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攜程網這樣做這是合法的嗎到哪去投訴
攜程網做什麼了,讓你認為對方有違法嫌疑,你不說清楚別人怎麼幫你判斷?投訴的話可以去工商局,工信部等等。
B. 攜程去哪兒的反壟斷之謎
雖然現在攜程和去哪兒已是一家人了,但兩家之前的反壟斷謎團卻遲遲未解開。
劉旭
三年多前,當攜程遭遇背靠網路與騰訊的去哪兒網、藝龍網左右夾擊時,梁建章重新回到了攜程CEO的崗位,二次創業。當時,他要解決掉的最大問題是:去哪兒。2016年11月16日他再次讓出攜程CEO,專注於國際化的攜程又該去哪兒的問題。而在這背後是攜程先後聯手騰訊、網路整合了藝龍網、去哪兒網,完成參股同程、途牛、途家、百事通、東航等戰略布局,得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C. 攜程起訴「去哪兒」侵權案一審勝訴
您好,關於攜程起訴「去哪兒」侵權案件,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近期做出一審判決,判決去哪兒侵權,要求其在十天內停止侵權行為,賠償攜程公正費用1000元,並在其網站首頁刊登24小時的致歉聲明。
此案於2008年11月4日上午11時在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開庭。當時雙方進行了庭上陳述,法官未當庭宣判。同時,攜程否定了庭外調解的可能性。
據悉,由於去哪兒搜索引擎抓取了攜程網上的用戶點評信息,攜程認為對方行為造成侵權,曾要求對方刪除相關信息。在溝通無效的情況下,攜程於今年8月份正式起訴去哪兒。
今年6月份,攜程曾給另一家生活搜索網站酷訊發函,要求對方停止抓取攜程旅遊產品信息。2007年,上海藍豹旅遊服務有限公司還曾遭攜程侵權訴訟,被要求刪除相關信息。曾有國內媒體發表評論稱,由於旅遊預訂產業陷入紅海競爭,作為行業開拓者,攜程網也不斷以法律手段「四處御敵」。
另有互聯網業內人士表示,主動屏蔽搜索網站的信息抓取在技術層面並不難實現。之前,淘寶就曾主動屏蔽了網路搜索。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D. 攜程,去哪兒等互聯網公司被質疑涉嫌倒賣火車票
線下加價倒賣車票那叫黃牛;
互聯網賣車票那叫線上黃牛;呵呵,爭議很大。
E. 去哪兒再度指責攜程涉嫌違反反壟斷申報程序
是呀
F. 消費者訂機票遭遇信息泄露 法院二審判決去哪兒,東
3月27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布對消費者龐某的信息泄露案件的二審判決,改判去哪兒母公司趣拿及東航公開道歉。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下稱一中院)網站披露案件經過。龐某於2014年10月委託魯某通過去哪兒網訂購一張東航機票,提供給去哪兒網信息包括龐某姓名及身份證號,而聯系人信息、報銷信息為魯某及其手機號。同日,趣拿公司向魯某手機發送出票簡訊,並提示:警惕以飛機故障、航班取消為誘餌的詐騙簡訊。
而龐某手機卻於兩日後收到了來源不明號碼的簡訊,稱龐某訂購的上述航班由於機械故障已取消,要求龐某聯系短息上提供的號碼,並為其辦理改簽業務。魯某致電東航客服核實後確認該次航班正常,東航客服提示龐某收到的簡訊應屬詐騙簡訊。至於詐騙簡訊為何發至龐某本人,客服人員解釋稱可能由訂票點泄露了龐某的手機號碼。
龐某認為,自己在趣拿公司下轄網站「去哪兒網」購買東航機票,導致個人信息被泄露,東航及趣拿公司應承擔相應的侵犯個人隱私權的責任,故起訴要求兩公司在各自官方網站以公告的形式向其公開賠禮道歉,並認為由於詐騙簡訊對其行程安排造成困擾,進而影響工作,要求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
北京海淀區法院一審認為,根據現有證據無法確認趣拿公司和東航存在泄露信息的侵權行為,駁回了龐某的訴訟請求。龐某不服,上訴至北京一中院。龐某一方認為,一審中適用的「誰主張,誰舉證」的責任分配嚴重超出龐某的證明能力。
北京一中院審理認為,魯某在訂購機票時僅僅給去哪兒網留了自己的手機號,但由於龐某以前曾通過去哪兒網訂過機票,且是東航常旅客,現有證據顯示東航和去哪兒網都留存有龐某手機號。另外一中院認為,在本案所涉事件發生前後的一段時間,東航、去哪兒網被多家媒體質疑存在泄露乘客信息的情況,這一背景因素強化了東航、去哪兒網泄露龐某隱私信息的可能,說明東航和去哪兒網的安全管理並非沒有漏洞,且存在提升的空間。
法院認為一審判決實質上是「科以龐某不可能完成的舉證義務」,故二審法院予以糾正,最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趣拿、東航兩公司在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在其官方網站首頁以公告形式向龐某賠禮道歉。駁回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去哪兒網相關負責人在回應媒體時表示,去哪兒網尊重法院判決,但不認可。「二審法院僅憑一些媒體報道推定東方航空和去哪兒網存在泄露用戶隱私的可能,根據所謂『高度蓋然性』原則判決去哪兒網在這起用戶信息泄露事件中存在過錯,應該承擔法律責任。我們將向更高級別的法院提起再審。但在對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問題上,去哪兒網會一如既往地採用嚴密的保護機制,同時繼續加強旅客端的告知提醒。」東航尚未回應此事。
「高度蓋然性」是指根據事物發展的概率進行判斷,在法律審判中被龐某一方的律師及法官提及,在技術手段和人的認識受限的情況下,作為法律事實認定所依循的規則。
北京安理律師事務李舒律師曾在類似案件中給出分析稱,如果消費者能舉證證明訂票信息沒有因自己的過錯,或其他方面的侵權導致泄露,唯一獲得這個信息的是購票平台、航空公司及票務代理機構,就可以推定他們三者當中存在信息管理漏洞。在消費者預訂完機票立即遭遇到基於航班信息進行簡訊詐騙的情況下,甚至可以主張舉證責任倒置,由相應機構自證清白。
類似的案件屢有發生,判決的結果也各有不同。通過無訟案例網站的檢索了解到此前發生的兩個類似案例:
黃某於2014年通過銷售熱線預訂東航四張機票,隨後收到詐騙簡訊被騙37000元。法院認為東航並非掌握原告個人信息的唯一主體,而東航也採取了防止數據泄露的技術措施,盡到合理范圍內的合同附隨義務。原告損失的造成是第三人實施詐某的直接後果,原告自身負有必要的安全注意義務,因此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此後上海市一中院二審維持原判。
而2016年,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林某與四川航空侵權責任糾紛二審判決否定了一審法院認為「林某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的判決,認為「林某系遠離證據材料、又缺乏必要的收集證據的條件與手段的普通消費者,四川航空公司收集證據的能力明顯強於林念平」,要求林念平進一步舉證,有違公平原則。並且「在林某被詐騙的時期,此類事件頻發,進一步印證林某個人信息泄露是從售票渠道泄露出去的基本事實」。基於其他舉證和理由,法院最終判定四川航空公司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014年至2015年間,媒體報道包括去哪兒、攜程等多家旅行網站都發生了機票詐騙事件。2014年3月,漏洞報告平台烏雲網披露攜程網的安全漏洞,此後攜程進行技術排查,聲明修復了漏洞,承諾支付安全。今年2月,中國民用航空局起草《民航網路信息安全管理規定(暫行)(徵求意見稿)》指出:民航各單位應當制定旅客信息保護制度,對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使用的旅客信息,應當採取相應措施嚴格保護,不得泄露、篡改或者毀損,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旅客信息泄露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
G. 攜程訴去哪兒網侵權一審勝訴
因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五十二條所規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常性儲存、隱匿侵權商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商品所在地。可以委託律師收集證據,向法院起訴。
H. 攜程,去哪兒被惡意差評了,求幫助
這個東西有點難,應為你不能限制遊客的權利,他怎麼評價那是他得事情,最多也就是你覺得這口氣不順僅此而已
I. 攜程去哪兒合並案例分析
2015年10月26日,攜程與去哪兒合並,合並後攜程將擁有45%的去哪兒股份。此次攜程與去哪兒合並的形式為網路出售去哪兒股份,然後控股攜程,網路將擁有攜程25%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