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葯家鑫之父訴張顯名譽侵權案

葯家鑫之父訴張顯名譽侵權案

發布時間:2021-06-12 14:38:51

㈠ 葯家鑫之父告張顯"我家沒錢沒背景"讀後感

不冷靜之後要冷靜,看留沒留下證據,如果感覺不好,千萬別自首,看自己還有沒有仇人,包括張妙全家,一個不留,咔嚓咔嚓,反正怎麼都是死

㈡ 葯家鑫案件雙方到底起訴了幾次了

只有檢察院起訴了一次,之後葯家鑫二審上訴了。最後最高院核准死刑了。公訴案件,雙方當事人沒起訴權利的。

㈢ 葯家鑫之父狀告律師張顯 ,葯家鑫之父狀告律師張顯是怎麼回事

葯慶衛的代理人提出,今年2月以來,葯家鑫案中被害者親屬的代理人張顯內,通過各大微容博、博客,散布了針對葯慶衛及其家人的系列言論,刻畫原告「官僚」、「富商」、「軍隊蛀蟲」等社會形象,「其中部分事實陳述性言論未經調查核實,大都純屬虛構」,其行為已構成侵犯名譽權。

原告代理人要求,張顯刪除微博中的不實言論,賠償精神損失費1元,並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20家媒體,連續30天刊登不少於3000字的致歉信。

對此,張顯的代理人雷搗當庭表示,張顯已在微博、博客、電話中,向葯慶衛多次致歉,但沒有被接受。至於原告提出的1元錢賠償請求,不必經法庭判決,張顯會主動支付。

㈣ 葯家鑫案中,自始至終,雙方辯護人、代理人到底分別扮演了什麼角色

還不就是張顯在搬弄是非,無非是不斷炒作來提高自己身價,張家其實也被其忽悠罷了。
葯的案子,其實葯是可以判死緩的,因為其有自首情節,你知道,多半自首的案子死刑都會被死緩。
但張顯為了提高自己知名度,堅決的要命不要錢,所謂的「不拿沾血的錢」。以激起社會輿論的認同將自己打扮成英雄。最後,在輿論的壓力下,葯被判死刑,賠償4.5萬(照理遠不止這些的,賠償官司大家都懂,無非是被害人的律師提出一個XXXX損失費XXXX損失費等總計xxx萬的清單,被告也提出一個類似的賠償清單。最後辯論扯皮,然後法官一錘定音給個數額,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但張顯說不要沾血的錢,要死刑,於是很多賠償就等於他自行放棄了,賠償金也就只有那麼一點了。)
但由於張顯營造出的「要公道,不要血錢」的映像,博得了社會的認同和佩服,於是社會積極捐款,據說總計90W左右(如果張顯不鼓吹「要命不要錢」,不拒絕葯家20W贈與,捐款肯定要少得多的),而到最近索要20萬那事時,張家卻說自己只拿了十萬,人們當然要問,剩下的錢呢??到底誰在撒謊(而捐款的經手人也是張顯)。
至於葯父告張顯,原因在於張顯為了得到輿論更多支持,為了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造謠說葯加薪是富二代啊,家裡多麼有錢啊,葯家誰誰誰在省里做高官啊之類的。利用了仇富的心理對司法公正造成了影響。
至於那20w的事情
當年出了葯家鑫那事,葯的父母就說要贈予張家20W,當然說是說贈予,但多少有網開一面的意思在裡面。畢竟法律有彈性,葯可以判死刑也可以判死緩,甚至可以說因為葯有自首情節,一般是判死緩的。張家當時義正言辭的拒絕的這筆贈予。說不能拿帶血的錢,必須要重判要還死者一個公道。這得到了社會的叫好,社會積極捐款,記得是90W左右(可想而知如果張家當時拿了那20W,絕對不會有這么多人捐錢的)。最後葯家鑫被判死刑同時賠償4.5w(照理應該更多,但張家那個律師到處說不要錢只要公道於是有些賠償放棄了)。然後判決執行了,該死的死了該賠的賠了。照理來說兩家兩清了。
結果半年後,拿了賠償和捐贈近百萬的張家就說沒錢了(張家聲稱自己只拿到10萬),上葯家討要當時的那20W。葯家肯定不會給啦。然後葯家還動了手,更在這兩天把葯家告上法庭索要那20W(能勝訴就有鬼了)。
張家這種行為也直接讓當年那些同情、支持、佩服張家的人感覺自己上當了。輿論也轉向了反面。畢竟殺人償命賠錢天經地義,但不可能是無限賠,這個賠多少法院說了算,法院的判決執行了兩家就兩清了,再找理由去要錢就是勒索了。

很簡單的一個邏輯
A贈給B 20萬 B拒絕退回
B再向A索要20萬 A沒有義務要給予
更何況B索要不成還動了手更將A告上法庭
至於葯家鑫的遺言,這20萬不是葯家鑫的錢,這個死前遺言沒有任何效力
就如同你兒子說要你送XXX20萬,送不送決定權在你不是你兒子。
個人感覺20萬的事是張顯鼓動的,也許為了把水攪渾轉移他那個案子的視線吧。
感覺張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現在名聲越來越臭了。

㈤ 葯家鑫之父狀告律師張顯侵害名譽案開庭,這是怎麼回事呢

每一個合法公民都有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權利,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㈥ 葯慶衛的原告撤訴

2012年7月26日下午,被告葯家鑫父母的兩名代理人路鋼和馬延明接法院通知,來到新城區法院,被告知原告王思宇(葯家鑫案受害人張妙之女)、張平選、劉小欠(葯家鑫案受害人張妙父母)與被告葯家鑫父母的遺贈糾紛一案中,已於2012年7月21日向法院提出撤訴申請。
法院認為原告申請撤訴,符合有關法律規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31條第1款的規定,裁定準許原告撤回起訴,案例受理費用4300元減半收取2150元,由原告負擔。
葯慶衛再訴張顯名譽侵權
2012年11月26日,在葯家鑫之父葯慶衛訴張顯名譽侵權案一審宣判4個月後,葯慶衛近日再次對張顯名譽侵權案提起上訴,「他根本就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一審宣判沒有起到懲戒作用,」葯慶衛的代理人馬延明26日說,「張顯的博客、還有他接受訪談時的一些言論明顯還在繼續侵權,沒有對一些事實做出認定,尤其是張顯所說的'陝西司法黑幕'的話」。馬延明稱,正是張顯的這些行為和言論,讓葯慶衛決定對張顯再次提出上訴。該案將於11月30日下午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葯慶衛訴張顯名譽侵權案終審被駁回
30日下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葯慶衛上訴張顯名譽權糾紛一案並當庭宣判,判決駁回葯慶衛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審判決。法庭審理查明:張顯發表的內容為「天下真是無奇不有……」的微博,發表時間應為2011年6月28日16點36分。原審法院判決宣判後,張顯已將原審判決應由其刪除的一條微博和兩篇博客文章刪除。其餘事實與原審法院查明一致。
關於葯慶衛上訴認為張顯微博上發表的其他相關內容亦屬侵犯其名譽權的行為,經審查,這些微博內容部分是正常發表個人言論,並無誹謗和侮辱性的表述;部分並非針對葯慶衛本人,故不應認定侵犯葯慶衛的名譽權。

㈦ 葯家鑫之父狀告張顯 誰贏了

還有不到三個月宣判,他應該賠禮道歉

㈧ 張顯名譽侵權案結果是什麼。

本來,在殺人犯葯家鑫被國法處決後,葯慶衛應該反思教子無方的失誤之處內,更應該及時履行兒子葯家鑫容的最後願望——把葯家鑫向受害人贈予20萬元的遺願落實到行動上,以實現葯家鑫贖罪懺悔的心願。但是葯慶衛卻強奸了葯家鑫的遺願,不但不履行承諾,還在葯家鑫被處決的」三七「後,就撕爛此前向受害人親屬假道歉假懺悔的面紗,抄起對受害人親屬反攻倒算的屠刀,以造謠誣陷的手段,惡人先告狀,挑起官司,製造社會矛盾,破壞社會的公序良俗。企圖借用法院之手打倒為弱勢民眾伸張正義的人民教師張顯,妄想借勝訴之理由反攻法院,以法院判張顯敗訴之矛,戳法院判死葯家鑫之盾,使法院作法自斃,迫使各級參與審判的法院為葯家鑫案認錯改判,討回葯家鑫的政治權利,消除殺人犯之父惡劣的社會評價,進而要求法院國家賠償,達到以法律的名義實現合法的翻案。現在葯慶衛和受害人家屬各種恩恩怨怨,都是葯慶衛圍繞報復翻案這個目的進行的,葯慶衛報復翻案之心,路人皆知

㈨ 葯家鑫案例專家觀點

09 08月
【游偉】網路「圍觀」切忌造勢侵權
原西安音樂學院學生葯家鑫因為交通肇事進而故意殺人,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此案被害人張妙的亡靈應該已經得到了慰藉。對於葯慶衛的訴請,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予以依法立案受理,而作為本案被告的張顯也旋即通過媒體作出了回應。
02 08月
【雷鍾哲】網路是非邊界張顯案是樣板
值得欣慰的是,該案宣判後,原告對結果感到滿意;張顯也最終明確表示尊重一審法院判決,不再上訴,同時在《聲明》中說,「通過本案訴訟,我吸取了經驗和教訓,望廣大網友也能引以為戒,做到文明發言,轉載他人微博、博文時一定要小心謹慎。」這種態度,值得歡迎。自然關心這起案件的廣大網友,更應旁...
【志靈】被「越界自由」傷害的葯家鑫之父
當每個人都明白自己要為並且必然會為自由行為承擔「無限責任」時,自由的行為就必然在規則可控的范圍之內,每個人都會按規則要求主動將自己的自由置於「枷鎖之中」。
01 08月
【新京報】葯慶衛訴張顯案的「雙重警示」
無論在現實還是網路環境,任何價值判斷,都該以事實為基石;只有在對真相的理性堅守下,人們的評判才會回歸公允,避免在標簽的刺激下浮躁地站隊。葯慶衛訴張顯一案,頗值得人們思量。
16 02月
【秦丹】向葯家索款,別以公益的名義
葯家鑫父母當時承諾願出20萬元做「補償」,一來是為了救兒子;二來當然也是為了自己內心的救贖。但當時,張家拒絕了,沒有給葯家自我救贖的機會。時過境遷,葯家鑫以生命為代價,抵了自己的罪行;而葯家父母以痛失愛子為代價,平衡了內心的虧欠。現在,要求再付這筆「補償款」,有違倫理人情。
14 02月
【廉穎婷】葯家鑫案未了局三大爭論焦點待解
法律工作者應為當事人排憂解難。這意味著,如果葯家鑫有遺產,如果被害人近親屬提出民事賠償要求,應當在葯家鑫遺產范圍內對被害人近親屬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13 02月
【喬新生】法律工作者應謹言慎行
對死者表示足夠的敬畏,對生者表示足夠的尊重,這都是做人的底線。法律工作者應當運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識為當事人排憂解難,而非人為再造新聞。
10 02月
【唐文】葯張兩家之事不該再讓公眾圍觀
張妙父親,一位農村老人,一位慘痛失去女兒的老人,為何作出不理智的索要行為,我們不得而知,也沒有必要猜想或指責,任他們兩家自行解決或自消自結好了。我倒覺得,我們的一些媒體、網路和網民,缺少些起碼的善解人意之心,缺少應有的同情心;一些人更是喜歡拿別人的痛哭娛樂,這樣做既無意義,也無...
【張楓逸】葯案贈款先拒後索引發雙重反思
對於「先拒後索」的尷尬,我們每個人都應進行反思。輿論不能幹預司法審判,同樣,也不能幹預當事人的維權。而避免「挾民意以令當事人」的輿論暴力,需要社會和媒體的自律。
09 02月
【傅達林】葯家鑫案20萬贈款中的情與法
圍繞著葯家鑫案的一連串輿情話題,都折射出當前公共輿論建設存在一定程度偏失,訴諸情感的謾罵與質疑,往往為投機者所利用。作為一種公共議題,無論人們情感上指責誰或是偏袒誰,公共空間的構建都當建立在理性之上。而一旦回歸到法律的理性精神上,一些糾葛不清的爭議原來只是個簡單不過的判斷而已。
【李龍】「葯案」留下的不應是無休止糾纏
平心而論,無論從情理上還是法理上,張家向葯父索要20萬元贈金都不具有太大的說服力。因而,從國家層面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體系的構建,把生活極度困難的刑事被害人的親屬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之中,當是「葯案」留下的思考。
【張鐵】希望葯家鑫案再沒有「如果」
面對諸多林中岔路,因預設的觀點與立場、道德的控訴與想像、情感的裹挾與沖刷、利益的誘惑與糾結,我們未能走向另外一條。受害者不能沉默,受損者不能屈膝,但有時,或許可以選擇用另一種方式來化解矛盾。的確,我們不能以旁觀者的立場要求當事人的理智,但至少,我們可以更好地抓住轉機,阻止這一承...
【李妍】葯家鑫案再起紛爭,有多少賠償可以重來
葯家鑫案固然會被寫進歷史,但由葯案發散開來的諸多事件,也讓人看到,在這場沒有贏家的博弈中,如何讓備受傷害的雙方找到共同的利益通途,卻成為一件越來越艱難的事。對張、葯兩家而言,用誠心獲取善意,用情理道義達成諒解,是需要跨出的艱難一步;而對整個社會而言,如何通過法治、經濟、道德等多...
【紙刀】張妙家屬「索要20萬贈款」師出無名
我國《合同法》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這與賠償不同,也就是說葯慶衛有權決定給不給這個「贈與」。而張家在放棄了主張民事賠償權利之後,卻又高調討要「贈與」,既顯得沒有章法,還有點像是要陷對方於不義的道德綁架;其二,索討的時機,在葯慶衛訴張顯名譽權案尚未宣判...
31 12月
【趙冷暖】律師怎能「挾輿論以令司法」
西安市雁塔區是有名的文化區,轄區內還有著名的法學高等學府,我們期待著雁塔區法院能夠作出一個展現人文關懷和法治精神的高水平判決。我們同時也希望這對失去孩子的老年夫婦,不會在法律面前失去自己的尊嚴,不需要再「晝伏夜出、低頭做人」。
30 12月
【椿樺】請以法治之名尊重葯家鑫父親之權
許多人對司法公正缺乏信心,對「黑幕論」則非常敏感,因而往往不認為法理可以解釋或解決法律問題。可見,警惕並反省所謂社會輿論審判的,首先並不是廣大網民或普通民眾。
27 12月
【易中天】誰把葯家鑫變成了兇手
至少我們可以肯定,他到世間來,不是為了殺人。他的人生目標,也不是做一個殺人犯。他甚至不是「預謀殺人」,比如備好凶器,潛伏在路邊,單等張妙出現。但他確實殺人了,而且窮凶極惡,暴力血腥,令人發指。
08 09月
【詹萬承】葯家鑫父親索賠1元並非兒戲
9月5日下午葯家鑫的父親葯慶衛向法院提交申請,要求判決被告張顯公開在網路、報紙上道歉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元。張顯為葯家鑫案原告代理人,因其在網上多次發表對葯家鑫家人的評論引起葯家不滿(9月6日《中國青年報》)。
【南方日報】被劫持的社會情緒理應反思
在得知葯家鑫之父葯慶衛家庭的真實情況後,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在葯慶衛狀告張顯一案中,我不得不反思自己之前的行為,在一個信息化碎片的時代,找到真實的信息是多麼的重要。
22 08月
【張燕】獨立的司法才能孕育理性的民意
張顯捏造的葯家背景,不僅將葯家鑫送上了斷頭台,同時也損害了葯家的聲譽。如今葯家鑫已經被處以死刑,葯父捍衛自身名譽權是合理的。這一點,張顯自己也是基本承認的,雖然拒不承認捏造,但也表示自己的話出格,一些事實沒有核實。葯家鑫案以民意對司法的干涉結束,葯案延伸出來的張顯案,至少應該成...
15 08月
【楊濤】如何區分葯家鑫案中被誇大的「網路暴力」
8月4日,葯家鑫之父葯慶衛向西安市雁塔區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狀告張顯(微博)名譽侵權,要求其「澄清網上不實及惡語攻擊的言論,並作公開道歉」。區分言論自由與輿論審判、網路暴力,讓民眾在享受正當批評和輿論監督權利同時,也注意不要傷害無辜的人們。
12 08月
【楊濤】如何區分葯家鑫案中被誇大的「網路暴力」
雖然葯慶衛對於張顯的攻擊一直表示不滿,並且多次進行過交涉,不過,葯父選擇在葯家鑫審判塵埃落定並已經執行死刑後,對張顯提起訴訟,我認為時機比較恰當。倘若葯案正在審理之中告名譽侵權,恐怕名譽侵權的是非曲直都將淹沒於對葯家鑫仇恨的口水中,只有等人們的情緒平復之後,大家才可能理性地看待...
【知風】別讓「糾正網路傷害」傷害了網路
「網路傷害」確實存在,但沒有到「普遍存在」的地步——如果揭露黑幕、曝光丑聞不算傷害的話。網路是一個信息傳播的媒介,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現實語境下信息不對稱的缺陷。它只不過把原本存在的民意、民聲,用現代化的網路途徑加以傳播,並不是網路引起了存在或不存在,而是網路讓那些信息有了表...
【崔中波】葯家「秋後算賬」能否「平復傷痕」?
在這個網路信息發達的時代,要想自己不成為別人眼中可口的肥羊,不成為人人去追打的落水狗,唯有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該說話的時候說話,並且說真話、說實話,以理服人。而別指望網民放棄「獵人」的角色,以「啞巴」的方式減少對他人的「傷害」,更甭指望「秋後算賬」來「平復傷痕」,結束糾...
11 08月
【知風】葯家鑫父親起訴張顯說明了什麼?
8月4日下午,葯家鑫之父葯慶衛向西安市雁塔區法院提起訴訟,狀告葯家鑫殺人案的刑事附帶民事原告代理人張顯名譽侵權,要求其澄清網上不實及惡語攻擊的言論,並做公開道歉。如果放大到「冤有頭債有主」的說法,那麼,「葯案」的原告代理人張顯,確實可以成為葯家鑫之父葯慶衛痛失愛子後「尋仇」的目標...
08 08月
【牛克】還葯家鑫父母公道同樣重要
目前,葯父狀告張顯,不等於為葯案「翻案」,作為殺人犯的家屬也有自己的名譽權。現在,葯案的所謂草根反抗權貴弄法的「象徵意義」,已經被證偽。本案最終還是需要由法院做出一個公正的判決,一如公眾期待葯家鑫案有個公正判決。
10 06月
【丁金坤】葯家鑫的屍體權屬於誰
法律的作用是定紛止爭,對屍體的權屬應予確定,並界定近親屬的范圍,規定屍體的合理保存期。未來《親屬法》立法時,可考慮如下設計:在不違背善良風俗的情況下,對屍體的處分應尊重死者的遺願。
【易中天】誰把葯家鑫變成了兇手
在950萬人走向考場這天,葯家鑫走向了刑場。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教育就普遍地「望子成龍」,至少也得「成材」、「成器」。他們以為那就會讓孩子「成材」、「成器」,甚至「成龍」,卻不知道這樣做的結果,無異於慢性殺人。
09 06月
【池墨】但願葯家鑫的悲劇不再重演
葯家鑫死了,其不能再危害他人生命安全了,葯家鑫死了,也將他的罪惡全帶走了,但是,葯家鑫的陰魂還在,那些同情、認同葯家鑫的人,他們在遇到葯家鑫一樣的遭遇時,是否會作出葯家鑫的選擇呢?從一些言論來看,並不是不可能。因此,整個社會,都應該對葯家鑫一案進行反思,反思一下葯家鑫的罪行,反...
08 06月
【白鋆平】高考與葯家鑫死刑
葯家鑫用生命承擔了他的罪行和家長的錯誤,而他的家長卻沒有在法庭上露過一面。是無顏以對受害者的家屬?還是無力承受這個嚴酷的審判?又或許是因為他們寄託在孩子身上並且小心翼翼維護至今的虛榮心被無情的現實徹底地摧毀。我相信葯家鑫當年高考的時候父母肯定是送他去考場的,而如今父母卻沒有膽量...
【李千帆】應從葯家鑫之死記取司法公平的可貴
今天(6月7日)上午,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殺人罪犯葯家鑫7日在陝西省西安市被依法執行死刑。還是葯家鑫提出上訴後,陝西省人民檢察院認為該案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建議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李振忠】此葯家鑫死,下一個「葯家鑫」會活嗎?
仁慈也好,寬恕也好,法律是不著邊際的宗教嗎?法律是東郭先生嗎?法律是增加社會凶惡報復之戾氣的嗎?絕不是,不殺葯家鑫,社會必然增加無數重戾氣,不信教授們可以在自家孩子身上試試。當小孩子發生虐殺小動物之時,仁慈寬恕縱容之後,會是個什麼樣的結果?
【魚竹舟】但願世人能夠記住葯家鑫
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殺人罪犯葯家鑫7日在陝西省西安市被依法執行死刑。我們同情葯家鑫是因為他還只是個學生,一個有才藝的學生,但是往往毀滅他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閱讀全文

與葯家鑫之父訴張顯名譽侵權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