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使用權商鋪和產權商鋪有什麼區別
1、所有權不同
商鋪使用權是使用商鋪進行經營的權利,不是所有權所以不能買賣。當然如果使用權還有很長期限,而且所有權人同意使用權人出租的,可以轉讓使用權(轉租)。
使用權是指對財產進行使用的權利,權利多數來源於租賃,即通過從權人處承租而產生的使用權。使用權人不享有權,所以,不能買賣。
產權式商鋪是西方發達國家及我國發達城市流行的一種房產投資方式,實際上是一種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房地產商鋪商品形式。主要是商鋪業主出於投資目的將產權商鋪通過發展商或第三方公司整體委託品牌經營商進行統一經營,商鋪業主獲得定期定額的投資回報。
2、內容不同
具有使用權的商鋪,僅僅是對商鋪幾十年的使用權而已,使用權到期後,商鋪還是原有主人的。因為現在我國是土地國有,任何人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其中的商鋪都是僅僅有幾十年的使用權而已。
產權商鋪是先由開發商和品牌主力店簽訂長期租約,再由開發商將商鋪進行合理分割,大單元大面積,小單元小面積。投資者購買產權式商鋪後,將商鋪交由品牌主力店來統一經營,自己獲得定期租金和增值。
3、概念不同
商鋪使用權房屋的使用權,是指房主按照住房性能對房屋進行事實上的利用。同樣通過一定法律契約,非商鋪所有權人也可獲得商鋪的使用權。房主將商鋪租給他人使用,並不失去對商鋪的所有權。
所謂的產權嚴格意義上來講應該是所有權,包含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產權是經濟所有制關系的法律表現形式。它包括財產的所有權、佔有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
Ⅱ 購買商鋪使用權屬於什麼糾紛
看你是以什麼身份買的了,如果是以法人身份就是商業糾紛,如果是個人身份就是民事糾紛
Ⅲ 商鋪租賃合同糾紛怎樣打官司
一、商鋪租賃合同糾紛打官司需要准備的材料
1、原、被告的訴訟主體資格的證明材料,有身份證、常口信息、企業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
2、原、被告租賃合同關系的證明材料:租賃合同,中介簽訂的居間合同等;
3、租賃房屋系合法出租的材料:房產證、土地使用權證、公房租賃證等;
4、原告按約履行義務的證明材料:比方租金收條、打款記錄等;
5、被告未按約履行義務的證明材料:催其履行的通知函、律師函等。
二、商鋪租賃合同糾紛打官司的步驟
(一)如何確定房屋租賃糾紛管轄法院?
當你准備打官司時,首先得知道自己應該去哪個法院起訴,一般來講,你可以選擇房屋所在地法院起訴,但也可以選擇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有些法院說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屬於屬地管轄是不正確的。確定管轄法院的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房屋租賃糾紛如何確定管轄問題的批復》規定:「凡在租賃關系存續期間發生的房屋修繕、租金、騰退等糾紛,一般應由房屋所在地法院管轄,個別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更符合「兩便」原則的,也可由被告戶籍地或居所地法院管轄。」也就是說被告所在地法院也是有管轄權的。
(二)自己的房屋租賃合同關系是否受法律保護?
租賃合同無效情形:
1、違法建築;
2、違法的臨建築房屋;
3、未經出租人同意的轉租合同無效;
4、租賃期限超過20年,超過部分無效。
但以下情形,房屋租賃合同是有效的:
1、未辦租賃房屋備案;
2、「一房多租」先入租的人。
(三)是誰違法了租賃合同約定?
當你提出對方不支付租金是你主張解除租賃合同的合法理由時,對方可能早有多個理由來反駁你的觀點,其中就有你沒有按照合同約定交房,交的房屋不符合入住條件,你的房屋屬於違法建築等等。所以,你在開庭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比方說,我提交了我的房屋使用權證,證明我的房屋屬於合法建築,我有交房的雙方確認書,證明我所交的房屋是已得到對方認可的。
三、商鋪租賃合同糾紛打官司的注意事項
1、打官司最主要的還是靠證據,所以租賃合同簽訂前必須了解清楚自己的房屋是否可以出租,出租後是否受法律保護。
2、簽訂租賃合同時,對於租賃合同擬定條款一定要把握「約定清楚原則」,我最近一個案子因對於繳納房租的時間約定不明,就導致了損失租金1個月。
3、租房後,要保存好雙方履約的憑證,什麼時候交房的,什麼時候繳納房租的,什麼時候對方開始拖欠租金的,什麼時候對方開始違約的,最好都留有書面的憑證。
Ⅳ 我商鋪的使用權購買合同是否合法成立
你怎麼會和二房東簽這樣的合同啊,你起訴不了房東,房東有權收回商鋪,只租起訴二房東欺詐,起訴二房東欺詐
Ⅳ 商鋪使用權買賣是否受法律保護
一、在法來律上並無商鋪使用權源買賣的規定,基於買賣關系的本質是轉移物的所有權,即需要轉移物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全部權利,而不動產的使用權不能夠單獨買賣的,因此,「商鋪使用權買賣」一說應當認定私下的一種運作方式,而並非一個合法的概念,是不收法律保護的。
二、使用權不同於產權,產權意味著持有人完整獲得建築物本身,使用權是租賃概念,不擁有建築物本身,年限到期後所付款項即清空。合同期滿之後,開發商或者業主將會收回使用權。這其實就相當於開發商或者業主拿著投資者的錢去培育市場,等市場成熟以後,商鋪就被開發商或者業主收回,換句話來說開發商或者業主是把風險都轉嫁到了投資者身上。
Ⅵ 只有使用權的商鋪法院會認定是違建嗎
是否違建不是看有沒有使用權
看是否在原始規劃之內
如果是後加的有沒有合法的審批手續
Ⅶ 只有使用權的商鋪,如拆遷能得到賠償嗎
不動產租賃是要辦理登記的,只有簽約合同效力還是不夠強的。如果在你租賃期內拆遷的,必須給你補償。還有什麼問題請追問,望採納!
Ⅷ 產權商鋪門前的使用權歸誰
不同的樓盤開發商以及商鋪開發商的所規定的商鋪門前使用權是不一樣的,所以商鋪門前的使用權不一樣。
商鋪門前使用權確權:
1、如果商鋪門前在小區內,商鋪門前道路(包括商鋪門前的人行道)的使用權歸商鋪全體業主,商鋪門前使用權也是既不屬於你,也不屬於物業。
2、如果商鋪門前對著是公用街道的話,那麼商鋪門前道路(包括商鋪門前的人行道)的使用權是歸政府所有的,商鋪門前使用權既不屬於個人也不屬於物業。
《物權法》第六章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明確如下
第七十條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第七十二條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
業主轉讓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一並轉讓。
第七十四條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商鋪其他歸屬權
1、佔用商鋪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商鋪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這些都是歸商鋪業主共有。
2、商鋪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
3、商鋪小區建築區劃內,商鋪小區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商鋪業主的日常其他生活需要。
4、商鋪業主轉讓商鋪建築物內的住宅或者是經營性用房,商鋪業主對商鋪門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商鋪門前共同管理的權利一並轉讓。
5、商鋪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商鋪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商鋪門前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商鋪門前共同管理的權利。
6、商鋪小區建築區劃內,商鋪小區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商鋪業主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其他方式約定商鋪其他位置的歸屬權。
Ⅸ 關於商鋪使用權能否通過法律手段獲得剩下的5年
1、復印件作為證據是無效的!
2、看你上面的介紹應是交了5年的租金,也僅有此原件,後面未來5年的租金還沒有交納,如果在沒有合同或不承認有合同的前提下,又無法舉證後5年你與房東的有租賃關系存在,則前5年到期後繼任房東是有權終止租賃關系的。
3、你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前任房東能否為你出庭作證承認你們當初確實是按10年租期出租的。甚至重新與原房東或該法人補簽租房合同(原房東現在手上還需有原商場使用的公章印鑒,下同)。該條的前提還需符合以下第4條的要求。
4、如果收據上的日期早於原房東的轉讓合同上的時間的話,則上述與原房東補簽的出租合同方有法律效力。
5、另一種合法途徑是:看看原房東有否同期與其他的租戶簽訂房租合同,且合同約定的租期和租金,及租是否一次性收5年,即內容高度一致,如果是,則抓住原房東不給合同且一次性收費5年的瑕疵,以請求法院借鑒推定復印件有效或讓房東舉證倒置以證明你的合同與其他商戶是不同的,從而裁定10年有效。當然這種情況完全取決於法官採信誰了,因為法官可要求房東需提供與你的出租合同以比對,即要房東舉證你與其他同期租戶的出租合同的不同的。公檢法一般一有機會就會慣用選擇性執法的,不然哪那麼多冤假錯案呢,又都不傻的。
綜合以上分析,建議你首先找原房東為你出庭作證,且聯合與你一樣未拿到合同的同期租戶一起集體訴訟;如有同期租戶拿到了合同並願供你舉證的,這效果就更好。其次是在原房東不為你作證,但同期其他租戶有合同且願為你出庭作證的前提下,你應找找法院的關系了。
Ⅹ 商鋪發生產權糾紛,做為租戶該如何維權
現在的問題是房屋確權問題,如果法院將產權確認給甲方,乙方的分期轉專讓合同無效的話,你屬與乙方簽訂的承租合同就無效了,如果是這樣當然找乙方賠償你的損失了。甲、乙雙方在訴訟期間甲方不可以限定你時間讓出房屋,你可以向公安報案維護權益,待法院判決書生效後再落實該房的歸屬問題。
如果乙方與你簽訂的合同無效,其責任就不是乙方單方的了,你沒有弄清楚乙方是否有權出租該房屋就與其簽訂了承租合同,雙方都有一定的責任了。造成的損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訴訟解決,你要准備好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的相關證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