三林地糾紛有哪些證明能說明管理權
政府的處理決定是依申請才處理的。如果你不是申請方,那一定是有另一方進行申請,但政府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需要告知發生爭議申請方的對方提交答辯的,這是必經程序。在處理結果後還要交待訴權,對處理決定不服可在接到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上一級政府申請復議,也可以在30日內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這在行政復議法與土地管法中有明確規定。如果處理決定沒有交待你這個訴權,那麼這個處理決定是不成立的。
希望能幫到你。
❽ 求林地糾紛的訴訟呈函
您好:
根據您描述的事實,嘗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回答如下,供參考:
1、你描述的事實不是很清楚,不太知道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2、你取得該林地的承包經營權,對方取得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雙方的權利都要受到法律的保護。
3、你們之間因為土地的問題產生糾紛,就是侵權問題。
侵權要看侵權行為、後果、因果關系等予以判斷,由於你的描述不清楚,所以無法給與明確的回答。
4、你們承包的土地相鄰,屬於相鄰關系。
第八十三條 【相鄰關系】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以上意見是根據您的描述和提問做出的簡單回答,是律師的個人觀點,供參考!
----------------------------------------------------
【河南 鄭州 曹靜傑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